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我们认为要想使每位教师在活动中获得专业发展,就必须以一种有效轻松的教研方式,贴近教师的教育实践和需要,将教研与日常教育行为紧密结合。因此,我们采用多元对话的教研方式,以区域活动中的问题为切入点,让教师用自己的方式研究问题,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
研究始于问题,明确问题是开展教研活动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勇于和问题对话,在查找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
(一)达成共识,采用问题诊断式的跟踪活动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教师常态下区域活动的问题诊断,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与问题的对话。于是,教研组采用问题诊断式的跟踪活动,挖掘区域活动中存在的真问题,达到萌生教师教育智慧的目的。活动前,我们让每位教师都认识到:问题诊断式跟踪不是为了挑某个人的毛病,更不是专业水平测试,而是为了了解常态下的区域活动现状,帮助教师观察、发现、提炼出区域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有效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及努力方向。
(二)有效反馈,开展问题诊断后的交流碰撞
我们对每个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教师的组织指导、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观摩交流。经过诊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的根本问题是活动的“低效”,教师缺乏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关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问题诊断”后的反馈,分三步:一是小组内的自由交流,让诊断者和组织者进行对话。教师们认真谈思路,说成功和不足,有欣赏、有疑惑、有共鸣、有争论。问题集中在材料价值取向单一、封闭,教师对幼儿主动发展支持少,幼儿在区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二是整理形成小组评议意见,在全园教师中集体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反思,引导全园教师思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三是梳理问题,提出下一步计划。就这样,我们将把握区域的核心价值,挖掘材料的教育内涵,提升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作为解决问题的“处方”。当教师们受益后,也就真正意识到“问题诊断”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求教师将参加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个片段,通过叙事的形式撰写出来,以用于下一步的研讨。
为了促使教师更好地与自我对话,我们从区域活动的叙事入手,使教师像写故事一样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组织区域活动中的困惑与不足,品味区域活动中的“酸、甜、苦”味。
(一)“甜味”反思
在研究中,当教师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时,心里的感受是“甜甜的”,这种成功的体验,实现了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如教师在建构区倾听“争吵”时,会发现该区存在的问题:区域内部布局不合理、幼儿规则意识不强。教研时我们鼓励教师把问题交给孩子处理。教师从引导幼儿寻找问题原因入手,支持幼儿自主布置、管理建构区,自己制定适宜的搭建规则,搜集搭建范例,设计搭建方案,开展小组搭建比赛,展示介绍搭建作品……使幼儿由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让幼儿在管理中学会换位思考,提升管理能力。教师支持幼儿有效地“管理自己、管理区域”,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发展,教师在尝到区域活动研究的“甜头”的同时,也增长了实践的智慧。
(二)“酸味”反思
在区域活动的课题研究中,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有时却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用教师自己的话说:感觉心里酸溜溜的。在娃娃家的创设中,教师信心十足地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娃娃家布置得很温馨,材料也琳琅满目。几天后,教师却困惑了,为何费了很大劲孩子却没了兴趣。对话教研中,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阐述做出的改变:从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入手,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引进家长资源,引导幼儿自主创建自己的家。教师和幼儿一起拆开纸箱子,将纸板分割成各个房间,并贴上房间的标志,为幼儿营造出“家的感觉”。接下来,师幼继续拓展区域空间,将娃娃家引向户外,创设大自然中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家。教师在与自我的对话中认识到: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立足于幼儿的兴趣需要。
(三)“苦味”反思
