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三种“语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体而言,高中生在古典诗词鉴赏部分失分的原因大致如下:①对诗歌文本的语义内容不能理解,对诗歌所潜藏的情感内涵不能把握,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表达及其效果不能体味;②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解答思维问题:机械套用、贴标签式的答题套路与答题模式;③作答时,表述上牵强附会、随意曲解诗意及自嗨式的任性书写;④最后呈现的答案为:内容杂糅、遗漏较多且思路不清晰的文字表述。
   比如,2018年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很多考生不知道最后两句是指哪两句,不少考生在理解诗句的时候,模式化、套路化地把“柳”理解为思念,将“烟濛濛”理解为人生迷茫,甚至把“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解释为“冬天的寒风突然变成了春天的柳树”,或者用反问句、比喻句、诗句来做答,如“这不就是美的体现吗”“身处如寒柳一样的处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等等。这样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不合文本的答案表述,“频频出现在阅卷者的视野中”。[1]
   为什么学生作答诗歌鉴赏题出现这一情况?怎么解决学生的这一问题?这是一线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备考时颇为苦恼与棘手的一件事,一直在投入、努力,但从未见答题情况的好转。不少教师只能给出“多读多练多总结多归纳”等没有多大实际效果的“答题方法指导”与“好心备考提醒”。其实,如果教师换一个视角来进行观察与思考,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学生的考场阅读、现场答题情况来思考问题,用再现学生答题过程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就会有这样的逻辑发现:
   学生答不好诗歌鉴赏题的原因是根本读不懂诗歌文本,读不懂的原因是学生读不进、读不通诗歌文本,即进入不了诗歌的文本语境,或者根本不知道诗歌文本的语义,或者无法勾连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情感关联,再或者不能从整体上理解诗歌文本,抓不住古诗词的情感意脉与情感内涵,等等。教师再把学生的这一“现场”问题转换为教师的备考逻辑就是,学生读不懂是因为读不通,读不通的表现是不能把诗歌的文本语言转换为自己的阅读语言与答题语言,或者只能转换部分诗句,形成不了诗歌理解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因此,翻译古典诗词的词句、篇章,理解诗歌的文本语言,是古典诗词备考的根本问题。
   一、理通“诗家语”,读懂文本语言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中所记载的王安石提出的“诗家语”,是指古典诗词独特的言说方式,“独特的词汇、语法、逻辑、修辞,是一般语言的最高程度的提炼与强化”。[2]读懂“诗家语”看似只是一个表浅的语言字词理解问题,但从高中生真实的阅读发生层面上看,读通、读懂“诗家语”恰恰是学生最大的挑战与困难,更是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关键能力。不少学生坦言,在阅读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往往就因为某一字、词、句不理解进而不能有效地理解整句、整联,甚至整首诗,正如王俊明先生所言,“一切文学鉴赏都必须以通解文字为前提,连文本的词句都没弄清爽,就来大篇的‘赏析’,是自欺,也是欺人”。[3]
   从学情和学理两个方面看,都意味着:重点训练学生读通、读懂“诗家语”才是提升学生古典诗词阅读鉴赏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和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必备品格的“正道”“大道”。正如王力先生在《语言与文学》中所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因此,训练学生梳理古典诗词词句语义理解及章句关联的能力是提升古詩词鉴赏能力的内里与质地。
   如何把读通“诗家语”落实到高考古典诗词复习的过程中,进行序列化、系统化的技术操作?这是复习备考的关键。笔者受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启发,总结了:以“知识清单”为主体,以“翻译训练”为主导,以“题型归纳”为主线的古典诗词复习备考的三级跳。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每个学生印发读通“诗家语”的知识清单。此清单主要是关于翻译“诗家语”的具体要点与操作路径。笔者结合王俊鸣《唐诗通解100首》和王锳《古典诗词特殊句法举隅》里的提法,针对古典诗词在“词法”“句法”“章法”上语言样式的特点进行的整理与归纳,形成一个诗歌翻译的知识清单,具体就是:
   “词法”层面上,梳理出“改变词性”和“积累词语”两个维度,让学生在诗歌阅读时有意识地进行词语凝视的训练,关注诗句中各种词性的改变,如“形容词使动”“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使动”等;整理一些基本的“古代礼俗风物、典章制度的词语”“语码意义的词语”“用典的词语”“古人习用的词语”“有陌生义的熟词”等,[4]这些是读通“诗家语”的基本语汇,是构建古典诗歌阅读鉴赏大厦的砖瓦,必不可少,多多益善。
   “句法”层面上,以“倒装”“省略”为主要特征,整理出“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倒装”“定语挪前或挪后”“状语置前或后置”“介宾倒装”“名词的省略”“代词的省略”“动词的省略”“介词的省略”等句式特点,以及词句的超常规搭配类型,如“动宾的超常规搭配”“名词句排列”“结构与节奏不一致”“拆分句和复合句”等,让学生从句式、句法特点上进一步理解“诗家语”的语言变异与表达异质,更清楚古典诗词语言的内部构造,也就更容易进入诗句的语义内部。
