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蜜月期”很短
落地就要生根,个人的语言、文化这些连接血脉的情愫如何适应新的水土,一直是个难事儿。文化震荡(Culture Shock)是心理学、社会学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幸或不幸,这种感受在移民中再普遍不过。移民海外的人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缺乏朋友、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等原因,都会出现极大的心理落差和不适应感。很多移民说自己是“浸淫着西方文化洋气扑鼻的一个假洋鬼子却心里矛盾地放不下最后的中国情结。”
绝大多数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和生理调整后,都能适应新的环境,但也有一些人适应期较长,甚至无法适应,产生极端行为。2008年11月,美国发生了一起极端的案例,硅谷高科技公司华裔员工吴京华被解雇,当天下午枪杀公司创办人和两名高级主管。当地的心理医生认为这是显示美国华人产生适应障碍、内心压抑的极端例子。
初出国门,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成功移民的喜悦如同度蜜月般短暂,以后的逐步磨合的时间却显得很长。移民适应的快慢和他们移民前的社会地位、学历和心态有关,物质的温饱与精神的失落如何平衡,始终是个问题。也和人的面子有关,不能混出人模狗样的,一般人也不会轻易撤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漫长的磨合期中始终会伴随左右。还和接受他国的文化也有关,“虎妈”非凡的教育方式在海外引起的巨大讨论时刻提醒着移民们,那些在国内无可厚非的习惯和行为在异乡人眼里是多么令人困惑。
“失落”的精英
佛家讲众生平等,美国宪法第一条就是,“人,生来平等”,启蒙思想的理念是平等、博爱,移民海外的人可以享受的平等:一是依法得到社会福利;二是人格尊严不受伤害。新闻中澳大利亚的总理要自己去超市买菜,纽约市长挤在地铁里,平静地看着报纸,让国人好生羡慕。
但是出了国,有些移民却适应不了这种平等。比如曾有某个富裕华商偷税,他所有的资产都被没收了。在美国赚的钱清清白白,才能过得平安,但是大多数的中国富人能坦然面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平心而论,多数普通百姓是没有能力移民的。有出国意向的人至少都有那么一点过人之处,要么有才,要么有钱。比如,出身国内顶级大学,带着硕士博士的帽子,揣着中级高级的证书,在单位要么正科副处正处,要么硕导博导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天天被人捧着,到处有人请客办事儿,乡里乡亲都能沾着光集体奔小康。出了国,失去了行政地位,在当地人眼里,你就是一个普通人,被众星捧月惯了的精英不免有失落之感。经济条件稍差一点的技术移民,基本上要从底层做起,天天挤公交地铁,没准还要住地下室,优越感荡然无存。
这样的心理打击,没有人倾诉只能硬撑,还要和国内的家人说一句:“我好着呢,我挣着外汇了。”没有在国外当普通人的心理准备,还是在国内当人上人比较好。
围城效应
转角遇到墙
现在全球共有2.15亿第一代移民,如果这些人组成一个国家,将比巴西的总人口还要多。很多第一代移民慨叹:移民好像围城,语言障碍、缺乏朋友,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和不适应感。
第一代移民总是最苦的,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独立在国外生活的适应程度,他们经历着旁人无法感受的心理博弈,耗尽大半积蓄成为投资移民里的“穷人”,而夫妻移民的不同步,甚至会导致很多人失去婚姻。有的夫妇同到美国,其中一个不能适应,坚持要回中国,导致分居两地,最后以离婚收场。有的夫妻一个先出国,在举目无亲的异乡找到了可以寄托、相互依偎的临时夫妻,“搭铺”过日子,无奈地背叛了自己的爱情与家人。
抓不住的“筷子”
据美国媒体报道,2011年一名华裔教师因为告知孩子们“没有圣诞老人”,而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并为此向每位家长致电道歉。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在这个白胡子老人身上爆发了。一个民族基本的文化特性被称为文化基因,能担当基因重任的文化因素有三个: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移民意味着你必须放弃中国文化,而只能捡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细枝碎片”,把它们仔细地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根。移民意味着,你只能保持中国文化中最核心或者你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其他的都将荡然无存。
成就了孩子
也失去了孩子