在一次科学区和制作区整合的失败尝试中,教师感到苦恼:我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了领域之间的整合,开展了生态式的区域活动,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呢?我们针对该教师记录的“区域故事”认真交流,提出“你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了”。该教师发现自己的“好意”仅仅是一厢情愿,她通过反思领悟到:只有仔细倾听孩子的“秘密”,从孩子的视角去想、去看,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发展。与自我的有效对话,逐渐使教师们品味到区域活动研究的乐趣,在我园《我讲我的故事》区域活动叙事集中,随处可以看到教师们进行自我对话的心路历程。
强调教师自我对话的同时,必须开放自己,加强同伴间的交流对话、共享协作,形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彼此支持的共同体。
(一)开放对话
1.以“教师论坛”为载体,实现对话。即通过论坛,让教师交换信息,把自己看书的体会、实践的观点介绍给大家,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与实践性。2.以“畅谈十分钟”为方式,深度汇谈。即通过有主题或者是无主题的对话交流,將大家对区域活动的看法和思想汇总起来,生成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二)群体解读
通过“案例解读”引领教师围绕区域活动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与看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如针对“如何引导幼儿制定、实施区域计划,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问题,我们结合《活动中的幼儿》第二、第四章节的理论学习,开展了“我们的区域活动计划”的案例解读。通过群体解读,分析幼儿在制定区域计划时出现的六种不同状况,并从帮助幼儿制定计划,支持幼儿实施计划,丰富幼儿区域计划三方面,整理出多种指导策略。 (三)多元分享
1.亮点带动。通过组织区域环境创设大比拼、特色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观摩活动,让教师挖掘亮点,全园分享成功的经验,这种做法不仅有效实现了同伴互助,更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2.特色展示。结合幼儿园的地域特点,引导教师利用高粱秆、玉米皮、苍耳等自然材料开展区域活动,体验材料投放特色,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推动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开展案例研究活动中,我们植根于区域活动常态化的实践,直面教师的真问题进行了“艺术性地呈现区域活动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研究,并通过以下典型案例开展三次教研,成功促动了教师与实践的对话。
(一)实地查看材料呈现,与问题对话,初步进行问题诊断
我们实地查看各班材料呈现方式,初步进行问题诊断:材料摆放时分类不明确,缺乏相应标识;不同年龄班的不同区域材料呈现方式的指向性不明确。针对问题,各班对区域材料的摆放进行了調整:一是根据材料的不同质地,对每个区域的材料和盛放器皿进行分类,从种类、颜色等方面进行艺术性调整;二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玩具橱和盛放器皿上贴上相应的标识;三是对科学区、益智区、操作区等主题性明显的游戏材料用大月饼盒进行分类,如“蝴蝶找花的游戏”“物体的沉浮”“母鸡下蛋”等游戏。如此呈现是否就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呢?如何将需要幼儿探究的问题呈现在材料中?带着问题我们又进行第二次的深入研讨。
(二)录像回放引发实践,与实践对话,找出问题的症结
1.录像回放式的问题点击。在教研活动时,我们会重现区域游戏情景,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审视活动,剖析同伴的教学行为。当活动录像再现时,教师们发现虽然孩子们都自主地选择了区域,可幼儿每进行一次粘贴活动,就要不断地取放与粘贴有关分类放置的各种材料。在串珠和绕线游戏时,尽管教师考虑到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投放了粗细、硬度各异的线绳,并将线绳、大小不同的串珠分类放在不同的筐里,可几个孩子同时游戏时还是出现了缠绕现象。在操作用月饼盒子提供的有主题的活动材料时,教师缺乏相应的问题支持策略。组织活动的教师也有点手忙脚乱,不是忙着到这边整理材料,就是忙着去讲解玩法和提出问题,这显然与研讨的初衷是相悖的。基于以上问题,教师们想到了“孩子学什么、做什么之前,教师自身也要体验其中的难点、关键点”,于是我们进行了下一轮的教研。
2.亲身体验式的问题确诊。教研组要求教师带着问题置身各班的区域中:这样的材料呈现方式是否便于幼儿游戏?如何将需要幼儿探究的问题呈现在材料中?如探索承重试验时,教师们面对创设的“试一试它们的承重一样吗”的问题情境时的猜想是五花八门的:“是看不同纸张的承重能力吧”“是看不同长短同种纸的承重能力吧”“是看不同材料的承重能力吧”“问题提出的目的不明确呀”。结合亲历中发现的问题,每人形成了一份区域活动观察分析实录,教师针对实录进行推进式研讨,博采众长,重新设计形成一份聚合集体智慧的区域创设方案。通过比较、研讨,教师们意识到区域材料的呈现要从细处下手,把关注幼儿的需要作为艺术性呈现材料的原则。
(三)细化材料呈现艺术,与同伴对话,亮点展示积淀智慧
在第三次材料投放的研讨和区域活动的跟进式观摩中,教师们集思广益,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将各种线绳缠绕在可转动的轴杆上,并固定到有孔的大塑料瓶中,幼儿只要找到自己需要的线绳头,轻轻一拉就能进行串珠和绕线的游戏;将大月饼盒分割成十六个小格子,装上不同的粘贴材料和所需工具,在盒面贴上相应的范例,幼儿操作时只需取放一个盒子,一切就解决了;教师们还创设了一定的趣味情景来展示幼儿作品,如创设“蛋的一家”,展示幼儿制作的蛋宝宝;在有主题的操作材料盒上,教师们将问题、操作方法和下一步的探索目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小班运用照片、中班利用相应的范例和图示、大班则是图示与文字相结合,并张贴了相应的问题板,集问题、步骤、记录为一体。这些都是教师们经过研讨后呈现出来的,我们将这些策略作为亮点推广到全园,促进了教师的多元对话。
