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民营企业建立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企业的一切决策应掌握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之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与提高管理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要使其与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及企业的经营环境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
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有些企业已经陆续在国内外上市,然而,综观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管理的随意性大,人才缺乏等等,特别是部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十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这种状况不仅造成了企业资产浪费、经营管理混乱,影响了企业管理效益的提升,制约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严重干扰了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因此,建立和加强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现状分析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会计机构中通常只设置出纳和会计两个岗位,销售和应收款项、采购和应付款项、成本核算等往往不单独设岗,有的甚至根本不设置会计机构。某些大型民营企业虽然设置了会计机构,但在任用上任人唯亲,致使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许多企业存在会计账目混乱、账实不符、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有些会计人员为确保自身利益,不但不会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议,反而会为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置障碍。
(二)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民营企业多数采用家族式经营模式,管理者主要注重现金的收付,而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够重视:有的企业至今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则残缺不全,这两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身上。一些大型民营企业虽然建立了一套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但却不管其执行情况如何,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流于形式。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则往往强调灵活性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三)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考虑上市,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一套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但从总体上看,这套系统却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组织不健全,往往把执行了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有些企业重经营轻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致使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往往偏重于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以补救为主,通常是等到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进行惩处,从而导致内控成本较高,而收效甚微,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效力。
(四)对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内控系统评价的审计制度建设滞后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过程,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必须被评价和监督。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价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的,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另外,由于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经营活动中的违规现象比较普遍,对其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会有很高的审计风险,因而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不愿意从事民营企业的审计。而且,我国目前法律中尚未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三、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构建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由内部控制要素所组成的纵向监控和横向制约相结合的系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导》认为,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应由五个要素构成,即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偏。笔者认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也应由这五个要素构成,它对实践中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本文试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五个构成要素的角度来阐述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
(一)控制环境方面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与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与经营观念、企业文化、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等等。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是构成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基础,对其他四个要素起制约作用。
从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现状看,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都表现为企业控制环境的失败。因此,从控制环境方面,民营企业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走出家族式管理模式,健全符合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各管理阶层的监督职能,建立多层次的会计监督体系。
2、提高民营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重视程度,强化他们的会计法规意识。
3、转变用人观念,完善用人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4、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自觉形成风险管理观念,培育遵纪守法的经营理念。
(二)风险识别方面
风险识别是指以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为导向,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按成本效益法则建立最佳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过程。民营企业在经营中往往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从事一些违法活动。在风险识别方面,民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
1、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树立风险意识,通过对风险的确认、识别、评估、分析等措施对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
2、采用合理的风险分析方法,分析企业风险的重要程度、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三)内部会计控制措施方面
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也称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它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核心。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是贯穿于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部门,需要由各经营部门和各职能管理部门共同完成。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是指那些若由一个人担任,就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又 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的职务。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
2、业务程序控制。企业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责任和程序,健全文件记录的内容,完善原始记录。
3、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企业内各部门的相互合作。
4、实物保全控制。企业应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和相关文件的直接接触,以保证实物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5、职工素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成败的关键在于职工素质的高低程度,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应加强考核和奖惩力度,定期对职工业绩进行考核,奖惩分明。
6、内部报告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以反映内部各部门或人员的经营责任,增强单位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7、会计信息系统控制。企业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控制。
8、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四)信息交流与反馈方面
信息交流与反馈是指与内控有关的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送。由于民营企业的特殊性,信息沟通不畅是内控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信息交流与反馈方面,民营企业应考虑从以下几点改善信息不畅的现状:
1、管理者首先必须有沟通的意愿,使员工相信领导真正想了解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
2、建立信息沟通系统,采取某种形式确定固定时间取得适当的信息,并加以沟通。
3、建立信息交流与反馈中的保护条款,保护和鼓励对本企业违反财经法规事项的检举揭发行为。
(五)监督与纠偏机制方面
监督与纠偏机制是指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来监督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从而保证内控目标的实现。民营企业的监督与纠偏机制比较薄弱,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断得到完善。
2、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门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适时监督,及时发现会计控制系统运行中的偏差,从而提出消除偏差的建议。
3、利用政府部门、社会监督机构对本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进行评价和检查,从而发现并纠正偏差,保证内控目标的实现。
(原载《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年第10期)
