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让世界听懂中国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7日,恰逢中国农历“大雪”节气,谚语说“瑞雪兆丰年”,这是一个充满了美好寓意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北京迎来了220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专家学者,在国家汉办一年一度的“孔子学院大会”上,他们不仅一起探讨了汉语的教学和中华文化的海外推广,还纷纷讲述了他们与中国的故事。他们用不那么标准却充满感染力的语言表达着中文和中国文化带给他们的欢乐,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孔子学院作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正日益产生更深广的影响——一些外媒甚至把孔子学院称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出口产品”。
  事实上,到今年为止,孔子学院已经“十岁”了。从2004年创办至今,用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的话说,“孔子学院从零岁到十岁,从‘不会说话’到‘学会说话’,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但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成绩。”目前孔子学院的影响已覆盖五大洲的120个国家和地区,共建有孔子学院440所,孔子课堂646个,总数超过1000个。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高,为满足各国民众学习汉语的需要,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传播和交流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作为《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句“子曰”,孔子这一句关于中华友谊观的名言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也许正因为此,在孔子学院十年的发展史上着实发生了不少关于中外友谊的传奇逸事。英国北爱尔兰省副省长乔纳森·贝尔,作为奥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的理事长出席了本届孔子学院大会。他夫人曾祖父的曾祖父约瑟夫·亨特先生,1869年春天携夫人一起来到中国营口,第二年他的夫人就因病去世了,但他仍然坚持在东北一带行医办学长达15年,1884年病逝于上海。贝尔先生希望孔子学院能帮他找到亨特当年工作、生活的地方和当年的墓地。沈阳师范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学院派专人组队寻找,终于找到了亨特在营口工作过的地方,可惜亨特夫人的墓地尚未找到。
  华东师范大学与瑞士巴塞尔大学组建孔子学院的过程中也揭秘了一段尘封一个多世纪的往事。巴塞尔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师们找到当地的克瑞耶家族,其祖先曾于1860年至1869年到上海经商,留下了几百张当年在上海、北京、江浙一带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个家族把照片版权赠给中方,希望能够出版,以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说,为了出版这部摄影集,他们曾去寻找照片上的地方,有些桥和塔还在。
  可以说,孔子学院的建立,唤醒了一段段超越时空的友谊,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西德尼·麦克斐(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校长):1999年至今,我已经荣幸地访问过超过95个中国的省、市、村镇,这些地区都具有历史、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的重要性。在许多中国朋友的帮助下,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与亲身经历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改变了我和我家人的生活,更确切地说,使我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过去的14年中,我不仅将中国国情介绍给我的亲人,带着我的妻子、儿子、女儿、兄弟姐妹访问过中国,而且我还陪同我在商业和政治领域的朋友和同事,访问过这个伟大的国家。实际上,我的女儿曾在中国生活工作过三年。
  我对摄影的热爱让我在数年间拍摄了几千张关于中国的照片,后来我出版了一本摄影集,名为《一位美国大学校长眼中的中国》。2012年的夏天,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发行,里面的照片主要包括中国如画的地理风景、传统与现代的中国建筑、美丽而又友好的中国人民、美味的中式烹饪、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还有在这里冉冉升起的世界经济力量。更重要的是,这本摄影集反映出我对中国人民的尊重与热情,我希望其他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定要来中国,领略、欣赏她的美丽、文化和风土人情。
  摄影是我多年的爱好,我从未梦想过会出版一本自己的摄影集。然而,在中国朋友和同事的鼓励下,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对推进文化交流充满兴趣的教育家,我丰富的经历可以为加强中美关系做出贡献。此外,我还希望当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更加开放地合作,开始互相欣赏彼此语言和文化的时候,这本摄影集能够更好地阐述交往中的友善与富有成果的交流。我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非常荣幸能够用我的经验来帮助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孔子学院,帮助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汉语语言项目来实现它们的目标。我坚信,中国是21世纪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对经济发展、世界和平及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我更加相信,高等教育机构有责任帮助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更加具有全球竞争力、国际理解视野,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
