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的确是一个又硬又涩的大果子,望之诱人,食之难啃。但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仅从分值上看,作文是50分,占语文学科120分的接近“半壁江山”。因此,不管作文教学这个果子有多硬、多涩,我们都还要“啃”。还要“嚼”。
面对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确是“望而生畏”,写作文时“咬笔杆”、“挠头皮”是事实,我们迫切需要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帮他们找“下锅之米”;在怎样写的问题上,把他们“领进门去”。
一、从基础做起,教给学生基本套路
2010年武汉市四月调考的语文试卷的作文仍然采用材料作文加提示语的形式。所以学生首先必须能准确区分材料是什么和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材料是一则地理课上由自然现象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提示语是“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在下笔前就要让学生按以下基本套路来审题:
1. 找出提示语中的关键词:“绕道而行“智慧”。
2. 让学生在脑海中思考“绕道而行”是什么?如“绕道而行”是不是走捷径?“绕道而行”是不是改变了河流的最终走向?
3. 回到材料寻找答案。通过反复阅读材料,学生最终找到答案,“绕道而行”不是投机取巧更不是放弃,河流最终的目的地并没有改变。
4. 关注“智慧”的内涵,从而形成一类文的立意标杆“绕道而行”为什么是一种“智慧”?
以上步骤看似简单,但其实包括了一个由材料到提示语再到材料的思维过程。在不断的思考中,学生对提示语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达到一类文的审题评分要求“切合题意”。
二、加强议论文基本格式训练,让学生搭起框架
有不少专家学者就作文教学著书立说,企图给学生“点石成金”之术,如“快速作文”之类,但真正卓有成效者有几个?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在应试环境中的初中学生,他们虽有一些儿童生活的一些积累,但他们读书很少,习作机会又不多,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这就使老师必须用课本中的有限的经典篇目教会他们议论文的基本格式,就像盖房子要先把框架搭起来才能往里填砖头水泥一样。在这里,我借用《谈骨气》一文中的段落训练学生的议论文标准段格式,即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解释句和总结句。用五句标准段格式让学生先搭起段落框架。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均能熟练掌握此种结构。
三、教会论证方法,让学生言之有物
有学生抱怨,不知道该怎么写阐释句。我教学生可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其一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在从反面论述,这样就等于增加了一倍的篇幅。其二是运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先用立论的论证方式,从正面的角度阐述;再用驳论的论证方式,从反面的角度批驳。这样一结合,篇幅自然就翻番了。
四、教会修改事例,让学生灵活运用
初中学生所能熟悉的举例论证的事例有限,这就使学生需要将脑海里的事例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使其能满足于材料和提示语的需要。如有学生写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年轻人到多家公司去从事销售工作均没有成功,原因是他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在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时总感觉不自信,最后他克服自己的弱点,勤奋练习终于获得成功。这个例子呈现在卷面上时可以说与提示语毫无关联,该学生的作文只有四类文。但我却认为,该学生并不是不可造之才。学生的积累有限,所以教师只能教会他们对同一则事例进行适当的改动。我在评讲试卷时将这个例子拿出来,让学生们思考怎么进行修改。反复提示学生修改的原则是向提示语中的关键词“绕道而行”和“智慧”靠拢。最终,还是这位学生将该事例修改为一位年轻人到多家公司去从事销售工作均没有成功,原因是他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但他发现自己的组织活动能力很强,于是他另辟蹊径。从销售部门转而到行政部门从事公司专职活动策划员。尽量用电话等形式与人沟通,最终在这个岗位上获得成功。由此扣住了该学生的中心论点“扬长避短也是一种智慧”。使该作文能满足二类文“符合题意,主旨明确”的要求。
有一些人认为这种训练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但我认为与其让学生作文写“四不像”的作文,不如先让他们接受议论文的写作规则。这就像是孩子在学走路时,先要有人帮,熟悉了脚与地接触的感觉后才能摸索着前行以致最后大步向前。
附:2010年四月调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地理课上,大家在观察《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河流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当大家纷纷探究其科学原因的时候,老师却谈出了一番人生启示:“在我看来,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则是一种非常态。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只有绕道而行。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成长的道路亦是如此,把曲折的人生看作是一种常态,那么走弯路就是前进的另一种方式、另一条途径,这样才能抵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
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啊!这一现象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面对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确是“望而生畏”,写作文时“咬笔杆”、“挠头皮”是事实,我们迫切需要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帮他们找“下锅之米”;在怎样写的问题上,把他们“领进门去”。
一、从基础做起,教给学生基本套路
2010年武汉市四月调考的语文试卷的作文仍然采用材料作文加提示语的形式。所以学生首先必须能准确区分材料是什么和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材料是一则地理课上由自然现象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提示语是“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在下笔前就要让学生按以下基本套路来审题:
1. 找出提示语中的关键词:“绕道而行“智慧”。
2. 让学生在脑海中思考“绕道而行”是什么?如“绕道而行”是不是走捷径?“绕道而行”是不是改变了河流的最终走向?