   “章法”层面上,以分析“句间”或“联间”关系为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并列、因果、承接等八种复句关系,外加篇章的虚实关系、时空关系和压缩关系,概括出诗歌文本的章法特点,让学生能够从整体结构上看清文本编织的针法与联线,进而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进入诗歌情景,把握诗歌的意脉、理路与情景关联。
   其次,精编古典诗词的翻译进阶练习60首。依据古典诗词的题目、题材和体裁类型,从高考真题和各大型模拟题中挑选60首诗歌文本,进行翻译练习。每一题材下面,分列出五言、七言律诗和词体三首,再结合古典诗词各种表现手法的知识点,以五言、七言律诗或词体一到两首来进行例证分析,以此类推,形成60首古典诗词文本翻译序列的练习。    基本按通行的古典诗歌题材进行分类:“咏物诗”“咏史怀古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即景感怀诗”“即事感怀诗”等八种,外加一些非类型化的诗歌文本;修辞及表现手法列举也主要聚焦:“比喻”“比拟”“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十九种;题目类型以“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意境营造”等五种为主要类型。要求学生对每一首诗歌文本进行理解式翻译,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诗家语”的认知与理解,为读懂诗歌奠定通读通解的词句关,为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主旨找到“存在之家”。
   再次,复习课时,每次课前让学生先板书2-3首诗歌的翻译,让学生进行相互讲解,并给分,教师点评,一节课详讲2-3首,多给学生时间读、翻译、质疑、整理,保证诗歌文本的阅读量、训练量。在训练及讲评的过程中,要贯彻“读法”“答法”“方法”的改进与优化,学生多做、多读、多理,老师慢讲、精讲、细讲,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形成答题的基本思维范式,如何讲究外在的语言规则与表述形式,形成语言形式与答题方法上的自省、自觉。
   课下零碎的时间里,如课间、早读、晚读等,进行各式各样的读:“译读”“解读”“字读”“想读”“情读”“品读”,读出声音,读出情感,读出意境,再对个别字句进行揣摩。每天把课上所讲的2-3首,再读、再悟、再译。具体可以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把自己想象为诗人(身份带入),根据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揣摩诗句中的词语使用效果,思考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诗意”形成凭据(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什么表现技巧?);联系考过的或可能会考的“题目”,思考这样写的修辞效果(人物形象、诗歌的思想和感情),形成“读——译——品”的三级语义理解的习惯。
   另外,还可以推荐一些基于诗句理解的古典诗词解读方面的书让学生阅读,如《六神磊磊读唐诗》《唐诗为镜照汗青》《名家讲唐诗》《名家讲宋词》《唐诗素描》《宋词素描》《一本书读懂经典古诗人》《唐诗通解100首》《唐诗全解》《宋词全解》等等,让学生跳出古典诗词备考的考试思维来看待古典诗词的语言,从古典诗词的本体——“诗家语”的层面上捏住古诗词备考的神经,扼住古诗词备考的咽喉。
   二、理解命题意图,读懂命题语言
   古典诗词的命题语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面:考纲和题干。考纲规定了命题的方向、范围;题干则反映了命题的意图,答题的任务。总体而言,命题方向、范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考试大纲,考查形式和考点汇总;命题的意图和答题的任务主要分为:题干的表述,类型的归纳,术语概念的辨析和问题的指向。
   首先,寻绎古典诗词的命题方向、范围。考试大纲上的表述,每年的变化不大,近三年都表述为“(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形式近三年也都是“客观题 主观题”的题型构成;古典诗词的考点上,一般可以归纳为四个层面十个知识点:
   (1)形象:①意象 ②人物形象 ③画面、景象、意境
   (2)语言:④语言风格(特点)
   (3)技巧:⑤修辞 ⑥描写类 ⑦抒情类 ⑧手法类 ⑨结构类
   (4)思想情感:⑩情感关键词、思想题材
   其次,明确命题的意图和答题的任务。综合各种题干表述及类型,可归纳为:
   ①重点字词:**句中**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②关键语句:“**”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③诗词意境:请简单描述一下画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④表达技巧:请从**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⑤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⑥风格流派:请指出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⑦形象分析:两首诗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⑧构思结构:从**角度看,这首诗歌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⑨语言艺术:联系全诗,赏析**句的表达效果。
   ⑩典故运用:**句中的**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的?
