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信众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不外乎给人带来心灵的救赎,抚平内心的躁动,而其经典佛经在当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佛经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佛陀自己亲口说的,《般若摄颂》就是属于此类佛经。第二种是佛陀加被的佛经,也就是由佛陀加持以后由别人说出来的佛经,《心经》就属于加被范畴,第三种就是佛陀开许的佛经。所谓开许指的是在佛经的面前,会出现缘起的内容,中间会出现一些像“世尊白言”、“阿难启言”等等之类的连接文,最后还有听众随喜赞叹的文句。这些词句都不是佛说的,而是后人加上去的,但是这是佛陀允许的。佛陀曾经告诉弟子们:以后你们在结集佛法时候,前面要加上缘起,中间要加上连接文,最后要有交代,这样子世人才能看得明白。换言之,穿插在前、中、后的这些部分,被称为“开许佛经”,它既不是佛陀亲口说的,也不是因佛陀加被的力量而说出的,但却是佛陀开许的内容,被称为“开许佛经”,而笔者本次所探讨的《人道正法经》便是第三种,本文章第一章主要叙述了正法经的父母恩情关联,子女对待父母的义务用心皆是因为父母对待子女的辛苦抚养,若是不赡养父母孝敬双亲则会受到什么样的恶报,不同的恶性会经受不同阶段的煎熬,也与佛教的因果有关联,第二章便是将人的道 德、性格、伦理、兴趣爱好、等等加在因果当中,告诫世人行善作恶的始末,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学会自我省视,也谈论国王的治理国家方式关乎国家兴衰,第三章则对于供奉佛、寺庙等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否则又会得到怎样的惩罚,由此结论出正法经均是关乎人如何修身立德立足于世界上为人出事的方法作为。
【关键词】:恩情 善恶伦理 因果报 业力
一恩情回报
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中说道:“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父母对于子女得养育是最大的付出,从子女小时的乳养开始随时随地,《父母恩难报经》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父母对于子女的养育经历多年,父母的道德影响子女的道德观形成,教育子女的方式决定了塑造怎样的人“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稳处;无戒,于戒教授,获安稳处”等等提出了父母的观念于子女的重要性,哪怕父母不具备某些重要的品质,只要教育子女应该怎样做也是可以的,这点反映佛经对待世人从来不放弃以及平等仁爱的教义,再在佛经故事中举例了如来、天人师等获得正果的存在给于信心更加替佛经的故事真实性增加了可信度。在现实生活中母亲怀胎十月生下幼儿,为之洗澡穿衣喂食等也在佛经中反映,经常以佛问沙门的第三方角度告诉世人父母如何做子女如何接受,循序善导。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孝文化根深蒂固,并且日益加深。
在《佛说孝子经》中,佛告诸沙门“睹世无孝唯斯为孝耳。能让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恩重于亲乳哺之养无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人子对父母的供养孝道讲究用心用情,不断父母正业,不让父母蒙羞,要供养父母的一切饮食、衣服、医疗等等才是真正的孝道。
二、善恶伦理
佛经中对于人的思想言行给于了善恶的判断,这是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符合一定道德的思想言行就会被认为是好的,符合了社会的主流思想,得到了大众的关注与支持就是正确的,反其道而行之就会被社会以及人流所摒弃,唾弃,被视为恶。然而在人类存在的历史长河中,这个舞台上演了多少闹剧,阶级社会上,各个阶级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道德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也不相同。因此,对于善恶的判断标准到底应该如何衡量,众口难调。在中国佛教史上各派学说对于善恶都有自己的说法。由此可见,佛教所说的善恶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佛说九横经》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妄见不可见,妄听不可听,妄犯不可犯,妄说不可说,妄忧不可忧,妄索不可索。”