在过去10年间,有超过200万的中国内地申请人获得国外绿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将孩子到国外接受教育作为移民的首位理由。“国内吃什么都不安全”“我怕孩子被国内教育绑架了”,在国外不会让孩子感受到权利、等级、关系的困扰,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吃的东西放心,环境也更好。
移民机构也纷纷宣传移民后对孩子留学的好处,比如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上不再受国际学生的限制,还有就是学生还可以选择贷款读书,有移民身份的孩子进公立学校读书的费用是与本地学生一样的。
当孩子接受了正统的欧美教育,也许就是子女与父母国民性格对立的开始。从小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会变成他们眼里的“束缚”,一句“It's not your business”让很多父母无所适从。父母们耗尽心血把孩子带进哈佛,成功地去了华尔街时,孩子往往也向身边的人学会了欧美崇尚的独立自主。国外老人大多自己生活,加上健全的养老机构,会让他们忘了自己还有赡养老人、陪伴老人的义务。
地球是有颜色的
西方社会的民主、法律制度和自由、平等思想是在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坚持下形成的,但世界上没有一种制度是绝对完美的,所以无论到何时都不要过分期待。2011年11月刊《经济学人》一篇题为“移民的魔力”的文章中称:“现在并非移民的良机。在欧洲,反移民的党派日益得势。在美国,奥巴马没能实现其承诺的移民改革,大批外国科学家在大学中被培养出来然后被驱逐出境——这种政策被纽约市市长称为‘国家自杀’。因此,对移民态度的转变不足为奇。这源于周期性经济低迷和富国边境控制压力不断增加的共同作用。”
作为高级人才,如果从事基础性的研究,在国外会有最好的设备和完善的资料,但是在一些敏感的项目上,会有很多部门是限制华人接触的。中国人在国内官本位,到了海外就一门心思赚钱了,“只重钞票,不重选票”,不积极参与政治也导致了华人的边缘化。不过有趣的是,近年来浙江农民移民南美洲的成功实例较多,据说在巴西建立了成功的生产基地,到一个文化粗放的国家不失为移民的新选择,少些法律限制,少些种族歧视,少些文化隔阂,也多些致富的冲力和激情。
在国外投资
不等于能赚到钱
在中国投资,本土经验很重要,换句话说,在美国投资,本土经验也很重要。这种经验不光能影响到当下,还关乎移二代、移三代。
按照美国投资移民签证的条件,移民者必须在美国有投资,并且雇用当地人。然而众所周知,美国商人都不愿在本土投资,宁愿把工厂建在中国、越南,就算是乔布斯的苹果帝国90%以上的工厂也在国外。移民到国外,当然愿意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可是在国外投资真能赚到钱吗?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很高,直接导致移民者经营成本上升;一些像公会的非政府组织,力量非常大,这对移民者的经营是个很大挑战。如果遇到纠纷,需要打官司,大多数中国移民不精通英语,更不熟悉美国联邦和地方法律,这将是更大的困难。事实上很少有富商移民后真的把生产线拉到国外去,或在移民国投资实业。国外主要发展新能源、生物制药以及服务业,而国内企业擅长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实业根本不具优势。
在金融投资方向,外汇风险也不可小觑,从长期来看,外汇市场波动较大。美元对人民币仍有贬值的空间。对于投资移民来说,5年后的货币汇率仍然难以预期。随着人民币升值可能性的不断增大,现在投资的50万美元5年后可能会缩水,因而影响投资回报率,使其有所下降。不过很多投资移民人士只是想拿一个国外的身份,但是还是会住在国内,生意也完全在国内,事实上满足移民国的“移民监”要求,这种方式完全是可行的。也可以避免完全结束国内生意等待移民这段时间的风险,因为申请不一定能成功,到头来两头都落空就麻烦了。
有了福利,没了机遇
从摇篮到坟墓,发达国家优越的福利的确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生老病死无微不至地关照,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经商补助、免费教育、大学教育贷款及津贴、急诊免费等等。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享受该国的福利,其实也需要向该国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履行相应的义务,因为这些福利都是有条件和门槛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西方国家高福利制度“养懒人”的弱点日益显现,拿“高福利”开刀,已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首选。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没有人会否认全球这20年的热点在中国。移民国外享受了福利,往往失去了这一轮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发达国家的经济、就业机会增长,呈现的是缓步上升的趋势,劳工力市场有限。作为技术移民出国的人才,一份工作几十个人来争已是司空见惯,很多国内的专业人才移民后只能找一份“刷盘子”的体力活,这种落差可想而知。不要让移民成为失落的开始,求机遇与享福利的天平上一定要好好衡量。
