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学之序,阐述他的学习过程。他把学习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其中审问、慎思,明辨属于“思”的功夫,笃行属于“行”的功夫。“思”在前,“行”在后,思易行难。本文对后两个过程即“思”和“行”进行研究,探讨思行的关系,对现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朱熹 思行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08-02
朱熹作为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其教育思想包罗众长,丰富多彩。本文研究朱熹教育思想,用“问学”一词,强调的是受教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朱熹把学习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其中博学属于“学”的功夫,审问、慎思,明辨属于“思”的功夫,笃行属于“行”的功夫。朱熹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笔者对第一个阶段“学”已经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只对后两个过程即“思”和“行”进行研究。
一、“思行”的涵义
(一)思
思是朱熹学习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思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通过思考,把所学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知识。朱熹“学习须思”的思想也是对孔子、孟子和宋初理学家思想的继承,孔子认为“學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孟子继承了孔子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但更重视和发挥心之官“思”的功能,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认为学习用心思考,才能学有所得。周敦颐也认为“不思,则不能通微。”只有思考才能通达学问微妙之处。
朱熹继承并发挥了孔孟周等人的思想,关于“思”,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疑即问。朱熹认为读书学习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学习从有疑到无疑,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因此朱熹重视疑问,认为有疑从思开始,有疑才会问,有问才能有进步,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熹强调审问,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要进行周密的思考,反复的推敲,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学无止境,要反复质疑问难,才有进步;“若以为止如此矣,则终不复有进也。”学海无涯,必须时时思索,处处留心,方能学有所成。
二是学思不离。朱熹认为学之后即是思,学思相连,“学与思,须相连。才学这事,须便思量这事合如何。”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必须经过思考,才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之后“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通过缜密思考,深刻领会书中的微言大义,才能学有所得。在朱熹看来读书是学习,做事也是学习,只学习而不思考其中的道理就会犯糊涂,学习就容易失去方向和目的。“学,是学其事,如读书便是学,须缓缓精思其中义理方得。且如做此事是学,然后思量此道理是如何,只恁下头做,不思这事道理,则昧而无得。若只空思索,却又不傍所做事上体察,则心终是不安稳。”学而不思就容易蒙昧而无所得;凭空冥想而不学则是玄思,想入非非,最终会一事无成。他对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了中肯的阐述,认为“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卼臲不安。一似倩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学”与“思”不可分割,读书只有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在熟记中在加深理解,做到“读得熟”、“思得精”,才能 “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三是问以明辨。朱熹认为学习经过思考之后就要明辨,明辨是思考的必然结果,是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朱熹的“明辨”思想既是对《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继承,也是对《易经》中“学以聚之,问以辨之”的扬弃。学者只有通过铢分毫析式的明辨才能消除心中疑惑,“辨之明,则断而不差,故能无所疑惑而可以见于行”。学问也只有经过区分异同,辨别是非善恶,才能严密。
(二)行
“笃行”是朱熹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关于治学的名句。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就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学之序。“笃行之”作为最后一个环节,讲的就是落到实践上。朱熹还曾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即强调“行”才是最重要的,人们更应该努力去诉诸行动和实践。朱熹还曾形象的比喻“行”的重要性:“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行了才知结果,否则都如镜中花,水中月,空幻想而已。行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笔。《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迈出坚定的步伐就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思行”的关系
《礼记·儒行》曰:“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有理性,就是懂思考,知是非。人在迈向胜利成功的道路上,总会存在许多的障碍,需要用心思考,谨慎慢行,否则易于滑入失败的深渊。《论语·子路》道:“欲速则不达”,急躁是人类成功路上的大敌,沉着则是到达成功彼岸的良师益友。诸葛亮曾空城而退敌;谢安在淝水之战临百万大敌而不惧,最终大败敌军,这都是沉着善用思考之功。
思需要行来配合,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绝对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实干、敢行。我们通过慎重的思考,认为该做而且可做的事,就不要畏缩,必须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地去干。所谓百炼成钢,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忍受各种艰难历练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最大的原因在于唐僧始终认为其所行之事,是对的,是有价值的。就科学而言,理论钻研需要实验来辅佐,来证实,世界更多未知的奥秘,需要高度的科技与良好的实验设备,使得理论与现实不断结合,从而推动科学不断发展。
三、“思行”的现代价值
第一,通过对朱熹“思行”问学思想的发掘、探微,从古人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宗旨和学贯终身的学习实践中寻求合理成分,认识古代“问学”思想中,特别强调对人的价值、地位、尊严的重视和肯定。在当今科技日益发展的新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归根到底依然是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朱熹的“问学”思想强调“思”前“行”后,要重“行”,认为知行不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反对空读诗书,空发言论,这对建立学习型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实践意义。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需全面参与,既需要党的导向,也需要政府的保障协调,还要不同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每位社会成员的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和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2015年5月,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的贺信中也指出: 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我们研究朱熹的“问学”思想,从其“思行”观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将会为我们现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思维。
作者简介:
