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自制力差、缺乏远大理想、缺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注意在课上培养学生的个人情感,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语文作为中学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优势,在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呢?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健康人格 个人情感 性格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122
初中课程当中有许多学科可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比如思想政治课、美术课,但是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就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优越的条件。语文学科能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和道德培养、情操陶冶融为一体。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陶冶净化了他们的情感,塑造了健康的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呢?就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就是要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拥护党的领导,我们也要让学生遵守这条规则,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中学生语文素质主要包括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又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因主要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这些性质相较于政治德育教材,它的影响更为强烈。我们语文教师就要抓住语文教材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这些特性,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的目的。
自古以来,就连自然界的动物都有着守卫领地的本能,而人类必然也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高尚情感。在《满江红》一课中,岳飞的豪言壮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高声喝喊出了“还我河山”的强烈愿望;文天祥在他的《过零丁洋》一文中抒发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感情;《最后一课》敲醒了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警钟,这些都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激励着中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教材中有很多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无名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下,在党需要保存火种的困难前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保存珍藏的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为了保证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共产党员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生命的意义》更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把握青春给予正确的指导。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属于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晓之以理”,通过审美教育就是
“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们所说的除语文认知能力以外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大纲对中学生的审美观的培养有着明确的要求。教育部在编制教材的时候,就根据这一要求加入了相当一部分的文学作品,这为我们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文章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析是非、分辨善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的心灵和文章达到共鸣,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
在鉴赏文学前,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比如有位教师在讲《背影》以前,先讲起了自己的父亲,讲到小时候父亲像大山一样给了自己深厚的爱,学生听后备受感动,也都讲述起父亲如何爱护自己,全班学生都沉浸在浓厚的父爱氛围里面。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课文《背影》教学。在课文的讲授时,带着对父亲的敬爱,带着对父亲日渐苍老的怜惜,学生的心灵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自禁流下了热泪。此时,不用教师说教,学生想要孝敬父母的情感已经深埋心底。
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的负能量,比如老人骑车倒在积水里无人敢救,导致最终溺亡;比如,有人被车撞倒地,也无人敢扶,最终遭多次碾压而亡……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他们也希望这个世界充满爱,充满美好,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里写人记事的文章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学习了《窗》后,学生都认为,见死不救、忘恩负义的性格是令人唾弃的,于是学生写了续文,在续文中让他们转化,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的审美取向。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教育方面,要让他们汲取了完善自我的情感理论后,付诸生活实践活动,从而转化成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最终才能形成健康稳定的性格特征。
生活是最大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恰当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塑造积极的人格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把一些美丽的思想通过实践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在教师节,亲手制作一些小工艺品,表达对教师的敬爱;在父亲节、母亲节,为父母做几道可口的饭菜,大声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路上见到白色垃圾,顺手扔进垃圾桶里;让班上的同学积攒下饮料瓶子去卖钱,交给班级,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教师引导学生用纯真的眼睛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把美丽的思想转化为得体的行为。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使他们活泼率真的性格得到发展。每学期,我们带学生登一次山,到河边游玩一次,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美丽的河山,陶冶情操,了解民俗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激起他们保卫祖国,爱护自然的积极人生态度。有的学生喜欢饲养小动物,我也积极予以支持,引导他们记录饲养过程,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语文的学习面很广,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的人格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把健康人格的塑造放在重要的地位,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为让他们成为祖国建设合格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初中语文 健康人格 个人情感 性格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7.122
初中课程当中有许多学科可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比如思想政治课、美术课,但是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就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优越的条件。语文学科能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和道德培养、情操陶冶融为一体。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陶冶净化了他们的情感,塑造了健康的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呢?就我多年的教育经验,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就是要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拥护党的领导,我们也要让学生遵守这条规则,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中学生语文素质主要包括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又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因主要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这些性质相较于政治德育教材,它的影响更为强烈。我们语文教师就要抓住语文教材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这些特性,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的目的。
自古以来,就连自然界的动物都有着守卫领地的本能,而人类必然也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高尚情感。在《满江红》一课中,岳飞的豪言壮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高声喝喊出了“还我河山”的强烈愿望;文天祥在他的《过零丁洋》一文中抒发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感情;《最后一课》敲醒了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警钟,这些都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激励着中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
教材中有很多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无名战士”在恶劣的环境下,在党需要保存火种的困难前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保存珍藏的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为了保证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共产党员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生命的意义》更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把握青春给予正确的指导。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属于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晓之以理”,通过审美教育就是
“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们所说的除语文认知能力以外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大纲对中学生的审美观的培养有着明确的要求。教育部在编制教材的时候,就根据这一要求加入了相当一部分的文学作品,这为我们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文章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析是非、分辨善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的心灵和文章达到共鸣,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
在鉴赏文学前,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比如有位教师在讲《背影》以前,先讲起了自己的父亲,讲到小时候父亲像大山一样给了自己深厚的爱,学生听后备受感动,也都讲述起父亲如何爱护自己,全班学生都沉浸在浓厚的父爱氛围里面。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课文《背影》教学。在课文的讲授时,带着对父亲的敬爱,带着对父亲日渐苍老的怜惜,学生的心灵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自禁流下了热泪。此时,不用教师说教,学生想要孝敬父母的情感已经深埋心底。
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的负能量,比如老人骑车倒在积水里无人敢救,导致最终溺亡;比如,有人被车撞倒地,也无人敢扶,最终遭多次碾压而亡……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他们也希望这个世界充满爱,充满美好,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里写人记事的文章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学习了《窗》后,学生都认为,见死不救、忘恩负义的性格是令人唾弃的,于是学生写了续文,在续文中让他们转化,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的审美取向。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教育方面,要让他们汲取了完善自我的情感理论后,付诸生活实践活动,从而转化成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最终才能形成健康稳定的性格特征。
生活是最大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恰当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塑造积极的人格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把一些美丽的思想通过实践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在教师节,亲手制作一些小工艺品,表达对教师的敬爱;在父亲节、母亲节,为父母做几道可口的饭菜,大声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路上见到白色垃圾,顺手扔进垃圾桶里;让班上的同学积攒下饮料瓶子去卖钱,交给班级,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教师引导学生用纯真的眼睛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把美丽的思想转化为得体的行为。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使他们活泼率真的性格得到发展。每学期,我们带学生登一次山,到河边游玩一次,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美丽的河山,陶冶情操,了解民俗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激起他们保卫祖国,爱护自然的积极人生态度。有的学生喜欢饲养小动物,我也积极予以支持,引导他们记录饲养过程,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语文的学习面很广,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的人格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把健康人格的塑造放在重要的地位,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为让他们成为祖国建设合格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