对话白先勇:上海是我艺术爱好的起源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4日的上海文化广场华彩异常,舞台上正在谢幕的是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主演黄丽娅身着大师张叔平手工缝制的华美旗袍,与穿了三件套西装梳了个光亮油头的胡歌一阵翩翩起舞之后,倏然一个定型——迎上台的神秘嘉宾,竟然是“永远红润童颜”的白先勇先生。而当白先勇在演员的拥簇下,笑呵呵说出“今晚,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的时候,满场暴风雨般的掌声将这一场谢幕的气氛推上了最高潮。
  当晚,在台下激动观剧的作曲家陈钢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剧终,尹雪艳从台北回到上海,她还是那么美丽,因为她是永远的;白先勇从台下走到台上,他还是那么红光满面,因为他又回到了上海,而上海也是永远的。尹雪艳总是不老,上海总是不老,白先勇也总是不老!”
  次日,不老的白先勇红光满面的坐在了记者面前,因为前一晚的首演非常成功,白先生看起来心情很好。
  记者:在昨晚的精彩演出中,我们很多人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尹雪艳”之于“上海”的象征意味,在最初的写作中这是被预设的么?
  白先勇:其实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很多都是下意识的,并没有那么具体的一个指向。可是现在回头看起来,我创造尹雪艳这个人物,可能就是我对上海童年的记忆所沉淀结晶下来,总的那么一个印象。
  我们是战后跟过来的,从重庆过来,重庆那时候还是一个土城,全是泥土。而上海当时基本上没有被破坏,因为日本投降了,上海的繁华都在。所以我初见上海,简直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小孩子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那时候我第一次去大光明看电影,所有的细节我今天都记得。
  记者:我们都知道尹雪艳的形象出来以后,很多大牌如林青霞、刘嘉玲都想演——因为她就好像一个女神,一直不老。但您都没有舍得交给她们。为什么这个时候,您会把尹雪艳交给黄丽娅呢?
  白先勇:我想时候也到了,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上海已经有一种自觉意识了,不管是市民阶层还是精英阶层,大家都在呼唤过去的那种风华,想要把最辉煌的那段上海搬回来。有了这样的文化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需求,我觉得就是时候了。
  而主演黄丽娅和导演徐俊本身就是沪剧团出身的,这次还提出了一个创举,要用上海话来演戏,这些都打动了我。
  记者:很多人看完都觉得戏里的上海麻将处理得特别灵,好像李安、王家卫这些大导演也都特别喜欢拍上海女人打麻将,这里有什么意味么?
  白先勇:在我眼里,上海麻将很特别,也很讲究,我觉得好像是一种仪式,是一种上流社会的仪式,一种老上海特有的社交仪式。
  记者:所以昨天看完,大家都觉得真的是特别亲切,似乎回到了以前的那个年代。不过我们其实也注意到,这部戏其实结局和原著还是有些不一样,原著里徐壮图最终也没逃过尹雪艳的“煞”,而最后尹雪艳也没有再回到上海百乐门。但是昨天在戏里面,尹雪艳又回到上海了。这样的改编是不是有什么用意在里面?
  白先勇: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来是徐导演的意思,他不忍心让徐壮图死,所以放他一马,现在看下来导演的感受是不错的。而尹雪艳再回到上海来,虽然是象征意义的,她不老,也是象征意义,但那种“老上海又回来了”的感觉因此传达得很好。第二点,我写小说的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尹雪艳还会再回上海,但现在时过境迁,不一样了,我也觉得这个结局与时代更契合一点,很好。
  记者:听说您小时候因为生病,在虹桥镇住了一段时间休养,回来就住进了汾阳路的白公馆。这房子到今天都还是风情永驻的,不知道当年里面有没有故事?
  白先勇:有个趣事,不过不是当年小时候的。是1987年,我离开上海39年后又回了上海。当时我是受邀在复旦当客座教授的,正好我最后要离开的时候,上昆要演《长生殿》,我就去看了,感动得不得了。演完以后,我很高兴,就到后台去跟演员们交流,我说我请你们吃饭。那时候是1987年的上海,饭馆酒店什么的很少,而且都有很多人的,我们临时找不到饭馆,有人就提议说,那就到“越友餐厅”吧。结果过去一看,越友餐厅就是汾阳路150号——隔了39年回到上海,第一次请客就请到自己家里去了,真是游园惊梦。
  记者:说到“游园惊梦”,我们都知道白先生与昆曲艺术的渊源之深,对昆曲艺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倾注了全力,更是把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当成了人生一大事业。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据说都源于您在上海与昆曲最初的接触?
