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世界各国对教育建设的追求从未停止,从国外到国内,在进行一些教育改革之后,又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从国内外不同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比较,延展到实际高师院校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结合实际的实践情况进行研究,为以后探究新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及如何培养高质量卓越教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人才培养;卓越教师;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教育是百年大计,好的教育不仅需要好的教育环境,更需要优秀的老师来引导。对追求卓越教育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开始构建高质量的教师团队,而卓越教师正是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就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开展了新一轮卓越教师的培养。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师范类人才的教育场所,应该尽更大的努力对未来卓越教师进行培养,最大限度提高卓越教师的水平。只有不断创新,坚持不懈,才能在培养高质量的卓越教师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好。
  就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对卓越教师的培养又有着不同的培养模式。
  (一)国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英国从1998年推出并实施的高级技能教师计划,便经历了开始到现在20年的卓越教师的培养。2006年,“卓越教师”计划正式实施;2011年出台了《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可为其他国家带来指导性和启发性的作用。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进行深化的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教学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师范生能够把所学理论得以运用。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把教师教育改革放在国家的战略发展高度。2005年,对教师资格证制度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技能的培养,课程中把教育实践的比重和学分作了大幅度的提升,创设了“教师研究院制度”,还加强教师在职进修培训,采取多样化的进修方式,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
  从这些国家对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来看,他们都是以提高师资力量为核心,改革与完善教师的教育制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师范生更多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地对教育方法进行探索,从而进行革新。
  (二)国内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的重要性,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和有关申报遴选要求,教育部确定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覆盖62所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尚师德、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并能引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根据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培养特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各类卓越教师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卓越中学教师的培养要求教师有着坚定的信念,扎实的基本知识理论,重视学生自身发展以及能够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在此背景下,韩山师范学院为进一步发挥教师教育特色与优势,决定在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专业先行组建的卓越教师培养班的基础上,再增设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其培养模式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依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粤东基础教育论坛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同开展“5+2+1全程教育实践”模式的实践。“5”是指用累计5学期的时间,学习通识课、化学专业课以及教师教育课并进行教学技能强化训练;“2”是指用累计2学期的时间,进入基层中学进行“住校教师”锻炼(即: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研究、一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1”是用累計1学期的时间总结微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化学教育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并参加教育硕士招考或找工作就业。
  2.双导师联合培养。大二以前校内导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大三以后校外导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常规教学的传帮带。此外,请校外导师给学生开设教学经验、前沿教育理念讲座,指导学生就中学教学困惑做“微课题”研究。
  3.卓师班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淘汰不宜继续在卓师班学习的学生;同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卓师班学习。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是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同时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对师范生的教育,使之即将步入社会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开始做准备。从卓师班大学四年的课程来看,其比普通化学师范班会增加一些课程来提高其师范技能,如微课制作课,化学专业英语等。为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化学卓师班师范生在学好所修专业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规定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至少选读所学专业外的8部著作,并撰写相应的读书笔记。寒暑假里不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开设更多关于中学生如何发展和对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更增加了三下乡的教育实践活动,化学卓师生可以用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来了解现在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情况,对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发现自己教育技术上的问题,及时反思以作出调整,不断探索新技能;积极参加全国师范生素质大赛的训练,以达到更高的水平参赛,见识其他高校各具特色教学新理念。