  史蒂芬·西姆康达(赞比亚大学校长):中非友好关系由来已久,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汉语学习已经成为非洲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而且与中国经商,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非洲经商,因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和误解也随之产生。通过汉语学习,非洲人民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消除了双方的误解,增进了中非友谊。自 9年前非洲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以来,非洲已成为全球孔子学院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在非洲30国中,共设有35所孔子学院和10所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非洲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非友谊、促进中非合作的重要渠道,并将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学好汉语为学习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让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服务社会。目前在赞比亚的中资公司有300多家,超过 3万多中国人在赞比亚生活。因此对懂汉语的赞比亚人的需求与日俱增。经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推荐,目前在赞比亚中资公司就业的学生就有十几位。这一需求还将持续。汉语学习也帮助学生实现了留学中国的梦想。2013年,通过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选拔了8位学生到中国留学,其中一位正在攻读国际汉语教学硕士学位,3年后他将回到赞比亚担任本土汉语教师。在孔子学院学过汉语并能讲汉语成为被选拔到中国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赞比亚人都已经意识到学习汉语不仅可以从全新的角度了解中国,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是大有益处。   谢尔盖·阿普拉缅伊卡(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校长):很多白俄罗斯学生都希望更多地了解这个屹立在东方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伟大国家,了解她的文化,了解其人民的生活,更希望能够学好汉语。如果一个人想和另一国家的另一方建立商务伙伴关系,首先就必须了解对方,尊重对方,同时尊重对方的国家和文化。古谚语说,“无知就好像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中国和白俄罗斯决心一起点亮知识的火炬,帮助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更好地进行相互沟通。这也是我们2006年末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建立孔子学院的原因,那是白俄罗斯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从这里开始,中国语言和文化在白俄罗斯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得到普及(我们的中国语言课程现有175名学生);我们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包括科学研讨会、展览、节日庆祝等在内的重要活动;另外我们还出版多种相关书籍和期刊。孔子学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认为孔子学院应该像一座连接不同文化、不同人民和不同国家之间的“金色桥梁”。
  “以文化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因为需要,所以繁荣。走出国门的孔子学院,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一年大约有50所学院诞生。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说:“目前,还有71个国家的约400所大学强烈要求办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以文化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显现正面的中国形象。美国圣玛丽中学孔子课堂负责人弗兰克·菲利普斯8年前参加孔子学院的会议,会上一句“让我听懂你的声音”启发了他。孔子课堂的使命,就是传递和平的信息,面对质疑的声音,找到听众,让听众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与生硬的经济数字相比,文化具有更浓的亲和力。在新一轮的全面改革进程中,中国要推动与世界的人文交流,增强文化吸引力是重要的方面,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公共外交,做好对外传播,让世界听懂中国的声音,让“中国”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存在。
