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种重要的文体,其语言简练形象、句式整饬有力,情感饱满炽烈,深受学生的喜爱,更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悦纳语言、生发能力的核心载体。因此,阅读教学需要从儿童诗歌的特质以及学生内在的认知经验出发,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笔者即以《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划分节奏,在诵读中感知童诗的语言节奏
诗歌的语言极具特色,有的舒缓绵长,有的激烈奔放,蕴藏着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感,而这种语言特质所裹挟的丰富价值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和传授就能够传达给学生的,而需要从诗歌的语言特质入手,合理准确地划分语言的节奏,让学生在诵读和体悟的过程中将童诗的语言节奏和韵律融入到心灵意识之中。
如在教学这首《我们爱你啊,中国》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篇诗歌,感知整首诗以总分总的结构,以诗题“我们爱你啊,中国”为情感抒发的抓手,架构整首诗歌,铺垫了情感的基调。学生发现分述部分的内容都是以“我们爱你——”为开头,分别从不同的维度罗列出祖国值得骄傲的物产、资源和历史,对诗歌的整体结构形成基本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诗歌的细节中,分别从最后押韵的部分和简明的节奏入手,通过个人读、对比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各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押韵和鲜明的节奏所起到的表达作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把握了童诗语言的内在节奏,在划分和诵读中将这种独有的节奏感彰显出来,从而与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相吻合,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高效发展。
二、品析核心,在体悟中开掘童诗的丰富内蕴
由于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形象,所以很多看似简单而平淡的语言,其实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下,就会散发出全新的价值和意蕴。为此,教师要善于从童诗的语言中开掘出适当的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诗歌的语境之中,借助于品味与联想,感知其所蕴藏的丰富意蕴。
如这首《我们爱你啊,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诗: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如此简练的语言中其实歌颂了中国悠久的灿烂历史和中华民族为了实现伟大的复兴梦所展开的努力。教学这种含义丰富的语句,教师切不可让学生一读了事,自己做起“甩手掌柜”,而是要适度地拓展文字资料,播放直观的图片视频,为学生建立起对祖国的认知,为深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认知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抓住了诗歌最为核心的内容,紧扣诗歌中的“奋斗”“史册”“汗水”“硕果”等词语,通过资料的再现与冲击,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诗歌的具体语境下,在这个过程中开掘出童诗的丰富内涵。
三、辨析形式,在揣摩中洞察童诗的表达个性
我们需要一改传统教学中过于关注文本内容的弊端,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而童诗由于其内在表达特点的要求,在言语形式上展现出众多的独特性和典型性,这些理应成为當下语文教学最为核心的资源和内容。
就以这首《我们爱你啊,中国》为例,为了突出所描写的内容,诗人精心锤炼的语句具有鲜明的特色,比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教师出示这些语句,并组织学生与生活中常用的语言习惯对比,发现平常语言表达的习惯都是形容词在前、名词在后,而诗歌中的语言却是形容词置后,从而发现形容词后置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巧妙地将这些事物的特点融入其中。随后教师则引领学生进行对比朗读,让他们认识到常态化的语言主要用于表现具体的事物,而诗歌中的语言着力表现的是情感。
虽然语言文字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在语言顺序上的调整,但其所表达的意蕴却有着天壤之别,由此不难看出言语形式在表达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也让学生进一步探寻了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四、多维接触,在分享中激发童诗的激昂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多种感官,品味儿童诗歌中独具魅力的语言,并从不同的侧面感知,借助诵读、品味和分享等不同的方式深入感知儿童诗歌语言中所裹挟的丰富情韵。
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中描写物产丰富的语段带着浓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则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如果你面对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你会如何朗读这段诗?如果你面对来访的国际友人,你会如何朗读这段诗?如果在异国他乡,要你介绍最具中国特色的物产,你又会如何来诵读这段诗呢?这样教师就将有关这段诗的品悟与思考,融入到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中,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情感,从而为准确地洞察和体验文本的丰富情感奠定基础。
儿童诗歌有着自身独特的创作特点,也应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解构方法。教师要努力站在儿童的角度,紧扣文本特质与儿童原始经验的出发点,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让童诗教学重新回归本源,契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彰显出童诗应有的价值。(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责任编辑:陈 易
