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月夜,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颂其高洁美好、念其象征团圆思念。无论是杜甫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亦或是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寄托着无数人的情感,倾听着他们的情感。说到张若虚,熟悉的人可能并不多,的确,在古诗鼎盛、文人骚客无数的唐代,他无法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媲美,可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却是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仅从题目便可知全诗之景围绕着春、江、花、月、夜来写,“月”是诗的主脉络,贯通上下犹如一条生命的纽带。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一幅丰富而又完整的长画卷,不由得令人赞叹诗人的浪漫。浪漫主义的诗歌总是充满奇谲诡丽,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遐想,徜徉在诗人所营造的浪漫世界里,让诗中之景仿佛近在眼前,受其感染。《春江花月夜》在美轮美奂的场景中将种种思绪娓娓道来,“何处相思明月楼”的闺中愁怨、“可怜春半不还家”的游子之思,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的开篇便是这样一幅宽广宏大的场面,海天相接,一轮明月随海潮起起伏伏,洒落出星光点点,潋滟的波光绵延大地千万里,没有一处江水不氤氲着月亮的光辉。江水、夜晚伴着柔柔月色无不让人沉醉,岸边的花林也同样笼罩着一层月辉,雾蒙蒙的、虚无缥缈,仿佛置身仙境之中。对自然的无尽赞叹与爱慕之中,诗人又将相思之愁徐徐道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曾几何时在这赏月的人现在又在何方?日月永恒而生命短暂,那广袤无垠的江水、那皎洁无暇的月光静静地看那时间更替中的人,生生世世、繁衍不息、离合悲欢。诗中蕴含着超脱人生哲理,对比之下的人生短暂,诗人并没有报以颓废之感,反而发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奋发向上的人生感慨,给人以积极昂扬的生命力量。李泽厚评价诗中表现了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在浩如烟海的诗歌园林中,同样出现了许多感慨生命短暂的诗句,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天地无终极,人命如朝露。”等等。张若虚的诗句“哀而不伤”,以短暂人生出发赞颂宇宙无边无际,终还是归结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将诗歌构建成一幅美轮美奂的月夜图,其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游子如白云“去悠悠”,漂泊不定,思妇的离愁牵挂着游子,生出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的意味。“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月光徘徊,映照在明月樓的“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上,拂也拂不走,卷也卷不去,这两个痴情的动作将妇人的思念勾画到了极致。同样的,远在天边的游子又何尝不想回家团聚,甚至想逐着月光传达思念之情。诗人借助“梦落花”、“流春去尽”等意象暗指人青春岁月易逝,年过半百还不能回家,还要等到何时才能够归家。一句“碣石潇湘无限路”却道出了归家无望,相会无期的悲观思想。
作为一首宫体诗,《春江花月夜》突破了其原来的格局,一改宫体诗描写宫中骄奢淫逸的卑下格调,不再从局部出发而将眼界扩大至整片天地。从整体出发,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整个江面、月色、花草,从中追忆往事,往事之中仍然是一个整体。另外,诗中的空白之处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利用空白将局部有效的融合起来,既填满了诗人的言尽之处,又让读者引起无限情感的遐想,可以说是对读者的“召唤”,形成一种意蕴无穷的意境美。这首诗的“召唤结构”在诗末“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情感空白”的构建中完成。召唤的作用在于能够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文本未定之处确定的含义,从而填补文章的意义空白。从这一点说,诗人的创作艺术不可说是不登峰造极的,每当读及空白之处,心中的情感自然而然的萌发,流露出一种无法言尽又无法诉说得韵味,与诗人的情感便达成了共鸣。本诗既有北朝诗歌中的刚健豪迈,又有南朝诗歌中婉约柔美的气韵,自明代以后唐诗开始收录此诗,明代钟惺曾评价道:“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和不得,真化工手。”闻一多先生也认为该诗一脱宫廷空洞艳体之诗风,清除了盛唐的路,为雄奇壮美的一代盛唐诗风的到来,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并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因为“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
