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通过媒介来了解世界,以此把握世界,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告诉我们洞穴里囚徒以影子为真实的世界,媒介影像和洞穴影子异曲同工,而我们一如洞穴囚徒般感知世界,本文就从洞穴理论来看媒介呈现的甘肃印象。
关键词:洞穴理论;甘肃印象;囚徒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地下洞穴中有一群被捆绑的囚徒,他们背对着洞口不能回头,洞外有人经常拿着假人或假兽,让它们做出动作,而这些动作刚好通过洞外的火炬投射到囚徒面前的墙壁上,形成影像,囚徒们看不到洞外的世界,他们以为这些影像是真实的,也误以为回声是影像在说话。[1]
这个故事反映的哲理称之为“洞穴理论”。在这里囚徒们被束缚的无法走出洞外,与洞外面的世界无缘,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与媒介影像之间的关系和洞穴中囚徒与影子的故事是多么相像,尽管柏拉图的本意并不在此。在媒介社会中,受众如同囚徒,他们的眼睛自由,身体却被束缚了,他们在自己的"洞穴中"观看世界,只是影子的来源不是燃烧着的火炬而是大众媒介。在媒介社会中,人们习惯于通过影像感受世界,久而久之,人们难免也会同洞穴中的囚徒一样将这些影像认为这是世界本来的面目,而对影子的来源现实的世界却不甚了解。也就是说,在大众媒介主宰的时代,人们早已习惯把媒介折射的现实当成现实本身,而对现实却浑然不知、漠然处之。[2]如果囚徒走出洞穴,他们就会逐渐明白影子是假的,外面的那个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甘肃地貌丰富多样,自然环境跨度大:从地形图上看绿地面积和戈壁面积相当,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他们认为甘肃是戈壁沙漠、黄土漫天、干旱缺水、贫穷落后,更有甚者认为甘肃人是骑着骆驼上班,如此偏颇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甘肃媒体印象和真实的甘肃形象之间进行分析探讨。
一、“囚徒”般的受众
影视比文字更有具象性,为我们再现世界,让我们有了千里眼。一般来讲,影视所展现的影像都来自真实的世界,这点毋庸质疑。对于外地人来说,影视是他们了解认知甘肃的渠道之一,在影视媒介中,所展现的甘肃印象如何呢?我们以一段官方发布的甘肃印象宣传片为例,我们从人物、镜头、内容等来看它展现出来的形象发现,甘肃宣传片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是农民和牧民形象,画面内容多展现甘肃地方特色,诸如羊皮筏子、皮影等;对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表现很少,影像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甘肃主要是农村和牧民,和其他地区差距较大还很落后。毛驴车、羊皮筏子,这些特色其实隐含了它在生活中比较独特少见,非常态化;镜头拍摄考虑了奇观性,却忽略了它给人的真实印象,诸如此类很多画面都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引导人们只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般的以局部为整体的了解真实的世界。
二、读图时代的图像霸权
海德格尔早在上个世纪就指出世界已经被意指为图像,人们通过图像去把握世界。在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加习惯于通过影像和图片去认知,在图像霸权时代,图片已经充斥着你的视线,刺激着你的感官,潜意识的影响我们的感知。
网络上有关甘肃印象是如何呢?我选取了百度图片,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甘肃印象,然后按顺序依次下载了60张图片进行分析。
首先编码。1、对图片的直观元素进行编码,设置了几个变量:画面内容、绿色占据画面的比例,画中有无人物;将画面内容根据图片表现的主题分为图中几类指标;
画面内容 沙漠 戈壁 湖泊河流 民居 荒山 人物 景点 其他
几幅 6 6 4 2 5 6 敦煌 嘉峪关 山水 城市 民族 6
6 10 5 1 2
在统计的60幅照片中有12幅是直接表现沙漠或者是间接展现了沙漠风光,诸如敦煌风景;有20幅图片表现的是戈壁;除此之外有5幅描绘了荒山。也就是说60幅图共有37张和沙漠戈壁荒山有关。在这60幅图片中很少有表现城市风貌的照片,也很少有表现人物的图片,人物都是农民衣着寒酸显得贫穷、落后;在表现民居的2幅照片里,一张呈现是老旧的巷子;一张是被拆的狼藉的土房。
绿色占画面的比例分为以下5个级别,统计如下:
绿色占的比例 没有
(32张) 很少(13张) 少
(6张) 多
(5张) 很多
(4张)
2、对图片进行审美判断,分析参数为美感的程度,统计如下:
画面美感 很美
(7张) 美
(12张) 一般(26张) 差
(7张) 很差
(8张)
在很美的7幅图中5张是和沙漠有关:沙漠、驼队,视觉上让人被这种独特美吸引,另2张表现自然风光,其中一幅是俯拍麦积山石窟,一个天然麦垛凸显出来,让人看到自然的鬼斧神工;剩下的图片大多为荒山枯流破房,大部分是在火车上以及观光旅游拍的图片居多。
研究显示甘肃的在网络媒介中“影子”可以大体描述为这样一个印象:甘肃多为沙漠和戈壁地形,这里人烟稀少,偶尔走过几只稀疏的驼队,古老的城墙和烽燧台仍然屹立在荒漠中默默的诉说着历史,在这里看不到城市的气息,人们穿着打扮与这个时代不符。
媒介再现塑造的拟态环境是碎片化的、经过选择的世界,所以它的影像反映出来是偏颇的、片面的。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我们可以通过媒介影像来把握,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此,而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感知它。如果有可能,那就解开捆绑在自己身上的束缚,走出影视构建的洞穴,去洞外看看真实的世界,那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注释】
[1]洞穴理论: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738787.html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版,200页。
【参考文献】