  白先勇:我与昆曲的因缘很深。我第一次看昆曲就在上海,是10岁那年随家人在美琪大戏院看的俞(振飞)梅(兰芳)合璧的一折《游园惊梦》,那是梅兰芳战后回上海第一次演出,碰巧我看到了,那时虽然年纪小,昆曲的那种旋律美却一直缠绕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永不磨灭的回忆。
  第二次在沪看昆曲,就是前面说的1987年我重返上海,恰好“上昆”演出《长生殿》,由蔡正仁、华文漪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我记得那场谢幕,我立起来拍手,拍了差不多十几分钟,别人都走掉了,我还在拍。我心中的激动真是说不完,我想,昆曲这种古老的剧种,这样精致,这么了不得,它经历了那么多,居然还在那里,这样的艺术是不能让它衰微下去的。就在那个时候吧,我就有了心里的动念——所以佛教讲不能起念——动念了以后,好了,我就慢慢开始积累和尝试,准备自己来制作《牡丹亭》了。
  记者:所以您在很多场合说过,上海是您一切艺术爱好的起源。
  白先勇:是的,我和上海的昆曲、话剧、电影都很有缘分,我自己写了一个剧本,把小说《游园惊梦》改编成话剧,1982年在台北演出过,那时候卢燕、归亚蕾、刘德凯演的,在台北很轰动。后来1988年有个大陆版,是上海青年话剧团做的,导演是胡伟民,上昆的当家花旦华文漪担的主角,余秋雨先生是文学顾问——上昆、上青、上戏强强联手。那时候是在广州首演的,第二轮到了上海,有意思了,在长江剧院演出。长江剧院以前叫卡尔登,我小时候在那里看过话剧,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那时候再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我自己的话剧会在这个台上演出。上海这个城市于我简直太奇妙了。   记者:您前面说到,因为87年在上海动了念,就开始自己制作《牡丹亭》了,但后来您自己做的却是青春版的《牡丹亭》。为什么要强调青春版?
  白先勇:因为我觉得一个民族一定要有精英文化,昆曲一向就是精英文化、精致文化。其次,《牡丹亭》这出戏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我觉得现在要让大量的年轻观众走进我们的剧院来看昆曲,我们的审美观就要适合现代的青年观众,年轻人喜欢昆曲与追逐时尚的流行歌曲并不相悖。我觉得一个表演艺术没有青年观众就没有生命,所以青春版是给他们看的。
  当然,昆曲本身,最重要的那个传统的部分,那部分是不好变的,变了就不是昆曲了。我所谓“青春版”的改动主要表现在它整个的呈现方式上,舞美方面、服装方面、灯光那些。
  记者:好像我们一直在说上海,事实上与您的交流,怎样都跳不开“上海”。六十年代的时候你写尹雪艳,是一个不老的尹雪艳,其实也是您心中一个不老的上海。之后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多次往返上海和其他城市之间,您觉得上海的尹雪艳还在吗?
  白先勇:在的,上海骨髓里面就有尹雪艳存在。还记得1999年,香港的电视台替我拍了一部纪录片,在上海,我那天晚上走在南京路上,1999年的南京路已经变成步行街了,很繁华。那一次我脱口而出,我说尹雪艳永远不老,上海永远不老,所以我把这两个连起来了。可见我下意识在创作尹雪艳的时候,可能就觉得她就是上海的一个记忆、一个回忆。
  记者:虽然您在上海只待了短短的三年,但这座城市似乎成了您所有文化人生的一抹底色。
  白先勇:可以这么讲。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文学,而我几本小说的开场都是上海故事。《台北人》、《纽约客》,第一篇都是上海故事,这一方面是巧合,一方面也是我真正的记忆,我的回忆都是从这里来的。我与昆曲结缘上海;我跟谢晋导演合作的电影《最后的贵族》也是上海故事,也在上海;我的舞台剧《游园惊梦》也是源起上海的;现在《永远的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
  记者:这么多年来,您辗转了那么多城市、生活过那么多国家,您觉得心中的故乡是在哪里?