   再次,辨析古典诗词鉴赏术语的概念。要精准地使用鉴赏术语,不能张冠李戴,比如,衬托、对比、烘托与渲染,学生常常含混不清,似是而非。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简单的事例来进行解释,形成既有趣又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的知识情境。比如,两家邻居,一家喜事,一家有丧事,这就是“对比”,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喜事的一家,为了让喜事更喜,放鞭炮、贴喜字、吹唢呐,这就是“渲染”,主要是营造一种情境氛围;如果有喜事的一家请了伴郎或伴娘,这就是“衬托”,有主宾、有主次;在新娘或新郎出场时,放礼花,有一些呐喊与尖叫,这就是“烘托”,烘云托月,为了让对象更鲜明、更突出。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松而清晰地辨析清楚一些诗歌鉴赏的术语,也就不再出现乱贴标签,牵强附会的表述了。
   此外,还要打破对意象的思维定式,祛除简单对应式的解题思路,而要贴着诗歌的语言来理解诗歌,不简单化地理解意象、画面与意境之间的关系。比如,刘昚虚的《阙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不能一看到这一首诗歌的“落花”“流水”意象,就根据答题模板的经验,按照思维定势,就分析出伤感悲戚的情感,这种脱离诗歌具体语言和整体意境进行断章取义的情况在学生的答卷中较为常见。就如,2018年全国Ⅰ卷诗歌鉴赏中考场错误答案,都是这一问题的变形。
   再如对“景象”“画面”和“意境”的概念的理解,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意境是指诗歌中通过描写特定景物表达诗人情感而达到的某种境界,包括:景象、画面、情感。在分析诗歌景象、画面或意境时,不能先入为主地以意象套路来理解诗句,更不能将意象的理解机械化,认为某个意象就是某个意思,这种思维模式不可取。诗句的理解还是要回到文本,回归语境。    最后,学会圈定问题指向,锁定答题的区域范围。古典诗词鉴赏中的任何一个题干的表述都有具体的范围和指向,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两联,或整体,或个别字词,或某一章句,这是读懂命题语言的重要内容。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是对古典诗词的文体有一定的了解。总体而言,近体诗结构大致如下:
   比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的诗歌鉴赏所选的是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首联点明地点、人物,“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席群英”等词奠定全诗“喜庆”的基调,描写了“怡人而庄重”的考场环境。颔联承接首联而写“这些人在这个地方做什么”,即“群英在考场考试的情景”。颔联后半句诗人用“春蚕食叶声”来形容考场上学子答卷“下笔”之声,这不难理解,而前半句“无哗战士衔枚勇”重在写战士“无哗”,还是战士之“勇”?也就是说,通过“战士”来写考场的“静”还是写考生像战士一样“奋勇争先”,这是个理解难点。
   依据律诗同一联的“前句”和“后句”是有关联性、对仗性的结构特点,“春蚕食叶声”来形容“下笔”,自然前句中“战士衔枚勇”亦是形容“无哗”。所以,颔联前句并非重点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而是写考场考生的安静,如同古代军队战士“衔枚行军”。
   再如,尾聯理解的关键在于“自惭”一词。“自惭”是“自己惭愧”之意,“衰病心神耗”是事实,还是自谦之词?结合后句“赖有群公鉴裁精”是指希望为国家选材的工作需要其他考官的努力。但是否表明作者无法为国效力,只能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这个艰巨使命呢?关联诗歌题目,诗人身份和整体内容,以及律诗尾联常以抒情收束全文,再加上古代士大夫的心理,可以判断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自谦之语。因此,明确了诗歌文体结构对理解命题语言的指向就能从文本理解的高度精准地理解命题的意图,完成答题的任务。
   三、理会评分标准,读懂答题语言
