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基于生态学原理,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态化 建设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大学教育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原则运用到大学的教育管理中去,确保大学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之间处于和谐发展状态,使大学、政府、社会、市场等达到最优化发展状态。大学教育生态化强调大学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的“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二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现状
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综合效应。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6年的22%、2008年的23.3%,2009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40%,飞速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短暂急促的启动,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和教育规模的发展程度超出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承载范围,导致了高等教育系统严重的生态危机,在谋求快速发展中走向了反生态之路。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教育系统要保持稳定地发展,就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沟通、交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如果财政支持跟不上规模的发展,就会严重制约教育生态化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财力投入却没有因教育规模的扩张而增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加。但是据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虽呈逐年递增趋势,可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呈总体下降趋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虽在2005年后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还是没有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所规定的目标,没有与扩招的步伐相适应。
(二)高等教育的规模与教育质量失衡。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是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有机统一,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标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总量偏紧,生师比居高不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同学生数量增长的矛盾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基本矛盾。随着我国2000年到2004年的连续扩招,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高校加大了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学校财力有限,学校的生均教学资源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部分教学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三)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失衡。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而且影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造就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多层次、多类型,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却是单一的,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我国长期以来重视高等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模与就业等方面不够重视。不少高校的教学内容、学科专业设置等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脱节,形成了某些专业人才积压浪费和某些专业人才奇缺同时并存的局面,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的失衡,不能够自觉地为区域经济产业升级、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服务。
(四)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失衡。
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自然和社会进化规律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折射,是超越文化、超越时空的社会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区域失重,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上。当前我国东西部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占有、教育投入和教育质量方面明显失衡。另外,东西部高校的类别构成、办学的层次与办学经费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区域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若不加以调整,这种区域失衡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二、高等教育生态化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生态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资源与环境的协调,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教育质量的协调。由高等教育生态化的内涵可见,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环境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是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化的最主要因素。政治环境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行和高等教育的政策上;经济环境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条件。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最终取决于经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容量。此外,文化为高等教育生态化提供了良好的“软实力”,它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是潜在的,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一个时代文化越发达,教育一般也越昌盛。
(二)资源因素。
教育资源是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力投入(如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物质投入(如建筑、设施、教材及其他图书资料等)和各种价值与规范(如社会的期望、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社会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等)。教育资源短缺是限制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决定性因子,制约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低下等严重的生态失衡现象,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呈现出一种超负荷的运行状态。
(三)人口因素。
根据教育资源的供应量,以及教育资源与人口的比例关系来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保持教育事业发展,保持教育生态平衡,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我国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校扩招政策,甚至一些学校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入学普及率。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教育人口的地域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生态化的不平衡。我国东南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发展较快,各种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教育人口容量较大,学校规模也较大。
三、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生态教育理念,强化高等教育生态观。
高等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观念。要按照生态平衡的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评判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建立高等教育协调机制,提高生态承载力。
重构协同一致的高等教育系统制度体系,以法规形式确保制度运行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子系统间互动关系的合理化、规范化,建立高等教育投入均衡机制。高等教育要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断变革主动去适应环境变化,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环境,主动地去改造环境。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进行改造,正确处理和把握好教育系统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提高高教资源承载力,主要是加大办学投入,其次要提高高教人力资源生态承载力。
(三)以生态多样性理论引领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调整。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立足点。高校要改变在精英阶段以学术的标准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要培养数量较少的掌握雄厚基础知识、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也要培养大量能够在短期内投入工作、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劳动者”,坚持专业多样化、办学主体和形式多样化、教育质量标准多样化和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化原则。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2]邹和平.浅议大学教育的生态化[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3]李训贵,张晓琴.教育生态化与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4]张忠迪.大学教育生态化与生态型大学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
[5]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6]周本红.高校教育生态化初探[J].资质文摘,2009,(5).
[7]秦小云,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2004,(24).
[8]李晓霞.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8.
