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你来不来?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那年,我们去钱塘江观潮。站在岸边,初看时那潮水不过一条白线,远远地躲在天边,然而眨眼工夫便涌上岸基,朝我们扑来,一排浪头把我们打成了落汤鸡。正是前一秒钟还在拍照观潮、隔岸观火,后一秒钟就浊浪排空、狼狈不堪。转瞬之间,宛如隔世,两个天地,境遇迥然。
   想起来,这情形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何其相似。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排山倒海,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以短平快的方式飞速奔跑,知识呈现爆炸式传播。然而,奇怪的是,我们的内心却莫名焦虑,总在想有什么大事随时从天而降,想着明天还能不能跟上这个飞快旋转的时代。至于读书,阅读量更是明显下降,再难像以前一样平静地读完一本书。没错,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我们的内心却空前的迷茫无助。近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科学突飞猛进,而文化以及文学却还在原地纠缠,没有什么长进,有些黔驴技穷的意味。从现实情况看,文化是攀附于科学的。在科学面前,文化是多么式微,有时甚至是烦人,难怪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前几年,有好事者发起“我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的网络投票,结果令人诧异。《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名列前10位。消息传出,舆论哗然。王蒙先生更是直接道出了他的担忧,“尽管这是个噱头,但也反映了当前形势下,用浏览代替阅读,用传播代替服务,用碎片代替经典的现象,造成我们的文化有断裂的危险。”
   王蒙先生的忧虑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不要说一百年前闲暇的田园旧梦时代,只要想想20世纪80年代全民读书热,想想人们在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热烈场面,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当年我就是这股读书热潮中的一员。行路、如厕,乃至吃饭,都可入神。我也写过不少读书心得,也能佐证我读书的投入。读卡夫卡,我说“你这个孤独的行者,带着绝尘隔世的内心痛苦,悄无声息地走了,在无垠的黑暗中继续着永恒的夜行,你留下的预言不断给后来人启示”。读博尔赫斯,我这样写:“想听大风,我就站到一棵树下面;要读好书,我就去博尔赫斯的‘巴别图书馆’。在企图通向博尔赫斯精神圣殿的道路上,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读木心,“第一遍的阅读,沉重而缓慢,凝滞而艰难,或许读上三五句就要停下来沉思片刻,以期消化;或许手拿词典,时不时为某个字词意思费力查阅,探个究竟。一篇文章生吞活剥下来,如大汗淋漓爬上山巅,所见只有大雾弥漫的茫然,只剩下对自己才疏学浅的哀叹。第二、三遍阅读时,则渐入佳境,心无旁骛,继而心旷神怡,随心所欲,犹如风云变幻自在心,池中春水不惊梦。”读那些“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百年孤独》《瓦尔登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我也是全情投入,一册在手,可以研读一年半载。
   如今说起这些美好的记忆,恍若隔梦。眼前的现实是,用手机“快读”“浅读”“读图”“碎片化阅读”之类的快餐文化,已成为阅读主流。我们这个社会,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无意识地蔓延着阅读弱智症。在街上、商场、车站以及任何有人的地方,不论何时何地,手机已经成为一个人的标配。一机在手,既可以连通全球,也可以与世隔绝。这可爱的掌中之物,能说会笑,无所不知,它令人朝思暮想,一刻不舍,它服务于人,也控制着人。人们可能没有时间尽孝,没有时间亲子,没有时间学习和工作,但他一定有时间沉迷于手机里的虚无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成为“精神鸦片”。
   前几年,我自信满满,确信自己不会受到新媒体的过度干扰和影响。但是,我错了,因为人的大脑是可塑的,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會随着环境而改变。我的阅读量并没有减少,接受的信息甚至更多,但这些都是通过电子屏幕阅读方式获得的,久而久之,这些纷繁庞杂而且容量巨大的信息不断冲击着我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消解了思辨能力,麻木了阅读愉悦感,扭曲了我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于是,我发现我已经不会读书了。我出了一身冷汗,然后想起了时下那句网络语言:未来已来,你来不来?
   我想,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革命中,我们需要吸收其正能量,更需要在背离人文精神的技术旋涡中自我拯救,避免遭受灭顶之灾。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我们更有必要静下心来,修炼定力,多一点深度阅读、完全阅读、经典阅读。一个人要读,一群人要读,一个民族更要读,因为文化经典所具有的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行的根本动力。
   我退一步想,面对如洪水般奔涌而来的全面科技化和金属质地智能化的未来,如果所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属性荡然无存,我宁愿选择无限接近,但永不抵达!
  责任编辑 张琳琳
其他文献
那条胡同具体叫什么名字我倒是忘了,不是什么知名的胡同,有几棵杏花树。我叫它杏花胡同是害怕忘记,害怕忘记美丽的杏花三月,害怕忘记我送外卖的经历,害怕忘记那个教我阅读的老头。   三月份我找了份送外卖的兼职工作。那段时间,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见过各式各样的商家,与各行各业的订餐客户打交道,现在回忆起来竟也有些模糊,一切都是些生活的碎片,我不太记得他们,估计他们也不太记得我。大多数时间,我和他们都
期刊
摘要: 服饰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古到今,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服饰描写着手,对其内在的文化底蕴进行了探究,并与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进行了对比,从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性角度出发,揭示出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关键词: 《红楼梦》英译本服饰词汇翻译    一、引言    几千载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衣冠古国”的称号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赞誉,
集安市总幅员面积 331917hm2.其中,林业用地285880hm2.占总面积的86.1%.森林覆盖率84.1%.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市.发展林下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具有悠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1937年5月1日成立于南京,为官商合办性质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的目的系复兴国茶,提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抵制外
在当下全球化发展与多元文化主义共存的境遇中,美术学院经历着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的文化现实: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文化诉求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加广
本刊讯1月13日上午,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在广安会议中心召开了《清代宣南人物事略初编》《清代宣南诗词选》出版座谈会,宣武区委副书记、区长武高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档案
1934年,青年列维一斯特劳斯踏上了前往巴西的航船,由此写下了影响数代人类学家的《忧郁的热带》。76年后的今天,大师已经作古,回头翻阅这部巨著,其字里行间对于完整人性的热爱和追寻,仍然让人感动不已。让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
老子与庄子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给了后世深远的启示,其超世的洒脱情怀和思想里“道”之精神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和技艺之上的精神境界,而老庄文艺思想中的“现世”与“超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