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快乐作文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使习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发自觉的行动。也就是说,学生能够把学习生活和日常交往中的快乐、苦恼等感受,乃至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细微体验,主动诉诸恰当的语言文字,写出有血有肉、有感而发、生动耐读的文章,达到阅其文知其心,体现“文如其人”的精神,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这才是快乐作文的真实目的和深层意义所在。本人结合名家经验和自己的不断探索,细心的探究、研讨,耐心的揣摩,总结了使学生乐于写作的一些方法。
一、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历史上的文章大家,都有过“上下观古今”的刻苦读书经历。汉朝大赋作家杨雄说:“能读千赋而善赋。”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作文成绩优异者,无不是平时阅读面较广,思想活跃,储备丰富的学生,而那些作文成绩不佳者,则往往见识短浅。文章内容空洞,格调不高,是没有大量的阅读造成的。要知道,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有个性化的写作,阅读积累与作文能力的提高关系密切。
大量阅读才能启发心智,拓宽视野,活跃思维,积累素材。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听千曲而后晓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积累素材,我建议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古典名著,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无法设想只写不读会导致学生怎样贫困与苍白的作文。“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就难以写出优秀的文章,只有坚持不懈,发扬水滴穿石的精神,你才会成功。
二、树立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在作文起步阶段不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丝毫畏惧,而是给他们以十足的信心,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刚开始写作文的小学生,我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熟悉的人和事。例如,写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与“他人”,写玩中“我”的发现等等。每个学生都经历过昨天,昨天的丰富信息储存在记忆中,引领学生整合这些信息,“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引导学生想自己的“做”,用自己的手来写“做过的事”,学生的兴趣肯定油然而生;让学生画自己,写自己,写同学,写老师,还可写玩中“我的发现”。任何一个孩子都喜欢玩,因为玩属于孩子,我让学生主动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然后选择一处写下来。孩子的眼光总是独特的,他们有独特的发现,他们会高兴的叫起来,有的会默不作声的收藏,有的会邀请同伴来观看。他们习作的兴奋点在玩中产生,写起来自然、轻松、快乐。学生有了第一次发现的喜悦,接踵而来的就是更多更精彩的发现,就会产生用文字表达的欲望。
三、感受生活是激发学生创作动力
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源自其朴素而意蕴颇丰的日常生活。因此,我要求学生“参与生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给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遇,“导”他们投入生活之海、任其畅游。“遇悲喜而生情,触佳境而兴感”,让学生正视生活的原生态,品咂生活的原汁原味。生活中既有心酸、无奈与悲怆,也有甜蜜、幸福与欢畅,既有挫折、苦难与沉沦,也有成功、搏击与升腾。有了这些情感体验,才会产生不可遏止的情感冲动,使学生产生那种倾诉与宣泄的欲望。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只有通过亲历、沉思、感悟等生命体验才能不断积蓄感情能量并转化为高昂的激情,从而强烈的驱动写作主体用物化的文字去倾吐。
四、学生评改,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把作文评改权还给学生”、“让教师从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学教师的共同心声。我的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互改。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先统览全文的基本思想内容和结构框架,再到段落乃至字词句等细部。第二,组织学生分组评改。每次由一名学生朗读文章,提出评改意见,其余同学提出补充建议,容许争鸣并由学生打出等第后交还作者自改。第三,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推荐的优秀习作中选出若干篇,交由作者在课堂上朗读,同学们共赏析,教师作点评,气氛和谐,其乐融融。这样的评改效率高,又能强化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收效显著。
五、优化师评,激发学生成就感
作文批改要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教师要用倾注爱的批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来感化、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赞扬中接受缺点,在愉快中增长知识,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喜悦中完成新作。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我总是注意发现每篇作文的“珍珠”和“贝壳”。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用优美的语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心情,要尊重他们的劳动,要賞识他们的优点,即使是文章的缺点,也要用赏识性原则去点拨,启发他们克服和改进。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讲评课,使作文评价在多样化的基础上更趋于规范化。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也一定能克服学生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这才是快乐作文的真实目的和深层意义所在。
