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学生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分析来看,具体表现为: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缺失、职业规划方法不合理、职业规划执行力不足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学生;职业生涯;问题分析
  前言:
  职业生涯教育是指高校通过对学生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和总结,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成学生职业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按照高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自身角度考察来看,大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中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理想与现实脱节。
  目前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在有些高校没有很好地开展,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自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不能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就业过程中也缺乏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这不仅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职业的选择,也影响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职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偏好,却缺少理性思考与规划。由于对职业没有深刻理解,导致职业意识淡薄。同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求职经历,只是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勤工俭学活动、短期社会实践活动或校外的一些兼职活动等等,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够,“观”、“等”、“靠”现象较严重,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自己主导,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客观地进行规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利于高职学生认清自我、明确目标,从而不断监督自己、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缺失,规划不科学。
  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缺失,有一句形象的形容是:在实现目标的同时迷失了方向。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中以前的教育基本上還是属于应试教育,学校教育与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都是上大学。等到考入大学,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后,相当一部分同学忽然迷失了方向,没有了新的目标或不知道该怎样设定一个新的目标,导致目标缺失。具体表现有: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态浮躁、行为懒散等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楚、明确的生涯及职业发展方向,甚至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感到陌生和困难。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起点定位是否准确、规划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业成功的可能性。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淡薄以及目标的缺失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不科学性: 一是目标“单级”设计,发展主路径单一,职业目标单一化。大学毕业生个人经验少,社会阅历浅,在即将走入社会时对职业的选择显得不知所措。在个体对自身的职业定位没有把握时,就会趋向于与大多数人一致的选择;二是目标“多级”设计,准备了多条以上的发展路径,而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三是目标设计不切实际,很多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过于注重个人的自我设计,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人生发展的规律,比如有些高职学生根据个人喜好一味地发展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或是在知识能力结构的构建上不注意整体性和协调性,最终陷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歧途。对高职学生而言,生涯设计与定向关系着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高职学生的校园生活与学习的重点。高职学生从一进校时就应该及时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分析现实情况与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的差距,扬长补短,根据自我发展变化与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不断修正,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及时纠正最终职业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偏差,达到发展的阶段性与终身性的统一。
  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不明确,认识片面。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意识的薄弱性,必然导致自我认识的狭隘性、环境分析的静态性,不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导
  致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竞争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影响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效果。另外也有学生自我认识的片面性
  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自我的不同认识
  和评价,将直接导致职业生涯目标的可行度和持久性。自我评估的客观全面,是
  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但是,目前不少高职学生认识自我的内容片面、途径单一,缺乏综合性。很多学生只分析了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个人的优缺点,没有涉及个人的情商、职业价值观取向,以及职业的适应性等,而这些因素对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了解自我的主要方式比较简单,要么单纯地通过各种测试,要么只是根据亲朋好友的评价,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心理并不完全成熟。容易产生两种认识误区:第一,过分肯定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优势,盲目自信、好高鹜远。第二,过分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特长优势所在,认为自己一无是处,陷入了自卑的低谷。进而导致两种规划结果:第一,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就业取向上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只瞄准“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有理想化的倾向,不合实际。第二,职业发展期望值过低,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价值,对前途失去信心,产生心理隐疾。因此,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分析不仅需要借助一些科学的测评方法和专业人士的必要指导,还需要结合周围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体状况、心理素质、专业学习、实践能力等自身基本情况,综合思考职业价值观,预测职业能力及适应性,通过全面科学的自我分析,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做出生涯目标的最佳抉择。   四、学生对环境分析还有静态性的弊端。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应当建立在对自我和环境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可以抓住机遇,根据动态的信息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合理的成分,真正作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人职匹配。这里环境分析主要是就业环境的分析,包括职业发展状况、职业要求变化等。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特别是在信息现代化的今天,更要求高职学生把握动态环境,通过周密的分析,做出未来的发展预测,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这些复杂多变职业信息与环境的了解与把握,需要高职学生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目前,由于高职学生实践环节薄弱,对职业环境不熟悉,对环境的认识和分析呈现出静态性的特点,同時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停留在职业名称、工作地点等内容,对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尚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对涉及到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可能从事的具体职业的工作性质、内容、环境以及任职条件分析较少,不能根据具体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要求及时充实自己,整合信息,优化资源。第二,由于社会实践环节薄弱,高职学生对职业世界缺乏感性认识。目前高职学生了解职业信息主要还是通过间接渠道,如互联网、大众传媒、就业指导课程以及相关讲座等等,尽管信息量很大,但高职学生不能切身体验职场的真实状态。同时,即使现有的学生个人自发的社会实践或学校有针对性的毕业实习,都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没有把这些实践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人生目标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实践更是不多。这些情况将高职学生与外部的职业环境隔离开来,使其缺乏对外部职业环境的关注与了解。
