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日本的税收背景不同,其税务会计也存在差异。本文拟就中日税务会计作以比较,并对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
日本的税务会计
在历史上,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曾经长期受中国的影响;在“二战”中,与德意法结盟;“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占领军(盟军)在日本推进“民主化”进程,1949年5月盟军司令官邀请卡尔、夏普博士等为日本起草制定税收制度,同年公布《夏普使节团日本税制报告书》(后称“夏普劝告书”)。该报告书是对日本税制的一次彻底改革,其中不难发现美国税制的痕迹,但也不是美国税制的翻版,其基本架构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可见,日本税制是介于东西之间的,有其自己的特点。在日本番场嘉一郎教授主编的《新版会计学大辞典》中,对“会计学”词条作了阐释,认为“根据企业会计所属会计领域的不同,会计学可大致划分为下列三个部分:财务会计学(对外报告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税务会计学”。说明在日本,有人支持企业会计是由包括税务会计在内的三大分支组成,而不都是认为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大分支组成。
日本的税制受美国的影响,日本的税务会计也同样受美国的影响。因此,其税务会计主要是所得税会计。而所得税会计方法各国基本相同,即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递延法、债务法)。但永久性差异项目、暂时性差异项目,则因各国税法的规定不同而不同,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也不相同。在日本,不少院校早已开设了“税务会计”课程。
中国的税务会计
1、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税收源远流长。若认为“将中国税款的征收与会计记录联系起来”就是税务会计,那我国的税务会计历史也有几千年,但这只能是原始意义上的税务会计。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税务会计只是最近十来年的事。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执行的是计划经济运行机制,会计(核算)制度服从税收制度(还不能言其法)和财务制度,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很低,税务会计没有存在的必要。
2、新税制的建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提出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中国从1993年起,会计确立了和国际接轨的大方向,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陆续公布了具体会计准则和修订具体会计准则,2001年又合并了行业会计制度,制订《企业会计制度》,并在着手制定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的规定。这些重要的会计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财务会计法规体系,其会计信息主要为投资人、债权人服务,不再以税法、财务制度为导向。
1994年,我国进行工商税制改革,确立了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是与国际接轨。在以后的几年中,我国又出台和修订了不少重要税收法规,如关税的一再调整政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方法、企业合并、分立的若干所得税问题、企业改制的若干所得税问题、出口退税问题等。这些税收法规的制定或修订,遵循了税收理论和原则,不是完全与会计法规一致。
我国税收法规、会计法规遵循各自的目标,不断建立和健全,为我国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提供了法律环境和条件。目前,不少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越来越重视税务会计(包括税务筹划),有的企业还专门设置了税务会计岗位。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等院校开设了税务会计课,有不少院校还为研究生开设了税务会计研究课,税务会计教材和专著也愈来愈多。
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其税务会计模式既受各国税法立法背景程序的影响,又受各国会计规范方式、历史传统的影响,其基本归类可为非立法会计、立法会计和混合会计。日本介于立法与非立法之间。如果按两大类划分,则可归入立法会计。原实行计划经济现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则有其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但发展方向是向着非立法会计,或可归为混合型。在立法会计的国家,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从属于税法(特别是所得税法)。因此,其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基本一致,只需对永久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为了充分发挥现代会计的多种功能,如财务功能、管理功能、成本分析功能、经济效益分析功能以及税务筹划功能等,这就要求传统会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税务会计。前者主要服务于企业所有者(投资人)、债权人,为其提供具有可靠性、有用性的财务会计报告,为计税提供基础性会计资料;后者主要服务于税务征收机关,同时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日本的税务会计
在历史上,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曾经长期受中国的影响;在“二战”中,与德意法结盟;“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占领军(盟军)在日本推进“民主化”进程,1949年5月盟军司令官邀请卡尔、夏普博士等为日本起草制定税收制度,同年公布《夏普使节团日本税制报告书》(后称“夏普劝告书”)。该报告书是对日本税制的一次彻底改革,其中不难发现美国税制的痕迹,但也不是美国税制的翻版,其基本架构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可见,日本税制是介于东西之间的,有其自己的特点。在日本番场嘉一郎教授主编的《新版会计学大辞典》中,对“会计学”词条作了阐释,认为“根据企业会计所属会计领域的不同,会计学可大致划分为下列三个部分:财务会计学(对外报告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税务会计学”。说明在日本,有人支持企业会计是由包括税务会计在内的三大分支组成,而不都是认为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大分支组成。
日本的税制受美国的影响,日本的税务会计也同样受美国的影响。因此,其税务会计主要是所得税会计。而所得税会计方法各国基本相同,即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递延法、债务法)。但永久性差异项目、暂时性差异项目,则因各国税法的规定不同而不同,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也不相同。在日本,不少院校早已开设了“税务会计”课程。
中国的税务会计
1、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税收源远流长。若认为“将中国税款的征收与会计记录联系起来”就是税务会计,那我国的税务会计历史也有几千年,但这只能是原始意义上的税务会计。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税务会计只是最近十来年的事。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执行的是计划经济运行机制,会计(核算)制度服从税收制度(还不能言其法)和财务制度,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很低,税务会计没有存在的必要。
2、新税制的建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提出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中国从1993年起,会计确立了和国际接轨的大方向,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陆续公布了具体会计准则和修订具体会计准则,2001年又合并了行业会计制度,制订《企业会计制度》,并在着手制定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的规定。这些重要的会计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财务会计法规体系,其会计信息主要为投资人、债权人服务,不再以税法、财务制度为导向。
1994年,我国进行工商税制改革,确立了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是与国际接轨。在以后的几年中,我国又出台和修订了不少重要税收法规,如关税的一再调整政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方法、企业合并、分立的若干所得税问题、企业改制的若干所得税问题、出口退税问题等。这些税收法规的制定或修订,遵循了税收理论和原则,不是完全与会计法规一致。
我国税收法规、会计法规遵循各自的目标,不断建立和健全,为我国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提供了法律环境和条件。目前,不少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越来越重视税务会计(包括税务筹划),有的企业还专门设置了税务会计岗位。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等院校开设了税务会计课,有不少院校还为研究生开设了税务会计研究课,税务会计教材和专著也愈来愈多。
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其税务会计模式既受各国税法立法背景程序的影响,又受各国会计规范方式、历史传统的影响,其基本归类可为非立法会计、立法会计和混合会计。日本介于立法与非立法之间。如果按两大类划分,则可归入立法会计。原实行计划经济现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则有其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但发展方向是向着非立法会计,或可归为混合型。在立法会计的国家,其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从属于税法(特别是所得税法)。因此,其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基本一致,只需对永久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为了充分发挥现代会计的多种功能,如财务功能、管理功能、成本分析功能、经济效益分析功能以及税务筹划功能等,这就要求传统会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税务会计。前者主要服务于企业所有者(投资人)、债权人,为其提供具有可靠性、有用性的财务会计报告,为计税提供基础性会计资料;后者主要服务于税务征收机关,同时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