快乐作文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使习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发自觉的行动。也就是说,学生能够把学习生活和日常交往中的快乐、苦恼等感受,乃至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细微体验,主动诉诸恰当的语言文字,写出有血有肉、有感而发、生动耐读的文章,达到阅其文知其心,体现“文如其人”的精神,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这才是快乐作文的真实目的和深层意义所在。本人结合名家经验和自己的不断探索,细心的探究、研讨,耐心的揣摩,总结了使学生乐于写作的一些方法。
一、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历史上的文章大家,都有过“上下观古今”的刻苦读书经历。汉朝大赋作家杨雄说:“能读千赋而善赋。”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作文成绩优异者,无不是平时阅读面较广,思想活跃,储备丰富的学生,而那些作文成绩不佳者,则往往见识短浅。文章内容空洞,格调不高,是没有大量的阅读造成的。要知道,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有个性化的写作,阅读积累与作文能力的提高关系密切。
大量阅读才能启发心智,拓宽视野,活跃思维,积累素材。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听千曲而后晓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积累素材,我建议学生大量阅读中外古典名著,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无法设想只写不读会导致学生怎样贫困与苍白的作文。“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就难以写出优秀的文章,只有坚持不懈,发扬水滴穿石的精神,你才会成功。
二、树立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在作文起步阶段不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丝毫畏惧,而是给他们以十足的信心,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刚开始写作文的小学生,我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熟悉的人和事。例如,写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与“他人”,写玩中“我”的发现等等。每个学生都经历过昨天,昨天的丰富信息储存在记忆中,引领学生整合这些信息,“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引导学生想自己的“做”,用自己的手来写“做过的事”,学生的兴趣肯定油然而生;让学生画自己,写自己,写同学,写老师,还可写玩中“我的发现”。任何一个孩子都喜欢玩,因为玩属于孩子,我让学生主动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然后选择一处写下来。孩子的眼光总是独特的,他们有独特的发现,他们会高兴的叫起来,有的会默不作声的收藏,有的会邀请同伴来观看。他们习作的兴奋点在玩中产生,写起来自然、轻松、快乐。学生有了第一次发现的喜悦,接踵而来的就是更多更精彩的发现,就会产生用文字表达的欲望。
三、感受生活是激发学生创作动力
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源自其朴素而意蕴颇丰的日常生活。因此,我要求学生“参与生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给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遇,“导”他们投入生活之海、任其畅游。“遇悲喜而生情,触佳境而兴感”,让学生正视生活的原生态,品咂生活的原汁原味。生活中既有心酸、无奈与悲怆,也有甜蜜、幸福与欢畅,既有挫折、苦难与沉沦,也有成功、搏击与升腾。有了这些情感体验,才会产生不可遏止的情感冲动,使学生产生那种倾诉与宣泄的欲望。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只有通过亲历、沉思、感悟等生命体验才能不断积蓄感情能量并转化为高昂的激情,从而强烈的驱动写作主体用物化的文字去倾吐。
四、学生评改,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把作文评改权还给学生”、“让教师从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学教师的共同心声。我的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指导学生自评自改、互改。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先统览全文的基本思想内容和结构框架,再到段落乃至字词句等细部。第二,组织学生分组评改。每次由一名学生朗读文章,提出评改意见,其余同学提出补充建议,容许争鸣并由学生打出等第后交还作者自改。第三,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推荐的优秀习作中选出若干篇,交由作者在课堂上朗读,同学们共赏析,教师作点评,气氛和谐,其乐融融。这样的评改效率高,又能强化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收效显著。
五、优化师评,激发学生成就感
作文批改要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教师要用倾注爱的批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来感化、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赞扬中接受缺点,在愉快中增长知识,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喜悦中完成新作。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我总是注意发现每篇作文的“珍珠”和“贝壳”。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用优美的语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心情,要尊重他们的劳动,要賞识他们的优点,即使是文章的缺点,也要用赏识性原则去点拨,启发他们克服和改进。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讲评课,使作文评价在多样化的基础上更趋于规范化。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也一定能克服学生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这才是快乐作文的真实目的和深层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