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贯穿始终。但当今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总是一筹莫展,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现象普遍存在。另有一些学生作文内容陈旧、选材老套,写作方法单一,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更好地提高作文水平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增强阅读,注重积累,丰富文库
1.增加课外阅读积累
引导学生多看与年龄适宜的书籍,阅读内容和范围不做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记录本,摘抄、记录名言、佳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
2.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 这样的练习,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掌握好词佳句为写作做好铺垫,做到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3.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日记的内容广泛,表达空间自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均可入文。通过写日记,培养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逐渐积累素材,提高文学创新素养。
二、注重选材谋篇,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和諧统一
学生的阅历和知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做好审题、立意之后,重点进行选材、谋篇方面的训练。
写一篇作文就像造一所房子,材料是房子的主体内容,谋篇布局是房子的框架结构,这两点做不好,就会将房子建成一座危房。所以选材谋篇至关重要。学生通过阅读、笔记、生活实践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面对作文题目,过往的人事、酸甜苦辣等生活经验涌上心头;学过的文化知识作为长久的积淀焕发新的生命;曾经碰撞过的思想的火花变成了活的资源 。材料多固然好,但也容易造成素材过杂、无从下手的局面。因此,要将这些素材“精选、压缩、活用”,然后理清线索、有轻有重,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加以修饰,使文章变得可读、耐读。
首先,寻找“动情点”。动情点就是最能使自己的情感激动的那一点。它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一片风景、一种情境等等,总之是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那个点。在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内,它是题意与情感的契合点。寻找到了切合题意的动情点,写作时就找到了选择材料的准则。
其次,将“动情点”适时转化为“感悟点”。感悟点由感觉而起,往往稍纵即逝,因此我们可以先寻找最强烈的感觉,这种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再现了思考的过程,而且是思考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把自己感觉与情感中的经验转化成理性的解悟,感悟点就找到了。感悟点是动情点的转化,它包含动人的力量,不以情感的力量打动人,而是从理性的高度启迪人。
再次,理清线索、有所侧重。文章要有线索,如果一篇文章的思路没有线索,那么材料就会散乱无章,使人读后理不清头绪。作文可以有一条线索,也可以有多条线索,但宗旨是读起来脉络清晰、顺理成章。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藤野先生》,有两条线索,材料也很多,但我们读起来不乱,理解起来清晰、有序,就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围绕着作者的情感变化和生活经历这两条线索来组织的。
作文也应该有重点、有高潮。如果一篇文章有多个重点,就会显得轻重失当、主次不清。要对材料有取舍,适当删减,这样文章才不会显得单调、死板,了无生趣。
三、认真钻研写作方法与技巧,做到学以致用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作文中恰当运用过渡、衔接、悬念、联想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写作技巧,就像给房子进行精美的装修,会使文章变得更加严谨美观、精致耐读。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技能”阶段和“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够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基本手法,并做到学以致用。“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知、富于创造性的运用于写作实践。
四、做好作文的评价和修改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另外,还应该鼓励师生同评、学生之间互评,启发学生评价,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踊跃发言。
在作文课中要坚持把作文讲评和学生修改相结合。众所周知,获取知识之途中知行合一很重要。作文讲评让学生获取了“知”,学生修改则是通过“行”将“知”化为己有的重要环节。学生要将“知”真正吸收,必须要亲历思考修改这一环节,有时候甚至是不止一次的修改,修改后的文章确实能上一个台阶、提升一个档次。所以,把作文讲评与学生修改相结合,能够从学生切身感受出发来激发他们的作文升格意识,是一种既有必要又很可行的作文提高手段。
总之,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要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指导为主,讲解为辅,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逐渐培养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一、增强阅读,注重积累,丰富文库
1.增加课外阅读积累
引导学生多看与年龄适宜的书籍,阅读内容和范围不做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记录本,摘抄、记录名言、佳句,随时积累写作素材。
2.根据课文内容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 这样的练习,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掌握好词佳句为写作做好铺垫,做到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3.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日记的内容广泛,表达空间自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均可入文。通过写日记,培养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逐渐积累素材,提高文学创新素养。
二、注重选材谋篇,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和諧统一
学生的阅历和知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做好审题、立意之后,重点进行选材、谋篇方面的训练。
写一篇作文就像造一所房子,材料是房子的主体内容,谋篇布局是房子的框架结构,这两点做不好,就会将房子建成一座危房。所以选材谋篇至关重要。学生通过阅读、笔记、生活实践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面对作文题目,过往的人事、酸甜苦辣等生活经验涌上心头;学过的文化知识作为长久的积淀焕发新的生命;曾经碰撞过的思想的火花变成了活的资源 。材料多固然好,但也容易造成素材过杂、无从下手的局面。因此,要将这些素材“精选、压缩、活用”,然后理清线索、有轻有重,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加以修饰,使文章变得可读、耐读。
首先,寻找“动情点”。动情点就是最能使自己的情感激动的那一点。它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一片风景、一种情境等等,总之是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那个点。在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内,它是题意与情感的契合点。寻找到了切合题意的动情点,写作时就找到了选择材料的准则。
其次,将“动情点”适时转化为“感悟点”。感悟点由感觉而起,往往稍纵即逝,因此我们可以先寻找最强烈的感觉,这种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再现了思考的过程,而且是思考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把自己感觉与情感中的经验转化成理性的解悟,感悟点就找到了。感悟点是动情点的转化,它包含动人的力量,不以情感的力量打动人,而是从理性的高度启迪人。
再次,理清线索、有所侧重。文章要有线索,如果一篇文章的思路没有线索,那么材料就会散乱无章,使人读后理不清头绪。作文可以有一条线索,也可以有多条线索,但宗旨是读起来脉络清晰、顺理成章。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藤野先生》,有两条线索,材料也很多,但我们读起来不乱,理解起来清晰、有序,就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围绕着作者的情感变化和生活经历这两条线索来组织的。
作文也应该有重点、有高潮。如果一篇文章有多个重点,就会显得轻重失当、主次不清。要对材料有取舍,适当删减,这样文章才不会显得单调、死板,了无生趣。
三、认真钻研写作方法与技巧,做到学以致用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作文中恰当运用过渡、衔接、悬念、联想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写作技巧,就像给房子进行精美的装修,会使文章变得更加严谨美观、精致耐读。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技能”阶段和“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够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基本手法,并做到学以致用。“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知、富于创造性的运用于写作实践。
四、做好作文的评价和修改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另外,还应该鼓励师生同评、学生之间互评,启发学生评价,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踊跃发言。
在作文课中要坚持把作文讲评和学生修改相结合。众所周知,获取知识之途中知行合一很重要。作文讲评让学生获取了“知”,学生修改则是通过“行”将“知”化为己有的重要环节。学生要将“知”真正吸收,必须要亲历思考修改这一环节,有时候甚至是不止一次的修改,修改后的文章确实能上一个台阶、提升一个档次。所以,把作文讲评与学生修改相结合,能够从学生切身感受出发来激发他们的作文升格意识,是一种既有必要又很可行的作文提高手段。
总之,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要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指导为主,讲解为辅,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多练笔,逐渐培养对作文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