  拉多萨夫·普西奇(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最近几年孔子学院主要的问题是让现代化的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准确地了解中国。孔子学院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中国希望通过孔子学院、通过文化和汉语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文化成果最基本、最富有创造力的是语言,语言的述说是一种活动,或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这种生活形式所包含的全部文化内涵通过价值体系表现出来,并在不同时空穿梭。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孔子学院应该有这样的意义,语言是活动的中心,因为各种交流都离不开语言,学习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切。人类学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化内容是必须的,文化宣传是孔子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做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的院长时,针对孔子学院的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虽然学生数量不多,但75%的学生回答学习汉语是为了更好了解中国文化。
  莫言(著名作家):在前几天的汉学家座谈会上,我跟来自哈萨克斯坦自然科学院的院士克拉拉女士坐在一起。她跟我讲她现在下乡去看到公路两边的很多农田荒芜了,看到草原上没有成群的牛羊,她心里很难过。因为很多年轻人都进城了。她为她的国家目前的状况深深担忧。我对她说实际上你们国家存在的现象最近几十年来在中国普遍存在,直到现在依然存在。
  我对她说,正是因为你所在国家也存在着跟中国类似的现象,所以你对中国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可以推己度人,以中国的老话就是“以自心比人心”,这样可以对研究的对象有一种尊重的态度、理解的态度,因为大家都差不多,无论哪种社会制度下、哪个国家的人,基本感情还是相通的。我想这也是我们的文学艺术或者其他艺术具有世界性的最深层的原因。一部文学作品只有表现了人类的最普遍的最基本的感情,然后翻译成外文之后才可能打动外国的读者。一个艺术作品也只有表现了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之后也才能够感动其他国家的观众。我们的汉学教育实际也是这样。只有把我们最基本、最符合人的基本情感的东西拿出来率先介绍出去,可能更能赢得其他国家人民的认同。
  孔夫子还讲过一句非常好的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当下这个时候,“己之所欲,也不要强加于人”。我们过去总是觉得我先进你落后,我文明你野蛮,我就把我的先进和文明强加给你。这似乎是一种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道德水准的事。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考量,确实有很多事情很难用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来衡量。因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生往往是跟它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跟当地的其他所有因素结合在一起。所以这种把自认为是先进的、文明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做法,我觉得不适合这个社会。是否应该在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础上,再引申一步,“己之所欲,也不要强加于人”。
  李鹏(志愿者,现就职于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我曾经作为志愿者在美国一家孔子学院工作一年,虽然回国已一年有余,但那段经历仍记忆犹新。在一年的工作中,我进行了600汉语课时的教学,组织策划了20多场中国文化活动;受众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生活清贫的民众到教授、军人、政客、商人等各界精英。“国之交在于民之亲”,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证了很多对中国为“零了解”的美国人逐步爱上这个国家与这种文化。
  孔子学院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我曾亲历发生在美国的“签证风波”。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的一纸公告让部分持有J-1(访问学者)签证的汉语教师必须于同年6月30日前离境,其中复杂的原因不必多说,我却吃惊于美国大学校长们对此“愚蠢”的公告的反应速度与抵抗的决心。我所在的孔子学院校长随即向国务院致信,列举公告中孔子学院“违反美国签证规定”的荒唐之处,从其他孔院的朋友得知,很多校长都致信美国国务院,表达对公告的质疑。5月25日,国务院再发公告,收回之前“限制离境”的通知并道歉。
  在当今西方世界,一些人对当代中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而对中国推出去的“孔子学院”天然地怀有敌意,认为是“文化渗透”、“文化入侵”。对这些偏见,可以用莫言的发言回应。他说,这次孔子学院大会让他联想到了金庸笔下的武林大会,只是武林大会上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而孔院大会追求的是“和为贵”的精神,为的是增强彼此的了解,实践的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理念。   韩方明(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应地全球性的汉语学习热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孔子学院生逢其时,作为一家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教育机构,它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在海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甚至经常将孔子学院作为行程中重要的一站。目前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已达40多个,汉语正在成为有着世界影响力的语言。
