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
2016年冬,远眺撒满金色阳光的大海,我时常怀想西藏,就在那时,白玛娜珍突然出现了。
久别重逢,白玛娜珍已是知名作家。记得在西藏军区文工团时,那批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回来的学员里,白玛娜珍年纪最小,个子最小,只有十四、五岁,聪明伶俐,大家都疼爱地叫她“小布点”。那时起,她就喜欢写诗,一有时间就在军区图书馆里阅读……往昔岁月如潮涌,令我们的重逢话语格外热烈,在此随笔记录以缅怀。
地点:三亚海滨咖啡馆。以下对话简称博、娜
博:小娜珍,小布点,小萝卜头,我们有三十多年没见了吧。
娜:现在请叫我娜珍哈!特别是千万别叫我《红岩》里的“小萝卜头”。那个角色是我军艺的毕业作品,带回拉萨演,我妈说观众里的藏族老百姓都在啧啧感叹:“哎呀,可怜的小偷孩子呀!”我在台上扑蝴蝶,观众又唏嘘:“小偷孩子是在扑地上的烟头呢,看,被看守踩住了手。”那些老太太还心痛擦眼泪呢!然后我在台上做高难度的双人抬举等技巧表达愤慨和挣扎,台下又说:“看小偷孩子被狠心的看守抛来甩去太惨了……”
博:哈哈……是吗?可你演的小萝卜头给我们印象深刻呀。大家后来不都叫你“小萝卜头”吗?
娜:那是双人舞剧。我自己台下琢磨了很多新的动作和细节,下了很大功夫,汇报演出时,还真是把团长和团里好多女老师都看哭了。
博:小娜珍就是从小喜欢思考和专研,很勤奋的。
娜:拜托!请叫我名字。
博:好好,叫你“白作家”怎么样哈?你出了七、八本书了吧?也不送我一本。
娜:我自己也没有呀。出版社基本上只给作者送三十本。早就没了。你到网上搜搜看,不过也都卖完了,朋友都说很难买到。写的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复活的度母》早就买不到了,在网上只有电子版和很粗糙的盗版、复印版卖。散文集《西藏的月光》印数不少,但销量也很好,上了重庆出版集团的排行榜和京东书城的排行榜,所以也都早就卖光了。诗集《金汁》是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网上买不到,因为西藏人民出版社的图书还没有开展网上销售业务,只有西藏书店有卖的。但上次去书店问了一下,也说是卖完了。只有去西藏出版社里找找看。
一共写了七本书。两部长篇、三部散文集、两本诗集。其它还有写过两个剧本。
博:你的每篇博文我都在看,买不到你的书,也就只好去新浪看你的博文。你的博文点击率很高呀,还有打赏,我还没搞懂怎么打赏。
娜:快学嘛。给文章打赏是刚开通的,很多人还都不会。要是都会了,像发红包那么简单就好了。一篇文章打赏一元,一万人次就是一万元呀。这样读者也划算呀,直接阅读作家的博客,何必花那么多钱给出版商买书。
博:那是!一元钱喜欢一篇好文真是不多。这样出版社和那些刊物该闲置了吧?你想得挺美哈。
娜:我好开心拥有自己的一个网络窗口发表作品。在新浪微博里,我的每篇文学稿子阅读率能在一万人次以上呢,博客里的每篇文学作品也能在500人次以上,有的被新浪推荐,也能上千上万。并且现在微博和博客又可以和手机微信衔接阅读,读者就更多了。
博:新浪网民可是上亿的。我看到今年你有三篇博文和一篇微博上了新浪头条,真是很不容易。那可是没半点关系和后门,完全凭自己的实力。
娜:所以,网络就是这点好,尤其对于我这样纯文学创作的人很公正。网络那么繁杂庞大,我有个立足之地不用求任何人发表自己诗文很是满足,刚开始也没想会有太多人会喜欢纯文学作品,但没想自己漫不经心的几年下来,我的博文在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新浪博客中,阅读量竟也能突破十万人次以上。
博:现在你应该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了吧?我就是其中之一哈。
娜:哪里呀,您是我的老师,启蒙老师。记得在西藏军区文工团那会儿,您给我开的书单吧?全是中外古典名作,一本一本让我读,成天和我谈文学、诗歌,就是那几年,我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
博:那时我们团气氛好,半夜都有人起来唱歌、朗诵。
娜:哈,您还半夜拉小提琴呢。我也半夜在写诗歌,那时大家都好疯狂。“受害”不浅呀,您让我看的那些书,都讲的是爱情,讲的是爱就要为爱牺牲——害苦我们了。我们成天想着谈恋爱,然后要为伟大的爱情奉献一切!
