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信息化社会,即一个社会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活动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因此,重视和发展每个公民的信息素质,突出和强调信息素质教育,无疑会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进程。作为掌握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开展信息素质的培养更为迫切,它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
1.加强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是教育技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从教育技术的产生到“教育技术”名词的出现,再到教育技术的大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直观教学、视听教育、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近三个多世纪的历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技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也使教育出现全新的面貌。电子视音频技术(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包括卫星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称为三大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三大信息处理技术融合在一起,不仅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技术,还向人们提供全新的服务,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阶段教育技术呈现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包括: 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信号处理数字化;信息存储光盘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学习资源系列化等。可以说,“教育技术”正逐步进入信息技术发展新阶段。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代网络化教学系统工程的建立,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为了有效地适应日益变化的信息环境,人们不仅需要获取和评价多种信息,更需要掌握组织和解释各种信息的技能,从而把不同的信息融会贯通,并加以实际的运用、交流和处理。因此,我们要重视作为信息主体的人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教育技术中心,它处于院校教学信息的管理、评价、设计、开发和运用的前沿,其生存与发展,不仅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装备程度,还取决于教育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重视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素质问题,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信息化新阶段的必然,对教育技术中心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培养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内容及其对工作的影响
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素质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智慧、信息道德等构成。在信息化社会中,教育技术人员具备这样的素质将会对教育技术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1 信息意识
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是指教育技术人员对信息和信息工作的感觉、知觉、情感和意志等。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对其信息行为必然起着控制性作用,信息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人员信息行为的效果。一是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体现在对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中心变革的历史必然性的一种自觉认识。教育技术中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现代化教学实施和保障单位,而信息化社会的网络信息环境给教育技术中心带来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学生不再仅停留于坐在教室与教师之间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坐在终端前就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上通过局域网(校园网)和Internet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教育技术中心何去何从?这个挑战性的问题给教育技术中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动力。教育技术人员清醒地认识到:要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发展,教育技术中心不能只停留在"拍片子、放带子、修机子"的水平上,要从单纯的教学服务型提高到以教学为基础的教改型,其职能覆盖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内容,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在交流中让信息增值。最终向学生提供优化的、针对性强的、高效快捷的全方位的教学信息服务,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二是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体现在对信息价值的自觉认识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上。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外界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而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则是把加工处理外部信息得到的“主观”信息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信息的价值已被现代人普遍认同,更被信息化社会里的教育技术人员深刻地认识到,开发利用好信息已被各大高等院校看作是拓宽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就能形成教育技术人员自觉的信息意识,化成自身的自觉行动,使其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将其传递给使用者。
2.2 信息智慧
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智慧是指教育技术人员运用信息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凭借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评价、设计、开发和运用的能力。
2.3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开发者、服务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的总和。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技术人员应自觉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准则,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遵循信息法律法规,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尊敬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3.提高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几点建议
3.1 政治是培养教育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
政治是前进的方向,教育技术人员在政治上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事业,把教育技术工作看作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勤奋工作,勇于进取。
3.2 学习是扩展教育技术人员综合知识的途径
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快捷、信息增长迅速、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教育技术人员应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努力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现代技术、外语能力等,既重视广博与精深的结合,又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使各种知识纵横交错,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更好地获取与运用各种信息,成为教育技术工作的优秀人才。
3.3 培训是坚持教育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方式
在信息化社会中,应加强教育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使教育技术人员有重新学习、更新自身知識结构的机会。通过教育技术中心有目的、有计划的送学和各种业余教育、培训、自学以及各种学术研讨与国际交流等形式,以达到教育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
总之,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素质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与教育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诸多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在强调提高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相关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技术队伍,来迎接二十一世纪教育技术工作的新挑战。
1.加强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是教育技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从教育技术的产生到“教育技术”名词的出现,再到教育技术的大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直观教学、视听教育、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近三个多世纪的历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技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也使教育出现全新的面貌。电子视音频技术(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包括卫星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称为三大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三大信息处理技术融合在一起,不仅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技术,还向人们提供全新的服务,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阶段教育技术呈现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包括: 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信号处理数字化;信息存储光盘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学习资源系列化等。可以说,“教育技术”正逐步进入信息技术发展新阶段。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代网络化教学系统工程的建立,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为了有效地适应日益变化的信息环境,人们不仅需要获取和评价多种信息,更需要掌握组织和解释各种信息的技能,从而把不同的信息融会贯通,并加以实际的运用、交流和处理。因此,我们要重视作为信息主体的人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教育技术中心,它处于院校教学信息的管理、评价、设计、开发和运用的前沿,其生存与发展,不仅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装备程度,还取决于教育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重视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素质问题,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信息化新阶段的必然,对教育技术中心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培养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内容及其对工作的影响
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素质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智慧、信息道德等构成。在信息化社会中,教育技术人员具备这样的素质将会对教育技术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1 信息意识
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是指教育技术人员对信息和信息工作的感觉、知觉、情感和意志等。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对其信息行为必然起着控制性作用,信息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技术人员信息行为的效果。一是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体现在对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中心变革的历史必然性的一种自觉认识。教育技术中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现代化教学实施和保障单位,而信息化社会的网络信息环境给教育技术中心带来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学生不再仅停留于坐在教室与教师之间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坐在终端前就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上通过局域网(校园网)和Internet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教育技术中心何去何从?这个挑战性的问题给教育技术中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动力。教育技术人员清醒地认识到:要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发展,教育技术中心不能只停留在"拍片子、放带子、修机子"的水平上,要从单纯的教学服务型提高到以教学为基础的教改型,其职能覆盖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内容,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在交流中让信息增值。最终向学生提供优化的、针对性强的、高效快捷的全方位的教学信息服务,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二是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体现在对信息价值的自觉认识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上。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外界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而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则是把加工处理外部信息得到的“主观”信息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信息的价值已被现代人普遍认同,更被信息化社会里的教育技术人员深刻地认识到,开发利用好信息已被各大高等院校看作是拓宽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就能形成教育技术人员自觉的信息意识,化成自身的自觉行动,使其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将其传递给使用者。
2.2 信息智慧
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智慧是指教育技术人员运用信息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凭借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评价、设计、开发和运用的能力。
2.3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开发者、服务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的总和。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技术人员应自觉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准则,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交流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遵循信息法律法规,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尊敬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3.提高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几点建议
3.1 政治是培养教育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
政治是前进的方向,教育技术人员在政治上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事业,把教育技术工作看作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勤奋工作,勇于进取。
3.2 学习是扩展教育技术人员综合知识的途径
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快捷、信息增长迅速、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教育技术人员应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努力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现代技术、外语能力等,既重视广博与精深的结合,又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使各种知识纵横交错,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更好地获取与运用各种信息,成为教育技术工作的优秀人才。
3.3 培训是坚持教育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方式
在信息化社会中,应加强教育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使教育技术人员有重新学习、更新自身知識结构的机会。通过教育技术中心有目的、有计划的送学和各种业余教育、培训、自学以及各种学术研讨与国际交流等形式,以达到教育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
总之,教育技术人员的信息素质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与教育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诸多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在强调提高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相关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技术队伍,来迎接二十一世纪教育技术工作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