[9]杨春宝.高等教育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承载力分析[D].中国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态化 建设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大学教育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原则运用到大学的教育管理中去,确保大学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之间处于和谐发展状态,使大学、政府、社会、市场等达到最优化发展状态。大学教育生态化强调大学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的“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二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现状
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综合效应。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6年的22%、2008年的23.3%,2009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40%,飞速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短暂急促的启动,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和教育规模的发展程度超出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承载范围,导致了高等教育系统严重的生态危机,在谋求快速发展中走向了反生态之路。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教育系统要保持稳定地发展,就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沟通、交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如果财政支持跟不上规模的发展,就会严重制约教育生态化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财力投入却没有因教育规模的扩张而增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加。但是据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虽呈逐年递增趋势,可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呈总体下降趋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虽在2005年后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还是没有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所规定的目标,没有与扩招的步伐相适应。
(二)高等教育的规模与教育质量失衡。
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是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有机统一,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标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教师总量偏紧,生师比居高不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同学生数量增长的矛盾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基本矛盾。随着我国2000年到2004年的连续扩招,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高校加大了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学校财力有限,学校的生均教学资源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部分教学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三)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失衡。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而且影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新技术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造就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多层次、多类型,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却是单一的,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我国长期以来重视高等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模与就业等方面不够重视。不少高校的教学内容、学科专业设置等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脱节,形成了某些专业人才积压浪费和某些专业人才奇缺同时并存的局面,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的失衡,不能够自觉地为区域经济产业升级、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服务。
(四)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失衡。
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自然和社会进化规律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折射,是超越文化、超越时空的社会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区域失重,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上。当前我国东西部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占有、教育投入和教育质量方面明显失衡。另外,东西部高校的类别构成、办学的层次与办学经费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区域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若不加以调整,这种区域失衡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二、高等教育生态化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教育生态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资源与环境的协调,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教育质量的协调。由高等教育生态化的内涵可见,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环境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是影响高等教育生态化的最主要因素。政治环境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有效运行和高等教育的政策上;经济环境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条件。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最终取决于经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容量。此外,文化为高等教育生态化提供了良好的“软实力”,它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是潜在的,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一个时代文化越发达,教育一般也越昌盛。
(二)资源因素。
教育资源是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教育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力投入(如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物质投入(如建筑、设施、教材及其他图书资料等)和各种价值与规范(如社会的期望、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社会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等)。教育资源短缺是限制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决定性因子,制约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低下等严重的生态失衡现象,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呈现出一种超负荷的运行状态。
(三)人口因素。
根据教育资源的供应量,以及教育资源与人口的比例关系来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保持教育事业发展,保持教育生态平衡,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我国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校扩招政策,甚至一些学校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入学普及率。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教育人口的地域分布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生态化的不平衡。我国东南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发展较快,各种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教育人口容量较大,学校规模也较大。
三、高等教育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生态教育理念,强化高等教育生态观。
高等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转变传统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观念。要按照生态平衡的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评判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建立高等教育协调机制,提高生态承载力。
重构协同一致的高等教育系统制度体系,以法规形式确保制度运行程序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子系统间互动关系的合理化、规范化,建立高等教育投入均衡机制。高等教育要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断变革主动去适应环境变化,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环境,主动地去改造环境。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进行改造,正确处理和把握好教育系统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提高高教资源承载力,主要是加大办学投入,其次要提高高教人力资源生态承载力。
(三)以生态多样性理论引领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调整。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立足点。高校要改变在精英阶段以学术的标准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要培养数量较少的掌握雄厚基础知识、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也要培养大量能够在短期内投入工作、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劳动者”,坚持专业多样化、办学主体和形式多样化、教育质量标准多样化和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化原则。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2]邹和平.浅议大学教育的生态化[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3]李训贵,张晓琴.教育生态化与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4]张忠迪.大学教育生态化与生态型大学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
[5]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6]周本红.高校教育生态化初探[J].资质文摘,2009,(5).
[7]秦小云,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2004,(24).
[8]李晓霞.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08.
[9]杨春宝.高等教育演替过程中的生态承载力分析[D].中国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