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主张和治学方法直到今天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认为是苏格拉底首创,事实上,孔子才是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之父。
其启发式理念体现在他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首先,孔子强调必须待学生出现“愤悱”后,教师才能实施启发;其次,通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必须适度启发。
一是“引而不发”和“自省自得”。“引而不发”是针对学生自求自省后可自得而言的,是孔子启发教学的基本形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学、思、行发展主体能动性,从而促进完美人格形成。因此,“自求自得”是孔子眼里最理想的教学形式。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2]是说教师要像射手一样,满弓搭箭而不发,做跃跃欲试样,以此启发和诱导学生,让他们领会“习射”的关键。“引而不发”是一种不具体涉及学习内容,只指示目标、范围和方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求自得”的形式。
二是“愤悱启发”和“适度启发”。“愤悱启发”是孔子启发教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以产生“愤悱”为逻辑起点,学生自求自省后仍无法解决疑难,由此产生“愤悱”心理。孔子然后才“开其意”、“达其辞”。如“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又如,问政、问礼、问事君、问为邦等,均由学生发问,孔子应答。近代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对“愤则启,悱则发”都有过强调与阐释。蔡元培指出:“做教员的,不可一句句或一字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3]
启发之后,有的学生能举一反三,说明目的已达到;但学生在启发后仍不能得,这时教师“则不复也”,交由学生再学再思。“若教则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喋喋然徒劳而无益也”[4]。
综上所述,孔子的启发形式教学可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索,有效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知识、发展实践能力。我们亦可从圣人的言行中汲取一定智慧。我认为可以有如下启示:
一、教师要有丰富的情绪感染力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愤悱”就是这种激情的外在表现。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情绪的感染性这一特征,让它传导至每个学生。
思想政治课本身就肩负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重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我国政党制度教学中,提到民主人士闻一多,我带头引唱《七子之歌》,声音哽咽了,眼睛红了,在这种情绪感染下,学生哭泣,捶胸顿足,悲愤之情油然而生。自此之后,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明显提高,课间喜欢围在我的身边,除了询问学科难题外,更多的是阐述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的见解,聆听我的观点。由此可见,丰富的情绪感染力是教师启发式教学的一大法宝。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待弟子出现“愤悱”之后,适时启发,如果弟子继续追问,孔子就会给出更深一步的解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显然是在出难题,而孔子没有表现出丝毫犹豫和迷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孔子本身自我省悟力高,加之丰富的社会阅历,是博学的圣人,这样才能在学生提出各类问题时应对自如。
部分教师专业修养不足,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提问尚且无法解答,更不必说学生提出的课外问题。这样一来影响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尊严,二来启发式理念更无从谈起。
在文化生活某课中,学生进行了德与才的辩论。有学生咨询我司马光的观点倾向于哪个,我回忆略带讲解《资治通鉴》的内容,列举晋国智瑶灭亡的例子,说明司马光更倾向于德。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文史类学科涉及范围广,知识衍伸性强,需要教师不断充电,多多了解诸如经济、社会、哲学、军事等各科常识。这样在学生需要启发的时候就可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有严密的逻辑分析归纳能力
解读《论语》,乍看之下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其实看似不合逻辑的事,往往却是最合乎逻辑的。阅读《论语》中的言论没有丝毫前后自相矛盾。仔细分析孔子的启发式过程,实则存在两种逻辑特点:
第一种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逻辑,也就是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孔子直接给出结论性普遍定义。如交友问题上,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另一种是由普遍到特殊的演绎逻辑。一部短短的《论语》,“君子”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先是要求弟子努力成为君子,然后一步步教育弟子,君子应该有哪些具体言行标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
……
例如,教学《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时,根据政体的不同分类,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和总统制。像德国是什么政体,什么特征?这是教材上都没涉及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得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的特征,这就是知识的延伸。
教学哲学《社会发展的规律》时,讲明清社会,教师提问:明清时期中国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呢?按照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才能使社会迅速发展的规律,中国当时GDP占世界的比重不断加大,生产力发展迅速,说明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是适应生产力的。当时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须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让学生通过演绎法推出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结论,要比从书中找答案深刻得多。
