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农村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农村普通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包括组织学生阅读、将课堂延伸到室外、构建1+1+3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教育 地理实践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063
一、地理实践力概念
地理实践力,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上是这样定义的: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个人认为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包括地理阅读、地理语言表达、观察地理事物、描绘地理图表、分析地理现象等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的一种地理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那么提高地理实践力就包括户外的社会考察、调查;学校课堂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课堂分为室内和室外);家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等方面。
二、课堂上提高地理实践力的必然性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企业单位等等。但是目前农村地区的现状是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大城市务工经商,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督促成为教育的奢望。有孩子是这样描述的,逢年过节会有一通电话或者回家过个年,需要钱了会打电话要钱,除此之外少有沟通,只看到父母匆匆背影和听到让自己好好学习的唠叨。好在这几年,民工返乡创业,这种现象有所改善。但是比起大城市里的高中,农村高中家庭教育始终很缺乏。
(二)安全压力重如泰山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就学校来讲,不愿成为焦点,出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不允许教师带学生外出考查学习,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甚至放假上学也要求家长或代理家长到学校接送,生怕出现安全事件,这也不足为怪,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放宽,但教育成本上升,房价上涨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多数家庭还是独生子。一旦发生死亡的安全事故,学校家庭都承担不起。所以,课堂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堂成为主要学习阵地,也就成为了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主要阵地。
(三)升学压力巨大
农村普通高中面临和省重点中学、国家级重点中学一样的升学压力,从某个角度说是更大的升学压力。学生生源普遍较差,学校的升学任务重,成绩上要求“低进高出”,面对这样的压力,提升地理成绩需要提升课堂地理实践力的实施。
三、农村普通高中现状
就地理学科而言,乡镇初中不够重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所以高中地理学习基础较差,高中生地理各方面的素养都显得不足。学校缺乏专门的地理实验室、地理教学虚拟演播室等功能更强大的,效果更直观的硬件设施,部分学校有多媒体教学室。但农村高中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的现象,这给我们地理课堂实践力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如何提高地理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值得我们思考,并探究出一些途径供参考。
四、课堂上提高地理实践力的途径
(一)组织学生阅读
我们在课前三至五分钟、课中、课后晚自习前二十分钟组织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对基本地理概念的理解能力。只有有了一定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和素养的提高。我们通过印发阅读资料,人手一份,地理课代表课前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后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阅读资料,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打下理论基础。
(二)将课堂延伸到室外
教室是我们学习的主阵地,但是许多课我们可以将课堂转到室外,比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计算,日影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运用、太阳视运动升落方位、方向的判断等,凡是需要观察、亲自体验的,学校具体条件能够满足的,我们都可以将课堂从室内转到室外。
(三)构建1+1+3自主学习课堂
这是学校领导层提出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围绕一个学习主题,按照一条思维线索,提出相关的三至五个问题。通过实践,个人认为非常适合地理学科,非常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比如在复习中国农业的时候,针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选择以泸县为案例,按照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一条思维线索,提出了①根据视频、图和材料分析泸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②根据材料简述泸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③请为泸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等问题。学生分组探讨并在课堂上分享,教师引导点评。这样一来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观察、阅读、分析等多方面的地理能力。同时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形成正確的人地发展观。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或教具教学
在有条件的学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情景化、问题化。通过多媒体展示模拟实验、纪实短片、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录制成短视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比如,讲到旅游的时候,就有一大主题工业旅游,远的不说,我们泸州就有泸州老窖、泸天化工业园区,教师可以实地考察录制短视频让学生欣赏、观察完成相关的学习。
在没有条件的学校,我们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具或者购买教具或简易实验器材,让理论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观察描述。比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一节,可以用盆子盛水做一个简易的演示实验等等。
五、取得的效果
我个人始终相信:量变引起质变,地理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促使地理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能力的提升,最终会内化成地理素养。通过以上途径,学生成绩得到了提升,在高考中学校单科排名地理学科排名第一。当然成绩不是衡量地理实践力的唯一标准,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形成时间可能较长,在高中阶段或许也未能完成,所以我们只能重过程而不一定能看得到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Z].2018.