   评分标准是指在高考阅卷过程中依据评分细则,阅卷者评判答卷的一系列分数规定。执行者一般是由大学教授(一般是题组长)和中学语文教师(具体阅卷者)组成的,这些“业内”人员有着共同的文化心理与专业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意味着在备考的过程中,对阅卷者的“读者视角”和“集体无意识”的要求也不容忽视。比如,书写规范的试卷美学,表达清晰,表述有条理的逻辑效果,答问呼应、要点与解析结合的义理效果,都值得重视。这都是读懂答题语言的备考学要义。因此,把脉学生的答题语言,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答题规范的程度,也是高考古典诗词备考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答题语言上往往存在这样几种不规范情况:
   首先,古典诗词鉴赏术语不够、不准。正如上文所引用的阅卷者感言,比喻、口语化的表述情况比较严重;原句引用,直接抄选择题表述的现象比较普遍;用过于抽象的语言,缺少内容的分析的也不在少数。这都说明学生在答案表述上缺少基本的鉴赏语汇和概括、分析的表达能力。
   其次,答案的长度和位置不精、不正。很多学生在作答的时候,没有充分地考虑所给出的答题空间和版面,简短答题,超格答题,不在指定位置答题等,都是形式不规范的体现;有的一个要点写两三行,而有的要点却又很短,只有寥寥几个词语。试想这样的答题语言能算得上是一个规范的答案吗?能拿到一个好的分数吗?
   再次,答题语言的表述逻辑有问题,或者答非所问,或者表述不通、不清,前后矛盾,等等。这都属于古典诗词备考的范畴。读懂答题语言,不仅包括自己能懂层面的问题,还包括能让别人“读懂”的问题,这是试卷交际语言表达的问题。
   此外,理会阅卷要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明确规范的标准以及评分细则。对于学生而言,评分细则不容易理解,但是从备考的层面而言,对于规范学生的答案却至关重要,比如,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诗歌鉴赏两道题的评分细则表述,非常值得在备考过程中反复理解与揣摩:
   第一小问评分标准:主语1分,特点1分,共3分,错1个扣1分,全错0分;主语:跟水有关就可,如江水、长江、汉江、湍急水流、急流、支流;特点:形容词,如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翻译其中一句就给1分,纯粹抄原文不给分。
   第二小问评分标准:3分,写出1条1分,写以下的内容得1分:①题目的关系:扣题,照应题目;②做铺垫,蓄势、打基础、反衬、侧面描写、烘托主题、起兴、比喻;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④奠定基调、营造……气氛、渲染……氛围、做伏笔、引出下文;写以下内容得另外1分:表达正面感情得1分,如祖国壮美江山的赞美,国家和平喜悦之情;负面感情错误,如四分五裂,山河破碎伤感;或豪迈之情、远大抱负、历史兴亡之感等。[5]
   评分标准是阅卷者在阅卷现场依据抽样试卷的答题情况而制定出来的,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如果依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作答进行答案规范的倒逼,也不失为一种强力有效的备考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答案表述进行规范化提升,才算是真正理解学生的答题思维,读懂学生的答题的语言。
   其实,每一次包括诗歌鉴赏题目在内的主观问题的作答都是一次理据的阐释,“理”是术语,“据”是文本,所写的答案应该先形成内在的思路规范,再有定向答题的表述规范,做到问答匹配,并在此基础上还要讲究外在的形式规范,如①②③要点式的符号标注,以及总分构成的答案表述,等等。
   古诗词鉴赏的主观题,一个要点往往就是一个关键词或句,而这个关键词或句也可以由相近意思的词或句替代,每一点两三句话,句式长短结合,一般是一行到一行半为宜;术语选择上,可以帮助学生汇总出艺术手法答题词库,情感主题词库,等等,然后在每一次的试题演练中,根据高考试题所给出的评分体例,反复使用,分类使用,简化实用,这样才算是落实到答卷层面,把古典诗词的备考备到分数生成的机制中去,真正实现让学生“看得见”分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天钧.古代诗歌备考要关注“在场”作答之需——基于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第15题的反馈[J].语文教学之友,2018(12).
   [2]吕进.论“诗家语”[J].文艺研究,2014(5).