  经过几年的沉淀,化学专业卓师生在省级、国家级微课制作大赛中荣获各个奖项,在各级教育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更在全国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中取得优越的成绩。他们不仅有着比普通化学师范生更为扎实的中学化学知识基础,通过微课教授,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这对韩山师范学院培养未来更多各类卓越教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这只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比如需要更明确卓越教师实验班对师范生的选拔标准,不能单单靠心理测试和学业成绩而进行选拔,在选拔之前可以对师范生们进行观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在班级里面更应该有竞争意识,不能让卓师生太过依赖班级条件,对此而做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其竞争意识。
  在现阶段,我国对卓越优秀教师的需求量还是很大,卓越教师的机制还不是很成熟,在培养卓越教师这条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改革创新,可以根据国家的教育情况,吸收一些国外对卓越教师培养的经验,为国家培养更多能为教育做贡献的优秀教师。
  指导老师:衷明华
  参考文献:
  【1】马毅飞.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以英、美、德、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例.世界教育信息.2014
  【2】刘如月.卓越教师全程化实践培养模式研究.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是: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而首先就要“有意义”。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本文基于新基础教育理念,立足教学实践,以《蒸汽的力量》教学为例,浅析如何打造一节“有意义”的课。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 历史 “有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得分的区分度较之其它考题是高的。但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却存在一定的难点。作为高三年段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复习上肯定有过多种尝试、多次反思,其中难免有误区、难免有困惑。就此,我从学习的困惑、教学的误区、以及自己的有效教学实践等方面,来谈谈高三文言文的总复习策略,如何做到有“序”复习。  【关键词】学习困惑 教学误区 四个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
期刊
【摘 要】 为了贯彻落实党在教师节上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全面推动教师教育的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因此而展开,同年12月5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及多所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教育部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韩山师范学院也响应此改革项目,其校内的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对此进行了初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学习进程是对学生概念或技能一种发展途径的定位。这种定位是对预设途径进行实证研究所得出的。遗传小组在对1---6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个预设路径的定位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不同学生个体在不同学习情景下会呈现对掌握相同核心知识的不同学习路径,我们经过验证的这条学习路径可能是大
期刊
新矿集团作为资源型企业,积极融入低碳经济的思维,把握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努力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积极探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示范矿区模式之路。发展低碳经济矿山是我国的矿山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使矿山企业在生态中发展、在生态中提高。
  围绕煤炭矿山生产的特点,针对实现低碳生态的目标,构建了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技术体系,并通过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实施制度创新战略、建立低碳战略综合协调机构等管理模式保证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煤矿节能减排密切相关。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运行体系,建立健全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研究的现状分析、阐述了研究意义与价值所在,给出了研究的思路与内容。从而得出了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的创新点。  【关键词】 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内涵;研究意义与价值;思路与内容;创新点  【中图分类号】 G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一、中职—本科“3+4”衔接模式研究的现状与
期刊
沿空掘巷开采工艺可以大幅提高开采效率和利用率,本文对沿空掘巷的支护技术及围岩稳定性分析,并以榆家梁煤矿为工业试验,针对沿空掘巷现有问题,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分析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的因素。采深、采厚、原岩应力、直接顶和基本顶的力学性质均会影响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当锚杆预紧力增大到20kN,围岩控制效果较理想;并且煤柱内垂直应力峰值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大。
  (2)分析沿空掘巷支护方式。建立基本顶受力模型及挠度函数,发现基本顶下沉变形值在各处均不断增大;对
【摘 要】 卓越教师培养是教育战线的大事,教育部有关卓越教师培养的文件中具体明确了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职前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研究其职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并重,三是结合中小学校,建立“U-G-S”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培育“卓越化学教师”为出发点,对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卓师生职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本文
期刊
矿井煤层自然发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采空区等需要密闭的空间漏风造成的。为了避免由于煤层自燃及有害气体扩散而引发的矿井火灾,常常需要对采空区、工作面巷道等区域进行密闭处理,将易自燃区域及采空区进行隔离,进而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本文依据矿井生产中封堵工作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国内外矿井用于工作面、采空区巷道密闭充填材料的特点,开发了一种以粉煤灰和硅酸盐水泥为骨料的新型轻质泡沫混凝土充填材料。通过设计各组分的正交实验,研究了轻质泡沫混凝土充填材料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
【摘 要】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以卓越教师培养班教学为例,从树立就业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培养模式、成才保障四方面入手,深入探究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乡村中学化学教师培养模式,旨在提高化学师范专业的教学效率,全面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 高素质化学教师;就业导向;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26【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