  然而,随着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对孔子学院的不同声音纷至沓来,有的国家甚至给其贴上政治化的标签,或者直接将其视为是中国输出文化价值观的平台,是一种“软威胁”。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学院的设立不是强制的,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化,孔子学院就是个学汉语教汉语的地方,教育与文化传播是它的本行,政治与它无缘。
  就我知道的例子是,美国学生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他们愿意与中国人交流了解中国,愿意学习中国历史与文化。但是有的父母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一名学生的父亲告诉自己的孩子“Be careful of the red China”(小心红色中国),后来这名学生通过在孔子学院的课程喜欢上了程朱理学,已经到中国留学,而她的父亲也“情不自禁”地到中国旅游多次。
  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从普通民意,特别是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国家形象到底如何?2013年12月7日,《环球时报》所属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进行了一场主题为“2013中国国际形象与国际影响力全球调查”的活动,是国内首次由媒体机构在全球范围开展的时政类调查,其中一项结果显示:受访者了解中国信息的渠道还是比较狭窄。“很多发展中国家媒体每天对中国的报道,有相当多的是转引西方主流通讯社或报纸的报道。可想而知,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是怎样的。”曾在美国、瑞典、泰国常驻,现在巴西的《环球时报》记者丁刚谈到这个现象不免很感慨。丁刚认为中国的话语权仍然较弱,“原因在于我们说的话没有进入人家的话语体系,要么是人家听不懂,要么是不爱听”。对此,凤凰卫视驻英国首席记者曹劼亦表示,如果从技术层面而言,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已做得非常好,即便是到欧洲小国的小酒店入住也有机会在当地有线电视频道中看到中文媒体的节目,而中国的报刊也已发行到一些非洲国家。“但问题在于中国媒体对世界的解读存在很明显的‘中国式风格’,缺乏独特的视角,缺少对自身问题的批判和对他国社会的深入了解。”
  楚树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在最近的一次环球舆情调查中心的全球调查中显示,44.4%的国外受访者了解中国信息的渠道是“国际知名媒体(如CNN、BBC等)”;39.5%的受访者了解中国信息的渠道是“本国的电视”;27.5%的受访者通过“中国在本国举办的文化商贸活动”了解中国信息。相比而言,仅12.1%的受访者通过“中国媒体在本国的传播”了解中国相关信息。我曾问过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什么新加坡人对中国的态度那么消极,李显龙的回答是,因为现在新加坡年轻人都不看中文,只通过英文来了解中国,所以对中国的印象就很片面。所以,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与这个国家语言的影响力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学院任重道远——国外学中文的人越多,世界了解中国才会越客观。
  拉多萨夫·普西奇:16、17世纪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顺利完成在中国传教,他们不得不适应中国的环境,通过学习汉语达到与中国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为了让中国人能够更快接受自己,除了学习中国语言之外,他们也非常尊重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可以说西方国家正是从这里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文字的。所以,我认为孔子学院的汉语老师应该先尊重所在国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这对他们教汉语必定很有帮助——教学的重要性正是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真正的了解中国人民是怎么认识世界的。
  赖志金(人大代表,德国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孔子学院现在是人才济济,但我觉得还有一些不够的地方,比如除了基础的教学环节,能不能由汉办或者大学等机构派一些汉学、国学的专家到孔子学院循环演讲。今天到莱比锡孔子学院讲,明天可以到别的孔子学院讲,讲中国的哲学、孔子思想、民俗,包括中国的音乐还有文学。当代德国的文学翻译成中文的很多,中国文学翻译成德文的却相对少得多,我们要把专家派出去、走出去,让国外的孔子学院直接听到国内汉学的声音。
  另外,能不能让国内的专家和国外的专家共同编写适合本土化的教材。孔子学院给我们资助了很多图书,教材也很多,但真正能用得上的不多,尤其是小语种。一般中国出的汉语图书,德国当地的本土老师教起来觉得有问题,他说有的翻译不正确,都是英文的翻译,没有德语。本土化的教师需要中洋结合,因为有些注释在德国要适合德国人的习惯,在法国也要适合法国人的习惯。
  韩方明:我个人认为,孔子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短板和考验的,比如师资,比如某些对外传播理念和话语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建议孔子学院不论是在组织运行还是在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应尽量地淡化官方色彩,承担起公共外交的责任,以更加国际化的行为方式传播中国软实力,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在外国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另外,应该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在地化”。当前的对外传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自说自话,脱离本土语境,极易造成误解。在对外传播中要注重强调中华文化、当地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以外国人听得懂的方式来传播文化。最后,孔子学院的设立要注意均衡发展。作为中国软实力传播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的设立在有所侧重的同时应该注重资源的均衡。中国在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南亚、东南亚等邻国中要加大孔子学院的开办力度,藉此增进邻国对中国的认知,逐步消除对中国的顾虑。而对于非洲国家来说,经济援助只是他们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孔子学院理应提供给他们更多感受中国文化、更全面地认知中国的机会。
