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主体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自觉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通过笔者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简单谈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打破“师道尊严”的条条框框,学生能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都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从心底里反感或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所以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作为一名职高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各种生动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造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那种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无限的好奇,引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在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信心,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因吞吞吐吐或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此刻教师的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决不能采取责备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人施“励”。
三、鼓励质疑,启发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持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更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职业中专)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打破“师道尊严”的条条框框,学生能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都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从心底里反感或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所以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作为一名职高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各种生动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造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那种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无限的好奇,引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在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信心,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因吞吞吐吐或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此刻教师的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决不能采取责备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人施“励”。
三、鼓励质疑,启发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持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更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