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空竹相伴,览京城四季。
———题记
脚踏一双漆黑的软布鞋,身着一件素白的大褂儿,京城的老大爷左手盘着一对滴溜溜转的胡桃,右手提溜着一笼叽叽喳喳叫得正欢的鸟儿,在胡同里遛弯儿。
啪!
红黑相间的破旧收音机结实地“砸”在青灰石凳上,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拾起空竹,抖搂抖搂小竹棍儿一端那沾上尘土的细长棉绳儿,向上抛至空中。
一个“金蛛盘丝”飞旋过来,又一个“水中捞月”打着转儿滑落,和着那鲜明的红与黑,就这般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地上下翻飞,叫你看得眼花缭乱。
伴着京城空竹有节奏、有章法的翻斗,京味儿的春、夏、秋、冬便像京剧曲谱似的翻开,并一帧帧定格。
与空竹相伴,看春之花明柳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东坡眼中的初春之景,更是紫竹院所现的旖旎风光。湖畔的沙土中,春笋探头探脑地冒了出来,不远处的一丛迎春花也悄悄发了芽。春回大地,数只绿头鸭和鸳鸯凑在一起,昂首欣赏着这片盎然春意。几个小孩儿缠着爷爷放风筝,胖乎乎的小手里捏着传统手艺———纸黄鹂,欢笑着疯跑。
你说后来?那只黄鹂鸟飞走了,在这片绿茵茵的大地上空,留下了几抹黄鹂鸟展翅的逍遥,勾勒出一幅“草长莺飞”的灵动画卷。
就这般,伴着孩童们银铃般稚嫩的笑声,空竹抖动飞跃,欢快地荡过紫竹院的春色满园。
与空竹相伴,望夏之万木葱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绿色的小精灵们扑扇着剔透的翅膀,轻盈地绕着刚刚露角的水芙蓉飞舞。水芙蓉娇羞地微微颔首,乳白的面颊染上几圈粉红。在这闷热的“桑拿天”里,颐和园环湖的亭台楼阁成了人们纷纷向往的世外桃源。奶奶们扇着蒲扇,好让自己的宝贝大孙子乘凉;爷爷们忙着呼朋引伴,在石桌上摆好棋盘,食指中指夹起棋子,展开一场黑与白的厮杀。
就这般,爷爷们时而沉思斟酌,时而拍案而起;奶奶们摇着怀里睡得香甜的乖孙儿,叮嘱着下棋下得酣畅淋漓的爷爷们声音轻点儿。不远处的空竹“嗡嗡”地跳跃着翻转,为了不打破这份祥和安宁而悄然远去……
与空竹相伴,赏秋之橙黄橘绿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提起京华秋色,我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
走入城郊那片如火如荼的天地,只见浓密的枫叶将烈阳割裂,撒下满山的赤红碎屑。那红,似乎在跳动,就像火焰一样。好一个秋高气爽,好一幅金风玉露。扎着两个冲天辫的小姑娘跟随父母登高,不嫌累地蹦蹦跳跳,模仿着父亲的样子将双掌拢在嘴前,十分威风地“啊”地一声喊,惊喜又满意地听着自己的声音四处碰壁,惊飞了一只只喜鹊,复又回荡在耳边。她忽又眼睛一亮,蹦起老高,尖叫着跳进一堆落叶里,笑着、闹着……
就这般,招来了母亲一句“野丫头没个姑娘家的样儿”的嗔怪。空竹旋转着腾空,调皮地眨眨眼,转过香山秋韵。
与空竹相伴,唤冬之素裹银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像是和风吹过,春风拂面,如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什刹海的朔风一点儿也不凛冽,冬,是温情的。什刹海的水,冻成了冰,冰面上人来人往。十一二岁大的孩子们着各色衣服,在冰面上推搡、嬉戏,有时不慎滑了一跤,也只是哈哈大笑。同伴捧着满手晶莹的雪花,轻手轻脚挪到我身后,把它们全撒在了我的头顶。我先是一激灵,立刻,追打着同伴,在冰面上一路狂奔,顺手将头顶雪花胡乱揉成球状,不偏不倚地砸在了同伴羽绒服后面绣着的巨大的雪花上。暖阳倾泻,拥吻着一地散落的雪粒,将它们雕琢成满地细碎的、泛着光泽的珍珠。
就这般,欢声笑语,你追我赶,我们的冰鞋穿梭在冰面上,不知不觉,便留下了一团雪花状的划痕,永远地刻在了冰面上,也永远刻在了心底……
空竹精准地掉落回细长的棉绳儿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拋接”。正巧,京城四季轮转,准备迎接又一个春天。
空竹翻飞着的影子追着茵茵春草上空纸鸢的长线,溜过盈盈夏荷边棋子的缝隙,附在如火的红叶上,越过寂寥冬湖宽广的冰面。就這般与空竹相伴,便走过了京城的一年四季。
胡同口的老榆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不变的是树下翻飞的空竹,不变的是老北京看似简单平凡却又是最美好的生活。
教师点评
小作者匠心独运,选材新颖,以空竹为线索,采用并列式结构贯穿全文,空竹翻飞中翻出了季节变换,翻出了情感升华,翻出了传统精髓。文章选取老北京生活片段,于平淡中见美好,于细节中见热爱。语言自然灵动,诗词引用信手拈来,细节描写功力十足,可见平时之积累。
(齐君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