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企业的一切决策应掌握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之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与提高管理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要使其与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及企业的经营环境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
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有些企业已经陆续在国内外上市,然而,综观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管理的随意性大,人才缺乏等等,特别是部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十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这种状况不仅造成了企业资产浪费、经营管理混乱,影响了企业管理效益的提升,制约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严重干扰了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因此,建立和加强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现状分析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会计机构中通常只设置出纳和会计两个岗位,销售和应收款项、采购和应付款项、成本核算等往往不单独设岗,有的甚至根本不设置会计机构。某些大型民营企业虽然设置了会计机构,但在任用上任人唯亲,致使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许多企业存在会计账目混乱、账实不符、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有些会计人员为确保自身利益,不但不会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议,反而会为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置障碍。
(二)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民营企业多数采用家族式经营模式,管理者主要注重现金的收付,而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够重视:有的企业至今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则残缺不全,这两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身上。一些大型民营企业虽然建立了一套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但却不管其执行情况如何,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流于形式。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则往往强调灵活性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三)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考虑上市,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一套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但从总体上看,这套系统却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组织不健全,往往把执行了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有些企业重经营轻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致使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往往偏重于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以补救为主,通常是等到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进行惩处,从而导致内控成本较高,而收效甚微,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效力。
(四)对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对内控系统评价的审计制度建设滞后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过程,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必须被评价和监督。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价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的,内部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另外,由于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经营活动中的违规现象比较普遍,对其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会有很高的审计风险,因而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不愿意从事民营企业的审计。而且,我国目前法律中尚未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三、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构建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由内部控制要素所组成的纵向监控和横向制约相结合的系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导》认为,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应由五个要素构成,即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偏。笔者认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也应由这五个要素构成,它对实践中构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本文试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五个构成要素的角度来阐述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
(一)控制环境方面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与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与经营观念、企业文化、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等等。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是构成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基础,对其他四个要素起制约作用。
从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现状看,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都表现为企业控制环境的失败。因此,从控制环境方面,民营企业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走出家族式管理模式,健全符合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各管理阶层的监督职能,建立多层次的会计监督体系。
2、提高民营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重视程度,强化他们的会计法规意识。
3、转变用人观念,完善用人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4、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自觉形成风险管理观念,培育遵纪守法的经营理念。
(二)风险识别方面
风险识别是指以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为导向,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按成本效益法则建立最佳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过程。民营企业在经营中往往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从事一些违法活动。在风险识别方面,民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
1、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树立风险意识,通过对风险的确认、识别、评估、分析等措施对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和控制。
2、采用合理的风险分析方法,分析企业风险的重要程度、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三)内部会计控制措施方面
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也称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它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核心。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是贯穿于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部门,需要由各经营部门和各职能管理部门共同完成。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是指那些若由一个人担任,就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又 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的职务。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
2、业务程序控制。企业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责任和程序,健全文件记录的内容,完善原始记录。
3、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总体计划,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是一项集体性工作,需要企业内各部门的相互合作。
4、实物保全控制。企业应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和相关文件的直接接触,以保证实物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5、职工素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成败的关键在于职工素质的高低程度,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应加强考核和奖惩力度,定期对职工业绩进行考核,奖惩分明。
6、内部报告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管理报告体系,以反映内部各部门或人员的经营责任,增强单位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7、会计信息系统控制。企业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控制。
8、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四)信息交流与反馈方面
信息交流与反馈是指与内控有关的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送。由于民营企业的特殊性,信息沟通不畅是内控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信息交流与反馈方面,民营企业应考虑从以下几点改善信息不畅的现状:
1、管理者首先必须有沟通的意愿,使员工相信领导真正想了解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
2、建立信息沟通系统,采取某种形式确定固定时间取得适当的信息,并加以沟通。
3、建立信息交流与反馈中的保护条款,保护和鼓励对本企业违反财经法规事项的检举揭发行为。
(五)监督与纠偏机制方面
监督与纠偏机制是指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来监督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从而保证内控目标的实现。民营企业的监督与纠偏机制比较薄弱,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断得到完善。
2、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门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适时监督,及时发现会计控制系统运行中的偏差,从而提出消除偏差的建议。
3、利用政府部门、社会监督机构对本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进行评价和检查,从而发现并纠正偏差,保证内控目标的实现。
(原载《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