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探究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现象,生生合作探究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引导,引导是点拨、是激励、是启迪、是帮助,在引导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在领悟中继续探究,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形成学科思维能力。
一、在点拨中让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切入点
学生认知过程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生在点拨中质疑、释疑,逐步掌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是教学难点和重点,产业为什么要转移是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的关键,进而是理解产业转移的本质、形式和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为什么要转移?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的材料中找到答案。纺织业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工业革命时期最先实现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依靠纺织业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在18世纪80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英国的化学、采掘、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逐渐崛起,纺织业逐渐衰退。到19世纪,法、德、美国的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纺织业又转移到日本。到20世纪中期,日本的产业升级,纺织业又转移到我国沿海的青岛、上海等城市。到20世纪90年代,纺织业又转向我国内地。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的产业则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被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替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二、在激励中让学生思维触角延伸到更高层面
学生的深入反思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激励,反思是一种收获,增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探究能力。如学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时,让学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18~19世纪,欧洲出现殖民高潮,大量欧洲人涌向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南非等新开发的土地,出现所谓的“淘金热”。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存在着“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大量人才流向东南沿海地区。试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3.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水平也不高,为什么这里还有大量人口分布?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宗教等)。那么为什么说“在某种特定的时间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这时让学生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下列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纷纷回国定居。
三、在启迪中让学生自解有悖常理的矛盾
教学中先指出不合“情理”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做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真正进入探究状态的动力。一旦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的不平衡感,它会驱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学习才有可能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如学生在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中发现在北纬300度附近亚欧大陆的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而亚欧大陆的东岸成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为让学生自解矛盾,充分利用认知工具——图表,设置如下问题:
1.出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解释为什么我国降水夏秋多、冬春少?
2.中低纬度大洋东岸洋流性质,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3.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这样的认知探究过程,不仅使旧知识更加清晰、牢固,而且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学会了新知识,从而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重组改造,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此问题分析的关键是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某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规律、特点由其形成因子所决定,学生对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就有一种新的理解。太阳辐射决定了热量带的分布,在地球表面形成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五大类型;大气环流中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决定着降水和气温的差异,如地中海气候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下垫面状况的不同影响着一些局部地区特殊气候类型的形成,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四、在引导中帮助学生验证假设
提出“假设”的问题,对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能促进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突出问题意识,拓展视野,深化思维,培养其想象力、探究能力,演绎出新的观点。这种“假设”的问题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进行相应的指导,还要提供必要的合适的资料,如利用黄赤交角的影响判断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引起的各种地理现象及其变化,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出示“黄赤交角示意图”、“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五带分布图”,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面积的影响。
2.黄赤交角的变化对直射点移动速度的影响。
3.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北回归线以北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
4.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全球各地(赤道除外)昼夜变化幅度的影响。
通过系列假设问题探究,使得学习的过程从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变为自主学习的过程,并获得如下知识框架:
引导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而是把思考权、发言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体验过程。教学中要把握“引导”的度量衡,根据教学内容、认知风格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评价的作用。问题的针对性、启发性、吸引力直接影响着探究活动的成败和效率,只有“引导”的积极性、科学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主体学得有序、有法。
(李树民,无锡市北高级中学,214045;赵怡、冯婷,无锡市第一中学,214000)
责任编辑:赵赟
一、在点拨中让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切入点
学生认知过程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生在点拨中质疑、释疑,逐步掌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是教学难点和重点,产业为什么要转移是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的关键,进而是理解产业转移的本质、形式和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为什么要转移?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的材料中找到答案。纺织业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工业革命时期最先实现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依靠纺织业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在18世纪80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英国的化学、采掘、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逐渐崛起,纺织业逐渐衰退。到19世纪,法、德、美国的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纺织业又转移到日本。到20世纪中期,日本的产业升级,纺织业又转移到我国沿海的青岛、上海等城市。到20世纪90年代,纺织业又转向我国内地。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的产业则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被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替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二、在激励中让学生思维触角延伸到更高层面
学生的深入反思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激励,反思是一种收获,增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探究能力。如学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时,让学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18~19世纪,欧洲出现殖民高潮,大量欧洲人涌向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南非等新开发的土地,出现所谓的“淘金热”。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存在着“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大量人才流向东南沿海地区。试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3.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水平也不高,为什么这里还有大量人口分布?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宗教等)。那么为什么说“在某种特定的时间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这时让学生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下列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纷纷回国定居。
三、在启迪中让学生自解有悖常理的矛盾
教学中先指出不合“情理”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做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真正进入探究状态的动力。一旦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的不平衡感,它会驱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学习才有可能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如学生在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中发现在北纬300度附近亚欧大陆的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而亚欧大陆的东岸成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为让学生自解矛盾,充分利用认知工具——图表,设置如下问题:
1.出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解释为什么我国降水夏秋多、冬春少?
2.中低纬度大洋东岸洋流性质,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3.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这样的认知探究过程,不仅使旧知识更加清晰、牢固,而且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学会了新知识,从而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重组改造,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此问题分析的关键是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某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规律、特点由其形成因子所决定,学生对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就有一种新的理解。太阳辐射决定了热量带的分布,在地球表面形成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五大类型;大气环流中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决定着降水和气温的差异,如地中海气候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下垫面状况的不同影响着一些局部地区特殊气候类型的形成,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四、在引导中帮助学生验证假设
提出“假设”的问题,对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能促进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突出问题意识,拓展视野,深化思维,培养其想象力、探究能力,演绎出新的观点。这种“假设”的问题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进行相应的指导,还要提供必要的合适的资料,如利用黄赤交角的影响判断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引起的各种地理现象及其变化,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出示“黄赤交角示意图”、“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五带分布图”,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面积的影响。
2.黄赤交角的变化对直射点移动速度的影响。
3.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北回归线以北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
4.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全球各地(赤道除外)昼夜变化幅度的影响。
通过系列假设问题探究,使得学习的过程从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变为自主学习的过程,并获得如下知识框架:
引导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而是把思考权、发言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体验过程。教学中要把握“引导”的度量衡,根据教学内容、认知风格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评价的作用。问题的针对性、启发性、吸引力直接影响着探究活动的成败和效率,只有“引导”的积极性、科学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主体学得有序、有法。
(李树民,无锡市北高级中学,214045;赵怡、冯婷,无锡市第一中学,2140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