一、以问题诊断为切入点,开展问题对话,萌生教育智慧
研究始于问题,明确问题是开展教研活动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勇于和问题对话,在查找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
(一)达成共识,采用问题诊断式的跟踪活动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教师常态下区域活动的问题诊断,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与问题的对话。于是,教研组采用问题诊断式的跟踪活动,挖掘区域活动中存在的真问题,达到萌生教师教育智慧的目的。活动前,我们让每位教师都认识到:问题诊断式跟踪不是为了挑某个人的毛病,更不是专业水平测试,而是为了了解常态下的区域活动现状,帮助教师观察、发现、提炼出区域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有效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及努力方向。
(二)有效反馈,开展问题诊断后的交流碰撞
我们对每个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教师的组织指导、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观摩交流。经过诊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的根本问题是活动的“低效”,教师缺乏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关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问题诊断”后的反馈,分三步:一是小组内的自由交流,让诊断者和组织者进行对话。教师们认真谈思路,说成功和不足,有欣赏、有疑惑、有共鸣、有争论。问题集中在材料价值取向单一、封闭,教师对幼儿主动发展支持少,幼儿在区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二是整理形成小组评议意见,在全园教师中集体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反思,引导全园教师思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三是梳理问题,提出下一步计划。就这样,我们将把握区域的核心价值,挖掘材料的教育内涵,提升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作为解决问题的“处方”。当教师们受益后,也就真正意识到“问题诊断”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求教师将参加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个片段,通过叙事的形式撰写出来,以用于下一步的研讨。
二、以叙事研究为基本点,实现自我对话,增长教育智慧
为了促使教师更好地与自我对话,我们从区域活动的叙事入手,使教师像写故事一样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组织区域活动中的困惑与不足,品味区域活动中的“酸、甜、苦”味。
(一)“甜味”反思
在研究中,当教师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时,心里的感受是“甜甜的”,这种成功的体验,实现了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如教师在建构区倾听“争吵”时,会发现该区存在的问题:区域内部布局不合理、幼儿规则意识不强。教研时我们鼓励教师把问题交给孩子处理。教师从引导幼儿寻找问题原因入手,支持幼儿自主布置、管理建构区,自己制定适宜的搭建规则,搜集搭建范例,设计搭建方案,开展小组搭建比赛,展示介绍搭建作品……使幼儿由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让幼儿在管理中学会换位思考,提升管理能力。教师支持幼儿有效地“管理自己、管理区域”,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发展,教师在尝到区域活动研究的“甜头”的同时,也增长了实践的智慧。
(二)“酸味”反思
在区域活动的课题研究中,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有时却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用教师自己的话说:感觉心里酸溜溜的。在娃娃家的创设中,教师信心十足地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娃娃家布置得很温馨,材料也琳琅满目。几天后,教师却困惑了,为何费了很大劲孩子却没了兴趣。对话教研中,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阐述做出的改变:从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入手,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引进家长资源,引导幼儿自主创建自己的家。教师和幼儿一起拆开纸箱子,将纸板分割成各个房间,并贴上房间的标志,为幼儿营造出“家的感觉”。接下来,师幼继续拓展区域空间,将娃娃家引向户外,创设大自然中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家。教师在与自我的对话中认识到: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立足于幼儿的兴趣需要。
(三)“苦味”反思
在一次科学区和制作区整合的失败尝试中,教师感到苦恼:我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了领域之间的整合,开展了生态式的区域活动,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呢?我们针对该教师记录的“区域故事”认真交流,提出“你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了”。该教师发现自己的“好意”仅仅是一厢情愿,她通过反思领悟到:只有仔细倾听孩子的“秘密”,从孩子的视角去想、去看,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发展。与自我的有效对话,逐渐使教师们品味到区域活动研究的乐趣,在我园《我讲我的故事》区域活动叙事集中,随处可以看到教师们进行自我对话的心路历程。
