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4日的上海文化广场华彩异常,舞台上正在谢幕的是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主演黄丽娅身着大师张叔平手工缝制的华美旗袍,与穿了三件套西装梳了个光亮油头的胡歌一阵翩翩起舞之后,倏然一个定型——迎上台的神秘嘉宾,竟然是“永远红润童颜”的白先勇先生。而当白先勇在演员的拥簇下,笑呵呵说出“今晚,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的时候,满场暴风雨般的掌声将这一场谢幕的气氛推上了最高潮。
当晚,在台下激动观剧的作曲家陈钢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剧终,尹雪艳从台北回到上海,她还是那么美丽,因为她是永远的;白先勇从台下走到台上,他还是那么红光满面,因为他又回到了上海,而上海也是永远的。尹雪艳总是不老,上海总是不老,白先勇也总是不老!”
次日,不老的白先勇红光满面的坐在了记者面前,因为前一晚的首演非常成功,白先生看起来心情很好。
记者:在昨晚的精彩演出中,我们很多人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尹雪艳”之于“上海”的象征意味,在最初的写作中这是被预设的么?
白先勇:其实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很多都是下意识的,并没有那么具体的一个指向。可是现在回头看起来,我创造尹雪艳这个人物,可能就是我对上海童年的记忆所沉淀结晶下来,总的那么一个印象。
我们是战后跟过来的,从重庆过来,重庆那时候还是一个土城,全是泥土。而上海当时基本上没有被破坏,因为日本投降了,上海的繁华都在。所以我初见上海,简直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小孩子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那时候我第一次去大光明看电影,所有的细节我今天都记得。
记者:我们都知道尹雪艳的形象出来以后,很多大牌如林青霞、刘嘉玲都想演——因为她就好像一个女神,一直不老。但您都没有舍得交给她们。为什么这个时候,您会把尹雪艳交给黄丽娅呢?
白先勇:我想时候也到了,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上海已经有一种自觉意识了,不管是市民阶层还是精英阶层,大家都在呼唤过去的那种风华,想要把最辉煌的那段上海搬回来。有了这样的文化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需求,我觉得就是时候了。
而主演黄丽娅和导演徐俊本身就是沪剧团出身的,这次还提出了一个创举,要用上海话来演戏,这些都打动了我。
记者:很多人看完都觉得戏里的上海麻将处理得特别灵,好像李安、王家卫这些大导演也都特别喜欢拍上海女人打麻将,这里有什么意味么?
白先勇:在我眼里,上海麻将很特别,也很讲究,我觉得好像是一种仪式,是一种上流社会的仪式,一种老上海特有的社交仪式。
记者:所以昨天看完,大家都觉得真的是特别亲切,似乎回到了以前的那个年代。不过我们其实也注意到,这部戏其实结局和原著还是有些不一样,原著里徐壮图最终也没逃过尹雪艳的“煞”,而最后尹雪艳也没有再回到上海百乐门。但是昨天在戏里面,尹雪艳又回到上海了。这样的改编是不是有什么用意在里面?
白先勇: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来是徐导演的意思,他不忍心让徐壮图死,所以放他一马,现在看下来导演的感受是不错的。而尹雪艳再回到上海来,虽然是象征意义的,她不老,也是象征意义,但那种“老上海又回来了”的感觉因此传达得很好。第二点,我写小说的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尹雪艳还会再回上海,但现在时过境迁,不一样了,我也觉得这个结局与时代更契合一点,很好。
记者:听说您小时候因为生病,在虹桥镇住了一段时间休养,回来就住进了汾阳路的白公馆。这房子到今天都还是风情永驻的,不知道当年里面有没有故事?
白先勇:有个趣事,不过不是当年小时候的。是1987年,我离开上海39年后又回了上海。当时我是受邀在复旦当客座教授的,正好我最后要离开的时候,上昆要演《长生殿》,我就去看了,感动得不得了。演完以后,我很高兴,就到后台去跟演员们交流,我说我请你们吃饭。那时候是1987年的上海,饭馆酒店什么的很少,而且都有很多人的,我们临时找不到饭馆,有人就提议说,那就到“越友餐厅”吧。结果过去一看,越友餐厅就是汾阳路150号——隔了39年回到上海,第一次请客就请到自己家里去了,真是游园惊梦。
记者:说到“游园惊梦”,我们都知道白先生与昆曲艺术的渊源之深,对昆曲艺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倾注了全力,更是把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当成了人生一大事业。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据说都源于您在上海与昆曲最初的接触?
