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对沈阳理工大学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高校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出了思路和对策,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研究(指南编号7-2)”成果之一。负责人:胡霜。参与人:兰兰、张鹏、赵凌飞、李妍、杨利军、王莎、闫晶晶。
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中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比较先进的一个群体,是女性人才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她们的婚恋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和今后的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
女大学生素质和教育问题是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她们的婚恋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真实地了解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课题组在沈阳理工大学女大学生中进行了广泛调研。通过对回收的2808份有效问卷的后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以及高校在针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女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由于逐渐成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加之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女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当被问到“您的恋爱现状是什么”时,有34.47%的女大学生表示“正在恋爱中”,表示“以前恋爱过”的占17.81%,“想恋爱但还未找到合适对象”的占18.02%,明确表示“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仅占29.7%。可见,恋爱在女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显得尤为重要。
在恋爱动机方面,当被问到“您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是出于什么原因”时,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是因为“遇到了合适的人”,其次是“打发无聊时光”占9.97%和“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占9.62%。说明女大学生大体上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恋爱,但是也有很多女大学生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将恋爱作为消遣。
在恋爱对象选择标准方面,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品质性格”“三观是否合得来”和“能力”,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在考查恋人的条件时,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来判断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家境、收入等不再是主要因素。
在恋爱结果的考量方面,当被问到“您如何看待校园爱情的未来”时,有48.47%的女大学生表示“依现实而定,毕业后可能分开”,持这个态度的女大学生占比最多,表示“真爱可以战胜一切”的仅占13.53%。说明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看重恋爱本身,至于结果是否是婚姻已经不太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女大学生对待校园爱情缺乏责任感,过分强调爱的权利而否定爱的义务。
(二)女大学生婚姻观分析
同校园恋爱不同,婚姻并非仅仅两个人的事,它还包括两个家庭甚至更多的社会关系。在对婚姻的理解方面,婚姻在承载爱情的同时,很多的女大学生希望它也能成为生活的保障。当被问到“您会寄希望于通过婚姻改变生活条件吗”,有35.58%的女大学生表示“有可能,视情况而定”,19.69%的女大学生表示“可能,这是人生第二次选择”,持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想法的女大学生仍然较多,而且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她们对婚姻的理解会更加理性和功利。
在对待未来孩子的问题方面,有59.58%的女大学生认为“家庭有两个孩子比较理想”,有26.32%的女大学生选择要一个,但是令课题组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13%的女大学生不打算要孩子。通过访谈发现,一些女大学生表示“如果不能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会选择不要孩子”,还有一些是崇尚西方的丁克家庭,不想因为孩子影响到自己享受生活。
在处理婚姻和工作的关系方面,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不会轻易为了婚姻放弃工作。虽然男主外女主内仍然是主基调,但是她们表示不会在婚后顺从丈夫,更多的是倡导平等的夫妻关系。在离婚问题选择方面,当出现感情不和时,多数女大学生会选择离婚,她们表示不会维系没有爱情的婚姻,同时因为孩子而选择不离婚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三)女大学生性观念分析
大学是同龄男女接触频繁的场所,女大学生极易对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甚至性冲动。关于“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这个问题,明确表示“无法接受”的仅占14.32%,表示“可以接受”的占18.06%,表示“理解,但自己不会那样做”的占42.69%,表示“随缘,看感情的发展情况”的占24.93%。可见当代女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婚前性行为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关于“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中的自我保护措施”,虽然有88.75%的女大学生表示“很有必要”,但仍然有5.06%的女大学生表示“看感觉”和1.21%的女大学生认为“没必要”,可见在女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普及性知识,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性行为观念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二、基于高校管理层面的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研究
通过对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和性观念分析,虽然存在着一些先进的、值得肯定的观念,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爱情认知模糊。不能正确认识爱情,将消遣时间、感恩对方好意,甚至将金钱视为爱情。二是爱情和婚姻的责任感不强。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为了恋爱而恋爱,为了结婚而结婚,没有认清恋爱是婚姻的基础,恋爱需要责任心去面对,婚姻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三是性观念过于开放,但由于性教育的缺失,女大学生容易受到伤害。
做好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工作,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女大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下面我們着重从高校管理层面进行婚恋观教育对策研究。
(一)开辟婚恋观教育的新阵地