100%成功移民不靠谱
谨防移民顾问忽悠
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是目前移民申请人选择最多的两种方式。对于移民,申请人与移民顾问之间的知识和信息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国内投资移民行业的兴起至今不过十多年,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诱人”的广告语,“100%成功移民,不成功全额退款”“30天快速移民”等等。美丽的承诺背后隐藏的陷阱一定要当心。
可能导致移民失败的情况很多,比如接受技术移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移民输入国的就业压力,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之下,不少移民热门国家纷纷提高了技术移民的门槛。据加拿大移民官网显示,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从原有的38类职业列表调整为29类,新的职业列表名单对中国申请人更加不利;澳大利亚新移民“技术职业清单”中,也大幅削减了原有可移民职业。难度和门槛提高了,成功率自然很难保证。
剪同胞的“羊毛”
一项在线调查显示(11345人参与),50.4%的人认为中国富人掀起移民潮的原因,是“转移财富,避税藏富”。74.5%的人认为移民潮引发的财富外流情况很严重,只有6.7%的人认为没影响。国内私人银行大量鼓吹投资移民留学金融的时候,我们无法猜测,他们的客户中有多少灰色收入。事实上,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正在通过移民合法地实现资产转移和避税。
纵观新一轮移民热潮中人员的组成,多为30至40岁的社会中坚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积累了比较丰厚的资本。分析人士指出,在投资移民热潮涌动的背后,中国丧失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宝贵的人才资源,而后者的价值更难计量。在国外投资房产、解决当地人就业等移民条件,无疑能够使富国经济发展受益,而穷国则会因移民“人财两失”。虽然胡润在接受凤凰电视台采访时很肯定地说:“富豪移民并不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富和精英的大量流失无异于剪了同胞的“羊毛”。
落地就要生根,个人的语言、文化这些连接血脉的情愫如何适应新的水土,一直是个难事儿。文化震荡(Culture Shock)是心理学、社会学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幸或不幸,这种感受在移民中再普遍不过。移民海外的人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缺乏朋友、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等原因,都会出现极大的心理落差和不适应感。很多移民说自己是“浸淫着西方文化洋气扑鼻的一个假洋鬼子却心里矛盾地放不下最后的中国情结。”
绝大多数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和生理调整后,都能适应新的环境,但也有一些人适应期较长,甚至无法适应,产生极端行为。2008年11月,美国发生了一起极端的案例,硅谷高科技公司华裔员工吴京华被解雇,当天下午枪杀公司创办人和两名高级主管。当地的心理医生认为这是显示美国华人产生适应障碍、内心压抑的极端例子。
初出国门,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成功移民的喜悦如同度蜜月般短暂,以后的逐步磨合的时间却显得很长。移民适应的快慢和他们移民前的社会地位、学历和心态有关,物质的温饱与精神的失落如何平衡,始终是个问题。也和人的面子有关,不能混出人模狗样的,一般人也不会轻易撤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漫长的磨合期中始终会伴随左右。还和接受他国的文化也有关,“虎妈”非凡的教育方式在海外引起的巨大讨论时刻提醒着移民们,那些在国内无可厚非的习惯和行为在异乡人眼里是多么令人困惑。
“失落”的精英
佛家讲众生平等,美国宪法第一条就是,“人,生来平等”,启蒙思想的理念是平等、博爱,移民海外的人可以享受的平等:一是依法得到社会福利;二是人格尊严不受伤害。新闻中澳大利亚的总理要自己去超市买菜,纽约市长挤在地铁里,平静地看着报纸,让国人好生羡慕。
但是出了国,有些移民却适应不了这种平等。比如曾有某个富裕华商偷税,他所有的资产都被没收了。在美国赚的钱清清白白,才能过得平安,但是大多数的中国富人能坦然面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平心而论,多数普通百姓是没有能力移民的。有出国意向的人至少都有那么一点过人之处,要么有才,要么有钱。比如,出身国内顶级大学,带着硕士博士的帽子,揣着中级高级的证书,在单位要么正科副处正处,要么硕导博导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天天被人捧着,到处有人请客办事儿,乡里乡亲都能沾着光集体奔小康。出了国,失去了行政地位,在当地人眼里,你就是一个普通人,被众星捧月惯了的精英不免有失落之感。经济条件稍差一点的技术移民,基本上要从底层做起,天天挤公交地铁,没准还要住地下室,优越感荡然无存。