总的来说,佛教认为善就是“顺益”。顺就是“顺理”,一切的道理事物顺乎自然才是善。人的所作所为能够得到人天以上的果报都是属于善行,而我们今天成为人未为入地狱、畜生道、饿鬼道、也是善行使然。贪嗔癡被称为佛教的三毒,在佛经中要求教徒以及世人在道德的自我监督和检查。在《佛说善生子经》中“杀生与盗窃,欺诈为妄语”《辨意长者子经》中也曰“悭贪不布施,私窃不养亲,藏债恐亡遗,无慈于老人,妻子及奴婢,一皆不给于,坐守财物死,饿鬼甚为苦。”这类人最是贪得无厌却最被毒害身心,产生无数的烦恼,因为他们本就缺少善根。佛经中认为世间所有的烦恼、痛苦、争吵打闹都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拼命贪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一旦得不到,便相互仇恨,于是产生了一切不好的现象。他们之所以会这样不外乎是不信因果不信佛法。佛经自己也是有阐述啊“世间愚痴人,不信佛法众,愚意欲毁坏,言佛无有神,眼见善恶事,故做众罪行,神祠而坏之,利少得罪多,世末诸四辈,含毒怀嫉妒,名利故相毁,不知后罪重,世间诸群臣,父子恶相加,财宝名利故,无有敬顺意,当来诸恶人,以为得沙门,不奉受师教,死受罪不轻,行此无使者,其罪不可说,亿劫地狱中,诸佛不能救。”信是佛教对于信徒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备了对佛教教义学说的坚定不移的信仰与崇拜之心的人,才能够排除世间的一切杂质,通过不断地佛学修行,让内心真正追求到真谛与佛结缘。在《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经宣扬“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议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轮回得好坏走向都是因为自己得业力而产。这样佛教得善恶观就与“业报轮回”得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芸芸众生,按照各自得业力巡回流转永不断流,一个人的祸福果报,完全是由自己决定未来。《佛说十善业道经》,佛曽对龙王说“你所看到的这些大菩萨,这种奇妙庄严的美好形象,都是因为他们的善业而产生的。而成为鱼虾畜生饿鬼等等都是他们以前产生或者做过不好的事情,你应当好好修行多做善事。按照佛教的理论,因果轮回,生生世世。
四川大学的陈兵教授在他的《生与死——佛教轮回说》中也阐述了只要是有生命的生物,不管它的出身,大小,只要伤害它就是恶业。凡是财物或者名誉,不管什么程度不是正当途径得到就是存在欺骗,就是犯了妄语。不论言语、文字写出来说出来就是自我放纵。贪恋不舍犯了贪欲,发怒生气犯了嗔怒,没有理智失去思想胡乱做事就是痴。若是不信因果不信轮回迟早造业于自身。或许是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警示让许多人迷途知返。 三供奉态度
对于众多的佛教信徒供奉三宝是必不可少的事,所谓三宝就是佛法僧三宝供奉有三种供养方式,1力供养。就是财力,用花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等财物来供奉。2礼供养。用五体投地的礼拜或口说赞词等种种方式表达对三宝的恭敬和仰慕。3行供养。指观行供养,心中产生观想,用法来供养。供奉三宝之事只是福田之一。有人就会疑问那么富贵有钱的人供奉的物品胜过穷人他们不就是受到福报更大了吗?佛讲究众生平等,对待不同阶级的人他们拥有的不同,若愿意拿出对于自己相应来说珍贵的东西福报甚至会更多,而不在于是给的东西物质价值多少。若是富人拿出美玉金钱和乞丐拿出唯一的馒头对比,他们是不相上下的。这便是布施真爱的东西获得福报。而礼供养,有很多信徒供养三宝时都不知道正确的礼仪比如摆放佛像,释迦牟尼佛一定要放在正中,接着是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一一排序,如果你供奉了当然是有用的,不过作为信徒连基本的礼数不懂也是一个耽误自己修行的鸿沟,者条沟完全可以填补,对于普遍的信徒来说。要明白供养三宝是为了增加福报,如果你不恭敬,反而种下了一个不好的因。在佛堂前面一定要洗手干净用花香,用食物一切供奉之物要洁净。再说行供养,佛陀把爱宣扬给世间所有人无论生老病死,富贵贫贱,都是可以信仰和供奉,信则灵,心诚以至金石为开,供养三宝一定要虔心,这个不仅从行为上来,内里要求也是同样重要,若是一面供奉者佛一面内心存疑,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在欺骗佛还是自欺欺人呢,不虔诚的供奉当然得不到回报,若又是抱着贪婪的心去祈求也是违背了教义教理。
結语
