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写作教学对于语文而言,是高中教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我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写作方法及其技巧进行分析论述,通过本文论述,旨在重点培育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水平做些有意义的研究尝试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心智的不断成长,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这反映在高考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了当今高中师生急需解决的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之一。
一、背临与模仿
背,就是背诵,就是熟读文章后,不看原文能把其复述出来。临,即为临摹,即以名家书画为蓝本,模仿学习。古代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他们都勤于临帖,善于临帖。由临摹走向创新,这是書法、绘画艺术的规律。写作是一门语言艺术,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写作上的“背临”,就是要认真读范文、抄范文、背范文。读者待文章烂熟于胸后,离开原文,尽可能再现原文的内容、结构等。这样,反复揣摩,易于学到名家名作的长处。“背临”是为下一阶段的模仿奠定基础。
作文模仿就是在背临的基础上,揣摩、体悟并掌握范文的行文思路、语言风格和写作方法,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借鉴文本的写法,重新构思自己文章的过程。
二、序列背临
所谓序列背临,就是围绕既定的高中三年(主要是高一和高二,高三侧重升格训练)作文训练的二十四个目标和任务(见右表),在学生动手作文前,教师首先精选三四篇能够体现训练目标要义的精美范文(范文取自现当代的名家名作,一般不选学生作文,以达到取法乎上的效果)。范文选出后,教师在范文后围绕确定的训练点作简要点评,帮学生指明背临的方向。学生反复阅读这几篇文章,熟读成诵。对文章中那些体现训练点的“亮点”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揣摩,从而在名家名作的指引下,初步把握写作知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获得写作知识,体会写作方法是序列背临的主要目的。
三、深度模仿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郭沫若也写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诗句。他们的话其实是告诉我们,要做出好的文章,首先要博“模”群书,广集资料,大量积累,广拓思路。
唐代著名的皎然和尚把模仿的方式归纳成“偷语”“偷意”“偷势”三种。偷语,就是模仿前人的句子;偷意,是模仿前人的意境;偷势,是模仿前人的风格气势。指导学生模仿作文,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1.仿语言
作家叶文玲回忆初中时写过一篇题为“一件不愉快的往事”的作文,文中申诉自己的“委屈”,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反衬自己的孤独和寂寞,文章写道,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老师用红笔圈出,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准确。叶文玲说,那是她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段落和词句。毛泽东词“一唱雄鸡天下白”就是模仿了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仿句,可以移植传神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我所用;可以仿照句式,再造一个段落。仿句子是基础,平时应引导学生多加训练。
2.仿结构
所谓结构,实际上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无论什么文体,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都要选取恰当的结构或形式。记叙文的倒叙和插叙、叙述的角度、线索的安排、场面描写、伏笔照应、巧合误会、悬念对比等,议论文的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和层进式等,我们都可以在阅读范文的基础上仔细揣摩其中的妙处,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一般来说,理清文章的思路,就能窥到作文构思的全貌。如果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和模仿优秀文章的构思,结合教师的指导,必定能提高其谋篇布局的能力。仿结构是构思,但必须注意借他人的创意,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意。
3.仿立意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体会到作者表达的一种情感、揭示的某种哲理,体会到作者对真、善、美的渴求,对假、恶、丑的厌恶。名家名作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悟,自己也有过,但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如他人透彻、准确,就可取他人的旨趣,表达自己的心声。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了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再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为依托,写自己生活的酸甜苦辣,必定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之感。学生模仿立意,不仅要深刻探究作品的意是什么,更要探究作者为什么会生成此意,以及此意是怎样生成的,进而在写作中更加灵活地迁移。
深度模仿是让学生从范文中吸取营养,咀嚼、消化,掌握写作技能,从而激起学生创意表达的愿望。模仿时要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思想提炼,自己的语言表现。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从自身认识出发,认同范文的思想高度,欣赏范文的表现形式,从而自觉地吸收范文的成功经验,扩大自己的体验,作为进一步发挥创造的条件。模仿不能失去“自我”,模仿仅是一定意义上的借鉴,这是一个“标尺”,也是一个“底线”。
