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高中阶段学生们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它的授课方式一直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的关注,特别是新课改后,学校、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需求都在不断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形式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所以,如何优化高中数学的课上教学,提升数学课堂的授课效果,是当前每位数学老师应该重视、思考的问题。这篇文章从明确课上目标,构建思维导图和加强课上互动三个方面来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授课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上互动;高中阶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67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飞速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过去单一的授课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数学效果的重要性,只有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实现高三数学课堂授课的有效性。接下来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说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明确课上目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新课改后指出,高中阶段要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一些数学知识和原理,而是为了引导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数学授课中,老师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明确课上授课目标,为学生们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思维逻辑性,当面对相似的数学问题时,可以产生主动解决的想法,进而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
比如在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关系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为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我先让学生们回忆之前学过的不等式,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们探究的过程我进行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讨论完成后我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出示一些类似的习题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这样,通过学生们自主探究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们的思维。
二、构建思维导图,归纳数学解题方法
从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发现,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会有多种解题方法,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归纳不同的数学知识点与多样的解题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的授课中,老师们要善于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数学知识的思维导图,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又能帮助学生们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比如在学习人教A版必修5数列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们归纳数列中求和的常用方法,认识数列的通项,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首先,我通过相关问题的提问导入教学:“同学们,已知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n=3n-2和bn=4n-1,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和数列{bn}的前n项和Tn。”同学们都能够根据已知问题列出相应的公式求解。为了帮学生们构建起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我通过总结做题方法的方式继续引导学生:“其实很多数学问题并不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我们需要把它拆分成等差、等比数列的形式。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根据例题中的两个特殊数列为基础,通过四则运算重新组合,构造出新数列,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它的前n项和呢?”学生由此展开积极讨论,通过讨论得出数列的公式,发现公式很复杂。然后我带领学生一起求解,并回顾之前学过的四种方法(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等)。这样,通过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我运用同一个题型帮助学生归纳了四种解题方法,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归纳,让学生们形成自身的知识框架。
三、加强课上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高三阶段的学生们,学习任务多,压力比较大,时间也比较紧。所以,为了提升高三学生们课上的学习效率,帮助老师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数学教学,老师们可以通过加强课上互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帮助学生们及时化解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复习是高三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不一样,课上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为了帮助老师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上互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数学问题的难度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學生回答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实现数学课上效果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作为高三阶段的数学老师,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们当成课上发展的主体,不断探究多样化的授课方法,增强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们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识华.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网络财富,2009(04):179-180.
[2]蔡文辉.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数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5):95+97.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上互动;高中阶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67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飞速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过去单一的授课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数学效果的重要性,只有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实现高三数学课堂授课的有效性。接下来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说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明确课上目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新课改后指出,高中阶段要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一些数学知识和原理,而是为了引导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以,在高中数学授课中,老师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明确课上授课目标,为学生们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思维逻辑性,当面对相似的数学问题时,可以产生主动解决的想法,进而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
比如在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关系一节内容的时候,课上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为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我先让学生们回忆之前学过的不等式,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教材中的例题。学生们探究的过程我进行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讨论完成后我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出示一些类似的习题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这样,通过学生们自主探究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们的思维。
二、构建思维导图,归纳数学解题方法
从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发现,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会有多种解题方法,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归纳不同的数学知识点与多样的解题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的授课中,老师们要善于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数学知识的思维导图,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又能帮助学生们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比如在学习人教A版必修5数列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们归纳数列中求和的常用方法,认识数列的通项,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首先,我通过相关问题的提问导入教学:“同学们,已知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n=3n-2和bn=4n-1,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和数列{bn}的前n项和Tn。”同学们都能够根据已知问题列出相应的公式求解。为了帮学生们构建起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我通过总结做题方法的方式继续引导学生:“其实很多数学问题并不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我们需要把它拆分成等差、等比数列的形式。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根据例题中的两个特殊数列为基础,通过四则运算重新组合,构造出新数列,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它的前n项和呢?”学生由此展开积极讨论,通过讨论得出数列的公式,发现公式很复杂。然后我带领学生一起求解,并回顾之前学过的四种方法(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等)。这样,通过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我运用同一个题型帮助学生归纳了四种解题方法,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归纳,让学生们形成自身的知识框架。
三、加强课上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高三阶段的学生们,学习任务多,压力比较大,时间也比较紧。所以,为了提升高三学生们课上的学习效率,帮助老师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数学教学,老师们可以通过加强课上互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帮助学生们及时化解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复习是高三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不一样,课上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为了帮助老师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上互动的形式,来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数学问题的难度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學生回答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实现数学课上效果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作为高三阶段的数学老师,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们当成课上发展的主体,不断探究多样化的授课方法,增强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们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识华.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网络财富,2009(04):179-180.
[2]蔡文辉.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于数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