博:哈哈,那是!古典文学就是那样嘛。艺术和生活本来就很难分别对待的,这是文学艺术人生的特点,怪不得我。
娜:您说的轻松哈,一直以来,我都分不清生活和小说。所以生活得像小说似的!到现在也是。
博:那有什么不好?作家、艺术家都是这样投入生活的。
娜:可我也不能光为文学而活呀,还有世俗的责任和理性。
博:我不同意哈。文学里写的都是骨肉亲情和人性,生活过成那样有什么不好?我看到你写的你儿子不也开始写作和画画,今年就要出漫画书了吗?多好!
娜:哎呀,您一点没变,还是那么理想主义。我儿子也喜欢文学艺术,意味着他将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生活,我很开心,但也很担心。我怕他以后心灵会很孤单。
博:作家、艺术家的内心肯定是孤独的,那是一种生命境界,你知道的。
娜:嗯。不过就像您前面说的,我有自己的读者群,其实,我并不孤单。每发表一篇博文,立刻有上百、上千的读者来阅读。读的很认真啊,每个标点符号、错别字都会被指出来,还会留言提很多问题。这样及时互动,是纸质刊物无法堪比的。而读者对我作品的阅读和点评,让我觉得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文字、文学和诗歌,觉得自己的心灵一点也不孤独。而且压力还蛮大,因为读者有期待呀,所以就得不断写新的作品,至少一个月更新两次博文才对得起读者。
博:最近你有一段没更新博文了哈。我也等着呢。
娜:哎呀,我最近好忙呀。我去年走遍昌都,写了十五万字,而且年初写尼巴村也写了近十万字初稿,采风、写作,我的腰椎键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都严重了啊!我得休息,需要疗养啊。今年我的新书,专门写昌都的长篇纪实散文《乘着大鹏鸟的翅膀》可能就要出版了。我累坏了。所以给自己放了个假,整个冬天就在海南的一个临海的村庄里锻炼身体和写作。 博:又写作?不是累坏了出来修养吗?!
娜:今年中少社找我签了两本书的合同啊!不过比去年轻松些,是少儿故事,字数要求也不是很多,但下一步我还得回藏区去采风。上两个月我一面在海滨游泳、锻炼,一面写完了一本小画书的故事,已经是很轻松的啦。5月以后藏区气候好了,我就该忙了。要回拉萨搬家,搬回娘热乡住,安顿好后就要去采风了。另外还想再回昌都尼巴村看看。
博:嗯,你写的驻村期间的博文我都看了,很感人,也写得很有趣。
娜:驻村一年多时间,在尼巴山区我有好多故事需要写,真是着急啊。可又先得完成手头的活儿。只有等2017年再整理和重写了。
博:你写的那些关于尼巴村的故事和图片让我有一种想去看一看的愿望。
娜:看了我的文章已经有好几位读者和爱心人士要求去尼巴村啊。虽然我很高兴,也很烦恼,因为他们都指望我带着去,进山的路太险了,我害怕。
博:你的文章里写过,看了让我真佩服你的勇敢。
娜:那也不至于。勇敢的是尼巴村的人们,我是胆小哈。不过通过写尼巴村,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文学在现实中的强大力量。文学和文字竟然能牵动那么多人:政府部门、社会爱心人士、企业等等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支持,我真是倍受鼓舞。原来文学写作那么“有用”啊。所以我要好好重写一本尼巴村的故事书,要写得幽默、生动、有趣。把尼巴村把他们每个人介绍给这个世界来认识。
博:那么你近几年不写长篇小说吗?你的长篇小说很独特的。
娜:当然要写啊。只是得往后再推一、两年。第三个长篇我早就开头了,但又停下来写眼前的。
博:你自己最喜欢写那种呢?