3. 回到材料寻找答案。通过反复阅读材料,学生最终找到答案,“绕道而行”不是投机取巧更不是放弃,河流最终的目的地并没有改变。
4. 关注“智慧”的内涵,从而形成一类文的立意标杆“绕道而行”为什么是一种“智慧”?
以上步骤看似简单,但其实包括了一个由材料到提示语再到材料的思维过程。在不断的思考中,学生对提示语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达到一类文的审题评分要求“切合题意”。
二、加强议论文基本格式训练,让学生搭起框架
有不少专家学者就作文教学著书立说,企图给学生“点石成金”之术,如“快速作文”之类,但真正卓有成效者有几个?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在应试环境中的初中学生,他们虽有一些儿童生活的一些积累,但他们读书很少,习作机会又不多,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这就使老师必须用课本中的有限的经典篇目教会他们议论文的基本格式,就像盖房子要先把框架搭起来才能往里填砖头水泥一样。在这里,我借用《谈骨气》一文中的段落训练学生的议论文标准段格式,即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解释句和总结句。用五句标准段格式让学生先搭起段落框架。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均能熟练掌握此种结构。
三、教会论证方法,让学生言之有物
有学生抱怨,不知道该怎么写阐释句。我教学生可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其一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在从反面论述,这样就等于增加了一倍的篇幅。其二是运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先用立论的论证方式,从正面的角度阐述;再用驳论的论证方式,从反面的角度批驳。这样一结合,篇幅自然就翻番了。
四、教会修改事例,让学生灵活运用
初中学生所能熟悉的举例论证的事例有限,这就使学生需要将脑海里的事例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使其能满足于材料和提示语的需要。如有学生写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年轻人到多家公司去从事销售工作均没有成功,原因是他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在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时总感觉不自信,最后他克服自己的弱点,勤奋练习终于获得成功。这个例子呈现在卷面上时可以说与提示语毫无关联,该学生的作文只有四类文。但我却认为,该学生并不是不可造之才。学生的积累有限,所以教师只能教会他们对同一则事例进行适当的改动。我在评讲试卷时将这个例子拿出来,让学生们思考怎么进行修改。反复提示学生修改的原则是向提示语中的关键词“绕道而行”和“智慧”靠拢。最终,还是这位学生将该事例修改为一位年轻人到多家公司去从事销售工作均没有成功,原因是他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但他发现自己的组织活动能力很强,于是他另辟蹊径。从销售部门转而到行政部门从事公司专职活动策划员。尽量用电话等形式与人沟通,最终在这个岗位上获得成功。由此扣住了该学生的中心论点“扬长避短也是一种智慧”。使该作文能满足二类文“符合题意,主旨明确”的要求。
有一些人认为这种训练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但我认为与其让学生作文写“四不像”的作文,不如先让他们接受议论文的写作规则。这就像是孩子在学走路时,先要有人帮,熟悉了脚与地接触的感觉后才能摸索着前行以致最后大步向前。
附:2010年四月调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地理课上,大家在观察《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河流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当大家纷纷探究其科学原因的时候,老师却谈出了一番人生启示:“在我看来,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则是一种非常态。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只有绕道而行。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成长的道路亦是如此,把曲折的人生看作是一种常态,那么走弯路就是前进的另一种方式、另一条途径,这样才能抵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
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啊!这一现象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