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视野下的高品质课堂
博主:毛道生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就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教师发展的舞台。美好教育必须从变革课堂开始,“上好课”理应成为“好教师”的标配和起点。
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高品质的好课?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中小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评课标准”中,不难发现存在维度过繁过细的问题,缺乏实际操作性,因而有的教育专家提出了高度凝练而又直指核心的观察和评价标准:叶澜认为表现在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等五个方面,应该追求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好课。朱永新提出要具备“六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训练度、延展度等。刘长铭提出“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的四个共性标准。
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核心的特殊活动,它是培养人、引导人、孕育人的生命過程。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高品质课堂必须坚守学生立场,把学生视为“有血有肉的人”来展开和评判课堂教学。
首先,要追问“人,在不在场?”其次,要追问“人,在干啥子?”再次,要追问“人,是否生长?”最后特别提醒,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要特别警惕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僭越。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精准教学、个性教学、即时反馈等途径,帮助学生生命更好地实现“人在场”,而不是方便教师去规训、控制、灌输学生。面对时髦而发展迅猛的教育技术,教师要有定力和判断力,做到为我所用,而不为其所缚。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ee9d3b0102y4q5.html)
分层合作教学应进行动态管理
博主:李春华
分层合作教学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有些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公开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论课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进行合作,都按以下几步走: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看到热热闹闹的场面形成后,就认为收到效果了,于是草草收场,不管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结束,也不管学生还有浓厚的讨论学习兴趣,前后不足5分钟,学生刚进入状态,教师就叫停,这样做,容易走过场,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把握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分层合作教学中,有些学生只会听着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自己则不发表任何意见,甚至做其他事情,似乎小组交流与他无关。这样就会阻碍这些学生的发展、提高。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特意安排这些学生在小组交流时,优先让这些学生说一说,并教育其他学生,要尊重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不随便插嘴或取笑他们。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让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大舞台。
对于优等生,教师更要引导他们做好小组中的“小老师”“小裁判”角色。要让他们不仅要组织、调控好交流、讨论的进程和方向,更要仔细辨别同伴的回答,对于错误的、有意见的要作出恰当的评价或辨析。在分层合作教学时,教师要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层次,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心理要求,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baa010102youd.html)
教育微博圈
孙云晓:喜欢阅读、勤于写作、善于表达、勇于质疑、自我管理、认真负责、用好媒介、坚持运动、积极乐观。能够养成这9个好习惯的孩子,哪怕只养成其中几个好习惯,都是高素质的孩子。
朱永新:教师的地位“特别重要”,应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提高教师薪酬,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等。老师不是保姆,应该把老师从教学以外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尹建莉: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碰疼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武宏伟: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重要原因是:教材只是“名作集”,一篇文章教什么,怎么教全是教师的事。指望文中注释能对教与学有所帮助,但即使是少得可怜的注释也很不规范,很不细致和全面,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还有该注没注的情况,给教与学带来了麻烦甚至是误解。
陶勇:让孩子勇于责任承担不再有依赖,要尽早让孩子面对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尽可能让孩子做选择,哪怕做错了。他小的时候犯错误,代价是很低的。如果孩子在高考的时候犯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在大学或者是工作以后犯错误,代价就很大了。要解决孩子依赖性的问题,父母必须要放手,因为你不放手你的孩子就学不会,没有机会去学,也没有这个意愿,后果非常严重。
博主:毛道生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就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教师发展的舞台。美好教育必须从变革课堂开始,“上好课”理应成为“好教师”的标配和起点。
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高品质的好课?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中小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评课标准”中,不难发现存在维度过繁过细的问题,缺乏实际操作性,因而有的教育专家提出了高度凝练而又直指核心的观察和评价标准:叶澜认为表现在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等五个方面,应该追求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好课。朱永新提出要具备“六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训练度、延展度等。刘长铭提出“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的四个共性标准。
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核心的特殊活动,它是培养人、引导人、孕育人的生命過程。学生的生命成长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高品质课堂必须坚守学生立场,把学生视为“有血有肉的人”来展开和评判课堂教学。
首先,要追问“人,在不在场?”其次,要追问“人,在干啥子?”再次,要追问“人,是否生长?”最后特别提醒,在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要特别警惕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僭越。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精准教学、个性教学、即时反馈等途径,帮助学生生命更好地实现“人在场”,而不是方便教师去规训、控制、灌输学生。面对时髦而发展迅猛的教育技术,教师要有定力和判断力,做到为我所用,而不为其所缚。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ee9d3b0102y4q5.html)
分层合作教学应进行动态管理
博主:李春华
分层合作教学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有些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公开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论课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进行合作,都按以下几步走: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看到热热闹闹的场面形成后,就认为收到效果了,于是草草收场,不管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结束,也不管学生还有浓厚的讨论学习兴趣,前后不足5分钟,学生刚进入状态,教师就叫停,这样做,容易走过场,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把握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分层合作教学中,有些学生只会听着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自己则不发表任何意见,甚至做其他事情,似乎小组交流与他无关。这样就会阻碍这些学生的发展、提高。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特意安排这些学生在小组交流时,优先让这些学生说一说,并教育其他学生,要尊重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不随便插嘴或取笑他们。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让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大舞台。
对于优等生,教师更要引导他们做好小组中的“小老师”“小裁判”角色。要让他们不仅要组织、调控好交流、讨论的进程和方向,更要仔细辨别同伴的回答,对于错误的、有意见的要作出恰当的评价或辨析。在分层合作教学时,教师要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层次,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心理要求,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baa010102youd.html)
教育微博圈
孙云晓:喜欢阅读、勤于写作、善于表达、勇于质疑、自我管理、认真负责、用好媒介、坚持运动、积极乐观。能够养成这9个好习惯的孩子,哪怕只养成其中几个好习惯,都是高素质的孩子。
朱永新:教师的地位“特别重要”,应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提高教师薪酬,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等。老师不是保姆,应该把老师从教学以外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尹建莉: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碰疼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武宏伟: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重要原因是:教材只是“名作集”,一篇文章教什么,怎么教全是教师的事。指望文中注释能对教与学有所帮助,但即使是少得可怜的注释也很不规范,很不细致和全面,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还有该注没注的情况,给教与学带来了麻烦甚至是误解。
陶勇:让孩子勇于责任承担不再有依赖,要尽早让孩子面对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尽可能让孩子做选择,哪怕做错了。他小的时候犯错误,代价是很低的。如果孩子在高考的时候犯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在大学或者是工作以后犯错误,代价就很大了。要解决孩子依赖性的问题,父母必须要放手,因为你不放手你的孩子就学不会,没有机会去学,也没有这个意愿,后果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