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的《读山海经》组诗以神话为对象进行创作,影射了两晋易代时的一些真实史料,也融入了陶渊明身处乱世的痛苦与愤慨,鲜明表达了诗人的志趣与个性。
关键词:陶渊明;《读山海经》;史料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陶渊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诗人,他的《读山海经》组诗浓缩着价值珍贵的史料,近年越来越为学界重视。早在清代,翁同龢曾直接了地评“精卫衔微木”一诗实为“痛斥刘裕”之作。如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读山海经》组诗,对“晋宋易代”的现实有所反映,认为诗中对刘裕篡夺暴行有所影射。
《读山海经》(其十一)开篇道:“臣危肆威暴,钦鴀违帝旨。” 该诗撷取了《山海经·海内西经》中“危与贰杀窫窳,天帝将其桎梏于疏属之山”的典故,和《山海经·西山经》中“鼓与钦鴀杀祖江,天帝杀之于锺山之东”的典故,借“窫窳”和“祖江”被违背天意的恶神所杀害的故事, 暗喻晋宋禅代中无辜被害的安、恭二帝,揭露刘裕集团在代晋中以残忍手段诛杀无辜的行径。《晋书》载,安帝义熙十四年, 刘裕已做好篡权的准备,但安、恭二帝仍旧在位,刘裕顾虑到此二帝日后对己夺权有阻,便令中书侍郎王韶之密谋安帝的亲信,于该年腊月在东堂先后用毒酒和白灵杀害安帝,随后辅佐恭帝登基。史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 皆非己出”。[1](267)因其无辜被害, 故为世人所悯。陶渊明对被杀的晋恭帝同样怀有悲悯之情。据史料载,宋永初二年九月,继晋安帝被害,晋恭帝罹遭杀害。《晋书·恭帝纪》载,恭帝退位之后,刘裕本想用毒酒加害恭帝。恭帝时有察觉,也深忧灾祸降临,所以褚后常在他的身边,“饮食所资,皆出褚后”。因而宋人未能找到空隙下手。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刘裕派褚后的哥哥叔度去请褚后,“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祖江遂独死”,实指恭帝于内房被暗杀,含沙射影地将刘裕的这种罪行曝光。且史载恭帝安葬的平陵恰为安帝安葬的锺山之东。同样在《读山海经》(其十二)“鸱鴸”的出现,说明政治不清明,亦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典故与史实间形成暗合。
“夸父诞宏志,乃与竞日走”《读山海经》(其九),按《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晋书》载,东晋义熙十一年,晋荆州刺史、平西将军,宗室司马休之在江陵反抗刘表起兵讨刘裕。而刘裕早已在建康将司马休之及其兄之子俘获,并将二人杀死。司马休之起兵反抗失败,就奔逃至姚兴。当时刘裕又带兵摆平了姚泓,无奈之下,“休之将奔于魏,未至,道死” [2](1111)。这段史料类似于传说中夸父与强大势力相抗的情节。且史料载,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此关为北方关洛地区,而夸父道渴死处邓林之遗迹正是在此,司马休之从关中奔魏半道而殂, 亦是在这一地区。又组诗其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句,黄帝与炎帝斗争,刑天又为炎帝的近臣。按《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黄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3](114)陶渊明选取此典故绝非出于偶然的个人娱情,有暗指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及兄子文祖等人跟随司马休之起兵,在京城被刘裕所杀害之意。该诗中说炎帝之臣刑天,尽管头颅已断,猛志仍旧不毁,这亦与韩延之诸臣对司马宗室尽忠不二,至死也不屈服于刘裕的史实有关。
另外,《读山海经》(其九)选用夸父追日的故事,借歌咏失败的英雄,寄托着对失势者司马休之的怀有同情和对非正义一方充满愤懑的感情。《读山海经》(其十)实为赞扬忠臣烈士看淡死生而一往无前的猛志奇节,和不因存亡物化而降心辱志的不悔之心。据史料载,刘裕亲征司马休之前,曾派遣使者秘密送信给征西府录事参军韩延之,欲招降之。信中说韩延之西征,与司马父子的罪行同等,并以威逼利的方式劝降韩延之,希望韩延之趁早觉悟而臣服于自己的旗下。但延之毅然在回复道:“以平西之至德,宁可无授命之臣乎?假令天长丧乱,九流浑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耳。”[4](1111)贴合了“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之意。韩延之立志效仿当年汉末的节烈之士臧洪,忠诚于府主张超,抗拒的袁绍的威逼利诱。即便被杀,也不改其志节,故诗云“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长在”。
陶渊明在古代神话悲剧英雄的感召,能够唤起内心为正义而抗争的意识。但基于内心未能免俗的情结,始终未能摆脱政治阴影对于他的猛志的遮蔽,因而只能从读书的感悟里寻求精神家园。而陶渊明在《读山海经》组诗中借助上古神话,客观反映了历史实情,为丰富今后研究陶渊明思想内涵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注释:
[1]《晋书》卷10《帝纪》(第十),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页。
[2]《晋书》卷37《宗室传·韩延之》,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1页。
[3]《山海经》,方韬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114页。
[4]《晋书》卷37《宗室传·韩延之》,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1页。
参考文献:
