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乐说善说,让课堂生机盎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xi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有些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教学手段落后,仍然用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打天下”。这种“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感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应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乐说善说,让课堂生机盎然,以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师怎样激发学生乐说善说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调动学生乐说善说的欲望。
  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学生发言时滔滔不绝,有的学生却往往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确实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外,大多数学生是心理因素在作祟,总担心自己说不好会被同学笑话或被老师批评。要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乐说善说,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趣味盎然、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说善说,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我曾经在八年级的两个班做过实验,在学习“礼貌显魅力”这一框题时,我让两个班都对“礼貌是尊重和文明的体现”进行了讨论,但我对他们的态度不同。对其中一个班学生的讨论回答,我简单地用“嗯”或平淡地用“好”来评价,20分钟后,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明显降低了,课堂气氛沉闷。而在另一个班,我对学生的讨论不时地用“不错”、“很好”、“有道理”、“有创意”、“见解独创”等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地调动起来了,他们热情高涨、各抒己见,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也勇敢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比实验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运用鼓励性语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大胆赞美我们的学生吧!千万别吝啬你的鼓励、表扬性语言。
  2 教师要适当放下身段,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乐说善说的兴趣。
  长期以来,学生把我们教师看作权威。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课课通”,没有教师不会的问题,自己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降低姿态,放下身段。比如,“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识记党的基本路线。我对学生说:“党的基本路线内容很重要,可是我怎么也记不住,怎么办?大家帮帮我好吗?”想不到,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纷纷献计献策。甲学生说:“你要先记这条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什么?”我适时地在黑板上写上“一个中心”四个字。乙学生说:“你还要明白这条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我又写上“两个基本点”。丙学生说:“你要思考通过什么途径和措施达到目标?”我写了“途径和措施”。丁学生说:“最后讲奋斗目标是什么?”我写上了“奋斗目标”四个字。最后,我说:“用同学们的方法,我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途径和措施’、‘奋斗目标’这样的顺序背一遍,大家帮我看看对不对?”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我背了一遍,还用掌声“表扬”了我。我尝到了放下身段的甜头。放下身段,以自己的坦诚换来学生的真情,师生之间达到心相印、情相融,学生就能在课堂上乐说善说,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了。
  3 利用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创设乐说善说的氛围。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它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因此,评价也应体现发展的观点,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旨在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获得多元信息,积极地改进教学,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功能。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评价标准和一定的激励机制对指导和调节学习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得到教师的欣赏和赞扬以及其他同学的赞赏是每位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科学地评价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错误地评价或一味地指责会使学生灰心丧气、走人误区。因此,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发言中,我总是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表扬他们的优点,然后在给小组加一颗五角星的基础上,对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发一张红色的奖券加以鼓励。这种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主的做法,激发了每位学生主动参与、乐说善说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成为了成功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我们农村初中教师只有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潜心钻研与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乐说善说,让课堂生机盎然,这样才能促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山东天成书业有限公司总发行的《三维设计》(201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教师用书、配人教版)第30页第9题是这样的:  2010年4月28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下列对法国总统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总统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②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③任期虽然确定,但可以连选连任 ④总统直接任命总理,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摘要】本研究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五个维度的二级目标(小学毕业需达到),考察了中部某省六所农村小学84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问卷分析发现,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三个维度与《课标》二级目标较为接近,但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维度却有较大的差距。基于发此,本研究对农村教师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农村小学;英语学习  【作者简介】李
【摘要】在早期的英美文学著作中,戏剧独白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学艺术展现方式。在英美的诗歌中往往应用此种独特的呈现方式,来划分第一人称和诗人,对人物的内心活动展开深入挖掘与描绘。本文将主要围绕戏剧性独白的概念和特征展开分析,并对其三种表达方式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英美文学;戏剧性;独白传统  引言  因为戏剧性独白重视说话者的语言来展现其内心的感情和人物的特点与个性,展现力非常细腻,所以,在英美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proposed by Goldberg has drawn large attention i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linguistic communities. The essay is going to explain some advantages of the constructio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愈发密切,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贸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各个行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社会各界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对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进行深入探讨,详细分析教学过程中出
【摘要】本文對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的戏剧《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中“七宗罪”的五宗罪进行阐释,利用具体文本内容指出每种罪所体现出的浮士德博士的性格缺陷及此性格下对后续故事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并探讨剧中“七宗罪”出现的原因和在浮士德博士性格中所体现的五宗罪与七宗罪的关系。  【关键词】浮士德博士的性格缺陷与五宗罪的对应;剧中“七宗罪”出现的原因;“七宗罪”与五宗罪的关
在一线教师的探究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学生的两种极端表现:要么思维停滞、场面冷清,探究活动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要么七嘴八舌、场面热闹,仔细观察却是浮光掠影,探究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同时,由于学生思维参与度参差不齐,有些课堂几乎成为优秀学生的表演秀,久而久之,学困生便丧失了思考的兴趣,成了“思维的懒汉”。如何运用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几点感悟。  一、科学设计探究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的乡土教育资源,促进生活化教学。温州地理资源(包括温州自然地理资源和人文地理资源)便是重要的乡土教育资源之一。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提高其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故乡对中学生来说是熟悉而亲切的,温州乡土地理资源既丰富了《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
教师的教学立足于教材,但不能盲目迷信教材。研读分析教材并质疑教材内容,灵活地处理教材,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构建学生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本文以《地理(七下)》(人教版)《美国》一节中的“移民国家”为例,谈一下对该部分教材内容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  教材P80这样表述:“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人、黑人和亚洲黄种人都是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笔者认为,教材中
【摘要】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向培育智慧的教育,而学校教育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的,因此构建智慧型课堂就成了智慧教育的必然选择。教师应该智慧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如微课、白板、翻转课堂等学习空间技术引导学生智慧地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带动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的探究和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以下我将就智慧课堂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