三、以交流共享为增长点,加强同伴对话,汲取教育智慧
强调教师自我对话的同时,必须开放自己,加强同伴间的交流对话、共享协作,形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彼此支持的共同体。
(一)开放对话
1.以“教师论坛”为载体,实现对话。即通过论坛,让教师交换信息,把自己看书的体会、实践的观点介绍给大家,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与实践性。2.以“畅谈十分钟”为方式,深度汇谈。即通过有主题或者是无主题的对话交流,將大家对区域活动的看法和思想汇总起来,生成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二)群体解读
通过“案例解读”引领教师围绕区域活动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与看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如针对“如何引导幼儿制定、实施区域计划,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问题,我们结合《活动中的幼儿》第二、第四章节的理论学习,开展了“我们的区域活动计划”的案例解读。通过群体解读,分析幼儿在制定区域计划时出现的六种不同状况,并从帮助幼儿制定计划,支持幼儿实施计划,丰富幼儿区域计划三方面,整理出多种指导策略。 (三)多元分享
1.亮点带动。通过组织区域环境创设大比拼、特色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观摩活动,让教师挖掘亮点,全园分享成功的经验,这种做法不仅有效实现了同伴互助,更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2.特色展示。结合幼儿园的地域特点,引导教师利用高粱秆、玉米皮、苍耳等自然材料开展区域活动,体验材料投放特色,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推动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以案例研究为推进点,促动实践对话,积淀教育智慧
在开展案例研究活动中,我们植根于区域活动常态化的实践,直面教师的真问题进行了“艺术性地呈现区域活动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研究,并通过以下典型案例开展三次教研,成功促动了教师与实践的对话。
(一)实地查看材料呈现,与问题对话,初步进行问题诊断
我们实地查看各班材料呈现方式,初步进行问题诊断:材料摆放时分类不明确,缺乏相应标识;不同年龄班的不同区域材料呈现方式的指向性不明确。针对问题,各班对区域材料的摆放进行了調整:一是根据材料的不同质地,对每个区域的材料和盛放器皿进行分类,从种类、颜色等方面进行艺术性调整;二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玩具橱和盛放器皿上贴上相应的标识;三是对科学区、益智区、操作区等主题性明显的游戏材料用大月饼盒进行分类,如“蝴蝶找花的游戏”“物体的沉浮”“母鸡下蛋”等游戏。如此呈现是否就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呢?如何将需要幼儿探究的问题呈现在材料中?带着问题我们又进行第二次的深入研讨。
(二)录像回放引发实践,与实践对话,找出问题的症结
1.录像回放式的问题点击。在教研活动时,我们会重现区域游戏情景,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审视活动,剖析同伴的教学行为。当活动录像再现时,教师们发现虽然孩子们都自主地选择了区域,可幼儿每进行一次粘贴活动,就要不断地取放与粘贴有关分类放置的各种材料。在串珠和绕线游戏时,尽管教师考虑到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投放了粗细、硬度各异的线绳,并将线绳、大小不同的串珠分类放在不同的筐里,可几个孩子同时游戏时还是出现了缠绕现象。在操作用月饼盒子提供的有主题的活动材料时,教师缺乏相应的问题支持策略。组织活动的教师也有点手忙脚乱,不是忙着到这边整理材料,就是忙着去讲解玩法和提出问题,这显然与研讨的初衷是相悖的。基于以上问题,教师们想到了“孩子学什么、做什么之前,教师自身也要体验其中的难点、关键点”,于是我们进行了下一轮的教研。
2.亲身体验式的问题确诊。教研组要求教师带着问题置身各班的区域中:这样的材料呈现方式是否便于幼儿游戏?如何将需要幼儿探究的问题呈现在材料中?如探索承重试验时,教师们面对创设的“试一试它们的承重一样吗”的问题情境时的猜想是五花八门的:“是看不同纸张的承重能力吧”“是看不同长短同种纸的承重能力吧”“是看不同材料的承重能力吧”“问题提出的目的不明确呀”。结合亲历中发现的问题,每人形成了一份区域活动观察分析实录,教师针对实录进行推进式研讨,博采众长,重新设计形成一份聚合集体智慧的区域创设方案。通过比较、研讨,教师们意识到区域材料的呈现要从细处下手,把关注幼儿的需要作为艺术性呈现材料的原则。
(三)细化材料呈现艺术,与同伴对话,亮点展示积淀智慧
在第三次材料投放的研讨和区域活动的跟进式观摩中,教师们集思广益,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将各种线绳缠绕在可转动的轴杆上,并固定到有孔的大塑料瓶中,幼儿只要找到自己需要的线绳头,轻轻一拉就能进行串珠和绕线的游戏;将大月饼盒分割成十六个小格子,装上不同的粘贴材料和所需工具,在盒面贴上相应的范例,幼儿操作时只需取放一个盒子,一切就解决了;教师们还创设了一定的趣味情景来展示幼儿作品,如创设“蛋的一家”,展示幼儿制作的蛋宝宝;在有主题的操作材料盒上,教师们将问题、操作方法和下一步的探索目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小班运用照片、中班利用相应的范例和图示、大班则是图示与文字相结合,并张贴了相应的问题板,集问题、步骤、记录为一体。这些都是教师们经过研讨后呈现出来的,我们将这些策略作为亮点推广到全园,促进了教师的多元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