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教师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和转变,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自由发展;要敢于用质疑的目光与发展的思路看待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并着力思考。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观念 转变 前行
一、体育教学观念改变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而现行的各类体育教学大纲都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制定的,但是各类体育教学大纲并不与时俱进,使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
如何面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并尽快地接受这种改变,保持体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保持体育教学的高质量,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
二、体育教学需要改变的观念
(一)教师职业观的改变
教师的职业观要从职业性“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在传统观念中,教师仅仅是各个行业当中的一份职业,体育教师只要上好课,搞好群体活动、抓好课余训练和竞赛,就可以把这份工作完成好,这是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固有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各国教育界:“使教师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它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虽不能要求每个体育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
(二)教师的成才观和发展观
教师的成才观和发展观要从当一辈子老师转变成当一个好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谁不学习,谁就落后被动。然而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广泛应用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从“德来讲”,教师应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从“才来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成为学习型人才,这样才能始终保证是满满的一桶水,而且是常流常新的活水。
(三)师生关系的转变
师生关系应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小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只是在教学活动中地位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四)认识观的转变
要摒弃旧的观念,树立体育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科学的观念。体育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做准备,而且是为了人的一生做准备。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而且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的程度,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五)教学观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成“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教书。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首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喜爱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生活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是使人成功的无穷的力量。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重在掌握方法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敢于和善于给学生必要的、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在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三、结语
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观点,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自由发展;要敢于用质疑的目光与发展的思路对待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并着力思考,在观念转变中前进才能与时俱进。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观念 转变 前行
一、体育教学观念改变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而现行的各类体育教学大纲都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制定的,但是各类体育教学大纲并不与时俱进,使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
如何面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并尽快地接受这种改变,保持体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保持体育教学的高质量,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
二、体育教学需要改变的观念
(一)教师职业观的改变
教师的职业观要从职业性“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在传统观念中,教师仅仅是各个行业当中的一份职业,体育教师只要上好课,搞好群体活动、抓好课余训练和竞赛,就可以把这份工作完成好,这是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固有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各国教育界:“使教师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它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虽不能要求每个体育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
(二)教师的成才观和发展观
教师的成才观和发展观要从当一辈子老师转变成当一个好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谁不学习,谁就落后被动。然而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广泛应用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从“德来讲”,教师应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从“才来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成为学习型人才,这样才能始终保证是满满的一桶水,而且是常流常新的活水。
(三)师生关系的转变
师生关系应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小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只是在教学活动中地位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四)认识观的转变
要摒弃旧的观念,树立体育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科学的观念。体育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做准备,而且是为了人的一生做准备。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而且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的程度,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五)教学观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成“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教书。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首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喜爱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生活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是使人成功的无穷的力量。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重在掌握方法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敢于和善于给学生必要的、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在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三、结语
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观点,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自由发展;要敢于用质疑的目光与发展的思路对待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并着力思考,在观念转变中前进才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