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语文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教师在语文作业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业设计;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27-1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使语文作业走出泥沼,并让它焕发出活力?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通过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教师通过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出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以看、听、摸、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2.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教完《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3.辩一辩。争议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種能力构成的,可以认为是反映出语文整体素质的能力。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后,我留了一道辩论题,主题是:在当时社会,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否还愿意做范进呢?这一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深读课文,在深度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化了的含义清晰地表述出来。
二、关注生活,显示实践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语文实践性很强,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实践、多体验。
1.“观察积累型”作业。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例如,教学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后我布置学生自己观察身边花朵的变化,判别气温变化的情况;有时我还会让学生去商店、集市作专题观察。又如,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课间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课间活动;观察运动会、文娱会、班级主题活动等学校常规性的集体活动;观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这样学生在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同时,锻炼了观察能力,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要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同时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日记。
2.“动手操作型”作业。为了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我常设计操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要打破学科的限制,让语文与历史、政治、物理等学科结合起来。因此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作一些小研究,进行一些小探索。并写出自己真切感受,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重视信息,突出查阅性
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刚开始查找资料时,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方法。如什么问题到什么样的书里去找,教给他们使用工具书,并向他们介绍一些书籍,或鼓励他们运用网络查找资料。
1.选择课文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从图书馆、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取相关的图文资料,充实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如在教学《社戏》之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鲁迅”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有关“鲁迅”的知识,为更好地感悟课文奠定了基础。
2.确定主题,编辑专题手抄报、电脑报和黑板报。这些主题可以从课文中选择,如古诗集锦、名胜古迹、英雄人物、动物植物等,也可以从课外采集,如绿化家园、旅游见闻、科普常识、校园生活等,只要内容健康,编什么都可以。
这种查阅性的作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养,以促进学生适应信息社会。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外作业观亟需转变。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设计出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业设计;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27-1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使语文作业走出泥沼,并让它焕发出活力?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形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通过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教师通过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出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以看、听、摸、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2.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教完《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3.辩一辩。争议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種能力构成的,可以认为是反映出语文整体素质的能力。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后,我留了一道辩论题,主题是:在当时社会,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否还愿意做范进呢?这一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深读课文,在深度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化了的含义清晰地表述出来。
二、关注生活,显示实践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语文实践性很强,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实践、多体验。
1.“观察积累型”作业。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例如,教学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后我布置学生自己观察身边花朵的变化,判别气温变化的情况;有时我还会让学生去商店、集市作专题观察。又如,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课间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课间活动;观察运动会、文娱会、班级主题活动等学校常规性的集体活动;观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这样学生在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同时,锻炼了观察能力,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要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同时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日记。
2.“动手操作型”作业。为了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我常设计操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要打破学科的限制,让语文与历史、政治、物理等学科结合起来。因此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作一些小研究,进行一些小探索。并写出自己真切感受,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重视信息,突出查阅性
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刚开始查找资料时,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方法。如什么问题到什么样的书里去找,教给他们使用工具书,并向他们介绍一些书籍,或鼓励他们运用网络查找资料。
1.选择课文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从图书馆、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取相关的图文资料,充实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如在教学《社戏》之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鲁迅”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有关“鲁迅”的知识,为更好地感悟课文奠定了基础。
2.确定主题,编辑专题手抄报、电脑报和黑板报。这些主题可以从课文中选择,如古诗集锦、名胜古迹、英雄人物、动物植物等,也可以从课外采集,如绿化家园、旅游见闻、科普常识、校园生活等,只要内容健康,编什么都可以。
这种查阅性的作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养,以促进学生适应信息社会。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外作业观亟需转变。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设计出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