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01-01
子曰:“溫故而知新。”大教育家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复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句话仍然受用。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它能把一个部分或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对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作了以下思考:
一、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复习课是难题课、怪题课
有教师认为复习课就是在学生学习并巩固了新知识后,找一些难题、怪题、复杂的题来让学生练习、向学生讲解,以使学生掌握更抽象、更复杂的相关内容。其实,这样只会让学生感觉数学抽象和学习困难,只会扼杀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仅没有查缺补漏的机会,而且这节复习课对他们来说是沉闷的、有压力的、完全无用的。即使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练习这些题目的意义也不大,更何况,这样做,教师已经偏离了新课改的初衷: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不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性
由于复习课与练习课的区别没有得到重视,教师往往把复习课上成单纯的练习课,忽略了小学各阶段数学内容联系的紧密性,因而没有体现出复习课是学生对知识的重建、是学生让已有知识系统化和完整化的过程、是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这让复习题在学生眼中显得枯燥无味和多余,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3.教师操纵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部分教师已经开始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在复习课中把小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的内容分别从头到尾串联起来,但在此过程中,却是老师直接展示知识网络图或是自己一边回忆一边板书,学生仅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温故知新”。
1.复习课中应避免难题、偏题和怪题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数学复习课前,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课内外作业、课堂上的表现等了解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不熟练、不清晰的内容作补充,以便查缺补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针对复习的综合性设计综合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空间,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以这样的方式来巩固旧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练习太难、太偏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而且难题、偏题和怪题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完全没有意义,小学的数学学习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故因避免难、偏、怪题。
2.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性
新课改要求重视知识间的联系,甚至学科间的联系。复习课是在学生学习并巩固了新知识后,把所学新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数学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大部分内容跨领域、跨学科地联系着许多知识,这些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也有紧密联系,在复习时,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需要联系各学科,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当扩展,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重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学生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数学活动中,加深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强化运算,并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还能对“面积”等问题作出适当拓展。
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整理知识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中要体现“双主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复习课中,学生回答“学了什么”的过程便是知识在其头脑中再现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自身的主导性,引导学生自己回忆并串联知识,使知识真正属于学生自己。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复习课设计中,教师应针对复习内容设计相应的知识入口,利用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完一个部分或一个单元的内容后,让学生独立或者合作画出复习网络图,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或是写写数学学习总结,通过书面语言,既培养了他们整理知识的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复习课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明确目标,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在以教学目标为目的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到复习课也会有“新鲜感”,使复习课真正服务于素质教育。
子曰:“溫故而知新。”大教育家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复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句话仍然受用。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它能把一个部分或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对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作了以下思考:
一、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复习课是难题课、怪题课
有教师认为复习课就是在学生学习并巩固了新知识后,找一些难题、怪题、复杂的题来让学生练习、向学生讲解,以使学生掌握更抽象、更复杂的相关内容。其实,这样只会让学生感觉数学抽象和学习困难,只会扼杀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仅没有查缺补漏的机会,而且这节复习课对他们来说是沉闷的、有压力的、完全无用的。即使对学习优秀的学生,练习这些题目的意义也不大,更何况,这样做,教师已经偏离了新课改的初衷: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不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性
由于复习课与练习课的区别没有得到重视,教师往往把复习课上成单纯的练习课,忽略了小学各阶段数学内容联系的紧密性,因而没有体现出复习课是学生对知识的重建、是学生让已有知识系统化和完整化的过程、是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这让复习题在学生眼中显得枯燥无味和多余,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3.教师操纵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部分教师已经开始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在复习课中把小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的内容分别从头到尾串联起来,但在此过程中,却是老师直接展示知识网络图或是自己一边回忆一边板书,学生仅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温故知新”。
1.复习课中应避免难题、偏题和怪题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数学复习课前,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课内外作业、课堂上的表现等了解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不熟练、不清晰的内容作补充,以便查缺补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针对复习的综合性设计综合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空间,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以这样的方式来巩固旧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练习太难、太偏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而且难题、偏题和怪题对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完全没有意义,小学的数学学习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故因避免难、偏、怪题。
2.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性
新课改要求重视知识间的联系,甚至学科间的联系。复习课是在学生学习并巩固了新知识后,把所学新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数学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大部分内容跨领域、跨学科地联系着许多知识,这些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也有紧密联系,在复习时,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需要联系各学科,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当扩展,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重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学生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数学活动中,加深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强化运算,并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还能对“面积”等问题作出适当拓展。
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整理知识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中要体现“双主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复习课中,学生回答“学了什么”的过程便是知识在其头脑中再现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自身的主导性,引导学生自己回忆并串联知识,使知识真正属于学生自己。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复习课设计中,教师应针对复习内容设计相应的知识入口,利用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完一个部分或一个单元的内容后,让学生独立或者合作画出复习网络图,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或是写写数学学习总结,通过书面语言,既培养了他们整理知识的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复习课课堂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明确目标,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在以教学目标为目的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到复习课也会有“新鲜感”,使复习课真正服务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