这样的心理打击,没有人倾诉只能硬撑,还要和国内的家人说一句:“我好着呢,我挣着外汇了。”没有在国外当普通人的心理准备,还是在国内当人上人比较好。
围城效应
转角遇到墙
现在全球共有2.15亿第一代移民,如果这些人组成一个国家,将比巴西的总人口还要多。很多第一代移民慨叹:移民好像围城,语言障碍、缺乏朋友,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和不适应感。
第一代移民总是最苦的,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独立在国外生活的适应程度,他们经历着旁人无法感受的心理博弈,耗尽大半积蓄成为投资移民里的“穷人”,而夫妻移民的不同步,甚至会导致很多人失去婚姻。有的夫妇同到美国,其中一个不能适应,坚持要回中国,导致分居两地,最后以离婚收场。有的夫妻一个先出国,在举目无亲的异乡找到了可以寄托、相互依偎的临时夫妻,“搭铺”过日子,无奈地背叛了自己的爱情与家人。
抓不住的“筷子”
据美国媒体报道,2011年一名华裔教师因为告知孩子们“没有圣诞老人”,而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并为此向每位家长致电道歉。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在这个白胡子老人身上爆发了。一个民族基本的文化特性被称为文化基因,能担当基因重任的文化因素有三个: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移民意味着你必须放弃中国文化,而只能捡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细枝碎片”,把它们仔细地包裹起来,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根。移民意味着,你只能保持中国文化中最核心或者你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其他的都将荡然无存。
成就了孩子
也失去了孩子
在过去10年间,有超过200万的中国内地申请人获得国外绿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将孩子到国外接受教育作为移民的首位理由。“国内吃什么都不安全”“我怕孩子被国内教育绑架了”,在国外不会让孩子感受到权利、等级、关系的困扰,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吃的东西放心,环境也更好。
移民机构也纷纷宣传移民后对孩子留学的好处,比如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上不再受国际学生的限制,还有就是学生还可以选择贷款读书,有移民身份的孩子进公立学校读书的费用是与本地学生一样的。
当孩子接受了正统的欧美教育,也许就是子女与父母国民性格对立的开始。从小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会变成他们眼里的“束缚”,一句“It's not your business”让很多父母无所适从。父母们耗尽心血把孩子带进哈佛,成功地去了华尔街时,孩子往往也向身边的人学会了欧美崇尚的独立自主。国外老人大多自己生活,加上健全的养老机构,会让他们忘了自己还有赡养老人、陪伴老人的义务。
地球是有颜色的
西方社会的民主、法律制度和自由、平等思想是在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坚持下形成的,但世界上没有一种制度是绝对完美的,所以无论到何时都不要过分期待。2011年11月刊《经济学人》一篇题为“移民的魔力”的文章中称:“现在并非移民的良机。在欧洲,反移民的党派日益得势。在美国,奥巴马没能实现其承诺的移民改革,大批外国科学家在大学中被培养出来然后被驱逐出境——这种政策被纽约市市长称为‘国家自杀’。因此,对移民态度的转变不足为奇。这源于周期性经济低迷和富国边境控制压力不断增加的共同作用。”
作为高级人才,如果从事基础性的研究,在国外会有最好的设备和完善的资料,但是在一些敏感的项目上,会有很多部门是限制华人接触的。中国人在国内官本位,到了海外就一门心思赚钱了,“只重钞票,不重选票”,不积极参与政治也导致了华人的边缘化。不过有趣的是,近年来浙江农民移民南美洲的成功实例较多,据说在巴西建立了成功的生产基地,到一个文化粗放的国家不失为移民的新选择,少些法律限制,少些种族歧视,少些文化隔阂,也多些致富的冲力和激情。
在国外投资
不等于能赚到钱
在中国投资,本土经验很重要,换句话说,在美国投资,本土经验也很重要。这种经验不光能影响到当下,还关乎移二代、移三代。
