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的教研文章才是优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从刚开始接触教研文章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篇幅大的就是好的。刚开始写教研文章时,我追求的是篇幅上的吸引眼球。每篇文章至少三个大点,每个大点至少三个小点,整篇文章下来轻轻松松就能达到四五千字。那时的自己,感觉这种模式无懈可击,还有点小得意。但我的恩师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认为这样的文章选题太大,得改。
第二阶段,切口小的就是好的。在师傅的点拨之下,我的写作方式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不再追求大篇幅,而是向小切口、深力度的方向调整。文章常常以某一节课为例,挖掘有价值的主题和素材组织文章。虽然篇幅较以往小了许多,但是文章的论点更加清晰了,论据更有说服力了。有了这样的改变,文章的获奖等级也不断提升,每年都被推到市里评奖。但遗憾的是,每一次都止步于市三等奖。为什么会止步不前呢?我细细推敲了一下,发现每一篇文章缺乏一种生命力,观点和案例都比较生硬。究其原因,自己的创作初衷只是为了打动他人,而不是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去思考、去总结。
第三阶段,打动自己的才是好的。可能是阅历的积累,现在的我对优秀教研文章的理解是“打动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意思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素材。比如,在听完一节科学课后,回味一下:这节课中,哪一个环节或细节最能打动自己,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围绕这一点就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真实,又有温度,岂能不打动自己,不打动他人?
第一阶段,篇幅大的就是好的。刚开始写教研文章时,我追求的是篇幅上的吸引眼球。每篇文章至少三个大点,每个大点至少三个小点,整篇文章下来轻轻松松就能达到四五千字。那时的自己,感觉这种模式无懈可击,还有点小得意。但我的恩师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认为这样的文章选题太大,得改。
第二阶段,切口小的就是好的。在师傅的点拨之下,我的写作方式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不再追求大篇幅,而是向小切口、深力度的方向调整。文章常常以某一节课为例,挖掘有价值的主题和素材组织文章。虽然篇幅较以往小了许多,但是文章的论点更加清晰了,论据更有说服力了。有了这样的改变,文章的获奖等级也不断提升,每年都被推到市里评奖。但遗憾的是,每一次都止步于市三等奖。为什么会止步不前呢?我细细推敲了一下,发现每一篇文章缺乏一种生命力,观点和案例都比较生硬。究其原因,自己的创作初衷只是为了打动他人,而不是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去思考、去总结。
第三阶段,打动自己的才是好的。可能是阅历的积累,现在的我对优秀教研文章的理解是“打动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意思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素材。比如,在听完一节科学课后,回味一下:这节课中,哪一个环节或细节最能打动自己,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围绕这一点就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真实,又有温度,岂能不打动自己,不打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