[1][晋]陶渊明,陶渊明集笺注[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唐]房玄龄等编.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山海经[M].方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关键词:陶渊明;《读山海经》;史料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01
陶渊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诗人,他的《读山海经》组诗浓缩着价值珍贵的史料,近年越来越为学界重视。早在清代,翁同龢曾直接了地评“精卫衔微木”一诗实为“痛斥刘裕”之作。如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读山海经》组诗,对“晋宋易代”的现实有所反映,认为诗中对刘裕篡夺暴行有所影射。
《读山海经》(其十一)开篇道:“臣危肆威暴,钦鴀违帝旨。” 该诗撷取了《山海经·海内西经》中“危与贰杀窫窳,天帝将其桎梏于疏属之山”的典故,和《山海经·西山经》中“鼓与钦鴀杀祖江,天帝杀之于锺山之东”的典故,借“窫窳”和“祖江”被违背天意的恶神所杀害的故事, 暗喻晋宋禅代中无辜被害的安、恭二帝,揭露刘裕集团在代晋中以残忍手段诛杀无辜的行径。《晋书》载,安帝义熙十四年, 刘裕已做好篡权的准备,但安、恭二帝仍旧在位,刘裕顾虑到此二帝日后对己夺权有阻,便令中书侍郎王韶之密谋安帝的亲信,于该年腊月在东堂先后用毒酒和白灵杀害安帝,随后辅佐恭帝登基。史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 皆非己出”。[1](267)因其无辜被害, 故为世人所悯。陶渊明对被杀的晋恭帝同样怀有悲悯之情。据史料载,宋永初二年九月,继晋安帝被害,晋恭帝罹遭杀害。《晋书·恭帝纪》载,恭帝退位之后,刘裕本想用毒酒加害恭帝。恭帝时有察觉,也深忧灾祸降临,所以褚后常在他的身边,“饮食所资,皆出褚后”。因而宋人未能找到空隙下手。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刘裕派褚后的哥哥叔度去请褚后,“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祖江遂独死”,实指恭帝于内房被暗杀,含沙射影地将刘裕的这种罪行曝光。且史载恭帝安葬的平陵恰为安帝安葬的锺山之东。同样在《读山海经》(其十二)“鸱鴸”的出现,说明政治不清明,亦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典故与史实间形成暗合。
“夸父诞宏志,乃与竞日走”《读山海经》(其九),按《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晋书》载,东晋义熙十一年,晋荆州刺史、平西将军,宗室司马休之在江陵反抗刘表起兵讨刘裕。而刘裕早已在建康将司马休之及其兄之子俘获,并将二人杀死。司马休之起兵反抗失败,就奔逃至姚兴。当时刘裕又带兵摆平了姚泓,无奈之下,“休之将奔于魏,未至,道死” [2](1111)。这段史料类似于传说中夸父与强大势力相抗的情节。且史料载,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此关为北方关洛地区,而夸父道渴死处邓林之遗迹正是在此,司马休之从关中奔魏半道而殂, 亦是在这一地区。又组诗其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句,黄帝与炎帝斗争,刑天又为炎帝的近臣。按《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黄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3](114)陶渊明选取此典故绝非出于偶然的个人娱情,有暗指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及兄子文祖等人跟随司马休之起兵,在京城被刘裕所杀害之意。该诗中说炎帝之臣刑天,尽管头颅已断,猛志仍旧不毁,这亦与韩延之诸臣对司马宗室尽忠不二,至死也不屈服于刘裕的史实有关。
另外,《读山海经》(其九)选用夸父追日的故事,借歌咏失败的英雄,寄托着对失势者司马休之的怀有同情和对非正义一方充满愤懑的感情。《读山海经》(其十)实为赞扬忠臣烈士看淡死生而一往无前的猛志奇节,和不因存亡物化而降心辱志的不悔之心。据史料载,刘裕亲征司马休之前,曾派遣使者秘密送信给征西府录事参军韩延之,欲招降之。信中说韩延之西征,与司马父子的罪行同等,并以威逼利的方式劝降韩延之,希望韩延之趁早觉悟而臣服于自己的旗下。但延之毅然在回复道:“以平西之至德,宁可无授命之臣乎?假令天长丧乱,九流浑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耳。”[4](1111)贴合了“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之意。韩延之立志效仿当年汉末的节烈之士臧洪,忠诚于府主张超,抗拒的袁绍的威逼利诱。即便被杀,也不改其志节,故诗云“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长在”。
陶渊明在古代神话悲剧英雄的感召,能够唤起内心为正义而抗争的意识。但基于内心未能免俗的情结,始终未能摆脱政治阴影对于他的猛志的遮蔽,因而只能从读书的感悟里寻求精神家园。而陶渊明在《读山海经》组诗中借助上古神话,客观反映了历史实情,为丰富今后研究陶渊明思想内涵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注释:
[1]《晋书》卷10《帝纪》(第十),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页。
[2]《晋书》卷37《宗室传·韩延之》,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1页。
[3]《山海经》,方韬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114页。
[4]《晋书》卷37《宗室传·韩延之》,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1页。
参考文献:
[1][晋]陶渊明,陶渊明集笺注[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唐]房玄龄等编.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山海经[M].方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