【关键词】高中教育 地理实践力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063
一、地理实践力概念
地理实践力,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上是这样定义的: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个人认为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包括地理阅读、地理语言表达、观察地理事物、描绘地理图表、分析地理现象等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的一种地理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那么提高地理实践力就包括户外的社会考察、调查;学校课堂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课堂分为室内和室外);家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等方面。
二、课堂上提高地理实践力的必然性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们可以看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企业单位等等。但是目前农村地区的现状是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大城市务工经商,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督促成为教育的奢望。有孩子是这样描述的,逢年过节会有一通电话或者回家过个年,需要钱了会打电话要钱,除此之外少有沟通,只看到父母匆匆背影和听到让自己好好学习的唠叨。好在这几年,民工返乡创业,这种现象有所改善。但是比起大城市里的高中,农村高中家庭教育始终很缺乏。
(二)安全压力重如泰山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就学校来讲,不愿成为焦点,出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不允许教师带学生外出考查学习,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甚至放假上学也要求家长或代理家长到学校接送,生怕出现安全事件,这也不足为怪,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放宽,但教育成本上升,房价上涨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多数家庭还是独生子。一旦发生死亡的安全事故,学校家庭都承担不起。所以,课堂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堂成为主要学习阵地,也就成为了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主要阵地。
(三)升学压力巨大
农村普通高中面临和省重点中学、国家级重点中学一样的升学压力,从某个角度说是更大的升学压力。学生生源普遍较差,学校的升学任务重,成绩上要求“低进高出”,面对这样的压力,提升地理成绩需要提升课堂地理实践力的实施。
三、农村普通高中现状
就地理学科而言,乡镇初中不够重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所以高中地理学习基础较差,高中生地理各方面的素养都显得不足。学校缺乏专门的地理实验室、地理教学虚拟演播室等功能更强大的,效果更直观的硬件设施,部分学校有多媒体教学室。但农村高中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的现象,这给我们地理课堂实践力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如何提高地理素养之一的地理实践力,值得我们思考,并探究出一些途径供参考。
四、课堂上提高地理实践力的途径
(一)组织学生阅读
我们在课前三至五分钟、课中、课后晚自习前二十分钟组织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对基本地理概念的理解能力。只有有了一定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和素养的提高。我们通过印发阅读资料,人手一份,地理课代表课前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后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阅读资料,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打下理论基础。
(二)将课堂延伸到室外
教室是我们学习的主阵地,但是许多课我们可以将课堂转到室外,比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计算,日影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运用、太阳视运动升落方位、方向的判断等,凡是需要观察、亲自体验的,学校具体条件能够满足的,我们都可以将课堂从室内转到室外。
(三)构建1+1+3自主学习课堂
这是学校领导层提出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围绕一个学习主题,按照一条思维线索,提出相关的三至五个问题。通过实践,个人认为非常适合地理学科,非常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比如在复习中国农业的时候,针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选择以泸县为案例,按照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一条思维线索,提出了①根据视频、图和材料分析泸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②根据材料简述泸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③请为泸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等问题。学生分组探讨并在课堂上分享,教师引导点评。这样一来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观察、阅读、分析等多方面的地理能力。同时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形成正確的人地发展观。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或教具教学
在有条件的学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情景化、问题化。通过多媒体展示模拟实验、纪实短片、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录制成短视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比如,讲到旅游的时候,就有一大主题工业旅游,远的不说,我们泸州就有泸州老窖、泸天化工业园区,教师可以实地考察录制短视频让学生欣赏、观察完成相关的学习。
在没有条件的学校,我们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具或者购买教具或简易实验器材,让理论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观察描述。比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一节,可以用盆子盛水做一个简易的演示实验等等。
五、取得的效果
我个人始终相信:量变引起质变,地理基础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促使地理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能力的提升,最终会内化成地理素养。通过以上途径,学生成绩得到了提升,在高考中学校单科排名地理学科排名第一。当然成绩不是衡量地理实践力的唯一标准,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形成时间可能较长,在高中阶段或许也未能完成,所以我们只能重过程而不一定能看得到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Z].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