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在凸显教学的主体性和课堂资源的多样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毋庸讳言,目前的课堂教学设计仍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益,制约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贯彻落实。如何走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的误区,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呈良性发展态势,是目前教学中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误区一:在教学目标上,割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与标准。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教学的任务。”可见,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思想品德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然而现实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过于倚重认知目标或能力目标,普遍忽视情感目标的培养与引导。如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下同)“走进青春”的教学。新课标对该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有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上的“青春期生长高峰图”和“青春期在生理上的三个变化”,既有图片演示,又有大量讲解,末了还有巩固练习。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对于学生如何坦然悦纳青春期身体变化,正确应对成长期的烦恼等情感内容,却缺乏正确引导。情感目标最终异化为认知目标。
二是有些教师过多强调情感目标的落实,而弱化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这种做法其实也割裂了三维教学目标。如一节“世界文化之旅”课(八年级上册),教师以一位初中生参加“文化旅游”活动为教学载体,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课前教师也作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准备了中国传统节日常见的粽子、年糕、对联等物品。课堂上不同国家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文化瘾”。可待到上课终了铃声响起时,教师还在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演示介绍各国文化风情。这堂课除了教师对上课节奏把握不够到位外,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把握失当,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领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仍没有达成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留下了不少缺憾。
如何进一步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这是事关思想品德新课改成败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真正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要辩证看待三维目标,整体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整体,是一节课中需要同时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但落实到具体每节课,则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如有些课侧重于情感目标的落实,有些课则侧重于能力的提高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我们更应重视和落实情感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当然,我们强调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并不能因此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否则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往往渗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同样,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是“空穴来风”,是学生在探求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得以改变和提升的。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误区二:在活动设计上,注重热闹与新奇,缺乏教学实效
这是一堂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一位青年教师上的是九年级的“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内容。在讲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这位老师根据教材上的材料,设计了“演一演”的教学活动,由老师与学生即兴表演“大街上警察与孙志刚迎面相遇”与“收容所里发生的故事”两则小品。课堂上老师扮演的警察和管理人员犹如凶神恶煞,学生捧腹大笑。两则小品花了近10分钟时间。
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品德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一改过去自己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是“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变化有利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内心体验,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焕发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活力。可以说。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课堂活动固然优点多多,但设计不当,同样会产生各种问题。如脱离教学目标,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能有机整合。如前例中那位青年教师设计的活动。尽管老师与学生“表现”很投入,台下学生也为师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感染,气氛煞是热闹。暂且不说这样的活动对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也不说时间安排上的延宕,单是老师“塑造”的角色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如活动频繁,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些课有小品,有辩论,有才艺表演,还有接连不断的讨论等。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收效甚微。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现在课堂讨论存在次数太多、时间过长、任务不明确、问题不够开放等突出问题。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师也要组织一场讨论。耐人寻味的是一次省研讨课后,主办者组织了专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一位学生直言不讳:“老师,您要我们讨论的问题,其实我们不讨论也都能回答。”该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活动无疑是课堂上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但活动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还必须研究和把握学情,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感悟人生、健全人格。同时,活动还必须注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为形式而形式,应克服活动设计中的形而上学做法。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虑活动展开的有序性。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引导和调控,以确保活动设计真正起到实效。
误区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成人化倾向严重
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存在两种误区:
第一,单一化倾向。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形式单一,缺乏变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不可否认,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
误区一:在教学目标上,割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与标准。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教学的任务。”可见,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思想品德新课程倡导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然而现实的情况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教学目标过于倚重认知目标或能力目标,普遍忽视情感目标的培养与引导。如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下同)“走进青春”的教学。新课标对该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有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上的“青春期生长高峰图”和“青春期在生理上的三个变化”,既有图片演示,又有大量讲解,末了还有巩固练习。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对于学生如何坦然悦纳青春期身体变化,正确应对成长期的烦恼等情感内容,却缺乏正确引导。情感目标最终异化为认知目标。
二是有些教师过多强调情感目标的落实,而弱化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这种做法其实也割裂了三维教学目标。如一节“世界文化之旅”课(八年级上册),教师以一位初中生参加“文化旅游”活动为教学载体,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课前教师也作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准备了中国传统节日常见的粽子、年糕、对联等物品。课堂上不同国家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文化瘾”。可待到上课终了铃声响起时,教师还在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演示介绍各国文化风情。这堂课除了教师对上课节奏把握不够到位外,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把握失当,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领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仍没有达成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留下了不少缺憾。
如何进一步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这是事关思想品德新课改成败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真正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要辩证看待三维目标,整体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整体,是一节课中需要同时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但落实到具体每节课,则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如有些课侧重于情感目标的落实,有些课则侧重于能力的提高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我们更应重视和落实情感目标。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当然,我们强调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并不能因此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否则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往往渗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同样,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是“空穴来风”,是学生在探求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得以改变和提升的。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误区二:在活动设计上,注重热闹与新奇,缺乏教学实效
这是一堂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一位青年教师上的是九年级的“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内容。在讲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这位老师根据教材上的材料,设计了“演一演”的教学活动,由老师与学生即兴表演“大街上警察与孙志刚迎面相遇”与“收容所里发生的故事”两则小品。课堂上老师扮演的警察和管理人员犹如凶神恶煞,学生捧腹大笑。两则小品花了近10分钟时间。
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品德的课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们一改过去自己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是“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变化有利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内心体验,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焕发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活力。可以说。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课堂活动固然优点多多,但设计不当,同样会产生各种问题。如脱离教学目标,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能有机整合。如前例中那位青年教师设计的活动。尽管老师与学生“表现”很投入,台下学生也为师生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感染,气氛煞是热闹。暂且不说这样的活动对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也不说时间安排上的延宕,单是老师“塑造”的角色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如活动频繁,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些课有小品,有辩论,有才艺表演,还有接连不断的讨论等。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收效甚微。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现在课堂讨论存在次数太多、时间过长、任务不明确、问题不够开放等突出问题。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老师也要组织一场讨论。耐人寻味的是一次省研讨课后,主办者组织了专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一位学生直言不讳:“老师,您要我们讨论的问题,其实我们不讨论也都能回答。”该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活动无疑是课堂上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但活动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还必须研究和把握学情,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感悟人生、健全人格。同时,活动还必须注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为形式而形式,应克服活动设计中的形而上学做法。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考虑活动展开的有序性。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进行有效地组织、引导和调控,以确保活动设计真正起到实效。
误区三: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成人化倾向严重
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存在两种误区:
第一,单一化倾向。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形式单一,缺乏变化。相当一部分教师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不可否认,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