在佛法的流传与弘扬当中数不胜数的僧人信徒为之增砖添瓦。佛教在中国大致已经走了两千年的路程,历经摩擦碰撞和交流终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了一袭之地作为外来的文化,它在这片土地上的路程是步履维艰,自从登上历史舞台就受尽非难和排斥,但是佛教早已渐渐融入社会的节奏,形成了一种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存在,在民主化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我们对于佛法的接受度也是日益增加,这是一种世界潮流趋向,相信佛法给人们会带来更多益处。对于受到各种压力侵袭下日益浮躁的人心佛法是一剂强力的镇静剂和安神贴,就像佛经所宣扬的善恶因果轮回,我们秉持善心也将会获得善报。
作者简介:郑彩丽(1996年8月19号 -),女 ,汉,重庆,在读研究生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佛教本土
【关键词】:恩情 善恶伦理 因果报 业力
一恩情回报
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中说道:“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父母对于子女得养育是最大的付出,从子女小时的乳养开始随时随地,《父母恩难报经》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父母对于子女的养育经历多年,父母的道德影响子女的道德观形成,教育子女的方式决定了塑造怎样的人“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稳处;无戒,于戒教授,获安稳处”等等提出了父母的观念于子女的重要性,哪怕父母不具备某些重要的品质,只要教育子女应该怎样做也是可以的,这点反映佛经对待世人从来不放弃以及平等仁爱的教义,再在佛经故事中举例了如来、天人师等获得正果的存在给于信心更加替佛经的故事真实性增加了可信度。在现实生活中母亲怀胎十月生下幼儿,为之洗澡穿衣喂食等也在佛经中反映,经常以佛问沙门的第三方角度告诉世人父母如何做子女如何接受,循序善导。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孝文化根深蒂固,并且日益加深。
在《佛说孝子经》中,佛告诸沙门“睹世无孝唯斯为孝耳。能让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恩重于亲乳哺之养无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人子对父母的供养孝道讲究用心用情,不断父母正业,不让父母蒙羞,要供养父母的一切饮食、衣服、医疗等等才是真正的孝道。
二、善恶伦理
佛经中对于人的思想言行给于了善恶的判断,这是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符合一定道德的思想言行就会被认为是好的,符合了社会的主流思想,得到了大众的关注与支持就是正确的,反其道而行之就会被社会以及人流所摒弃,唾弃,被视为恶。然而在人类存在的历史长河中,这个舞台上演了多少闹剧,阶级社会上,各个阶级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道德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也不相同。因此,对于善恶的判断标准到底应该如何衡量,众口难调。在中国佛教史上各派学说对于善恶都有自己的说法。由此可见,佛教所说的善恶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佛说九横经》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妄见不可见,妄听不可听,妄犯不可犯,妄说不可说,妄忧不可忧,妄索不可索。”总的来说,佛教认为善就是“顺益”。顺就是“顺理”,一切的道理事物顺乎自然才是善。人的所作所为能够得到人天以上的果报都是属于善行,而我们今天成为人未为入地狱、畜生道、饿鬼道、也是善行使然。贪嗔癡被称为佛教的三毒,在佛经中要求教徒以及世人在道德的自我监督和检查。在《佛说善生子经》中“杀生与盗窃,欺诈为妄语”《辨意长者子经》中也曰“悭贪不布施,私窃不养亲,藏债恐亡遗,无慈于老人,妻子及奴婢,一皆不给于,坐守财物死,饿鬼甚为苦。”这类人最是贪得无厌却最被毒害身心,产生无数的烦恼,因为他们本就缺少善根。佛经中认为世间所有的烦恼、痛苦、争吵打闹都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拼命贪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一旦得不到,便相互仇恨,于是产生了一切不好的现象。他们之所以会这样不外乎是不信因果不信佛法。