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有人说教师解读教材要用成人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解读课文;有人说解读课文还要有教师专业的眼光,以一个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以为: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教材,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教材,就能找到作为教材的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所在。用儿童的眼光解读文本,就会在解读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往往会有许多独到的发现。有了这样的解读,我们就会发现适合儿童阅读、适合儿童学习的最有趣、最简便、最有效的途径。下面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深挖文本的儿童性特点
苏教版教材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发展主体的教育理念,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力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并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儿童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充分地使用好教材。例如教学《赠汪伦》,可以故事导入新课。教师把《赠汪伦》的传说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汪伦是唐朝有名的歌手,很有才学,家住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很喜欢李白的诗,也很想结识李白。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就想出了一个妙计邀来了李白。李白被汪伦交友的热情所感动,临别时,即兴写下《赠汪伦》一诗,表示心底的谢意。”教师课前生动的故事讲述就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诵读古诗的热情,学生开始愿意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
二、改变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
虽然苏教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也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静态的画面,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不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模。我们可以通过课件制作,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止的、抽象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教师难以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有条理地表现出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形象地揭示出来,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感知到了语文的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教学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生命桥》一课时,将老羚羊牺牲自己让年轻羚羊跳过山崖的情景用动画表现出来,配一段适合其情景的悲壮音乐,并且将动画的速度调到与音乐和谐。那么这样的教学将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因此体会到了课文情感,加深了理解。
三、重组整合教材内容
关于研读教材,我们常常都满足于自己读懂了什么,臆想着怎样讲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设计怎样的活动学生才能更好地探索,而很少考虑教材内容及其表述方式,很少从学生的视角去分析,哪些内容容易读懂,哪些内容还不太清晰甚至会造成误解;教材设计的活动,哪些操作困难甚至会令学生无所适从,哪些又过于浅显,可以进一步挖掘。显然教师应该从儿童的视角解读教材,进而创造性地进行教材内容的重组和二度开发。如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涉及季节、节日,但由于地域之别,教材的进度与现实生活不能同步,这时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打破教材安排的体系。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练习1》中的“做做说说”和课文《一株紫丁香》时,我就事先联系了艺术课老师:“让我们不同的学科共唱同一首歌吧!”于是,学生们在《老师,您好!》的乐曲中,学完了诗歌《一株紫丁香》,也动手制作了一张贺卡,写上自己想说的话,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在唱唱、画画、读读、做做、说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寻找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的空间与生活空间相等,真可谓“社会空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空间就有多大。”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一些自编或创造,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所用,促进语文多元目标的整合,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拓宽知识面,丰厚语文素养。如上完《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后,教师留下十多分钟,让学生阅读有关史记的资料。一共分为四类:①补充介绍司马迁的故事;②欣赏《史记》中的优秀片段(事先把有关片段翻译成白话文)。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进行选择性地阅读欣赏。由于文化资源丰富,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启迪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课堂上学习高潮叠起,精彩纷呈。通过课本和课外文化资源的结合,学生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还学到了一些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促进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解读教材,需要具有“童眼看教材”的能力。也只有从儿童的视角解读教材,才能给学生留下空间,才能任其思维与想象自由驰骋。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以为: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教材,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教材,就能找到作为教材的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所在。用儿童的眼光解读文本,就会在解读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往往会有许多独到的发现。有了这样的解读,我们就会发现适合儿童阅读、适合儿童学习的最有趣、最简便、最有效的途径。下面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深挖文本的儿童性特点
苏教版教材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发展主体的教育理念,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力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并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儿童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充分地使用好教材。例如教学《赠汪伦》,可以故事导入新课。教师把《赠汪伦》的传说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汪伦是唐朝有名的歌手,很有才学,家住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很喜欢李白的诗,也很想结识李白。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就想出了一个妙计邀来了李白。李白被汪伦交友的热情所感动,临别时,即兴写下《赠汪伦》一诗,表示心底的谢意。”教师课前生动的故事讲述就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诵读古诗的热情,学生开始愿意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
二、改变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
虽然苏教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也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但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静态的画面,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不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模。我们可以通过课件制作,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止的、抽象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教师难以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有条理地表现出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形象地揭示出来,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感知到了语文的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教学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生命桥》一课时,将老羚羊牺牲自己让年轻羚羊跳过山崖的情景用动画表现出来,配一段适合其情景的悲壮音乐,并且将动画的速度调到与音乐和谐。那么这样的教学将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因此体会到了课文情感,加深了理解。
三、重组整合教材内容
关于研读教材,我们常常都满足于自己读懂了什么,臆想着怎样讲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设计怎样的活动学生才能更好地探索,而很少考虑教材内容及其表述方式,很少从学生的视角去分析,哪些内容容易读懂,哪些内容还不太清晰甚至会造成误解;教材设计的活动,哪些操作困难甚至会令学生无所适从,哪些又过于浅显,可以进一步挖掘。显然教师应该从儿童的视角解读教材,进而创造性地进行教材内容的重组和二度开发。如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涉及季节、节日,但由于地域之别,教材的进度与现实生活不能同步,这时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打破教材安排的体系。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练习1》中的“做做说说”和课文《一株紫丁香》时,我就事先联系了艺术课老师:“让我们不同的学科共唱同一首歌吧!”于是,学生们在《老师,您好!》的乐曲中,学完了诗歌《一株紫丁香》,也动手制作了一张贺卡,写上自己想说的话,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在唱唱、画画、读读、做做、说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寻找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的空间与生活空间相等,真可谓“社会空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空间就有多大。”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一些自编或创造,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所用,促进语文多元目标的整合,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拓宽知识面,丰厚语文素养。如上完《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后,教师留下十多分钟,让学生阅读有关史记的资料。一共分为四类:①补充介绍司马迁的故事;②欣赏《史记》中的优秀片段(事先把有关片段翻译成白话文)。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进行选择性地阅读欣赏。由于文化资源丰富,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启迪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课堂上学习高潮叠起,精彩纷呈。通过课本和课外文化资源的结合,学生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还学到了一些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促进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解读教材,需要具有“童眼看教材”的能力。也只有从儿童的视角解读教材,才能给学生留下空间,才能任其思维与想象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