  白先勇:对我来说,地理上的故乡是桂林,然后我在台北住了11年,和台北也有很深的感情,而童年在上海住过3年,在南京住了几个月。小时候战乱,到处跑,也没有个定居的地方。所以关于故乡,我想来想去,最后我想,可能中国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我真正的故乡。
其他文献
107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辞别人间,我们再也见不到他坚毅的面容,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了。然而此时此刻,与他三次见面,畅谈电影的过去未来的种种情景,仍然十分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分明是音容宛在!  余生也晚,但从一些长辈那里,曾听到过逸夫先生的事迹,虽是一鳞半爪,倒也能连缀成篇。  逸夫先生生于1907年,1925年就在兄长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带领下,一同在上海创建了天一影业公司,在电影大道走出第一步
期刊
2013年12月7日,恰逢中国农历“大雪”节气,谚语说“瑞雪兆丰年”,这是一个充满了美好寓意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北京迎来了220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专家学者,在国家汉办一年一度的“孔子学院大会”上,他们不仅一起探讨了汉语的教学和中华文化的海外推广,还纷纷讲述了他们与中国的故事。他们用不那么标准却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表达着中文和中国文化带给他们的欢乐,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孔子
期刊
朱逢博在数十年的歌唱艺术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作品,经她演唱的曲目超过800首,出版过近30盒独唱专集、卡带、唱片。她连续在全国各大都市及香港、新加坡举行独唱音乐会,多次出访朝鲜、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被誉为“中国夜莺”。而由女高音朱逢博演唱的《白毛女》,更是一代人心头无法忘怀的曲目。  摄影者老崔就是那“一代人”,所以他想见一见朱逢博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他逮着一瞥朱逢博风
期刊
汤唯只是损财还真是善莫大焉。很多人以为女神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她必须得到全民严丝密合的保护,才能安全。汤唯是被保护好了,慢慢地却失去了抗氧能力。  汤唯被骗去21万元人民币,就因为接了一个诈骗电话,然后通过网银转给对方钱财。这件事被曝光后,被媒体奔走报道,就成为文艺女神汤唯为数不多“接地气”的经典掌故之一。上一次是她的经纪团队将采访稿件中的“红烧肉”改成“香菇白菜”,被编辑在微博上吐槽。  现在有新
期刊
爱国和害国只有一步之遥  中国青年报著文说,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如何能做到冷静克制、保持理性。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就会变成恶魔。“义愤填膺”地
期刊
采编/海 风  文艺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是具体到文艺与城市之间谁影响了谁,谁改变了谁,这又是一个可深入探讨的话题。日前,在“2012文景艺文季”系列活动中,台湾作家张大春、唐诺,上海作家王安忆,香港电影导演许鞍华,当代艺术评论家和策划人费大为,台湾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吴兴国,电影导演张元等,就“文艺,能否改变一座城”这个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各个城市、各个文艺领域的他们,与城市之间有
期刊
采编/梁 爽  从今年第三期开始,《收获》杂志与作者签订协议:提高作者稿酬,谢绝转载。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期刊在保护原创与欢迎转载之间如何保持平衡的争议。  《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说,“原创杂志说我们侵权那是‘自作多情’,说我们挤占了原创杂志的生存空间,那是个‘伪命题’”。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在作者手上,“我们只要和作者打招呼并支付稿酬就已经尽了义务了,而且我们转载文章也和原创杂志有
期刊
2013年12月27日,圣诞刚过,元旦未至。古都南京的节庆气氛刚刚从人工降雪的热烈圣诞松懈下来,而元旦的张灯结彩还在酝酿,又因为天气阴冷,总统府旁那两排本来让城市引以为傲的高大梧桐在寒风里却越发光秃秃地显出萧瑟来。然而临近总统府的南京人民大会堂却在这一派冷灰色调中挑出了一抹亮色,配合着主楼正面三条古风盎然的红色雕花长窗,只在前檐上简单拉出一条红色横幅,上面端端正正的“2014江苏新年音乐会”几个大
期刊
这张照片,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提琴是贺老在延安鲁艺时随身相伴的,但极少在人前演奏,甚至连他的家人都是第一次听他拉这把小提琴。所以,“贺绿汀拉鲁艺小提琴”的照片,可以说是独此一家。要不是摄者祖忠人缠住贺老翻出那把小提琴,就连贺老的子女都无缘得见这一幕。这张照片中,右一为大女儿,右二小女儿,身后是小女儿的女儿,即贺绿汀的外孙女。  我和贺老在一个城市很多年,却从未谋面。我成年后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他时
期刊
采编/胡凌虹  影像与文学,一直有着紧密的关系,从早期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苏童《妻妾成群》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最近大银幕热映的改编自麦家《暗算》的《听风者》,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白鹿原》,以及即将公映的改编自大卫·米切尔同名小说的《云图》,几十年来,不少影视都搭了文学的顺风车。然而,在影像式“阅读”全面花开的趋势下,文学界也不无忧虑:影视的盛行是否使得文学的前途更岌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