   [3][4]王俊鸣.唐诗通解100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5]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16年广东省高考年报[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永久的生命》是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散文二篇》中的第1篇,作者是著名作家严文井,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通过生命时间观来对生命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沉思,把生命放在有限与无限之间、静止与运动之间、毁灭与永存之间,进行哲思阐述与由衷慨叹,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导向,要热情地讴歌永久的生命,赞美永久的生命,以提升人们的思想与精神境界。  一、生命在有限与无限之间  生命时间观是中国文
阅读教学组织有追求答案的倾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被动,且不乏“抄”来的答案或结论。学生表达机械,言语停留于已有水平,言语经验没有改善。高中新课标倡导“自主”“主动”的语言实践,本文以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为例,针对阅读教学中学生表达不足的问题,提出课堂上应让学生主动表达,探索学生主动表达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实现有效“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建构现状  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十八岁出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学习任务群”再一次成为课程研究的焦点和教学探讨的热点。“学习任务群”“教什么”和“怎么教”,困扰着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语文教师,也吸引着较多的研究力量。其实,在理清“教什么”和“怎么教”之前,有必要弄明白“为什么教”的问题。因为,“为什么教”(学习目标)是“教什么”(学习内容)和“怎么教”(学习方式)
胡向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高考命题管理、考试研究等方面工作,曾任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中心主任、高考办主任。出版学术著作主要有:《高考语文命题理论与实践》《高考改革与考试管理研究》《湖北考试史》(上、下编)、《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1912-1949)》《考试的实践与探索》等。   杨怡
汉初文人为了应对新时期的社会需要对秦王朝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塑造,并心照不宣地塑造出相似的形象。这种塑造与汉初社会诸多不确定因素相关。在汉初文人群体的塑造活动中,贾谊的塑造最为成功,影响最为广泛,这与贾谊成功的塑造手法息息相关。随着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发现,汉初文人群体包括贾谊所塑造的秦帝国形象存在不实,但流传广泛、令人信服,也有其合理性。  一、贾谊散文对秦帝国形象的塑造  贾谊散文中涉及到秦帝国形象
《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品,自问世以来,入选各版教材。铁凝曾在“创作谈”中将其比作“海滩上一枚不算好看的贝壳”。的确,从小说可读性看,此语确然:“(情节)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1]也正因这种散文化变体气质,《哦,香雪》被蒙上独特文学魅力。   依小说常体而就其变体,小说自然“不算好看”,课文随之难教。期待《哦,香雪》教学
当前的写作教学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国家没有编写系统的写作教材,教师没有构建完整的写作体系,学生没有有效的写作训练,重读轻写、精读疏写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作文教学一直在低效中徘徊。而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对改变这一状况应该有所帮助。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方式,它不按文章主题进行组合,而是按议题选择文本。议题是群文中相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是群文中相似的结构特点。在群文阅读视域下进行的读写结合,对
李泽厚先生又臧否人物了,这次轮到的是钱锤书,原话如下:    互联网出现以后钱锺书的学问(意义)就减半了。比如说一个杯子,钱  锺书能从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现在,但现在上网搜索“杯子”,钱锺书说的,  有很多在电脑里可能就找得到。    严复说过,东学以博雅为主,西学以创新为高。大家对钱锺书的喜欢,出  发点可能就是博雅,而不是他提出了多少重大的创见。在这一点上,我感到  钱锺书不如陈寅恪,陈寅恪不
朱自清的《背影》我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没有一次不被它感动得涕泗横流的,三十年前如此,眼前还是如此。《背影》我也不知教了多少遍了,尽管各届学生有差异,但没有一届学生能挺过眼睛红肿这一关的。  《背影》为什么能产生跨越时代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泪收情定之后慢慢咀嚼,才发现个中秘诀:朱自清通篇运用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模式,即运用非常规思维或逆向思维来构思行文。  一是立意违反常规思维。表达亲情,人们的常
站了一辈子讲坛,老来虽混迹于文学批评,但终脱不了教书匠习气,只觉点评文字,与分析课文并无大异,无需乎角色转换。   以此身份与心态,读毕熊召政散文集《文明的远歌》,首先感兴趣者,在腰封所示“多省高考语文赏析选定篇目/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倾力推荐”的缘由上,并且找到了自家的答案,那答案便是“古香古色/纯正美文”一语。   所谓“古香古色/纯正美文”,核心是一个语言问题。“语言本位”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