其启发式理念体现在他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首先,孔子强调必须待学生出现“愤悱”后,教师才能实施启发;其次,通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必须适度启发。
一是“引而不发”和“自省自得”。“引而不发”是针对学生自求自省后可自得而言的,是孔子启发教学的基本形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学、思、行发展主体能动性,从而促进完美人格形成。因此,“自求自得”是孔子眼里最理想的教学形式。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2]是说教师要像射手一样,满弓搭箭而不发,做跃跃欲试样,以此启发和诱导学生,让他们领会“习射”的关键。“引而不发”是一种不具体涉及学习内容,只指示目标、范围和方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求自得”的形式。
二是“愤悱启发”和“适度启发”。“愤悱启发”是孔子启发教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以产生“愤悱”为逻辑起点,学生自求自省后仍无法解决疑难,由此产生“愤悱”心理。孔子然后才“开其意”、“达其辞”。如“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又如,问政、问礼、问事君、问为邦等,均由学生发问,孔子应答。近代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对“愤则启,悱则发”都有过强调与阐释。蔡元培指出:“做教员的,不可一句句或一字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3]
启发之后,有的学生能举一反三,说明目的已达到;但学生在启发后仍不能得,这时教师“则不复也”,交由学生再学再思。“若教则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喋喋然徒劳而无益也”[4]。
综上所述,孔子的启发形式教学可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索,有效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知识、发展实践能力。我们亦可从圣人的言行中汲取一定智慧。我认为可以有如下启示:
一、教师要有丰富的情绪感染力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愤悱”就是这种激情的外在表现。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情绪的感染性这一特征,让它传导至每个学生。
思想政治课本身就肩负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重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我国政党制度教学中,提到民主人士闻一多,我带头引唱《七子之歌》,声音哽咽了,眼睛红了,在这种情绪感染下,学生哭泣,捶胸顿足,悲愤之情油然而生。自此之后,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明显提高,课间喜欢围在我的身边,除了询问学科难题外,更多的是阐述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的见解,聆听我的观点。由此可见,丰富的情绪感染力是教师启发式教学的一大法宝。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待弟子出现“愤悱”之后,适时启发,如果弟子继续追问,孔子就会给出更深一步的解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显然是在出难题,而孔子没有表现出丝毫犹豫和迷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孔子本身自我省悟力高,加之丰富的社会阅历,是博学的圣人,这样才能在学生提出各类问题时应对自如。
部分教师专业修养不足,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提问尚且无法解答,更不必说学生提出的课外问题。这样一来影响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尊严,二来启发式理念更无从谈起。
在文化生活某课中,学生进行了德与才的辩论。有学生咨询我司马光的观点倾向于哪个,我回忆略带讲解《资治通鉴》的内容,列举晋国智瑶灭亡的例子,说明司马光更倾向于德。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文史类学科涉及范围广,知识衍伸性强,需要教师不断充电,多多了解诸如经济、社会、哲学、军事等各科常识。这样在学生需要启发的时候就可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三、教师要有严密的逻辑分析归纳能力
解读《论语》,乍看之下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其实看似不合逻辑的事,往往却是最合乎逻辑的。阅读《论语》中的言论没有丝毫前后自相矛盾。仔细分析孔子的启发式过程,实则存在两种逻辑特点:
第一种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逻辑,也就是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孔子直接给出结论性普遍定义。如交友问题上,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另一种是由普遍到特殊的演绎逻辑。一部短短的《论语》,“君子”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先是要求弟子努力成为君子,然后一步步教育弟子,君子应该有哪些具体言行标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
……
例如,教学《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时,根据政体的不同分类,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和总统制。像德国是什么政体,什么特征?这是教材上都没涉及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得出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的特征,这就是知识的延伸。
教学哲学《社会发展的规律》时,讲明清社会,教师提问:明清时期中国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呢?按照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才能使社会迅速发展的规律,中国当时GDP占世界的比重不断加大,生产力发展迅速,说明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是适应生产力的。当时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须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让学生通过演绎法推出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结论,要比从书中找答案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