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82-02
1.前言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目前,教育界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内涵的研究,由于角度不同,给素质教育下的定义不尽相同。根据素质教育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我们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初中思品课具有如下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其次,它能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的水平,并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促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素质教育的特征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素质教育发挥作用的强大阵地,对学生创新精神与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鲜明的促进作用,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理论的核心。
2.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李岚清曾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以及学生非智力能力的培养。
3.初中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多项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
3.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而在中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初中思品课程本身更为注重的就是学生精神层面与思想意识层面的引导和教育,它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质上就是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正确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初中思品交给学生看待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对于学生透视问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对学生语文、历史等科目自学能力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已趋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而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然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创造性往往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打破常规的基础是思维的多向性,只有思维的活泛才能点燃出智慧的火花。初中思品教育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启发学生在认识事物本质时辩证地看待,并且阐明了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道理,使学生在看待问题时避免了机械而僵化地从单向度去考察。同时,它也启示学生:永远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发挥思考的积极性、另辟蹊径地解决问题产生鲜明的促进意义。
3.3有利于学生非智力能力的提高
心理素质已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据此实施素质教育决不可忽视心理教育。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键。而初中的思品教育恰恰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观念决定着他们关注的层面和焦点,而不同的关注点恰恰又反过来强化着人们对世界、自身和他人的看法,往往心理素质较弱的人基本上都是由于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观念存在着问题。
初中思品课程讲解的正是一些最基本而普适的道理,比如课本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则靠卖草帽为生。一到天晴,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人买草帽了。”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她总是不开心。一位邻居觉得好笑,便对她说:“下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伞好卖了,晴天你就去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这个故事对初中的学生来讲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它揭示了乐观看待事物的重要性和意义,能够使像故事中的老太太一样悲观看待事物的同学受到启发和警示,对他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意义重大。而这样的故事课本中比比皆是,对于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3.4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与能力的提高
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学科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对各学科的爱好,启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初中思品课程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它教给学生丑与美并非表面上的区别,更重要的美是来自心灵的道理。它教会学生客观地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的本质,并学会宽容、原谅、热情、大方地对待他人,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审美,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一个心灵美丽的人。
4.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审美观念與审美能力以及非智力能力等多种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鲜明。当今社会,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个体的综合素质往往是一个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初中思想品德课优势独特。通过加强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创新能力,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意义深远。
1.前言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目前,教育界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内涵的研究,由于角度不同,给素质教育下的定义不尽相同。根据素质教育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我们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初中思品课具有如下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其次,它能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的水平,并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促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素质教育的特征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素质教育发挥作用的强大阵地,对学生创新精神与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鲜明的促进作用,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理论的核心。
2.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李岚清曾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以及学生非智力能力的培养。
3.初中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多项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
3.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而在中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初中思品课程本身更为注重的就是学生精神层面与思想意识层面的引导和教育,它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质上就是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正确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初中思品交给学生看待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对于学生透视问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对学生语文、历史等科目自学能力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已趋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而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然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创造性往往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打破常规的基础是思维的多向性,只有思维的活泛才能点燃出智慧的火花。初中思品教育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启发学生在认识事物本质时辩证地看待,并且阐明了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道理,使学生在看待问题时避免了机械而僵化地从单向度去考察。同时,它也启示学生:永远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发挥思考的积极性、另辟蹊径地解决问题产生鲜明的促进意义。
3.3有利于学生非智力能力的提高
心理素质已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据此实施素质教育决不可忽视心理教育。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键。而初中的思品教育恰恰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观念决定着他们关注的层面和焦点,而不同的关注点恰恰又反过来强化着人们对世界、自身和他人的看法,往往心理素质较弱的人基本上都是由于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观念存在着问题。
初中思品课程讲解的正是一些最基本而普适的道理,比如课本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则靠卖草帽为生。一到天晴,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又没人买草帽了。”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她总是不开心。一位邻居觉得好笑,便对她说:“下雨天你想想大女儿的伞好卖了,晴天你就去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这个故事对初中的学生来讲十分具有启发意义,它揭示了乐观看待事物的重要性和意义,能够使像故事中的老太太一样悲观看待事物的同学受到启发和警示,对他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意义重大。而这样的故事课本中比比皆是,对于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3.4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与能力的提高
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学科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对各学科的爱好,启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初中思品课程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它教给学生丑与美并非表面上的区别,更重要的美是来自心灵的道理。它教会学生客观地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的本质,并学会宽容、原谅、热情、大方地对待他人,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审美,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一个心灵美丽的人。
4.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审美观念與审美能力以及非智力能力等多种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鲜明。当今社会,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个体的综合素质往往是一个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初中思想品德课优势独特。通过加强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创新能力,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