白先勇:我与昆曲的因缘很深。我第一次看昆曲就在上海,是10岁那年随家人在美琪大戏院看的俞(振飞)梅(兰芳)合璧的一折《游园惊梦》,那是梅兰芳战后回上海第一次演出,碰巧我看到了,那时虽然年纪小,昆曲的那种旋律美却一直缠绕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永不磨灭的回忆。
第二次在沪看昆曲,就是前面说的1987年我重返上海,恰好“上昆”演出《长生殿》,由蔡正仁、华文漪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我记得那场谢幕,我立起来拍手,拍了差不多十几分钟,别人都走掉了,我还在拍。我心中的激动真是说不完,我想,昆曲这种古老的剧种,这样精致,这么了不得,它经历了那么多,居然还在那里,这样的艺术是不能让它衰微下去的。就在那个时候吧,我就有了心里的动念——所以佛教讲不能起念——动念了以后,好了,我就慢慢开始积累和尝试,准备自己来制作《牡丹亭》了。
记者:所以您在很多场合说过,上海是您一切艺术爱好的起源。
白先勇:是的,我和上海的昆曲、话剧、电影都很有缘分,我自己写了一个剧本,把小说《游园惊梦》改编成话剧,1982年在台北演出过,那时候卢燕、归亚蕾、刘德凯演的,在台北很轰动。后来1988年有个大陆版,是上海青年话剧团做的,导演是胡伟民,上昆的当家花旦华文漪担的主角,余秋雨先生是文学顾问——上昆、上青、上戏强强联手。那时候是在广州首演的,第二轮到了上海,有意思了,在长江剧院演出。长江剧院以前叫卡尔登,我小时候在那里看过话剧,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那时候再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我自己的话剧会在这个台上演出。上海这个城市于我简直太奇妙了。 记者:您前面说到,因为87年在上海动了念,就开始自己制作《牡丹亭》了,但后来您自己做的却是青春版的《牡丹亭》。为什么要强调青春版?
白先勇:因为我觉得一个民族一定要有精英文化,昆曲一向就是精英文化、精致文化。其次,《牡丹亭》这出戏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我觉得现在要让大量的年轻观众走进我们的剧院来看昆曲,我们的审美观就要适合现代的青年观众,年轻人喜欢昆曲与追逐时尚的流行歌曲并不相悖。我觉得一个表演艺术没有青年观众就没有生命,所以青春版是给他们看的。
当然,昆曲本身,最重要的那个传统的部分,那部分是不好变的,变了就不是昆曲了。我所谓“青春版”的改动主要表现在它整个的呈现方式上,舞美方面、服装方面、灯光那些。
记者:好像我们一直在说上海,事实上与您的交流,怎样都跳不开“上海”。六十年代的时候你写尹雪艳,是一个不老的尹雪艳,其实也是您心中一个不老的上海。之后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多次往返上海和其他城市之间,您觉得上海的尹雪艳还在吗?
白先勇:在的,上海骨髓里面就有尹雪艳存在。还记得1999年,香港的电视台替我拍了一部纪录片,在上海,我那天晚上走在南京路上,1999年的南京路已经变成步行街了,很繁华。那一次我脱口而出,我说尹雪艳永远不老,上海永远不老,所以我把这两个连起来了。可见我下意识在创作尹雪艳的时候,可能就觉得她就是上海的一个记忆、一个回忆。
记者:虽然您在上海只待了短短的三年,但这座城市似乎成了您所有文化人生的一抹底色。
白先勇:可以这么讲。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文学,而我几本小说的开场都是上海故事。《台北人》、《纽约客》,第一篇都是上海故事,这一方面是巧合,一方面也是我真正的记忆,我的回忆都是从这里来的。我与昆曲结缘上海;我跟谢晋导演合作的电影《最后的贵族》也是上海故事,也在上海;我的舞台剧《游园惊梦》也是源起上海的;现在《永远的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
记者:这么多年来,您辗转了那么多城市、生活过那么多国家,您觉得心中的故乡是在哪里?
