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古诗新教,百花齐放
今天要学习李绅的《悯农》。我想这首早就耳熟能详的古诗,有什么好讲的呢。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吧。没想到,孩子们这样说……我开始困惑了。
齐读完古诗,再看书上的插图,我问孩子们有什么感受,爱发言的小豆不假思索地说:“我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看出农民秋天收获很大!”很多孩子都说到了自己的感受:“无闲田”看出农民的辛劳,收的粮食很多……萌萌也高高地举了手。她是一个颇有主见的孩子,阅读让她思想深邃,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遗憾——近视了。(下课不叫她出教室玩,她是不会离开座位的,原因——看书。)她的每次发言都是我所期待的,今天也不例外。她站起来说:“老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让我感觉这些农民不仅很辛苦,而且体会到他们受到的压榨太大了……”我无比激动,“高手”就是“高手”,“压榨”体会得多到位,我以为她要说到重点了,我愉快地向她点头:“嗯,说得好…..”她继续发挥着:“春天才种一粒种子,而秋天却要收获那么多,我觉得他们也太辛苦了!这统治者对农民的压榨也太大了!”她说得振振有词。我差点扑哧一声笑出来,哪儿跟哪儿啊!看来她的理解有偏颇。统治者对农民的压榨从这一句怎么能体会出来呢?不好伤孩子的自尊,我强保持微笑。“压榨,”我顿了顿,“说得很好!”马上把这两个字写到黑板上。“孩子们,你们觉得从哪些句子最能体会出对农民的压榨?”“是刚才她说的那句吗?”“不是,不是!”“从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孩子们异口同声。活泼开朗的畅畅说,“我从这两句还感受到了农民的奉献精神!田地没有闲着的,他们把自己种的粮食给别人吃,自己挨饿!”今天是怎了?邪门了?我还没有来得及评价,旁边的“小百灵”刘桐胸有成竹地举起手。(它可是个厉害的角儿,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我觉得不是,如果说奉献的话应该是她自己有再给别人,才叫奉献。你看这图上画的,自己都没吃的,人都瘦成那样, 都饿死了,连盖死人的被子都是破的,怎么能叫奉献呢?我觉得不是奉献!”噼里啪啦放鞭炮一般,声音又清脆又响亮,她说到这儿却戛然而止。我很想她继续说下去给出个定论,她却坐下了!“竟然不是奉献出去了,那是什么?”“是交给统治者了!”“是被欺压,把粮食交给那些当官的了!”孩子们在刘桐的激动情绪感染下,热情涨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可儿若有所思,大声说:“我觉得应该是那些统治者收刮民脂民膏,让农民生活这么惨!”那个小豆好像又有所悟,“嗯嗯”迫不及待地示意我点他,看他积极性高,不扫他兴,他说:“我想起我们学过的《入京》,那个于谦‘清风两袖朝天去’,他就不收刮老百姓的东西!”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只是没说完,“嗯!”回答他以示欣赏。“对,就是,古时候就是有什么税什么的……老百姓要交这些就很穷!”可儿被这话提醒,好像有了灵感。我接着她说的税字在黑板上写出“苛捐杂税”。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齐声念到。仿佛触动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我出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意味深长地问道“我们的农民穷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不穷!”我又出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老百姓穷吗?”“穷!”铿锵有力!“那么他们丰收的粮食哪里去了?““就是交给那些统治者了。”“是什么让他们丰收了还逃脱不了这样悲惨的命运!”“当时的社会黑暗!”“统治者的收刮!”都快义愤填膺了!“辛勤耕耘的人获得了大丰收卻仍被饿死,不种庄稼的人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也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蚕妇》。于是我大声地念到:“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丰衣足食者…….”“不是种田人!”孩子们齐声接了下句!
“孩子们,李绅写这首诗是要表达自己怎样的一种情感?“对农民的同情!!”“对社会的愤怒!”“把你刚才说的自己批注在书上!”我们再来读此诗,此时是不同的感觉。“老师,那作者又是怎样的人?”总会有些孩子要提出一些防不胜防的问题。顺势,我给孩子们补充了这首诗背后的小故事-----
二、反观课堂,点滴感慨
这堂课总算不是我讲完的,孩子们学得很带劲。但我有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我前后大概就只有三处疑问抛给孩子们,并没有太多深情的告白……我没想到最初孩子们各人理解偏差竟然大相径庭。是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我平时的引导不到位?还是这堂课的方式方法欠妥?还是预习时没有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我在反思。庆幸最终在孩子们一片交流声中,有了定论。仿佛一场喧嚣的战场,而最终尘埃落定。我就仿佛是一位静观者!不需要参与其中,坐看云卷云舒,然而淡定的外表下却掩藏着忐忑和不安!甚至是捏了一把汗!假如这首诗是我从头到尾讲完,我想可能不会听到这么多让我匪夷所思的语言,也不会有如此多的震撼。
(一)在课堂教学前,孩子的预习要充分到位,包括作者的历史背景,故事的所处年代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孩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才不至于绕大圈子。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才能保证。也就是我们的前置性学习要充分保证其效果。
(二)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必须要老师来讲解学生才能学会。生本课堂理念的提出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学生才是学习得主体。任何老师的外在的力量,最终都必须是学习者也就是学生,通过内化才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放开孩子的手、引发他们的思绪,亮开他们的眼,敞开他们的嘴,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学习者自己对学习的探索研究才是真正的学习。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教学氛围。老师一味教授的填充式永远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内动力。而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在孩子还没有背负太多负担和压力的时候,这样的尝试又何尝不可以一试呢!