娜:诗歌不是喜欢就能写出来的。您知道。得遇见了,就从心里流淌出来。写纪实散文呢,是我的责任。一个作家的责任。我必须为我所爱的人们写下他们给予我的一切,这是践行社会责任,也是感恩。长篇小说当然是一种最自在的写作了。可以随心所欲构架自己的“王国”。
博:谈到长篇创作,你好像很欢喜哈。
娜:当然,那是一种享受啊。不受任何束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所以我的长篇小说比起我的散文,写得要前卫、先锋很多。
博:你说的很准确。你的长篇小说其实突破了小说的叙事概念,很是恣意和浪漫。在那么长的篇幅里,又要讲故事,又想自由行笔,是比较难以把握的。
娜:我就是不喜欢小说写得像小说,散文写得像散文。
博:哈,我懂了,你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叛逆的作家。是“后现代主义”作家。
娜:嘿!不要给我套枷锁哈!我是为了追求自由才选择写作的。
博:你也没变。另类又精灵,还是激情饱满。很好啊。要有一颗永远单纯不老的心,勇于探索和创新。
娜:您说对了。我的心像一块干净的画布。所以这一生,我可以以写作为生。
2016/2/17于海滨小镇
注:于博,原西藏军区文工团首席小提琴手。
责任编辑:佘学先
2016年冬,远眺撒满金色阳光的大海,我时常怀想西藏,就在那时,白玛娜珍突然出现了。
久别重逢,白玛娜珍已是知名作家。记得在西藏军区文工团时,那批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回来的学员里,白玛娜珍年纪最小,个子最小,只有十四、五岁,聪明伶俐,大家都疼爱地叫她“小布点”。那时起,她就喜欢写诗,一有时间就在军区图书馆里阅读……往昔岁月如潮涌,令我们的重逢话语格外热烈,在此随笔记录以缅怀。
地点:三亚海滨咖啡馆。以下对话简称博、娜
博:小娜珍,小布点,小萝卜头,我们有三十多年没见了吧。
娜:现在请叫我娜珍哈!特别是千万别叫我《红岩》里的“小萝卜头”。那个角色是我军艺的毕业作品,带回拉萨演,我妈说观众里的藏族老百姓都在啧啧感叹:“哎呀,可怜的小偷孩子呀!”我在台上扑蝴蝶,观众又唏嘘:“小偷孩子是在扑地上的烟头呢,看,被看守踩住了手。”那些老太太还心痛擦眼泪呢!然后我在台上做高难度的双人抬举等技巧表达愤慨和挣扎,台下又说:“看小偷孩子被狠心的看守抛来甩去太惨了……”
博:哈哈……是吗?可你演的小萝卜头给我们印象深刻呀。大家后来不都叫你“小萝卜头”吗?
