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做了李清照《渔家傲》的教学设计,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文章,从而把握李清照的一生。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李清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创意
李清照的《渔家傲》选自语文版初二下册,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渔家傲》是其唯一一首豪放之作。本节课首先将李清照其他词作与《渔家傲》进行对比,在朗读中感悟婉约与豪放词风的区别,引导学生体会该词的独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抓住此词中“梦”的贯穿全词展开教学,以李清照的一生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展开,循序渐进,由此把握一代词宗李清照传奇的一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和主题。
过程与方法:学习《词论》诗词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李清照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女词人,经历战争离乱,终在词史上留名,幸耶?否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词宗李清照。
(二)对比诵读《醉花阴》《渔家傲》,体会词风不同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篷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醉花阴》表达了词人诗酒自娱的闲适,暗香盈袖的浪漫,明丽而缠绵的甜蜜哀愁。
《渔家傲》表达了词人豪迈的气度,阔大的形象,雄奇的志愿。
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都不是一种写作风格,正如“大江东去”的苏轼,也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李清照亦有着刚柔相济的美。我们进一步学习婉约词宗别具一格的豪放词——《渔家傲》。
(三)梦
明确:《渔家傲》在《花庵词选》中题做《记梦》。
1.读梦——诵读诗词。
2.绘梦——描绘意境。
加入适当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词中最能触动你的画面:天接云涛、星河流转、天人对语。
3.品梦——赏析词作。
(合作探究)运用李清照《词论》中对词三标准,赏析该词。
铺叙:描写细腻,词义生动,意境浑厚。接”“连”“转”“舞”“殷勤”故事:用典、引用贴切自然。
大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晓梦》
典重:词风沉着不轻佻,主旨深远。
释梦——领悟主旨
思考:词人要归何处?
李清照通过这首词要表达什么?
明确:此时的李清照不再是以泪洗面的弱女子,她有着真实的情感,真实的忧愁。从忧愁中读出愤懑,从感伤中读出倔强,有一种骨气在支撑着。正如梁启超对此词曾指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艺衡馆词选》乙卷
4.梦醒——读懂作者。
(合作探究)李清照的词风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明确:
(1)她生于书香门第,这个待字闺中的少女,羞涩调皮,聪敏率性。书香门第: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2)她与赵明诚结为夫妻,弹唱出一曲高山流水的琴瑟和鸣,纵使哀愁也是那般轻柔。琴瑟和鸣: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3)49岁的丈夫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后改嫁的遇人不淑,被诬陷的牢狱之灾,时光在她的意念中度日如年的停滞了。
不能忘情: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李清照淹没在国破家亡的历史之中,她以女子之身,怀天下大事。以一介布衣,思公卿之责,体味着宋代士大夫共同的时代悲哀。正如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所说“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痛失家国: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四)小组讨论
(合作归纳)一代词宗李清照,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五)总结升华——李清照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明确:此时的我们,会想到这样一些人:孔子、辛弃疾、范仲淹……这样一类人,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期千万世。这就是中国文人“士”的灵魂。
(六)结语
明确: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和诽谤当中走完了一生,她在临安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李清照曾因她没有子嗣而感到痛苦遗憾,但是现在,当我们在李清照的优秀的词作面前而被深深地打动的时候,当我们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叹息的时候,我想,李清照以及她的文学并没有绝嗣,而是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永远流传下去。正如郭沫若曾言: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七)布置作业
扩展阅读:当代作家梁衡历史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作者简介:王旭,女,1989年生,汉,辽宁锦州人,研究生在读,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李清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创意
李清照的《渔家傲》选自语文版初二下册,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渔家傲》是其唯一一首豪放之作。本节课首先将李清照其他词作与《渔家傲》进行对比,在朗读中感悟婉约与豪放词风的区别,引导学生体会该词的独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抓住此词中“梦”的贯穿全词展开教学,以李清照的一生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展开,循序渐进,由此把握一代词宗李清照传奇的一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和主题。
过程与方法:学习《词论》诗词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李清照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位女词人,经历战争离乱,终在词史上留名,幸耶?否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词宗李清照。
(二)对比诵读《醉花阴》《渔家傲》,体会词风不同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篷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醉花阴》表达了词人诗酒自娱的闲适,暗香盈袖的浪漫,明丽而缠绵的甜蜜哀愁。
《渔家傲》表达了词人豪迈的气度,阔大的形象,雄奇的志愿。
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都不是一种写作风格,正如“大江东去”的苏轼,也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李清照亦有着刚柔相济的美。我们进一步学习婉约词宗别具一格的豪放词——《渔家傲》。
(三)梦
明确:《渔家傲》在《花庵词选》中题做《记梦》。
1.读梦——诵读诗词。
2.绘梦——描绘意境。
加入适当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词中最能触动你的画面:天接云涛、星河流转、天人对语。
3.品梦——赏析词作。
(合作探究)运用李清照《词论》中对词三标准,赏析该词。
铺叙:描写细腻,词义生动,意境浑厚。接”“连”“转”“舞”“殷勤”故事:用典、引用贴切自然。
大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晓梦》
典重:词风沉着不轻佻,主旨深远。
释梦——领悟主旨
思考:词人要归何处?
李清照通过这首词要表达什么?
明确:此时的李清照不再是以泪洗面的弱女子,她有着真实的情感,真实的忧愁。从忧愁中读出愤懑,从感伤中读出倔强,有一种骨气在支撑着。正如梁启超对此词曾指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艺衡馆词选》乙卷
4.梦醒——读懂作者。
(合作探究)李清照的词风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明确:
(1)她生于书香门第,这个待字闺中的少女,羞涩调皮,聪敏率性。书香门第: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2)她与赵明诚结为夫妻,弹唱出一曲高山流水的琴瑟和鸣,纵使哀愁也是那般轻柔。琴瑟和鸣: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3)49岁的丈夫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后改嫁的遇人不淑,被诬陷的牢狱之灾,时光在她的意念中度日如年的停滞了。
不能忘情: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李清照淹没在国破家亡的历史之中,她以女子之身,怀天下大事。以一介布衣,思公卿之责,体味着宋代士大夫共同的时代悲哀。正如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所说“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痛失家国: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四)小组讨论
(合作归纳)一代词宗李清照,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五)总结升华——李清照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明确:此时的我们,会想到这样一些人:孔子、辛弃疾、范仲淹……这样一类人,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期千万世。这就是中国文人“士”的灵魂。
(六)结语
明确: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独、寂寞、甚至在有些人的嘲讽和诽谤当中走完了一生,她在临安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李清照曾因她没有子嗣而感到痛苦遗憾,但是现在,当我们在李清照的优秀的词作面前而被深深地打动的时候,当我们在李清照的墓碑前深深地叹息的时候,我想,李清照以及她的文学并没有绝嗣,而是绵绵不绝、繁衍生长着,永远流传下去。正如郭沫若曾言: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七)布置作业
扩展阅读:当代作家梁衡历史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作者简介:王旭,女,1989年生,汉,辽宁锦州人,研究生在读,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