近十年的实践证明,我们采用“序列背临,深度模仿,创意表达”方法,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使学生学有榜样,让老师教有依据,逐步引导学生将别人的写作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背临与模仿
背,就是背诵,就是熟读文章后,不看原文能把其复述出来。临,即为临摹,即以名家书画为蓝本,模仿学习。古代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等,他们都勤于临帖,善于临帖。由临摹走向创新,这是書法、绘画艺术的规律。写作是一门语言艺术,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写作上的“背临”,就是要认真读范文、抄范文、背范文。读者待文章烂熟于胸后,离开原文,尽可能再现原文的内容、结构等。这样,反复揣摩,易于学到名家名作的长处。“背临”是为下一阶段的模仿奠定基础。
作文模仿就是在背临的基础上,揣摩、体悟并掌握范文的行文思路、语言风格和写作方法,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借鉴文本的写法,重新构思自己文章的过程。
二、序列背临
所谓序列背临,就是围绕既定的高中三年(主要是高一和高二,高三侧重升格训练)作文训练的二十四个目标和任务(见右表),在学生动手作文前,教师首先精选三四篇能够体现训练目标要义的精美范文(范文取自现当代的名家名作,一般不选学生作文,以达到取法乎上的效果)。范文选出后,教师在范文后围绕确定的训练点作简要点评,帮学生指明背临的方向。学生反复阅读这几篇文章,熟读成诵。对文章中那些体现训练点的“亮点”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揣摩,从而在名家名作的指引下,初步把握写作知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获得写作知识,体会写作方法是序列背临的主要目的。
三、深度模仿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郭沫若也写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诗句。他们的话其实是告诉我们,要做出好的文章,首先要博“模”群书,广集资料,大量积累,广拓思路。
唐代著名的皎然和尚把模仿的方式归纳成“偷语”“偷意”“偷势”三种。偷语,就是模仿前人的句子;偷意,是模仿前人的意境;偷势,是模仿前人的风格气势。指导学生模仿作文,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1.仿语言
作家叶文玲回忆初中时写过一篇题为“一件不愉快的往事”的作文,文中申诉自己的“委屈”,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反衬自己的孤独和寂寞,文章写道,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老师用红笔圈出,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准确。叶文玲说,那是她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段落和词句。毛泽东词“一唱雄鸡天下白”就是模仿了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仿句,可以移植传神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我所用;可以仿照句式,再造一个段落。仿句子是基础,平时应引导学生多加训练。
2.仿结构
所谓结构,实际上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无论什么文体,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都要选取恰当的结构或形式。记叙文的倒叙和插叙、叙述的角度、线索的安排、场面描写、伏笔照应、巧合误会、悬念对比等,议论文的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和层进式等,我们都可以在阅读范文的基础上仔细揣摩其中的妙处,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一般来说,理清文章的思路,就能窥到作文构思的全貌。如果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和模仿优秀文章的构思,结合教师的指导,必定能提高其谋篇布局的能力。仿结构是构思,但必须注意借他人的创意,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意。
3.仿立意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体会到作者表达的一种情感、揭示的某种哲理,体会到作者对真、善、美的渴求,对假、恶、丑的厌恶。名家名作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悟,自己也有过,但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如他人透彻、准确,就可取他人的旨趣,表达自己的心声。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了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再思考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为依托,写自己生活的酸甜苦辣,必定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之感。学生模仿立意,不仅要深刻探究作品的意是什么,更要探究作者为什么会生成此意,以及此意是怎样生成的,进而在写作中更加灵活地迁移。
深度模仿是让学生从范文中吸取营养,咀嚼、消化,掌握写作技能,从而激起学生创意表达的愿望。模仿时要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思想提炼,自己的语言表现。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从自身认识出发,认同范文的思想高度,欣赏范文的表现形式,从而自觉地吸收范文的成功经验,扩大自己的体验,作为进一步发挥创造的条件。模仿不能失去“自我”,模仿仅是一定意义上的借鉴,这是一个“标尺”,也是一个“底线”。
近十年的实践证明,我们采用“序列背临,深度模仿,创意表达”方法,指导学生的作文训练,使学生学有榜样,让老师教有依据,逐步引导学生将别人的写作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