  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不足,缺乏职业准备。
  虽然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了解,也有了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许多人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而是规划完事后,把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计划制定操作性不强,行动不够的状态。歌德曾经说过:“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应用;仅有愿望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行动。”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是关键的环节。行动是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和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职业素质等等。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做好职业准备,才有可能抓住机遇。职业准备包括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等,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就业出现的问题有许多是由于职业准备不够造成的,由于缺少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加之缺乏求职方法与技巧,造成高职学生的信心不足,即使就业机会来临,也无法及时把握,这无疑加重了高职学生求职就业的压力。
  结束语:
  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和社会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够广,高职院校情况也是如此。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没有全面深入开展,大部分仍停留在就业的一般指导层面,院校没有提供完善的人才培养措施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从学生的内在需求看,他们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决策,对于自我定位、职业生涯路径选择、人生设计和规划,单凭他们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是很难把握的,需要学校专门机构的帮助,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指导,需要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人员的辅导。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任重道远,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空间很大。
  参考文献:
  [1](美)博克 著,徐小洲,陈军 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年海萍,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历史嬗变[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3]赵立卫,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辅导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5,3.
  [4]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课题支持:
  本论文为作者的课题项目201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科研项目课题研究论文(项目编号:)。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我国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不断加强,相比于之前的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知识表达的提升,因此传统的背诵式、记忆式的语文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加入读写训练的内容,提升语文知识积累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己表达能力、文字编辑能力的完善发展。因此本文就以读写训练在小学语文低中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对读写训练的作用与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期刊
【摘要】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是种植类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当前我国对于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这样的高要求,成为当下园林技术专业教师者首要思考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需要客观地将生态性、科学性、艺术性三者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保证园林设计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将绿色健康的生态理念传递给人们。本文从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植物生产与环境着手,探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任务和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当中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和习惯,才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进行语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探究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  关键字 语文 培养 思考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导出了思考在学习中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教育事业也更加的关注,当前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有新的要求,要求小学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开展快乐教学法,要把“教”与“玩”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语文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开展快乐教学的思想。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快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音乐教师也自然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任务,要通过音乐教学来使学生感悟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和探讨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欣赏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德国诗人歌德曾
期刊
摘要:当前,在创客教育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应注重将创客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内容相结合,同时在创客背景之下,要查找与通用技术相关的教学资源以及开展通用技术课程活动,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课程活动中学习知识。可见,基于创客背景下进行通用技术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客背景;通用技术;课程内容  前言   在新形势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和
期刊
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看做成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体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小学语文也应该跟随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加改善。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出现很多问题,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而且学校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都十分看重。在如今,每个语文教师
期刊
摘要:法治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目标之一,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以及其他多个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治意识的培养,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在中小学政治教学中就应该注重起来。本文主要围绕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法治意识进行阐述,从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及措施两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法治意识;高中政治;重要性;措施  引言  高中生作为很大一部
期刊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情感这种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知识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处理,却能对教学活动起促进或阻滞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情感教育,对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历史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情感的交流,因此在学习活动中优化情感因素,注重情感作用,有益于提
期刊
摘要:学生进入小学阶段之后,不仅需要接受语数英等学科课程,同时还要接受美术课程来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而在小学美术中加入剪纸这一世界非物质遗产文化的教学,既能够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以剪纸联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学会剪纸的基本技能,感悟非遗文化的魅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做好剪纸教学课程的准备工作,还要承担起传承与创新剪纸教学的严肃使命,带领孩子探索美术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