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j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考虑到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德育“渗透”,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让学生明白“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情境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最困扰我们的问题莫过于学生通过“我的电脑”交作业时,随意地删除、修改他人的作业。往往是我们上节课做的作业,这节课再看就没有了,而是被其他班的学生给删除了,你删我的,我删你的,形成恶性循环。不好上课。而我们平常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反复强调和训斥。然而这只能使学生暂时收敛不良行为,无法使学生深刻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甚至破坏。通过与学生们的相处,我发现学生对教师训斥的态度一般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认为对道德问题的处理应该采取德育渗透教育的方式,将情感教育附着于教学法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考虑到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德育“渗透”,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让学生明白“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一册第三章《文字处理》第二节《图文混排》。本课的教学内容,适用于七年级的学生。之前我们所创建的文档只包含单一的文字,实际上,WORD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化文档的方法。如插入艺术字、图片,绘制各种各样的图形等等,使自己文章能够更加完美。
  二、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
  1.能够保存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美丽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2.插入我们所需要的艺术字、图片和各种图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WORD”的“图文混排”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文档的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WORD中插入图片的几种方法。
  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情方面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的练习,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学习这节课前,学生已经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工具,可以熟练地保存自己的作品。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注意
  首先我通过网络教室,打开几篇没有经过加工的文章,然后再向学生展示经过修饰之后,变得漂亮的文章。经过比较展示,学生们的兴致一下提高了不少,同样的文章,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呢?这时我及时引导,无论是电脑制作大师还是普通的中学生,都可以制作出漂亮的图文混排文章。同学们想不想用电脑制作出这么漂亮的文章和贺卡呢?其实这些文章都可以通过WORD软件来制作完成。那么我们首先来启动WORD。可是如果我们制作出这么漂亮的贺卡,下节课来了之后,而是被别人删除掉了,那么我们是多么的着急啊!
  设计意图: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利用网络教室播放精美图片文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强烈欲望。利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教材,主动参与,乐于求学,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通过简单的引导学生,让学生注意到不能随意地删除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针对问题,提出任务
  我们通过网络教室,给学生进行了演示,学生也明白了如何做题,把我们的作业放在自己的文件夹中,结果一放,我们的文件夹找不到了,这时我们应该继续强调应该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不是随意地删除别人的资料库,只有首先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损坏别人的劳动成果是情节多么恶劣的一件事。我们应该做一名文明的网络小公民。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发挥,制作出不同的图文混排文章以及漂亮的贺卡。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七、教学后记
  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与之相对的道德问题。我想这些问题不但困扰着我们这些学生,也困扰着所有的老师、家长。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道德教育?如何处理并解决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于传统课堂的首先问题?
  通过保存自己的作业,而找不到位置时,让学生产生共呜(因为很多学生都有个人资料被他人删除的经历),随意删除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不道德的行为,从而让学生明白并承诺不随意删除他人资料,让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小公民。
其他文献
摘要:《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的意思不难理解,但由于现在的学生离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较为久远,要使他们真切感知、深入领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确实有难度。可以通过观察、想象、朗读、听唱等多种教学手段来突破这个难点。  关键词:研究教材;多种途径;情感铺垫;以悟促读;以情激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5
音乐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前行,除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保障、教育的发达等因素之外,研究者自身视野、思路、方法的开拓同样密切相关。近年来,学术领域相关“跨界”、跨学科、交叉、“接通”等概念的兴起,说明传统的学科意识、学科界域、研究范畴与治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基于此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学术动向,《音乐研究》杂志于2013年12月5日至6日在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专题性的有关“跨界”问题的高层论坛
一、由民族管弦乐队引发的问题  本人曾在不同的文章中阐述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问题。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其间曾出现各种各样的乐队合奏形式,但是,没有出现今天的“民族管弦乐队”。而且,两千多年历史上曾出现的各种乐队已经或正在离我们而去,新型的民族管弦乐队逐渐成为中国人民音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音乐品种。虽然我们知道。民族管弦乐队说到底是西方化在中国音乐中的体现,但是如果完全抛开现行的民族管弦乐
摘要:所谓乡趣就是发生在乡村里面那些充满着各种趣味的人和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的一首《咏鹅》,不但写出了农村大地的生机与活力,更写出了一个几岁孩童的童趣与童真。近代的还有鲁迅先生写的《社戏》,罗大佑歌曲里的《童年》等。纵观中华的历史长河,述写着农村的文章与诗歌在中华文化的瑰宝中数不胜数,广袤无垠的农村天地孕育了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培养了无以为计的杰出人才和
摘要:《炼焦学》是讲述炼焦化学产品安全可控生产、炉型设计、应用科学研究等理论知识的学科,其对培养炼焦学人才、推动炼焦和钢铁冶金的革新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与其他化学基础课程联系不紧密、最重要的焦炉结构抽象且复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交叉学科最新研究动向不明确导致欠缺创新性思维培养。针对上述关键问题,笔者经长期教学实践提出“渗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旨在揭示炼焦学与
摘要: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自2007年全国六所师范院校施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情况和免费师范生政策备受国家与市场的关注。本项目主要以抽样调查与采访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对比研究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成果。  关键词:地理免费师范生;教学技能;综合能力;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摘要:初中地理教材中的“读一读”材料的五个功能与作用,用五种方法教学这些材料。  关键词:材料;功能;作用;教学方式    初中地理教材中,总共安排了约100处“读一读”材料,其总篇幅约占教材总量的7%左右。这些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取材广泛、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有些还文旁配画,通俗易懂,感染力极强。地理教材中“读一读”材料的安排,既是主体教材内容的深入与扩展,也是主体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为实现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强调培养技能型与技术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也有一些艺术类高职院校开设了工学结合的工作室。以构建工学结合工作室入手,介绍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IOT工作室在教学模式、实践内容、考核机制上的改革。着重介绍了当前IOT工作室承接的项目,凸现项目推动在教学模式改革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项目推动;工学结合;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16年8月12日,在重庆市歌剧院音乐厅,重庆交响乐团在青年指挥家周楫的指挥下演出了由作曲家郑冰创作的二胡与弦乐协奏曲《对话》。这是一部获得了国家文化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发展计划及中华民族音乐舞蹈扶持发展项目资助的交响篇章。这部充满新意、充满灵性的音乐篇章,以二胡为主奏乐器,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乐章与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形成双重协奏曲。演出中担任二胡主奏的是重庆市歌舞剧院院长、二胡演奏家刘光宇,担
摘要:师范类专业集中实践课程是以获取实践性知识、发展师范生实践能力和挖掘师范生实践智慧为目标的课程。教育实习作为地方院校师范类专业集中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应从实习过程、教学环节、实习环境等方面营造、完善和开展实践课程教学,着力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集中实践课程;实习过程;教学环节;实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