佛经自己也是有阐述啊“世间愚痴人,不信佛法众,愚意欲毁坏,言佛无有神,眼见善恶事,故做众罪行,神祠而坏之,利少得罪多,世末诸四辈,含毒怀嫉妒,名利故相毁,不知后罪重,世间诸群臣,父子恶相加,财宝名利故,无有敬顺意,当来诸恶人,以为得沙门,不奉受师教,死受罪不轻,行此无使者,其罪不可说,亿劫地狱中,诸佛不能救。”信是佛教对于信徒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备了对佛教教义学说的坚定不移的信仰与崇拜之心的人,才能够排除世间的一切杂质,通过不断地佛学修行,让内心真正追求到真谛与佛结缘。在《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经宣扬“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议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轮回得好坏走向都是因为自己得业力而产。这样佛教得善恶观就与“业报轮回”得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芸芸众生,按照各自得业力巡回流转永不断流,一个人的祸福果报,完全是由自己决定未来。《佛说十善业道经》,佛曽对龙王说“你所看到的这些大菩萨,这种奇妙庄严的美好形象,都是因为他们的善业而产生的。而成为鱼虾畜生饿鬼等等都是他们以前产生或者做过不好的事情,你应当好好修行多做善事。按照佛教的理论,因果轮回,生生世世。
四川大学的陈兵教授在他的《生与死——佛教轮回说》中也阐述了只要是有生命的生物,不管它的出身,大小,只要伤害它就是恶业。凡是财物或者名誉,不管什么程度不是正当途径得到就是存在欺骗,就是犯了妄语。不论言语、文字写出来说出来就是自我放纵。贪恋不舍犯了贪欲,发怒生气犯了嗔怒,没有理智失去思想胡乱做事就是痴。若是不信因果不信轮回迟早造业于自身。或许是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警示让许多人迷途知返。 三供奉态度
对于众多的佛教信徒供奉三宝是必不可少的事,所谓三宝就是佛法僧三宝供奉有三种供养方式,1力供养。就是财力,用花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等财物来供奉。2礼供养。用五体投地的礼拜或口说赞词等种种方式表达对三宝的恭敬和仰慕。3行供养。指观行供养,心中产生观想,用法来供养。供奉三宝之事只是福田之一。有人就会疑问那么富贵有钱的人供奉的物品胜过穷人他们不就是受到福报更大了吗?佛讲究众生平等,对待不同阶级的人他们拥有的不同,若愿意拿出对于自己相应来说珍贵的东西福报甚至会更多,而不在于是给的东西物质价值多少。若是富人拿出美玉金钱和乞丐拿出唯一的馒头对比,他们是不相上下的。这便是布施真爱的东西获得福报。而礼供养,有很多信徒供养三宝时都不知道正确的礼仪比如摆放佛像,释迦牟尼佛一定要放在正中,接着是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一一排序,如果你供奉了当然是有用的,不过作为信徒连基本的礼数不懂也是一个耽误自己修行的鸿沟,者条沟完全可以填补,对于普遍的信徒来说。要明白供养三宝是为了增加福报,如果你不恭敬,反而种下了一个不好的因。在佛堂前面一定要洗手干净用花香,用食物一切供奉之物要洁净。再说行供养,佛陀把爱宣扬给世间所有人无论生老病死,富贵贫贱,都是可以信仰和供奉,信则灵,心诚以至金石为开,供养三宝一定要虔心,这个不仅从行为上来,内里要求也是同样重要,若是一面供奉者佛一面内心存疑,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在欺骗佛还是自欺欺人呢,不虔诚的供奉当然得不到回报,若又是抱着贪婪的心去祈求也是违背了教义教理。
結语
在佛法的流传与弘扬当中数不胜数的僧人信徒为之增砖添瓦。佛教在中国大致已经走了两千年的路程,历经摩擦碰撞和交流终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了一袭之地作为外来的文化,它在这片土地上的路程是步履维艰,自从登上历史舞台就受尽非难和排斥,但是佛教早已渐渐融入社会的节奏,形成了一种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存在,在民主化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我们对于佛法的接受度也是日益增加,这是一种世界潮流趋向,相信佛法给人们会带来更多益处。对于受到各种压力侵袭下日益浮躁的人心佛法是一剂强力的镇静剂和安神贴,就像佛经所宣扬的善恶因果轮回,我们秉持善心也将会获得善报。
作者简介:郑彩丽(1996年8月19号 -),女 ,汉,重庆,在读研究生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佛教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