其他文献
右页一大一小两张照片,都是摄影界牛人拍摄的:大照片为崔益军所摄,小照片为祖忠人所摄。  先说小照片。好多年了,娱记们访不到美丽的向梅。无论通过何种门路,无论怎样说服利诱,她就是不愿面对记者。有人分析可能是她长久没有在银幕上塑造形象了,有人分析可能岁月流逝,她的美丽打折扣了。可是,祖忠人居然在新近拍到一张向梅的照片,她依旧光彩照人。这张摄于2012年的照片让我小小惊喜了一下。据了解,这是向梅在上海影
期刊
知识分子问题在当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有时还是性命攸关的问题。在当代历史上,“知识分子”这一名称,曾经被打上深刻的政治烙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系在一起,成为政治上不可靠的代名词。鉴于其不佳的政治名声,而被贬称为“臭老九”,为革命群众所不齿。之后,又获得正名,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在当下语境中,他们与工人阶级之间就算不会相互排斥,但也未见得就能相互
期刊
有一定年纪的上海人,对“黄永生”这个名字想必如雷贯耳。当年,他的《古彩戏法》,传遍大街小巷,那句“毯子身上盖一盖”,成为妇孺皆知的唱段。很多人,因了黄永生,才知道“上海说唱”。然而风水轮流转,不知何时,上海说唱突然在电台、屏幕、报纸上一夕消失,那个著名的“上海说唱大师黄永生”似乎杳无踪迹,直到传来他溘然去世的消息。  局外人有所不知,其实黄永生一直没有闲着,在他“被边缘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并没
期刊
三十年来,我们似乎无所不能,创造了奇迹,可为什么却换不来社会的祥和、精神的安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暴戾之气让人恐惧,又无能为力?  我们曾经羡慕西方发达社会的车流滚滚,如今我们自己也置身其中,但真正苦恼的倒不是交通壅塞,而是道路上司机们的各不相让,或是偶有擦碰时的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当然最可怕的还是有车辆肇事后不顾别人死活的疯狂逃逸。  今天,我们的医院设备不比西方逊色,医生的收入也颇为可观,可医
期刊
我一直称我们敬爱的老导演、老局长张骏祥先生为“骏祥同志”,改不过来了,所以在这篇怀念他的文章的标题上仍然这么称呼他。  在我十八岁的时候,突然看到让我耳目一新的电影——袁俊导演的《还乡日记》与《乘龙快婿》。影片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劫收”大员的丑恶嘴脸,以十分辛辣的笔调触及了当时的现实。作为一个对那个社会怀有不满的青年,自然对这位在银幕上初初露面的导演十分崇敬,他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鞭挞令我们这些人大
期刊
我尽量不去读文学杂志,不要说读了,翻一翻都闷到要死,这里面六七成是发霉陈旧的农村题材文学,交集着一些图省事儿的成长小说,想象力贫乏是通病。看作者阵容就知道编辑意图,老人们不可免,年轻人要有,但得在老规矩里面写,比方玄幻这样的,那是入不了大雅之堂的。得有爹妈,得有故乡,还得有近乎平庸的对话,小里小气的心理刻画。  这么下去,新作家们图发表,不敢有“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一定要试着这么写”的那种劲儿,也就
期刊
写下这题目便有点忐忑,唯恐被人说自己骨头轻,还轻骨头人家。好在有出处,我这“春心荡漾”一词是袭用了陈村的说法。他在2001年去北京采访史铁生,写下了《我看史铁生》的文章,文中声称:“我可以负责地说,本人即便已经坐上轮椅,依然可以春心荡漾,可以不依不饶,可以尖酸刻薄。”  言之凿凿,掷地有声,但当时还以为陈村虚张声势——真到困在轮椅的那一天,不依不饶可以,尖酸刻薄也可以,唯独春心怕只是隔夜的美梦,再
期刊
现在是2012年12月9日,我正在做一个关于幽默生活的电视节目,这期节目设定的播出时间是12月22日。12月22日,节目参与者都清晰了这个时间点,话题就怎样都无法绕过“世界末日”的阴霾,缺少了作为初衷的幽默。  假如世界末日真的来临,这个节目是不会再播出的,也不会被更多人看见。如果世界末日没有来,现在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记忆的证明。生命的奇妙就在于此,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走到时光隧道的尽头
期刊
当下,倘若一个很平常的演员要想成为闪亮的明星,不妨让我透露一个小秘密给你:搞笑搞怪,是一条捷径。  龚琳娜不是天生搞笑搞怪的,人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受过非常正统的音乐教育和声乐训练,按过去的说法是“学院派”,她不像毛阿敏和那英,草根出身。但是,像龚琳娜那样的毕业生太多太多啦,中国各地的音乐学院,一年少说要毕业几百个学生吧?出路在哪里?都到歌剧院去?都到合唱团去?都到交响乐团去?没办法,那里人满为
期刊
107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辞别人间,我们再也见不到他坚毅的面容,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了。然而此时此刻,与他三次见面,畅谈电影的过去未来的种种情景,仍然十分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分明是音容宛在!  余生也晚,但从一些长辈那里,曾听到过逸夫先生的事迹,虽是一鳞半爪,倒也能连缀成篇。  逸夫先生生于1907年,1925年就在兄长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带领下,一同在上海创建了天一影业公司,在电影大道走出第一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