许伟(1981-),女,汉族,山东邹平人,副教授,法学硕士(在职),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黄斌(1981-),男,汉族,江苏宜春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姚化昌(1978-),山东昌乐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关键词】朱熹 思行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08-02
朱熹作为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其教育思想包罗众长,丰富多彩。本文研究朱熹教育思想,用“问学”一词,强调的是受教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朱熹把学习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其中博学属于“学”的功夫,审问、慎思,明辨属于“思”的功夫,笃行属于“行”的功夫。朱熹对这三个方面的论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笔者对第一个阶段“学”已经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只对后两个过程即“思”和“行”进行研究。
一、“思行”的涵义
(一)思
思是朱熹学习过程中的第二个步骤,思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通过思考,把所学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知识。朱熹“学习须思”的思想也是对孔子、孟子和宋初理学家思想的继承,孔子认为“學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孟子继承了孔子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但更重视和发挥心之官“思”的功能,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认为学习用心思考,才能学有所得。周敦颐也认为“不思,则不能通微。”只有思考才能通达学问微妙之处。
朱熹继承并发挥了孔孟周等人的思想,关于“思”,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疑即问。朱熹认为读书学习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学习从有疑到无疑,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因此朱熹重视疑问,认为有疑从思开始,有疑才会问,有问才能有进步,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熹强调审问,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要进行周密的思考,反复的推敲,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学无止境,要反复质疑问难,才有进步;“若以为止如此矣,则终不复有进也。”学海无涯,必须时时思索,处处留心,方能学有所成。
二是学思不离。朱熹认为学之后即是思,学思相连,“学与思,须相连。才学这事,须便思量这事合如何。”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必须经过思考,才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之后“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通过缜密思考,深刻领会书中的微言大义,才能学有所得。在朱熹看来读书是学习,做事也是学习,只学习而不思考其中的道理就会犯糊涂,学习就容易失去方向和目的。“学,是学其事,如读书便是学,须缓缓精思其中义理方得。且如做此事是学,然后思量此道理是如何,只恁下头做,不思这事道理,则昧而无得。若只空思索,却又不傍所做事上体察,则心终是不安稳。”学而不思就容易蒙昧而无所得;凭空冥想而不学则是玄思,想入非非,最终会一事无成。他对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了中肯的阐述,认为“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卼臲不安。一似倩得人来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学”与“思”不可分割,读书只有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在熟记中在加深理解,做到“读得熟”、“思得精”,才能 “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三是问以明辨。朱熹认为学习经过思考之后就要明辨,明辨是思考的必然结果,是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朱熹的“明辨”思想既是对《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继承,也是对《易经》中“学以聚之,问以辨之”的扬弃。学者只有通过铢分毫析式的明辨才能消除心中疑惑,“辨之明,则断而不差,故能无所疑惑而可以见于行”。学问也只有经过区分异同,辨别是非善恶,才能严密。
(二)行
“笃行”是朱熹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关于治学的名句。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就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学之序。“笃行之”作为最后一个环节,讲的就是落到实践上。朱熹还曾提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即强调“行”才是最重要的,人们更应该努力去诉诸行动和实践。朱熹还曾形象的比喻“行”的重要性:“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行了才知结果,否则都如镜中花,水中月,空幻想而已。行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笔。《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迈出坚定的步伐就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思行”的关系
《礼记·儒行》曰:“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有理性,就是懂思考,知是非。人在迈向胜利成功的道路上,总会存在许多的障碍,需要用心思考,谨慎慢行,否则易于滑入失败的深渊。《论语·子路》道:“欲速则不达”,急躁是人类成功路上的大敌,沉着则是到达成功彼岸的良师益友。诸葛亮曾空城而退敌;谢安在淝水之战临百万大敌而不惧,最终大败敌军,这都是沉着善用思考之功。
思需要行来配合,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绝对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实干、敢行。我们通过慎重的思考,认为该做而且可做的事,就不要畏缩,必须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地去干。所谓百炼成钢,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忍受各种艰难历练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最大的原因在于唐僧始终认为其所行之事,是对的,是有价值的。就科学而言,理论钻研需要实验来辅佐,来证实,世界更多未知的奥秘,需要高度的科技与良好的实验设备,使得理论与现实不断结合,从而推动科学不断发展。
三、“思行”的现代价值
第一,通过对朱熹“思行”问学思想的发掘、探微,从古人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宗旨和学贯终身的学习实践中寻求合理成分,认识古代“问学”思想中,特别强调对人的价值、地位、尊严的重视和肯定。在当今科技日益发展的新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归根到底依然是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朱熹的“问学”思想强调“思”前“行”后,要重“行”,认为知行不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反对空读诗书,空发言论,这对建立学习型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实践意义。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需全面参与,既需要党的导向,也需要政府的保障协调,还要不同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每位社会成员的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和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2015年5月,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的贺信中也指出: 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我们研究朱熹的“问学”思想,从其“思行”观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将会为我们现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思维。
作者简介:
许伟(1981-),女,汉族,山东邹平人,副教授,法学硕士(在职),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黄斌(1981-),男,汉族,江苏宜春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姚化昌(1978-),山东昌乐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