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步教学法与多媒体应用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古诗教学,教师常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形式:解析词句——理解诗意——感受诗情。这种教学结构较充分地体现了阅读教学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教学思路。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例、遣词造句等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感悟古诗所蕴涵的优美意境和独特情趣时有一定困难。而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表现形式,使课堂变得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弥补了古诗教学中的枯燥与乏味,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诗文意境,感悟语言凝练,体会古诗神韵。基于古诗独特的文本,考虑到学生学习古诗的实际情况,加上多媒体的丰富表现形式,笔者在古诗《小儿垂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以此呈现文本,激发想象,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图文并茂,扫除生字障碍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笔者运用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策略:从师生思维互动为中心的教与学整合切入;以新课程标准中知识、方法、能力、情感为核心目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策划为重点;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小学语文课文中选用的古诗,语言精炼、含蓄、优美,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千锤百炼,但因是采用古文撰写,不少字词学生理解存在困难,因此,扫清生字障碍成为学生解诗句、明诗意的基础。在学生了解诗人、读懂诗题的基础上,笔者利用Flash动画演示“侧”“稚”两个生字的笔顺,并要求学生同时书写;而对“莓”“纶”只识不写的要求,笔者直接提供“莓苔”的注释和理解“纶”的图片(单击图片中的鱼线可闪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生字,形象而又快捷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图片对比,理解诗歌情景
  如何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体会诗句的深刻含义呢?笔者决定将古诗、画面、学生的思维、生活等进行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整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以多媒体画面课件的有效支持为支撑,营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突出教学重点。
  首先,将古诗文本与多媒体画面整合,激发学生想象,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学生理解“草映身”时,笔者利用动画模拟演示小草逐渐长高的过程,此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就是古诗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多媒体用畫面展现诗的意境,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的意境。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他们真正进入诗的意境,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其次,将多媒体画面与学生思维活动有效整合,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个性化理解。比如,“蓬头”一词现在理解成“头发蓬乱”,而书上的插图中孩子梳着两个发髻。是插图与内容的矛盾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对已有的画面进行了质疑。为了解决学生的疑点,在多媒体课件中,笔者预先准备了教科书插图和自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研读、大胆猜想,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最后,将画面与生活相融合,实施教学互动,实现教与学的有效整合。学生在理解“侧坐”和“遥招手”这两个动作时,则采用师生创设情境、共同表演的方式,将文本中描写的画面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演一演、辩一辩,再现诗中孩子钓鱼的画面和情趣。在交流、评价和反馈中,感受诗中孩子专注可爱的形象,体会诗中孩子的童真、童趣。
  配乐吟诵——品悟诗歌情趣
  笔者将朗读资源、指导与训练方式等做如下有效整合:力求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出情趣。借助多媒体呈现的画面,边读边想象,读出古诗的意境。通过神态、动作的辅助表达,在吟诵时感受诗中孩子专注可爱的形象。运用多媒体提供几种不同的古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试听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不仅是学生读,老师也读,学生情不自禁地向老师挑战。运用多媒体播放《小儿垂钓》的儿童歌曲,触发学生的灵感,对古诗进行创编,尽情表达孩子的童真、童趣。这样,读中示范、读中对比、读中竞赛、读中创新等巧妙地整合在一起。
  拓展阅读,提升学诗能力
  笔者认为,课文是教学的凭借,但不是唯一的。借助多媒体有效支持,笔者将本该属于课外阅读的材料带进课堂,融入教学过程中。因此,以其它诗文为拓展载体,用电子文本与画面有效支持为支撑,丰富阅读内容,展开阅读训练,应用学习方法,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生阅读与学习的能力。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更好地掌握本课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4首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古诗,每首古诗都提供了“学习提示”和“配乐朗诵”等工具,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古诗,如果碰到困难,还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自学。这样,多媒体课件不仅是教师演示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可以这样说,古诗教学虽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但在古诗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巧妙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电力企业输变电设备检修策略、检修方式和检修优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对检修策略的研究现状做出了一定的分析
期刊
打造诗意语文,营造诗意课堂,让诗意语文还原于诗意的课堂,就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诗性、灵性和悟性的魅力课堂。  在诗意语言中享受美  文本中的诗意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在一定情境下,就能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中体悟课文主旨。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有一段关于花、果、虫、鸟自由生活的描写:“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践应用,贴近学科教学”,笔者认为,这应是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追寻的三原则。通过“三贴近”教学的实施,可以把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同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可以辅助各学科的学习。通过“三贴近”教学的实施,能够真正发挥多种教学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求知欲望,较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贴近学生生活,实现教学目标  引用学生感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只有“会学”才能不断的“学会”。也就是说,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发展得越快,那么,学生学习的知识、形成的技能就越多。心理学家郝伯特·杰耶齐也曾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還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教学原则。如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教育工作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不断扩充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要学习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并改进教学方法,要学会掌握多媒体教育设备等。家长把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责任都寄希望于教师。所以,教师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事实上只有尊重教师人格、尊重人发展的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才能使教师更好地发挥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形式、结构单一化的倾向,往往过多依赖于教材,而忽视了学生本来很熟悉的乡土资源的利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指出:“要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捕捉鲜活的乡土材料,加强思
在以前发表的文章中,曾介绍了制作YZ-LiNbO_3-InSb层状结构的新技术,用这种技术制作的InSb薄膜的电物理特性如下:薄层电导率σd=(20-80)*10~(-6)欧~(-1)(σ为电导率,d为薄膜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音乐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想象力的演唱、演奏是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的。把音乐学习只当成一种技巧的学生,无论他有多么娴熟的基本功技巧,即使他读了很多技术方面的书,有很多作曲技法、结构分析的知识,也无法产生本质上的突破。培养音乐想象力是越早越好,很多幼儿所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常常令成年人感觉匪夷所思;而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孩子们随着年龄渐长而想象力却日益衰退,甚至最终沦落为知识的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平等互动,为此,“课堂互动”也日趋时尚。所谓“课堂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相互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