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针对婚恋观的教育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有部分体现,单独开设有关婚姻和性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急需拓宽婚恋教育的新路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将女大学生婚恋观和性观念的教育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去。例如开设《女性学》相关课程,加入女性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婚恋知识及性教育等,引导女大学生理性地对待爱情和婚姻;通过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她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学习仍是第一要务,努力学习创造更多物质财富,这是爱情和婚姻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开展法律教育,让女大学生了解在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中担任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二是专门为女大学生设立健康教育服务站。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会遇到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些困惑,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健康服务站老师的心理辅导或帮助,有助于消除心理问题或恋爱问题,从而排除学生的婚恋困扰;同时,在健康教育服务站定期开展类似“女性学堂”“爱情与婚姻”“科学性知识”等讲座,或者邀请妇科专家讲解女性疾病相关知识等,增强女性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大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为女大学生营造自爱自强的大环境。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实践活动,在绚丽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信与勇气。一是借助校学生会女生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凸显女性特色的文体活动。例如开展“最有自信女大学生”评选活动,组织女生体育节、女生科技节等活动,在注重女大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要提高她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阔女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唤醒女大学生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就意识。二是鼓励女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增强她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化小爱为大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们的品格和德行。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例如通过建立校园婚恋网站或者微信平台、QQ群等,以平等亲切的方式和女大学生讨论恋爱、婚姻、性等方面的问题,并解答女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出现的困惑。
(三)改变传统教育理念,采取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多地倾向于学业教育,对学生的感情问题关注度不够。加之2005年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出台后,将“学校不得干涉和禁止本科生结婚”以明文写进新规定中,多数高校选择对大学生恋爱现象和恋爱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学生不犯下严重的错误,校方便默不作声。高校作为女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主体,对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责无旁贷。一是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不能再采取回避搪塞的态度,在承认“恋爱也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的基础上,将校方对大学生恋爱和婚姻的态度明确体现在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中,教育引导学生避免触及“警戒线”。二是加强宿舍管理,住宿生必须每晚按时归寝,走读生要有家长的监督,严肃处理女大学生的晚归寝、夜不归寝等违纪行为。同时加大校园巡查力度,对于校园中出现的不良恋爱行为及时制止,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剑慧.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及教育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08):25,52.
[2]张凯文,汪珍珍,戴晓青.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与教育思考——以学生管理为视角[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46-49.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研究(指南编号7-2)”成果之一。负责人:胡霜。参与人:兰兰、张鹏、赵凌飞、李妍、杨利军、王莎、闫晶晶。
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中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比较先进的一个群体,是女性人才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她们的婚恋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和今后的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
女大学生素质和教育问题是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她们的婚恋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真实地了解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课题组在沈阳理工大学女大学生中进行了广泛调研。通过对回收的2808份有效问卷的后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以及高校在针对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女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由于逐渐成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加之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女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当被问到“您的恋爱现状是什么”时,有34.47%的女大学生表示“正在恋爱中”,表示“以前恋爱过”的占17.81%,“想恋爱但还未找到合适对象”的占18.02%,明确表示“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仅占29.7%。可见,恋爱在女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显得尤为重要。
在恋爱动机方面,当被问到“您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是出于什么原因”时,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是因为“遇到了合适的人”,其次是“打发无聊时光”占9.97%和“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占9.62%。说明女大学生大体上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恋爱,但是也有很多女大学生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将恋爱作为消遣。
在恋爱对象选择标准方面,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品质性格”“三观是否合得来”和“能力”,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在考查恋人的条件时,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来判断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家境、收入等不再是主要因素。
在恋爱结果的考量方面,当被问到“您如何看待校园爱情的未来”时,有48.47%的女大学生表示“依现实而定,毕业后可能分开”,持这个态度的女大学生占比最多,表示“真爱可以战胜一切”的仅占13.53%。说明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看重恋爱本身,至于结果是否是婚姻已经不太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女大学生对待校园爱情缺乏责任感,过分强调爱的权利而否定爱的义务。
(二)女大学生婚姻观分析
同校园恋爱不同,婚姻并非仅仅两个人的事,它还包括两个家庭甚至更多的社会关系。在对婚姻的理解方面,婚姻在承载爱情的同时,很多的女大学生希望它也能成为生活的保障。当被问到“您会寄希望于通过婚姻改变生活条件吗”,有35.58%的女大学生表示“有可能,视情况而定”,19.69%的女大学生表示“可能,这是人生第二次选择”,持有“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想法的女大学生仍然较多,而且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她们对婚姻的理解会更加理性和功利。