《春江花月夜》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无论是蕴含的丰富哲理或是抒发真挚感情都缺一不可,这二者相辅相成完美结合才展现诗的完美境界。画面中带着淡淡的忧伤,令人如痴如醉,穿梭在字里行间的情思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分散的美景又联结为一体,看似分散却又彼此交融的美妙画卷。其中意味是无穷无尽的,诗人带着读者领略着历史与往事,穿越时空又回到现实的无奈与悲哀,着实耐人寻味。
仅从题目便可知全诗之景围绕着春、江、花、月、夜来写,“月”是诗的主脉络,贯通上下犹如一条生命的纽带。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一幅丰富而又完整的长画卷,不由得令人赞叹诗人的浪漫。浪漫主义的诗歌总是充满奇谲诡丽,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遐想,徜徉在诗人所营造的浪漫世界里,让诗中之景仿佛近在眼前,受其感染。《春江花月夜》在美轮美奂的场景中将种种思绪娓娓道来,“何处相思明月楼”的闺中愁怨、“可怜春半不还家”的游子之思,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的开篇便是这样一幅宽广宏大的场面,海天相接,一轮明月随海潮起起伏伏,洒落出星光点点,潋滟的波光绵延大地千万里,没有一处江水不氤氲着月亮的光辉。江水、夜晚伴着柔柔月色无不让人沉醉,岸边的花林也同样笼罩着一层月辉,雾蒙蒙的、虚无缥缈,仿佛置身仙境之中。对自然的无尽赞叹与爱慕之中,诗人又将相思之愁徐徐道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曾几何时在这赏月的人现在又在何方?日月永恒而生命短暂,那广袤无垠的江水、那皎洁无暇的月光静静地看那时间更替中的人,生生世世、繁衍不息、离合悲欢。诗中蕴含着超脱人生哲理,对比之下的人生短暂,诗人并没有报以颓废之感,反而发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奋发向上的人生感慨,给人以积极昂扬的生命力量。李泽厚评价诗中表现了一种“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在浩如烟海的诗歌园林中,同样出现了许多感慨生命短暂的诗句,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天地无终极,人命如朝露。”等等。张若虚的诗句“哀而不伤”,以短暂人生出发赞颂宇宙无边无际,终还是归结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将诗歌构建成一幅美轮美奂的月夜图,其目的是为了抒发情感。“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游子如白云“去悠悠”,漂泊不定,思妇的离愁牵挂着游子,生出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的意味。“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月光徘徊,映照在明月樓的“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上,拂也拂不走,卷也卷不去,这两个痴情的动作将妇人的思念勾画到了极致。同样的,远在天边的游子又何尝不想回家团聚,甚至想逐着月光传达思念之情。诗人借助“梦落花”、“流春去尽”等意象暗指人青春岁月易逝,年过半百还不能回家,还要等到何时才能够归家。一句“碣石潇湘无限路”却道出了归家无望,相会无期的悲观思想。
作为一首宫体诗,《春江花月夜》突破了其原来的格局,一改宫体诗描写宫中骄奢淫逸的卑下格调,不再从局部出发而将眼界扩大至整片天地。从整体出发,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整个江面、月色、花草,从中追忆往事,往事之中仍然是一个整体。另外,诗中的空白之处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利用空白将局部有效的融合起来,既填满了诗人的言尽之处,又让读者引起无限情感的遐想,可以说是对读者的“召唤”,形成一种意蕴无穷的意境美。这首诗的“召唤结构”在诗末“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情感空白”的构建中完成。召唤的作用在于能够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文本未定之处确定的含义,从而填补文章的意义空白。从这一点说,诗人的创作艺术不可说是不登峰造极的,每当读及空白之处,心中的情感自然而然的萌发,流露出一种无法言尽又无法诉说得韵味,与诗人的情感便达成了共鸣。本诗既有北朝诗歌中的刚健豪迈,又有南朝诗歌中婉约柔美的气韵,自明代以后唐诗开始收录此诗,明代钟惺曾评价道:“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和不得,真化工手。”闻一多先生也认为该诗一脱宫廷空洞艳体之诗风,清除了盛唐的路,为雄奇壮美的一代盛唐诗风的到来,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并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因为“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
《春江花月夜》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无论是蕴含的丰富哲理或是抒发真挚感情都缺一不可,这二者相辅相成完美结合才展现诗的完美境界。画面中带着淡淡的忧伤,令人如痴如醉,穿梭在字里行间的情思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分散的美景又联结为一体,看似分散却又彼此交融的美妙画卷。其中意味是无穷无尽的,诗人带着读者领略着历史与往事,穿越时空又回到现实的无奈与悲哀,着实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