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相关论文
统编新教材中加大了古诗文的阅读量,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的审美欣赏体验。本文以李清照的《渔家傲》为例,从预......
【摘要】本文做了李清照《渔家傲》的教学设计,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文章,从而把握李清照的一生。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
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被编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该词经过多方解读,其风格被界定为“豪放”。而笔者从词作的语言涵义......
在中考复习阶段赏析默写古诗词时,笔者发现,由于“燕”和“雁”都读作“yàn”,学生特别容易把这两个字混淆,常常将此“燕”当彼“雁”......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原文】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
范仲淹的由于在词风上一改晚唐五代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所以,被视为豪放词之先驱,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整首词不仅逼真地......
介绍·图景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北宋著名的政......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一脉灵气、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横贯富阳全境,富春江是浙江省富阳市的母亲河,也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
1931年5月31日,红军第一方面军攻占建宁城,胜利结束了第二次反“围剿”战役。毛泽东又一次赋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满......
造字之初,“微”字即为先民交流做出贡献.在古诗词中,“微”字创造了诸多别致的意象和名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欧阳修创制《渔家傲》十二月鼓子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时间书写,这种创作模式影响深远,一直到清代都有人效仿,而物候在时间书写中起......
<正>一堂语文课是不是好课,不仅要看结果是否达标,更要看过程是否"语文"。而过程的语文化,主要体现为三个"无"。且以《渔家傲塞下......
<正>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
期刊
《渔家傲》词调是两宋金元词坛上颇具特色的一支词调,其有不少名篇佳作传世。本文以《渔家傲》词调及其两宋金元时期的创作情况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苏轼是宋代词坛大家,为词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一般认为其贡献在于:(一)扩大了词的题材;(二)开创了豪放派并转变了词风;(三)敢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
本篇《渔家傲》的教学设计中,运用诵读法、比较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对词中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进行了赏析教学。本设计旨在帮助初中......
【正】 “豪放”一词,最早见于《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显然是用来品评人物性格的。唐......
<正>审美能力作为个体核心素养的一大亮点,在语言素养形成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及新知识意......
<正>2017年福建省中考恢复全省统一考试,新增的古诗阅读试题引起一线教学广泛关注。2018年古诗阅读如何教、如何复习、如何考?一、......
<正>词作背景。《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词人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季曾在海上航行,......
期刊
<正>部编教材中古诗文阅读比重加大,难度提升,这使得一线语文教师喜忧参半:喜的是这对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意......
<正> 大量优郁的词句,如“泪湿罗衣脂粉满”、“泪融残粉花钿重”(《蝶恋花》)、“欲语泪先流”(《武陵春》)、“一段新愁”(《凤......
期刊
<正>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词,初步感知诗词内容。2.品析塞下秋景的苍凉之境。3.感悟作者的思乡忧国的悲壮情怀。教学重点:品析塞......
<正> 如果“词体大约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王又华《古今词论》引)的话,而苏轼则是人们历来公认的豪放词的创始者。虽然这以前,范......
<正>一、教学创意我国古典诗词在宋玉时代就确立了悲秋的母题,且成为一种传统,一般人很少有意识地去打破这个多少有点封闭、凝固的......
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婉约派词家的发展道路,但她后期的词,有时又兼有了豪放派之长,如著名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鹧鸪天......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兴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般由词牌、标题和正文三部分组成。词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胜利时填写的词篇建国后都公开发表了,唯有指挥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未见词作问世,其实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