在对待未来孩子的问题方面,有59.58%的女大学生认为“家庭有两个孩子比较理想”,有26.32%的女大学生选择要一个,但是令课题组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13%的女大学生不打算要孩子。通过访谈发现,一些女大学生表示“如果不能给予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会选择不要孩子”,还有一些是崇尚西方的丁克家庭,不想因为孩子影响到自己享受生活。
在处理婚姻和工作的关系方面,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不会轻易为了婚姻放弃工作。虽然男主外女主内仍然是主基调,但是她们表示不会在婚后顺从丈夫,更多的是倡导平等的夫妻关系。在离婚问题选择方面,当出现感情不和时,多数女大学生会选择离婚,她们表示不会维系没有爱情的婚姻,同时因为孩子而选择不离婚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三)女大学生性观念分析
大学是同龄男女接触频繁的场所,女大学生极易对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甚至性冲动。关于“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这个问题,明确表示“无法接受”的仅占14.32%,表示“可以接受”的占18.06%,表示“理解,但自己不会那样做”的占42.69%,表示“随缘,看感情的发展情况”的占24.93%。可见当代女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婚前性行为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关于“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中的自我保护措施”,虽然有88.75%的女大学生表示“很有必要”,但仍然有5.06%的女大学生表示“看感觉”和1.21%的女大学生认为“没必要”,可见在女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普及性知识,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性行为观念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二、基于高校管理层面的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对策研究
通过对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和性观念分析,虽然存在着一些先进的、值得肯定的观念,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爱情认知模糊。不能正确认识爱情,将消遣时间、感恩对方好意,甚至将金钱视为爱情。二是爱情和婚姻的责任感不强。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为了恋爱而恋爱,为了结婚而结婚,没有认清恋爱是婚姻的基础,恋爱需要责任心去面对,婚姻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三是性观念过于开放,但由于性教育的缺失,女大学生容易受到伤害。
做好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工作,需要社会、高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女大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下面我們着重从高校管理层面进行婚恋观教育对策研究。
(一)开辟婚恋观教育的新阵地
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针对婚恋观的教育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有部分体现,单独开设有关婚姻和性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急需拓宽婚恋教育的新路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将女大学生婚恋观和性观念的教育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去。例如开设《女性学》相关课程,加入女性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婚恋知识及性教育等,引导女大学生理性地对待爱情和婚姻;通过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她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学习仍是第一要务,努力学习创造更多物质财富,这是爱情和婚姻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开展法律教育,让女大学生了解在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中担任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二是专门为女大学生设立健康教育服务站。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会遇到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些困惑,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健康服务站老师的心理辅导或帮助,有助于消除心理问题或恋爱问题,从而排除学生的婚恋困扰;同时,在健康教育服务站定期开展类似“女性学堂”“爱情与婚姻”“科学性知识”等讲座,或者邀请妇科专家讲解女性疾病相关知识等,增强女性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大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为女大学生营造自爱自强的大环境。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实践活动,在绚丽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信与勇气。一是借助校学生会女生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凸显女性特色的文体活动。例如开展“最有自信女大学生”评选活动,组织女生体育节、女生科技节等活动,在注重女大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要提高她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阔女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唤醒女大学生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成就意识。二是鼓励女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增强她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化小爱为大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们的品格和德行。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例如通过建立校园婚恋网站或者微信平台、QQ群等,以平等亲切的方式和女大学生讨论恋爱、婚姻、性等方面的问题,并解答女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出现的困惑。
(三)改变传统教育理念,采取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多地倾向于学业教育,对学生的感情问题关注度不够。加之2005年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出台后,将“学校不得干涉和禁止本科生结婚”以明文写进新规定中,多数高校选择对大学生恋爱现象和恋爱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学生不犯下严重的错误,校方便默不作声。高校作为女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主体,对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责无旁贷。一是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不能再采取回避搪塞的态度,在承认“恋爱也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的基础上,将校方对大学生恋爱和婚姻的态度明确体现在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中,教育引导学生避免触及“警戒线”。二是加强宿舍管理,住宿生必须每晚按时归寝,走读生要有家长的监督,严肃处理女大学生的晚归寝、夜不归寝等违纪行为。同时加大校园巡查力度,对于校园中出现的不良恋爱行为及时制止,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剑慧.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及教育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10(08):25,52.
[2]张凯文,汪珍珍,戴晓青.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与教育思考——以学生管理为视角[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