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的哲学含义,在于旧事物的灭亡促成新生命的孕育;反映在师生观念的转变上,意味着囿于人梯内涵的教师模式将被历史淘汰。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统一、确立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及评价体系。
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痼疾是师生关系的逐渐疏远,导致教与学的成效双双锐减。师生的感情分离预示着传统的师生价值观念已经动摇,由此要求新观念的参与投入,以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减缓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种种疾患进一步恶化,也使更多的教师避免成为社会舆论围攻现代教育时的替罪羊。
现代教师队伍,大多由有本、专科学历,学识系统完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但为何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呢?这是因为师生之间在时代精神、道德观念及审美情趣的选取把握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反映在教学上则是两代人不能相互理解,不能正视双方的种种差异造成的隔膜,因而在两代人的情感、思想的界域上树起了一道无形的藩篱。
“90后”——崛起的一代,面对从教多年的师长常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对抗。他们不屑创建私人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拒绝探寻追忆历史的遗迹,远避忘我的集体劳作、团体作战的经典场景,对传统的颂歌神曲也嗤之以鼻;他们不会热情洋溢地赞美肯定生活,而是更多地徜徉于私人的后花园,在心灵的密境探险追踪,自得其乐……作为教师,有多少人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愿意给予更多的理解与肯定,又有多少教师会以艺术欣赏的态度向“90后”这一特殊群体发出会心的微笑?
每个学生个体(中、高中学生)在进入成人社会之前,都会借助想象勾勒出未来的理想天地,并将其中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按其所好做了自以为是的安排。每一次理想的设计都是对现实的一次修正。因为性别、个性以及所处的环境的千差万别,使得趋于成人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以各自独特的知识结构、人格修养表现出两种主要情态,即用来提升自我人格的野心勃勃的愿望和汹涌的情欲愿望。前种情况在正确的引导下往往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向上,力求在成绩上超过同龄学生,而后者则表现为爱恋异性(暂且不论)。作为教师,我们往往会对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天赋加以鼓励,对他们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加以赞扬,却常常会忽视学生学习高峰过后的查漏补缺环节,和由于单纯追求知识带来的感情世界的渺茫、空虚。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陈腐单一,自身情感、思想世界的荒漠化倾向严重。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看来,教育仅仅意味着以最低限度的学习来满足目前的需要,仅靠前四分之一生涯的知识积累便可包打天下;这就造成学生渴求新知,等待耕耘之心田的空缺失衡。十年二十年后,当学生回首发现,曾经掌握的知识仅够一时之需,他们就会对仅此而已的知识表现出轻蔑、失望的态度,从而也对教师表现出情感上的失落、疏离。另外,在一般教师眼中,能用功学习、成绩突出,顺应应试教育体制的就是好学生,与此教育理念相应,所谓的好学生在受宠的日子里往往会过分注重一己私利的追逐与维护,形成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在进入社会后,他们便不会再理睬曾经爱戴、而现在已没有使用价值的老师。
从另一个角度看,传统教师门下的好学生,往往也是“父母的宠儿”,究根追底,他们也只不过是延续后裔的工具,而不会脱去父母的“窠臼”,创造出自己独有的生命空间。以发展的观点,父母、教师,他们应该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孕育者;但是作为“宠儿”,他们非但没有承继父母知识的精华,反而被他们(包括传统教师)一手打造的传统教育的温床扼杀了创造性的天赋。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特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
鉴于发展的共同需要,我们吁求所有的学生,无论天资高低,出身贫富,都要各尽所能,超越自我,以达到各自人生的理想境界。
鉴于我们共同面临的“信息时代”,信息爆炸、情绪污染、从众心理严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应避免社会舆论面对现代教育的随意妄言。
教师,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者,更应该是学生创造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积极鼓动者;教师不应只把自己视为单纯的教书匠,更应该是塑造学生完美灵魂的参与者。最后归结为一句话,发展的共同需要,必须使师生在思想观念上的冲突来一次相对彻底的转变与解决。