娜:那是双人舞剧。我自己台下琢磨了很多新的动作和细节,下了很大功夫,汇报演出时,还真是把团长和团里好多女老师都看哭了。
博:小娜珍就是从小喜欢思考和专研,很勤奋的。
娜:拜托!请叫我名字。
博:好好,叫你“白作家”怎么样哈?你出了七、八本书了吧?也不送我一本。
娜:我自己也没有呀。出版社基本上只给作者送三十本。早就没了。你到网上搜搜看,不过也都卖完了,朋友都说很难买到。写的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复活的度母》早就买不到了,在网上只有电子版和很粗糙的盗版、复印版卖。散文集《西藏的月光》印数不少,但销量也很好,上了重庆出版集团的排行榜和京东书城的排行榜,所以也都早就卖光了。诗集《金汁》是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网上买不到,因为西藏人民出版社的图书还没有开展网上销售业务,只有西藏书店有卖的。但上次去书店问了一下,也说是卖完了。只有去西藏出版社里找找看。
一共写了七本书。两部长篇、三部散文集、两本诗集。其它还有写过两个剧本。
博:你的每篇博文我都在看,买不到你的书,也就只好去新浪看你的博文。你的博文点击率很高呀,还有打赏,我还没搞懂怎么打赏。
娜:快学嘛。给文章打赏是刚开通的,很多人还都不会。要是都会了,像发红包那么简单就好了。一篇文章打赏一元,一万人次就是一万元呀。这样读者也划算呀,直接阅读作家的博客,何必花那么多钱给出版商买书。
博:那是!一元钱喜欢一篇好文真是不多。这样出版社和那些刊物该闲置了吧?你想得挺美哈。
娜:我好开心拥有自己的一个网络窗口发表作品。在新浪微博里,我的每篇文学稿子阅读率能在一万人次以上呢,博客里的每篇文学作品也能在500人次以上,有的被新浪推荐,也能上千上万。并且现在微博和博客又可以和手机微信衔接阅读,读者就更多了。
博:新浪网民可是上亿的。我看到今年你有三篇博文和一篇微博上了新浪头条,真是很不容易。那可是没半点关系和后门,完全凭自己的实力。
娜:所以,网络就是这点好,尤其对于我这样纯文学创作的人很公正。网络那么繁杂庞大,我有个立足之地不用求任何人发表自己诗文很是满足,刚开始也没想会有太多人会喜欢纯文学作品,但没想自己漫不经心的几年下来,我的博文在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新浪博客中,阅读量竟也能突破十万人次以上。
博:现在你应该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了吧?我就是其中之一哈。
娜:哪里呀,您是我的老师,启蒙老师。记得在西藏军区文工团那会儿,您给我开的书单吧?全是中外古典名作,一本一本让我读,成天和我谈文学、诗歌,就是那几年,我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
博:那时我们团气氛好,半夜都有人起来唱歌、朗诵。
娜:哈,您还半夜拉小提琴呢。我也半夜在写诗歌,那时大家都好疯狂。“受害”不浅呀,您让我看的那些书,都讲的是爱情,讲的是爱就要为爱牺牲——害苦我们了。我们成天想着谈恋爱,然后要为伟大的爱情奉献一切!
博:哈哈,那是!古典文学就是那样嘛。艺术和生活本来就很难分别对待的,这是文学艺术人生的特点,怪不得我。
娜:您说的轻松哈,一直以来,我都分不清生活和小说。所以生活得像小说似的!到现在也是。
博:那有什么不好?作家、艺术家都是这样投入生活的。
娜:可我也不能光为文学而活呀,还有世俗的责任和理性。
博:我不同意哈。文学里写的都是骨肉亲情和人性,生活过成那样有什么不好?我看到你写的你儿子不也开始写作和画画,今年就要出漫画书了吗?多好!