今天要学习李绅的《悯农》。我想这首早就耳熟能详的古诗,有什么好讲的呢。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吧。没想到,孩子们这样说……我开始困惑了。
齐读完古诗,再看书上的插图,我问孩子们有什么感受,爱发言的小豆不假思索地说:“我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看出农民秋天收获很大!”很多孩子都说到了自己的感受:“无闲田”看出农民的辛劳,收的粮食很多……萌萌也高高地举了手。她是一个颇有主见的孩子,阅读让她思想深邃,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遗憾——近视了。(下课不叫她出教室玩,她是不会离开座位的,原因——看书。)她的每次发言都是我所期待的,今天也不例外。她站起来说:“老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让我感觉这些农民不仅很辛苦,而且体会到他们受到的压榨太大了……”我无比激动,“高手”就是“高手”,“压榨”体会得多到位,我以为她要说到重点了,我愉快地向她点头:“嗯,说得好…..”她继续发挥着:“春天才种一粒种子,而秋天却要收获那么多,我觉得他们也太辛苦了!这统治者对农民的压榨也太大了!”她说得振振有词。我差点扑哧一声笑出来,哪儿跟哪儿啊!看来她的理解有偏颇。统治者对农民的压榨从这一句怎么能体会出来呢?不好伤孩子的自尊,我强保持微笑。“压榨,”我顿了顿,“说得很好!”马上把这两个字写到黑板上。“孩子们,你们觉得从哪些句子最能体会出对农民的压榨?”“是刚才她说的那句吗?”“不是,不是!”“从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孩子们异口同声。活泼开朗的畅畅说,“我从这两句还感受到了农民的奉献精神!田地没有闲着的,他们把自己种的粮食给别人吃,自己挨饿!”今天是怎了?邪门了?我还没有来得及评价,旁边的“小百灵”刘桐胸有成竹地举起手。(它可是个厉害的角儿,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我觉得不是,如果说奉献的话应该是她自己有再给别人,才叫奉献。你看这图上画的,自己都没吃的,人都瘦成那样, 都饿死了,连盖死人的被子都是破的,怎么能叫奉献呢?我觉得不是奉献!”噼里啪啦放鞭炮一般,声音又清脆又响亮,她说到这儿却戛然而止。我很想她继续说下去给出个定论,她却坐下了!“竟然不是奉献出去了,那是什么?”“是交给统治者了!”“是被欺压,把粮食交给那些当官的了!”孩子们在刘桐的激动情绪感染下,热情涨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可儿若有所思,大声说:“我觉得应该是那些统治者收刮民脂民膏,让农民生活这么惨!”那个小豆好像又有所悟,“嗯嗯”迫不及待地示意我点他,看他积极性高,不扫他兴,他说:“我想起我们学过的《入京》,那个于谦‘清风两袖朝天去’,他就不收刮老百姓的东西!”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只是没说完,“嗯!”回答他以示欣赏。“对,就是,古时候就是有什么税什么的……老百姓要交这些就很穷!”可儿被这话提醒,好像有了灵感。我接着她说的税字在黑板上写出“苛捐杂税”。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齐声念到。仿佛触动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我出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意味深长地问道“我们的农民穷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不穷!”我又出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老百姓穷吗?”“穷!”铿锵有力!“那么他们丰收的粮食哪里去了?““就是交给那些统治者了。”“是什么让他们丰收了还逃脱不了这样悲惨的命运!”“当时的社会黑暗!”“统治者的收刮!”都快义愤填膺了!“辛勤耕耘的人获得了大丰收卻仍被饿死,不种庄稼的人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也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蚕妇》。于是我大声地念到:“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丰衣足食者…….”“不是种田人!”孩子们齐声接了下句!
“孩子们,李绅写这首诗是要表达自己怎样的一种情感?“对农民的同情!!”“对社会的愤怒!”“把你刚才说的自己批注在书上!”我们再来读此诗,此时是不同的感觉。“老师,那作者又是怎样的人?”总会有些孩子要提出一些防不胜防的问题。顺势,我给孩子们补充了这首诗背后的小故事-----
二、反观课堂,点滴感慨
这堂课总算不是我讲完的,孩子们学得很带劲。但我有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我前后大概就只有三处疑问抛给孩子们,并没有太多深情的告白……我没想到最初孩子们各人理解偏差竟然大相径庭。是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我平时的引导不到位?还是这堂课的方式方法欠妥?还是预习时没有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我在反思。庆幸最终在孩子们一片交流声中,有了定论。仿佛一场喧嚣的战场,而最终尘埃落定。我就仿佛是一位静观者!不需要参与其中,坐看云卷云舒,然而淡定的外表下却掩藏着忐忑和不安!甚至是捏了一把汗!假如这首诗是我从头到尾讲完,我想可能不会听到这么多让我匪夷所思的语言,也不会有如此多的震撼。
(一)在课堂教学前,孩子的预习要充分到位,包括作者的历史背景,故事的所处年代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孩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才不至于绕大圈子。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才能保证。也就是我们的前置性学习要充分保证其效果。
(二)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必须要老师来讲解学生才能学会。生本课堂理念的提出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学生才是学习得主体。任何老师的外在的力量,最终都必须是学习者也就是学生,通过内化才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放开孩子的手、引发他们的思绪,亮开他们的眼,敞开他们的嘴,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学习者自己对学习的探索研究才是真正的学习。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教学氛围。老师一味教授的填充式永远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内动力。而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在孩子还没有背负太多负担和压力的时候,这样的尝试又何尝不可以一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