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课文有几张插图,但仅凭这几张插图学生是远不能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于是,我在网上寻找有关维也纳的图片,结合课文让学生欣赏。一张张维也纳街头的音乐家的雕像和有着音乐符号的大草坪,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明白了“维也纳是一座和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功能不只是停留在演示某个环节,学生也不是课堂的“看客”。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以“帮助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作为目标来推进。
例如,学习课文《夜晚的实验》一文,在学生明白了蝙蝠的飞行不是靠眼睛,也不是靠鼻子,而是靠耳朵时,教师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再通过媒体演示蝙蝠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再由耳朵接受“超声波”的原理,了解了蝙蝠飞行的奥秘,学生自己演示超声波为飞机导航、为轮船寻找地下的矿藏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对知识的探究、科学的追求更加热爱,实践能力地得到了培养。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技术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凸显学生的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诉诸网上。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又给其他学生以启迪,同时缩短了传统教学中讨论的等待时间。在互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凸显学生的个性。
例如,在讲授《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问为什么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可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阅读体验,并把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发布于网上。这样适时交流,相互评价,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信息,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能作为语文资源库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提供极为丰富的语文电子化学习资源,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
例如,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教师适时开展“走进冰心”活动,让学生到网上阅读冰心不同时期的作品,让《雨中》《纸船》《繁星》《春水》等一部部作品感染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了解到冰心不仅爱儿童,她还爱母亲,爱自然,爱身边的一切;她不仅有一颗跳跃的童心,她还有着辽阔、博大、深邃的胸襟。这样,学生对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句名言就会有更深的感悟。
五、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网络作文早已出现。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就安排了《珍稀动物扬子鳄》的网络作文,编者的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自己去Inte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通过实践,学生的网络习作各有千秋,不仅版面新颖,还配上合适的剪贴画,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面体表达形式,使写作成为一项极富趣味性、挑战性、创造性的活动,学生的思维也处于一种超时空、跨媒体的自由境地。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让我们记住英特尔总裁克瑞克·贝瑞克博士在《英特尔未来教育》中说的一句话:“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都成为魔术师,让所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神采飞扬。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课文有几张插图,但仅凭这几张插图学生是远不能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于是,我在网上寻找有关维也纳的图片,结合课文让学生欣赏。一张张维也纳街头的音乐家的雕像和有着音乐符号的大草坪,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明白了“维也纳是一座和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功能不只是停留在演示某个环节,学生也不是课堂的“看客”。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以“帮助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作为目标来推进。
例如,学习课文《夜晚的实验》一文,在学生明白了蝙蝠的飞行不是靠眼睛,也不是靠鼻子,而是靠耳朵时,教师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再通过媒体演示蝙蝠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再由耳朵接受“超声波”的原理,了解了蝙蝠飞行的奥秘,学生自己演示超声波为飞机导航、为轮船寻找地下的矿藏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对知识的探究、科学的追求更加热爱,实践能力地得到了培养。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网络技术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凸显学生的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诉诸网上。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又给其他学生以启迪,同时缩短了传统教学中讨论的等待时间。在互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凸显学生的个性。
例如,在讲授《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问为什么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可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阅读体验,并把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发布于网上。这样适时交流,相互评价,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信息,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能作为语文资源库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提供极为丰富的语文电子化学习资源,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
例如,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时,教师适时开展“走进冰心”活动,让学生到网上阅读冰心不同时期的作品,让《雨中》《纸船》《繁星》《春水》等一部部作品感染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了解到冰心不仅爱儿童,她还爱母亲,爱自然,爱身边的一切;她不仅有一颗跳跃的童心,她还有着辽阔、博大、深邃的胸襟。这样,学生对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句名言就会有更深的感悟。
五、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网络作文早已出现。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就安排了《珍稀动物扬子鳄》的网络作文,编者的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自己去Inte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通过实践,学生的网络习作各有千秋,不仅版面新颖,还配上合适的剪贴画,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面体表达形式,使写作成为一项极富趣味性、挑战性、创造性的活动,学生的思维也处于一种超时空、跨媒体的自由境地。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让我们记住英特尔总裁克瑞克·贝瑞克博士在《英特尔未来教育》中说的一句话:“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都成为魔术师,让所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