白先勇:对我来说,地理上的故乡是桂林,然后我在台北住了11年,和台北也有很深的感情,而童年在上海住过3年,在南京住了几个月。小时候战乱,到处跑,也没有个定居的地方。所以关于故乡,我想来想去,最后我想,可能中国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我真正的故乡。
当晚,在台下激动观剧的作曲家陈钢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剧终,尹雪艳从台北回到上海,她还是那么美丽,因为她是永远的;白先勇从台下走到台上,他还是那么红光满面,因为他又回到了上海,而上海也是永远的。尹雪艳总是不老,上海总是不老,白先勇也总是不老!”
次日,不老的白先勇红光满面的坐在了记者面前,因为前一晚的首演非常成功,白先生看起来心情很好。
记者:在昨晚的精彩演出中,我们很多人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尹雪艳”之于“上海”的象征意味,在最初的写作中这是被预设的么?
白先勇:其实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很多都是下意识的,并没有那么具体的一个指向。可是现在回头看起来,我创造尹雪艳这个人物,可能就是我对上海童年的记忆所沉淀结晶下来,总的那么一个印象。
我们是战后跟过来的,从重庆过来,重庆那时候还是一个土城,全是泥土。而上海当时基本上没有被破坏,因为日本投降了,上海的繁华都在。所以我初见上海,简直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小孩子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那时候我第一次去大光明看电影,所有的细节我今天都记得。
记者:我们都知道尹雪艳的形象出来以后,很多大牌如林青霞、刘嘉玲都想演——因为她就好像一个女神,一直不老。但您都没有舍得交给她们。为什么这个时候,您会把尹雪艳交给黄丽娅呢?
白先勇:我想时候也到了,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上海已经有一种自觉意识了,不管是市民阶层还是精英阶层,大家都在呼唤过去的那种风华,想要把最辉煌的那段上海搬回来。有了这样的文化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需求,我觉得就是时候了。
而主演黄丽娅和导演徐俊本身就是沪剧团出身的,这次还提出了一个创举,要用上海话来演戏,这些都打动了我。
记者:很多人看完都觉得戏里的上海麻将处理得特别灵,好像李安、王家卫这些大导演也都特别喜欢拍上海女人打麻将,这里有什么意味么?
白先勇:在我眼里,上海麻将很特别,也很讲究,我觉得好像是一种仪式,是一种上流社会的仪式,一种老上海特有的社交仪式。
记者:所以昨天看完,大家都觉得真的是特别亲切,似乎回到了以前的那个年代。不过我们其实也注意到,这部戏其实结局和原著还是有些不一样,原著里徐壮图最终也没逃过尹雪艳的“煞”,而最后尹雪艳也没有再回到上海百乐门。但是昨天在戏里面,尹雪艳又回到上海了。这样的改编是不是有什么用意在里面?
白先勇: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来是徐导演的意思,他不忍心让徐壮图死,所以放他一马,现在看下来导演的感受是不错的。而尹雪艳再回到上海来,虽然是象征意义的,她不老,也是象征意义,但那种“老上海又回来了”的感觉因此传达得很好。第二点,我写小说的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尹雪艳还会再回上海,但现在时过境迁,不一样了,我也觉得这个结局与时代更契合一点,很好。
记者:听说您小时候因为生病,在虹桥镇住了一段时间休养,回来就住进了汾阳路的白公馆。这房子到今天都还是风情永驻的,不知道当年里面有没有故事?
白先勇:有个趣事,不过不是当年小时候的。是1987年,我离开上海39年后又回了上海。当时我是受邀在复旦当客座教授的,正好我最后要离开的时候,上昆要演《长生殿》,我就去看了,感动得不得了。演完以后,我很高兴,就到后台去跟演员们交流,我说我请你们吃饭。那时候是1987年的上海,饭馆酒店什么的很少,而且都有很多人的,我们临时找不到饭馆,有人就提议说,那就到“越友餐厅”吧。结果过去一看,越友餐厅就是汾阳路150号——隔了39年回到上海,第一次请客就请到自己家里去了,真是游园惊梦。
记者:说到“游园惊梦”,我们都知道白先生与昆曲艺术的渊源之深,对昆曲艺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倾注了全力,更是把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当成了人生一大事业。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据说都源于您在上海与昆曲最初的接触?
