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体验·感悟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新增加的。教材首先通过讲故事引入,再出示“桂林山水”情景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数字卡,钟面,课件。
  
  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
  
  1. 讲故事——猴子捞月
  师:同学们,月亮真的掉到井里了吗?
  生:不是,那只是月亮的倒影。
  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欣赏“倒影”,多媒体出示“桂林山水图”(静态)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我发现一座像大象的山,而且水中也有一座这样的山,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山和岸上的山一模一样,对称的。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这“倒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的主题图。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山水及其倒影,擦桌子的小男孩及镜子里的小男孩,引入新课。这样的引入情镜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而且蕴涵了生活中镜面对称的两种典型现象,即关于水平面的对称和关于竖直平面的对称,使学生快速感知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样的导入,不刻意雕琢,不故弄玄虚,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能有效服务于教学目标,其教学效果是过多地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数学活动的做法比拟的。
  
  二、照镜实践,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师:镜面对称中蕴涵着什么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 猜测判断
  ⑴男孩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将怎样运动?当男孩举起双手时,镜子里的男孩会做出什么动作?
  ⑵女孩面对镜子,左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笔。镜子里的女孩哪只手拿纸?哪只手拿笔?
  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的一系列自主猜想,诱发了其跳跃思维,加快了其知识形式的进程。
  2. 演示验证
  ⑴看课本验证。学生学习课本“做一做”中的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
  ⑵照镜子验证。
  活动要求:对你猜测判断的结论进行验证,可以个人单独进行,也可以数人合作攻关。
  汇报演示:通过在大讲台上的大镜子前表演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从而验证你的观点,大家作评判,也可提出质疑。
  大家看到的演示:男孩后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前走一步;男孩向后退一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后退一步,男孩举起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举起双手;男孩放下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放下双手。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镜子里的女孩变右手拿着一张纸;女孩右手拿着笔,镜子里的女孩变左手拿着笔。
  3. 归纳特征
  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发生了变化——方向相反。这就是镜面对称的规律(板书:镜面对称)。
  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通过“猜测、验证、归纳”轻松地把镜面对称的特征从复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让学生轻松地建立起镜面对称的表象。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种方法验证镜面对称现象的判断猜想,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镜面对称现象,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
  
  三、多种练习,拓展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1. “镜面对称”课中练
  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镜外人,同学们做镜内人。随着教师的口令一起做。
  “体验”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它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2. 看镜子,还原来面目
  完成教材第71页第1题、第2题,让学生想出还原办法:拿镜中数字,镜中时间再照镜子,可以还原出原来的数字和时间。
  3. 利用对称知识猜图形
  教材第71页第4题,教师出示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案的一半,让学生利用对称的知识判断出示的是什么图形,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并讨论轴对称与镜面对称有什么区别。
  4. 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镜面对称现象
  观看课件:桂林山水风光,这些江中的倒影也是镜面对称的现象,由于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不同,镜面成像的特征也会有所不一样,我们今天学的镜面对称,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是怎样的?
  练习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不可忽略的有效手段。本环节练习,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通过变式练习、对比练习,做、写、说等多种练习形式,拓展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这样的练习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它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四、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
  
  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记下来,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习活动赖以发生持续的心理背景,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当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处于自由、安全、积极的情感交流状态,学生就会把潜在的情感转移到数学内容的学习上,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趣。我在课堂上积极努力地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进行快乐的数学游戏。
  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地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照镜子做一做,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让学生明白照镜子时看起来是一样的,其实有相对性的差别蕴涵其中。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学一知一,学二知二,而是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总结、比较,找出学习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我们正确使用了教材,精心预设了教学环节,才能促进课堂内的更多生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锋.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著.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第2辑[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4]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乐清市虹桥镇龙泽小学)
其他文献
欧洲的一位教育心理学家在一所大学进行过一项调研:请200名大学生按照提供的选项如实选择自己欣赏或崇拜的名人。当然,如果不欣赏或不崇拜,就可不必选擇。他为大学生提供的四个选项分别是:A巴尔扎克、B贝多芬、C毕加索、D不欣赏或都不崇拜。同时,他要求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名人作出简要的生平介绍。  统计结果是:  30%的大学生欣赏或崇拜巴尔扎克。这些大学生认为,巴尔扎克最大的特点是勤奋努力。他有一个精
二00五年夏,中法文化交流年进入尾声,时任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法国汉学家柯蓉(Christine Cornet)与合作者方许文(FrancoisVerdier)等,分别在上海、苏州和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水上人家”的摄影艺术展。展品是从法国神父卫德骥(Joseph De Reviers De Mauny,1892-1974)于一九三二年秋至一九三三年夏在中国拍摄的四千多张照片中选出,这些照片再现了
江苏省苏州中学历来重视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较强,特长明显,人格健全,社会适应性强”上。可以看出,学生培养目标的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健康的心理作为基础。所以说,心理素质是学生众多素质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校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1996年,学校确定了“中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心理
【编者按】城市作为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存在,总会伴随着现代化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这些也引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展和推进相关的研究。但是理论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一直存在。如何捕捉与城市空间相互形塑的种种社会过程,寻求建设性的共识是学者们讨论的初衷。  谭纵波:城市问题最近被人热议,我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每到这个时候,好像就会有一种批评我们这个专业的声音。我想说,不是所有问题都应由城市规划来“背锅”。城市
摘要:设计形式多变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玩耍,在作业中学习,甚至在作业中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关键词:玩耍、兴、表演、唱歌     小学英语教育的初衷是引领小学生们走进英语的殿堂,接触英语,并培养小学生们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知识,学本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学生
关键词:非暴力沟通;高二;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4-0024-04  【理论依据】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了一种沟通方式,叫作“非暴力沟通”。他通过大量实践发现,非暴力沟通能够帮助理解自己、改善人际关系、协调各种争论和沖突。  非暴力沟通模式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认为,非暴力沟通的关键不在于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又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要取得“减负”与提高质量的双赢效果,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变抱着走、领着走为指路走,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教学有如教孩子走路,而教孩子走路的方法,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①抱着走;②领着走;③指路走。第三种教走法,是一种导师式的教走法,就是大人给孩子指明一条道
楊根思1922年出生于江苏一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苏中新四军在抗日根据地扩军,他便加入其中,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勇猛的战士。1945年6月,浙西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战后,杨根思获得团“战斗模范”称号。同年1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新四军开展大练兵运动期间,杨根思苦练技术,成为一名爆破能手。1946年6月,新四军发起攻打泰安残余伪军的战争。其间,伪军退守西关制高点天主教堂房顶,以机关枪封锁房前
阳春三月的一个拂晓,我们告别了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镇,驱车向虎跳峡进发。旅游车爬上凤凰山顶,远方,玉龙雪山和啥巴雪山已经披上万道霞光。车行百里,跨过金沙江公路大桥,进入中甸县境。透过车窗,只见从石鼓方向流来的江水十分平稳。不一会,转过一道山,导游小杨操着带白族口音的普通话,激动地喊道:“你们看,虎跳峡到了!”我们向前望去,看到了两座雪峰和绝壁夹着一个黑深深的大峡口,山崩地裂般的水流冲击声阵阵传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也就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尤其讲究这个开头。如何开头,说穿了,就是如何设计导入的问题。如果这个导入设计得好,就会产生极强的吸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导入设计得不好,就会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为两个不协调的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较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会去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导入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