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ychang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道路上,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多年来取得了突出成效,本文结合前人观点,明确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意义,从实际操作方式出发结合多年教育经验,总结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旨在整体提升当代高校教育的思想进程与教育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一、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意义
  (一)建设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环境发展进步,而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也产生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取向。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层面接受了不同情况的冲击。各方面社会因素与家庭因素等,对大学生的价值评判和价值取向起到了倾向作用。从而让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产生标准多元化的现状,也有个别利己化与功利化的倾向。社会价值观发生转变的时期,我国高校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保障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得到指导和进步。
  (二)正确判断网络环境下的是非观
  科技进步促成网络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但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尚未明确,正处于思想变动较大的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型,对于模糊概念与边缘事物尚未构成有效的判断机制。而网络资源在具备海量信息,既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思想内容,同时也有很多影响教育的负面内容。那么尚未具备明确判断机制的大学生,就容易受到相对影响,从而失去有效判断,对获取信息失去是非分辨能力。而构建起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就是让学生通过思想核心内容明辨是非,增强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從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
  (三)意识形态主流思想的教育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就要从学生的意识形态中进行判断。经济全球一体化,让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也同时在意识形态上把众多世界民族文化传播到我国,而在思想融合与贯通的过程中,价值范本的体系影响到主流思想内容的同化,很多大学生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向往“新自由主义”的形式。而意识形态的冲击不仅是文化的碰撞,也是意识形态的转移。那么对于模糊概念与意识形态的变化,高校应当及时引导,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观念排除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之外,才能让广大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阵地
  利用网络展开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构建基础。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以及校刊校报和校广播电视台等方式,进行主流思想教育内容的传播,让广大学生通过普遍传播的核心价值观内容,促成主流舆论。利用多种渠道传播的有效途径,实现传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具体操作形式上,应当重视科技手段的优势,利用网络传播的开发性和互动性,展开多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例如,在校园网络内开展学生公共平台,对热点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经过反复论证,从实践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从而让思想政治内容在生动活泼的内容中广泛展开,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思考。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和思想感召,抵制非主流思想的负面侵蚀,从而在积极正面的内容中建立新渠道,构成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激发正面思想舆论。
  (二)通过校园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校园文化的正面作用,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具有指导意义。其重要的形式在于,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科学精神与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通过先进文化的影响在整体校园环境中,树立正面思考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以发扬“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文化奠定精神道德基础。一方面,要注重校风和学风的正面风向,共建人文环境的文化校园氛围。另一方面,将文化内容中核心价值观形象化,从具体内容中培养学生接收正面思想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正面的思想态度,实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从而让校园文化成为传播正面思想的有效载体。
  (三)高校社会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于价值观的取向,就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内容完善思想进程,通过辩证思考进行深化教育。高校应当积极组织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同步发展、与服务社会共同促进、与勤工助学共同实施、与择业就业同步实践、与创新创业相互结合。以具体实习工作为例,在具体岗位中学生在不断丰富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考方向,明确生产活动与现实关系的作用。通过具体的实践内容开展,从多种渠道的实践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基础辩证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意义。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出发,明确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建设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判断网络环境下的是非观,以及主流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求对价值观体系的重要意义。从而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阵地的重要方式,以及高校社会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通过校园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共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天水市科技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珊(1978-),女,汉族,本科,讲师,籍贯:辽宁辽阳,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探析优先出版[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10):125-126.
  [2]张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89-91.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作为祖国中坚力量的重要来源,他们的法律意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素养,也折射出国家普法的诸多努力有没有达到想要的成效,在教学中,对学生法律课程的教学必须有一个基准点,这一基准点就在于学生当前的法律意识的现状,本文试图从我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中谈谈基点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个人对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称为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内容是广泛的,又
期刊
本书作者陈兴冶从国内外基于认知发展的计算思维教学研究发展现状谈起,分析了计算思维理论的起源、研究,计算思维教学的实证以及计算思维的评估方法,指出了目前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的教学实验设计。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必备手段。本文以中职德育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化难为易、知识迁移三方面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德育教学的整合策略,以期能借现代信息技术之优势,弥补传统德育教学之短,真正优化中职德育教学。  【关键词】中职德育;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产
期刊
防疫期间,上海市董李凤美康健学校运用家校互动平台,积极开展特殊儿童专项康复训练的家庭指导与沟通,为家长之间、家长与康复教师之间建构互动交流共享平台,共同探讨康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方法,初步形成了“组建班级群—需求调查—发布资源—有效传递”的实施路径。家校互动平台的使用有助于家校合作,在自然情境中落实康复训练;有助于扩大专项康复训练受益面;有助于康复教师团队凝聚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初步形成了专项康复训练家庭指导流程。同时,专项康复训练班级群的后续推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开启线上线下互融新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环境错综复杂,需要数字化转型。制度化、专业化、场景化是转型升级的核心,也是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上海市的K12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回顾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当前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从思维导向、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和机制保障四个视域,分析数字化转型生态中管理决策者、开发实施者、应用实践者这三个角色的主要职能和边界,总结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转型的效能策略,最后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边界意识和效能意识应该是一种新时代下的大教育资源观。实践证明,注
进入21世纪,社交媒体、多媒体和通信技术等数字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5G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媒介融合,新媒介蓬勃兴起。对于教育而言,在此高度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当下的媒介环境给人们带来大量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当代青少年是“数字原住民”,与数字媒体有着天然的联结和认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深化,青少年都不可避免地与各种设备处于连续连接的状态,沉浸于数字环境中。本文从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生态出发,立足新媒介素养,借鉴前人的研究,构建一个探索性新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为定义数字时代的新媒介素养,丰
本文以“三角与三角函数”这一大单元为例,结合若干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有效实施“基于GeoGebra的数学教学设计”以及有关思考。在利用GeoGebra软件辅助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如下着眼点与着力点:展现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多元表征,深化数学理解;完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益。
“海上名师坊”课程资源库以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为核心,以汇聚优质教学资源为宗旨,搭建学生与名师沟通的桥梁,推动上海优质课程资源的深入共享与应用。教师基于网络空间提供教学服务,学生基于网络空间开展个性化学习,推进名师建设工程与推进教育公平、建设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协同发展。
为保护宁化牛角椒优质种质资源,作者通过原始材料选择、选种留种、鉴定等措施,提纯选育了宁化牛角椒品种,并总结了其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为解决韭菜传统栽培管理粗放、品质参差不齐、种植效益不稳定等问题,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农技人员从精细化管理着手,探索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种植。韭菜移栽当年主要养根壮秧,为丰产打基础,第2年开始采收,可采收4~5年,年平均收益12000元/667 m2以上。该文介绍了拱棚韭菜单株移栽技术的优势,并从品种选用、育苗、选地整地、适时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