娜:哎呀,您一点没变,还是那么理想主义。我儿子也喜欢文学艺术,意味着他将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生活,我很开心,但也很担心。我怕他以后心灵会很孤单。
博:作家、艺术家的内心肯定是孤独的,那是一种生命境界,你知道的。
娜:嗯。不过就像您前面说的,我有自己的读者群,其实,我并不孤单。每发表一篇博文,立刻有上百、上千的读者来阅读。读的很认真啊,每个标点符号、错别字都会被指出来,还会留言提很多问题。这样及时互动,是纸质刊物无法堪比的。而读者对我作品的阅读和点评,让我觉得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文字、文学和诗歌,觉得自己的心灵一点也不孤独。而且压力还蛮大,因为读者有期待呀,所以就得不断写新的作品,至少一个月更新两次博文才对得起读者。
博:最近你有一段没更新博文了哈。我也等着呢。
娜:哎呀,我最近好忙呀。我去年走遍昌都,写了十五万字,而且年初写尼巴村也写了近十万字初稿,采风、写作,我的腰椎键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都严重了啊!我得休息,需要疗养啊。今年我的新书,专门写昌都的长篇纪实散文《乘着大鹏鸟的翅膀》可能就要出版了。我累坏了。所以给自己放了个假,整个冬天就在海南的一个临海的村庄里锻炼身体和写作。 博:又写作?不是累坏了出来修养吗?!
娜:今年中少社找我签了两本书的合同啊!不过比去年轻松些,是少儿故事,字数要求也不是很多,但下一步我还得回藏区去采风。上两个月我一面在海滨游泳、锻炼,一面写完了一本小画书的故事,已经是很轻松的啦。5月以后藏区气候好了,我就该忙了。要回拉萨搬家,搬回娘热乡住,安顿好后就要去采风了。另外还想再回昌都尼巴村看看。
博:嗯,你写的驻村期间的博文我都看了,很感人,也写得很有趣。
娜:驻村一年多时间,在尼巴山区我有好多故事需要写,真是着急啊。可又先得完成手头的活儿。只有等2017年再整理和重写了。
博:你写的那些关于尼巴村的故事和图片让我有一种想去看一看的愿望。
娜:看了我的文章已经有好几位读者和爱心人士要求去尼巴村啊。虽然我很高兴,也很烦恼,因为他们都指望我带着去,进山的路太险了,我害怕。
博:你的文章里写过,看了让我真佩服你的勇敢。
娜:那也不至于。勇敢的是尼巴村的人们,我是胆小哈。不过通过写尼巴村,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文学在现实中的强大力量。文学和文字竟然能牵动那么多人:政府部门、社会爱心人士、企业等等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支持,我真是倍受鼓舞。原来文学写作那么“有用”啊。所以我要好好重写一本尼巴村的故事书,要写得幽默、生动、有趣。把尼巴村把他们每个人介绍给这个世界来认识。
博:那么你近几年不写长篇小说吗?你的长篇小说很独特的。
娜:当然要写啊。只是得往后再推一、两年。第三个长篇我早就开头了,但又停下来写眼前的。
博:你自己最喜欢写那种呢?
娜:诗歌不是喜欢就能写出来的。您知道。得遇见了,就从心里流淌出来。写纪实散文呢,是我的责任。一个作家的责任。我必须为我所爱的人们写下他们给予我的一切,这是践行社会责任,也是感恩。长篇小说当然是一种最自在的写作了。可以随心所欲构架自己的“王国”。
博:谈到长篇创作,你好像很欢喜哈。
娜:当然,那是一种享受啊。不受任何束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所以我的长篇小说比起我的散文,写得要前卫、先锋很多。
博:你说的很准确。你的长篇小说其实突破了小说的叙事概念,很是恣意和浪漫。在那么长的篇幅里,又要讲故事,又想自由行笔,是比较难以把握的。
娜:我就是不喜欢小说写得像小说,散文写得像散文。
博:哈,我懂了,你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叛逆的作家。是“后现代主义”作家。
娜:嘿!不要给我套枷锁哈!我是为了追求自由才选择写作的。
博:你也没变。另类又精灵,还是激情饱满。很好啊。要有一颗永远单纯不老的心,勇于探索和创新。
娜:您说对了。我的心像一块干净的画布。所以这一生,我可以以写作为生。
2016/2/17于海滨小镇
注:于博,原西藏军区文工团首席小提琴手。
责任编辑:佘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