按照美国投资移民签证的条件,移民者必须在美国有投资,并且雇用当地人。然而众所周知,美国商人都不愿在本土投资,宁愿把工厂建在中国、越南,就算是乔布斯的苹果帝国90%以上的工厂也在国外。移民到国外,当然愿意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可是在国外投资真能赚到钱吗?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很高,直接导致移民者经营成本上升;一些像公会的非政府组织,力量非常大,这对移民者的经营是个很大挑战。如果遇到纠纷,需要打官司,大多数中国移民不精通英语,更不熟悉美国联邦和地方法律,这将是更大的困难。事实上很少有富商移民后真的把生产线拉到国外去,或在移民国投资实业。国外主要发展新能源、生物制药以及服务业,而国内企业擅长制造业、房地产,投资实业根本不具优势。
在金融投资方向,外汇风险也不可小觑,从长期来看,外汇市场波动较大。美元对人民币仍有贬值的空间。对于投资移民来说,5年后的货币汇率仍然难以预期。随着人民币升值可能性的不断增大,现在投资的50万美元5年后可能会缩水,因而影响投资回报率,使其有所下降。不过很多投资移民人士只是想拿一个国外的身份,但是还是会住在国内,生意也完全在国内,事实上满足移民国的“移民监”要求,这种方式完全是可行的。也可以避免完全结束国内生意等待移民这段时间的风险,因为申请不一定能成功,到头来两头都落空就麻烦了。
有了福利,没了机遇
从摇篮到坟墓,发达国家优越的福利的确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生老病死无微不至地关照,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经商补助、免费教育、大学教育贷款及津贴、急诊免费等等。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享受该国的福利,其实也需要向该国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履行相应的义务,因为这些福利都是有条件和门槛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西方国家高福利制度“养懒人”的弱点日益显现,拿“高福利”开刀,已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首选。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没有人会否认全球这20年的热点在中国。移民国外享受了福利,往往失去了这一轮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发达国家的经济、就业机会增长,呈现的是缓步上升的趋势,劳工力市场有限。作为技术移民出国的人才,一份工作几十个人来争已是司空见惯,很多国内的专业人才移民后只能找一份“刷盘子”的体力活,这种落差可想而知。不要让移民成为失落的开始,求机遇与享福利的天平上一定要好好衡量。
100%成功移民不靠谱
谨防移民顾问忽悠
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是目前移民申请人选择最多的两种方式。对于移民,申请人与移民顾问之间的知识和信息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国内投资移民行业的兴起至今不过十多年,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诱人”的广告语,“100%成功移民,不成功全额退款”“30天快速移民”等等。美丽的承诺背后隐藏的陷阱一定要当心。
可能导致移民失败的情况很多,比如接受技术移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移民输入国的就业压力,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之下,不少移民热门国家纷纷提高了技术移民的门槛。据加拿大移民官网显示,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从原有的38类职业列表调整为29类,新的职业列表名单对中国申请人更加不利;澳大利亚新移民“技术职业清单”中,也大幅削减了原有可移民职业。难度和门槛提高了,成功率自然很难保证。
剪同胞的“羊毛”
一项在线调查显示(11345人参与),50.4%的人认为中国富人掀起移民潮的原因,是“转移财富,避税藏富”。74.5%的人认为移民潮引发的财富外流情况很严重,只有6.7%的人认为没影响。国内私人银行大量鼓吹投资移民留学金融的时候,我们无法猜测,他们的客户中有多少灰色收入。事实上,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正在通过移民合法地实现资产转移和避税。
纵观新一轮移民热潮中人员的组成,多为30至40岁的社会中坚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积累了比较丰厚的资本。分析人士指出,在投资移民热潮涌动的背后,中国丧失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宝贵的人才资源,而后者的价值更难计量。在国外投资房产、解决当地人就业等移民条件,无疑能够使富国经济发展受益,而穷国则会因移民“人财两失”。虽然胡润在接受凤凰电视台采访时很肯定地说:“富豪移民并不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富和精英的大量流失无异于剪了同胞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