一、划分节奏,在诵读中感知童诗的语言节奏
诗歌的语言极具特色,有的舒缓绵长,有的激烈奔放,蕴藏着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感,而这种语言特质所裹挟的丰富价值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和传授就能够传达给学生的,而需要从诗歌的语言特质入手,合理准确地划分语言的节奏,让学生在诵读和体悟的过程中将童诗的语言节奏和韵律融入到心灵意识之中。
如在教学这首《我们爱你啊,中国》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全篇诗歌,感知整首诗以总分总的结构,以诗题“我们爱你啊,中国”为情感抒发的抓手,架构整首诗歌,铺垫了情感的基调。学生发现分述部分的内容都是以“我们爱你——”为开头,分别从不同的维度罗列出祖国值得骄傲的物产、资源和历史,对诗歌的整体结构形成基本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诗歌的细节中,分别从最后押韵的部分和简明的节奏入手,通过个人读、对比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各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押韵和鲜明的节奏所起到的表达作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把握了童诗语言的内在节奏,在划分和诵读中将这种独有的节奏感彰显出来,从而与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相吻合,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高效发展。
二、品析核心,在体悟中开掘童诗的丰富内蕴
由于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形象,所以很多看似简单而平淡的语言,其实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下,就会散发出全新的价值和意蕴。为此,教师要善于从童诗的语言中开掘出适当的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诗歌的语境之中,借助于品味与联想,感知其所蕴藏的丰富意蕴。
如这首《我们爱你啊,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诗: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如此简练的语言中其实歌颂了中国悠久的灿烂历史和中华民族为了实现伟大的复兴梦所展开的努力。教学这种含义丰富的语句,教师切不可让学生一读了事,自己做起“甩手掌柜”,而是要适度地拓展文字资料,播放直观的图片视频,为学生建立起对祖国的认知,为深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认知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抓住了诗歌最为核心的内容,紧扣诗歌中的“奋斗”“史册”“汗水”“硕果”等词语,通过资料的再现与冲击,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诗歌的具体语境下,在这个过程中开掘出童诗的丰富内涵。
三、辨析形式,在揣摩中洞察童诗的表达个性
我们需要一改传统教学中过于关注文本内容的弊端,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上。而童诗由于其内在表达特点的要求,在言语形式上展现出众多的独特性和典型性,这些理应成为當下语文教学最为核心的资源和内容。
就以这首《我们爱你啊,中国》为例,为了突出所描写的内容,诗人精心锤炼的语句具有鲜明的特色,比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教师出示这些语句,并组织学生与生活中常用的语言习惯对比,发现平常语言表达的习惯都是形容词在前、名词在后,而诗歌中的语言却是形容词置后,从而发现形容词后置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巧妙地将这些事物的特点融入其中。随后教师则引领学生进行对比朗读,让他们认识到常态化的语言主要用于表现具体的事物,而诗歌中的语言着力表现的是情感。
虽然语言文字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在语言顺序上的调整,但其所表达的意蕴却有着天壤之别,由此不难看出言语形式在表达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也让学生进一步探寻了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四、多维接触,在分享中激发童诗的激昂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多种感官,品味儿童诗歌中独具魅力的语言,并从不同的侧面感知,借助诵读、品味和分享等不同的方式深入感知儿童诗歌语言中所裹挟的丰富情韵。
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中描写物产丰富的语段带着浓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则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如果你面对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你会如何朗读这段诗?如果你面对来访的国际友人,你会如何朗读这段诗?如果在异国他乡,要你介绍最具中国特色的物产,你又会如何来诵读这段诗呢?这样教师就将有关这段诗的品悟与思考,融入到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中,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情感,从而为准确地洞察和体验文本的丰富情感奠定基础。
儿童诗歌有着自身独特的创作特点,也应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解构方法。教师要努力站在儿童的角度,紧扣文本特质与儿童原始经验的出发点,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让童诗教学重新回归本源,契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彰显出童诗应有的价值。(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责任编辑:陈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