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新增加的。教材首先通过讲故事引入,再出示“桂林山水”情景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数字卡,钟面,课件。
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
1. 讲故事——猴子捞月
师:同学们,月亮真的掉到井里了吗?
生:不是,那只是月亮的倒影。
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欣赏“倒影”,多媒体出示“桂林山水图”(静态)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我发现一座像大象的山,而且水中也有一座这样的山,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山和岸上的山一模一样,对称的。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这“倒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的主题图。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山水及其倒影,擦桌子的小男孩及镜子里的小男孩,引入新课。这样的引入情镜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而且蕴涵了生活中镜面对称的两种典型现象,即关于水平面的对称和关于竖直平面的对称,使学生快速感知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样的导入,不刻意雕琢,不故弄玄虚,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能有效服务于教学目标,其教学效果是过多地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数学活动的做法比拟的。
二、照镜实践,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师:镜面对称中蕴涵着什么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 猜测判断
⑴男孩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将怎样运动?当男孩举起双手时,镜子里的男孩会做出什么动作?
⑵女孩面对镜子,左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笔。镜子里的女孩哪只手拿纸?哪只手拿笔?
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的一系列自主猜想,诱发了其跳跃思维,加快了其知识形式的进程。
2. 演示验证
⑴看课本验证。学生学习课本“做一做”中的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
⑵照镜子验证。
活动要求:对你猜测判断的结论进行验证,可以个人单独进行,也可以数人合作攻关。
汇报演示:通过在大讲台上的大镜子前表演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从而验证你的观点,大家作评判,也可提出质疑。
大家看到的演示:男孩后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前走一步;男孩向后退一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后退一步,男孩举起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举起双手;男孩放下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放下双手。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镜子里的女孩变右手拿着一张纸;女孩右手拿着笔,镜子里的女孩变左手拿着笔。
3. 归纳特征
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发生了变化——方向相反。这就是镜面对称的规律(板书:镜面对称)。
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通过“猜测、验证、归纳”轻松地把镜面对称的特征从复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让学生轻松地建立起镜面对称的表象。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种方法验证镜面对称现象的判断猜想,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镜面对称现象,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
三、多种练习,拓展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1. “镜面对称”课中练
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镜外人,同学们做镜内人。随着教师的口令一起做。
“体验”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它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2. 看镜子,还原来面目
完成教材第71页第1题、第2题,让学生想出还原办法:拿镜中数字,镜中时间再照镜子,可以还原出原来的数字和时间。
3. 利用对称知识猜图形
教材第71页第4题,教师出示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案的一半,让学生利用对称的知识判断出示的是什么图形,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并讨论轴对称与镜面对称有什么区别。
4. 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镜面对称现象
观看课件:桂林山水风光,这些江中的倒影也是镜面对称的现象,由于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不同,镜面成像的特征也会有所不一样,我们今天学的镜面对称,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是怎样的?
练习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不可忽略的有效手段。本环节练习,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通过变式练习、对比练习,做、写、说等多种练习形式,拓展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这样的练习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它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四、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
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记下来,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习活动赖以发生持续的心理背景,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当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处于自由、安全、积极的情感交流状态,学生就会把潜在的情感转移到数学内容的学习上,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趣。我在课堂上积极努力地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进行快乐的数学游戏。
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地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照镜子做一做,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让学生明白照镜子时看起来是一样的,其实有相对性的差别蕴涵其中。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学一知一,学二知二,而是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总结、比较,找出学习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我们正确使用了教材,精心预设了教学环节,才能促进课堂内的更多生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锋.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著.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第2辑[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4]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乐清市虹桥镇龙泽小学)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新增加的。教材首先通过讲故事引入,再出示“桂林山水”情景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数字卡,钟面,课件。
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
1. 讲故事——猴子捞月
师:同学们,月亮真的掉到井里了吗?
生:不是,那只是月亮的倒影。
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欣赏“倒影”,多媒体出示“桂林山水图”(静态)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我发现一座像大象的山,而且水中也有一座这样的山,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山和岸上的山一模一样,对称的。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这“倒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的主题图。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山水及其倒影,擦桌子的小男孩及镜子里的小男孩,引入新课。这样的引入情镜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而且蕴涵了生活中镜面对称的两种典型现象,即关于水平面的对称和关于竖直平面的对称,使学生快速感知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样的导入,不刻意雕琢,不故弄玄虚,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能有效服务于教学目标,其教学效果是过多地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数学活动的做法比拟的。
二、照镜实践,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师:镜面对称中蕴涵着什么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 猜测判断
⑴男孩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将怎样运动?当男孩举起双手时,镜子里的男孩会做出什么动作?
⑵女孩面对镜子,左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笔。镜子里的女孩哪只手拿纸?哪只手拿笔?
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的一系列自主猜想,诱发了其跳跃思维,加快了其知识形式的进程。
2. 演示验证
⑴看课本验证。学生学习课本“做一做”中的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
⑵照镜子验证。
活动要求:对你猜测判断的结论进行验证,可以个人单独进行,也可以数人合作攻关。
汇报演示:通过在大讲台上的大镜子前表演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从而验证你的观点,大家作评判,也可提出质疑。
大家看到的演示:男孩后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前走一步;男孩向后退一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后退一步,男孩举起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举起双手;男孩放下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放下双手。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镜子里的女孩变右手拿着一张纸;女孩右手拿着笔,镜子里的女孩变左手拿着笔。
3. 归纳特征
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发生了变化——方向相反。这就是镜面对称的规律(板书:镜面对称)。
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通过“猜测、验证、归纳”轻松地把镜面对称的特征从复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让学生轻松地建立起镜面对称的表象。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种方法验证镜面对称现象的判断猜想,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镜面对称现象,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
三、多种练习,拓展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1. “镜面对称”课中练
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镜外人,同学们做镜内人。随着教师的口令一起做。
“体验”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它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2. 看镜子,还原来面目
完成教材第71页第1题、第2题,让学生想出还原办法:拿镜中数字,镜中时间再照镜子,可以还原出原来的数字和时间。
3. 利用对称知识猜图形
教材第71页第4题,教师出示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案的一半,让学生利用对称的知识判断出示的是什么图形,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并讨论轴对称与镜面对称有什么区别。
4. 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镜面对称现象
观看课件:桂林山水风光,这些江中的倒影也是镜面对称的现象,由于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不同,镜面成像的特征也会有所不一样,我们今天学的镜面对称,镜面与物体的位置、角度是怎样的?
练习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不可忽略的有效手段。本环节练习,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通过变式练习、对比练习,做、写、说等多种练习形式,拓展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这样的练习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它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四、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
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记下来,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习活动赖以发生持续的心理背景,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当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处于自由、安全、积极的情感交流状态,学生就会把潜在的情感转移到数学内容的学习上,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趣。我在课堂上积极努力地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进行快乐的数学游戏。
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地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照镜子做一做,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让学生明白照镜子时看起来是一样的,其实有相对性的差别蕴涵其中。我们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学一知一,学二知二,而是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总结、比较,找出学习的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我们正确使用了教材,精心预设了教学环节,才能促进课堂内的更多生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锋.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著.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卷第2辑[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4]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乐清市虹桥镇龙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