[1][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欧阳芸.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J].天中学刊,第20卷第3期,2005年6月
关键词:洞穴理论;甘肃印象;囚徒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地下洞穴中有一群被捆绑的囚徒,他们背对着洞口不能回头,洞外有人经常拿着假人或假兽,让它们做出动作,而这些动作刚好通过洞外的火炬投射到囚徒面前的墙壁上,形成影像,囚徒们看不到洞外的世界,他们以为这些影像是真实的,也误以为回声是影像在说话。[1]
这个故事反映的哲理称之为“洞穴理论”。在这里囚徒们被束缚的无法走出洞外,与洞外面的世界无缘,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与媒介影像之间的关系和洞穴中囚徒与影子的故事是多么相像,尽管柏拉图的本意并不在此。在媒介社会中,受众如同囚徒,他们的眼睛自由,身体却被束缚了,他们在自己的"洞穴中"观看世界,只是影子的来源不是燃烧着的火炬而是大众媒介。在媒介社会中,人们习惯于通过影像感受世界,久而久之,人们难免也会同洞穴中的囚徒一样将这些影像认为这是世界本来的面目,而对影子的来源现实的世界却不甚了解。也就是说,在大众媒介主宰的时代,人们早已习惯把媒介折射的现实当成现实本身,而对现实却浑然不知、漠然处之。[2]如果囚徒走出洞穴,他们就会逐渐明白影子是假的,外面的那个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甘肃地貌丰富多样,自然环境跨度大:从地形图上看绿地面积和戈壁面积相当,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他们认为甘肃是戈壁沙漠、黄土漫天、干旱缺水、贫穷落后,更有甚者认为甘肃人是骑着骆驼上班,如此偏颇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甘肃媒体印象和真实的甘肃形象之间进行分析探讨。
一、“囚徒”般的受众
影视比文字更有具象性,为我们再现世界,让我们有了千里眼。一般来讲,影视所展现的影像都来自真实的世界,这点毋庸质疑。对于外地人来说,影视是他们了解认知甘肃的渠道之一,在影视媒介中,所展现的甘肃印象如何呢?我们以一段官方发布的甘肃印象宣传片为例,我们从人物、镜头、内容等来看它展现出来的形象发现,甘肃宣传片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是农民和牧民形象,画面内容多展现甘肃地方特色,诸如羊皮筏子、皮影等;对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表现很少,影像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甘肃主要是农村和牧民,和其他地区差距较大还很落后。毛驴车、羊皮筏子,这些特色其实隐含了它在生活中比较独特少见,非常态化;镜头拍摄考虑了奇观性,却忽略了它给人的真实印象,诸如此类很多画面都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引导人们只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般的以局部为整体的了解真实的世界。
二、读图时代的图像霸权
海德格尔早在上个世纪就指出世界已经被意指为图像,人们通过图像去把握世界。在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加习惯于通过影像和图片去认知,在图像霸权时代,图片已经充斥着你的视线,刺激着你的感官,潜意识的影响我们的感知。
网络上有关甘肃印象是如何呢?我选取了百度图片,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甘肃印象,然后按顺序依次下载了60张图片进行分析。
首先编码。1、对图片的直观元素进行编码,设置了几个变量:画面内容、绿色占据画面的比例,画中有无人物;将画面内容根据图片表现的主题分为图中几类指标;
画面内容 沙漠 戈壁 湖泊河流 民居 荒山 人物 景点 其他
几幅 6 6 4 2 5 6 敦煌 嘉峪关 山水 城市 民族 6
6 10 5 1 2
在统计的60幅照片中有12幅是直接表现沙漠或者是间接展现了沙漠风光,诸如敦煌风景;有20幅图片表现的是戈壁;除此之外有5幅描绘了荒山。也就是说60幅图共有37张和沙漠戈壁荒山有关。在这60幅图片中很少有表现城市风貌的照片,也很少有表现人物的图片,人物都是农民衣着寒酸显得贫穷、落后;在表现民居的2幅照片里,一张呈现是老旧的巷子;一张是被拆的狼藉的土房。
绿色占画面的比例分为以下5个级别,统计如下:
绿色占的比例 没有
(32张) 很少(13张) 少
(6张) 多
(5张) 很多
(4张)
2、对图片进行审美判断,分析参数为美感的程度,统计如下:
画面美感 很美
(7张) 美
(12张) 一般(26张) 差
(7张) 很差
(8张)
在很美的7幅图中5张是和沙漠有关:沙漠、驼队,视觉上让人被这种独特美吸引,另2张表现自然风光,其中一幅是俯拍麦积山石窟,一个天然麦垛凸显出来,让人看到自然的鬼斧神工;剩下的图片大多为荒山枯流破房,大部分是在火车上以及观光旅游拍的图片居多。
研究显示甘肃的在网络媒介中“影子”可以大体描述为这样一个印象:甘肃多为沙漠和戈壁地形,这里人烟稀少,偶尔走过几只稀疏的驼队,古老的城墙和烽燧台仍然屹立在荒漠中默默的诉说着历史,在这里看不到城市的气息,人们穿着打扮与这个时代不符。
媒介再现塑造的拟态环境是碎片化的、经过选择的世界,所以它的影像反映出来是偏颇的、片面的。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我们可以通过媒介影像来把握,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此,而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的去感知它。如果有可能,那就解开捆绑在自己身上的束缚,走出影视构建的洞穴,去洞外看看真实的世界,那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
【注释】
[1]洞穴理论: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738787.html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版,200页。
【参考文献】
[1][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欧阳芸.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J].天中学刊,第20卷第3期,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