白先勇:我与昆曲的因缘很深。我第一次看昆曲就在上海,是10岁那年随家人在美琪大戏院看的俞(振飞)梅(兰芳)合璧的一折《游园惊梦》,那是梅兰芳战后回上海第一次演出,碰巧我看到了,那时虽然年纪小,昆曲的那种旋律美却一直缠绕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永不磨灭的回忆。
第二次在沪看昆曲,就是前面说的1987年我重返上海,恰好“上昆”演出《长生殿》,由蔡正仁、华文漪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我记得那场谢幕,我立起来拍手,拍了差不多十几分钟,别人都走掉了,我还在拍。我心中的激动真是说不完,我想,昆曲这种古老的剧种,这样精致,这么了不得,它经历了那么多,居然还在那里,这样的艺术是不能让它衰微下去的。就在那个时候吧,我就有了心里的动念——所以佛教讲不能起念——动念了以后,好了,我就慢慢开始积累和尝试,准备自己来制作《牡丹亭》了。
记者:所以您在很多场合说过,上海是您一切艺术爱好的起源。
白先勇:是的,我和上海的昆曲、话剧、电影都很有缘分,我自己写了一个剧本,把小说《游园惊梦》改编成话剧,1982年在台北演出过,那时候卢燕、归亚蕾、刘德凯演的,在台北很轰动。后来1988年有个大陆版,是上海青年话剧团做的,导演是胡伟民,上昆的当家花旦华文漪担的主角,余秋雨先生是文学顾问——上昆、上青、上戏强强联手。那时候是在广州首演的,第二轮到了上海,有意思了,在长江剧院演出。长江剧院以前叫卡尔登,我小时候在那里看过话剧,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那时候再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我自己的话剧会在这个台上演出。上海这个城市于我简直太奇妙了。 记者:您前面说到,因为87年在上海动了念,就开始自己制作《牡丹亭》了,但后来您自己做的却是青春版的《牡丹亭》。为什么要强调青春版?
白先勇:因为我觉得一个民族一定要有精英文化,昆曲一向就是精英文化、精致文化。其次,《牡丹亭》这出戏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我觉得现在要让大量的年轻观众走进我们的剧院来看昆曲,我们的审美观就要适合现代的青年观众,年轻人喜欢昆曲与追逐时尚的流行歌曲并不相悖。我觉得一个表演艺术没有青年观众就没有生命,所以青春版是给他们看的。
当然,昆曲本身,最重要的那个传统的部分,那部分是不好变的,变了就不是昆曲了。我所谓“青春版”的改动主要表现在它整个的呈现方式上,舞美方面、服装方面、灯光那些。
记者:好像我们一直在说上海,事实上与您的交流,怎样都跳不开“上海”。六十年代的时候你写尹雪艳,是一个不老的尹雪艳,其实也是您心中一个不老的上海。之后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多次往返上海和其他城市之间,您觉得上海的尹雪艳还在吗?
白先勇:在的,上海骨髓里面就有尹雪艳存在。还记得1999年,香港的电视台替我拍了一部纪录片,在上海,我那天晚上走在南京路上,1999年的南京路已经变成步行街了,很繁华。那一次我脱口而出,我说尹雪艳永远不老,上海永远不老,所以我把这两个连起来了。可见我下意识在创作尹雪艳的时候,可能就觉得她就是上海的一个记忆、一个回忆。
记者:虽然您在上海只待了短短的三年,但这座城市似乎成了您所有文化人生的一抹底色。
白先勇:可以这么讲。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文学,而我几本小说的开场都是上海故事。《台北人》、《纽约客》,第一篇都是上海故事,这一方面是巧合,一方面也是我真正的记忆,我的回忆都是从这里来的。我与昆曲结缘上海;我跟谢晋导演合作的电影《最后的贵族》也是上海故事,也在上海;我的舞台剧《游园惊梦》也是源起上海的;现在《永远的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
记者:这么多年来,您辗转了那么多城市、生活过那么多国家,您觉得心中的故乡是在哪里?
白先勇:对我来说,地理上的故乡是桂林,然后我在台北住了11年,和台北也有很深的感情,而童年在上海住过3年,在南京住了几个月。小时候战乱,到处跑,也没有个定居的地方。所以关于故乡,我想来想去,最后我想,可能中国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我真正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