有冲突才有转变。首先是师生主体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后是社会方方面面的潮汐涌动促使其转变。这是一种潮流,一种扬善弃恶,与时俱新的潮流,恰如一哲人所说,潮流对于愿意的人领着走,对于不愿意的拖着走。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中信重工高级技工学校)
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痼疾是师生关系的逐渐疏远,导致教与学的成效双双锐减。师生的感情分离预示着传统的师生价值观念已经动摇,由此要求新观念的参与投入,以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减缓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种种疾患进一步恶化,也使更多的教师避免成为社会舆论围攻现代教育时的替罪羊。
现代教师队伍,大多由有本、专科学历,学识系统完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但为何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呢?这是因为师生之间在时代精神、道德观念及审美情趣的选取把握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反映在教学上则是两代人不能相互理解,不能正视双方的种种差异造成的隔膜,因而在两代人的情感、思想的界域上树起了一道无形的藩篱。
“90后”——崛起的一代,面对从教多年的师长常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对抗。他们不屑创建私人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拒绝探寻追忆历史的遗迹,远避忘我的集体劳作、团体作战的经典场景,对传统的颂歌神曲也嗤之以鼻;他们不会热情洋溢地赞美肯定生活,而是更多地徜徉于私人的后花园,在心灵的密境探险追踪,自得其乐……作为教师,有多少人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愿意给予更多的理解与肯定,又有多少教师会以艺术欣赏的态度向“90后”这一特殊群体发出会心的微笑?
每个学生个体(中、高中学生)在进入成人社会之前,都会借助想象勾勒出未来的理想天地,并将其中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按其所好做了自以为是的安排。每一次理想的设计都是对现实的一次修正。因为性别、个性以及所处的环境的千差万别,使得趋于成人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以各自独特的知识结构、人格修养表现出两种主要情态,即用来提升自我人格的野心勃勃的愿望和汹涌的情欲愿望。前种情况在正确的引导下往往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向上,力求在成绩上超过同龄学生,而后者则表现为爱恋异性(暂且不论)。作为教师,我们往往会对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天赋加以鼓励,对他们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加以赞扬,却常常会忽视学生学习高峰过后的查漏补缺环节,和由于单纯追求知识带来的感情世界的渺茫、空虚。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陈腐单一,自身情感、思想世界的荒漠化倾向严重。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看来,教育仅仅意味着以最低限度的学习来满足目前的需要,仅靠前四分之一生涯的知识积累便可包打天下;这就造成学生渴求新知,等待耕耘之心田的空缺失衡。十年二十年后,当学生回首发现,曾经掌握的知识仅够一时之需,他们就会对仅此而已的知识表现出轻蔑、失望的态度,从而也对教师表现出情感上的失落、疏离。另外,在一般教师眼中,能用功学习、成绩突出,顺应应试教育体制的就是好学生,与此教育理念相应,所谓的好学生在受宠的日子里往往会过分注重一己私利的追逐与维护,形成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在进入社会后,他们便不会再理睬曾经爱戴、而现在已没有使用价值的老师。
从另一个角度看,传统教师门下的好学生,往往也是“父母的宠儿”,究根追底,他们也只不过是延续后裔的工具,而不会脱去父母的“窠臼”,创造出自己独有的生命空间。以发展的观点,父母、教师,他们应该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孕育者;但是作为“宠儿”,他们非但没有承继父母知识的精华,反而被他们(包括传统教师)一手打造的传统教育的温床扼杀了创造性的天赋。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特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
鉴于发展的共同需要,我们吁求所有的学生,无论天资高低,出身贫富,都要各尽所能,超越自我,以达到各自人生的理想境界。
鉴于我们共同面临的“信息时代”,信息爆炸、情绪污染、从众心理严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应避免社会舆论面对现代教育的随意妄言。
教师,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者,更应该是学生创造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积极鼓动者;教师不应只把自己视为单纯的教书匠,更应该是塑造学生完美灵魂的参与者。最后归结为一句话,发展的共同需要,必须使师生在思想观念上的冲突来一次相对彻底的转变与解决。
有冲突才有转变。首先是师生主体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后是社会方方面面的潮汐涌动促使其转变。这是一种潮流,一种扬善弃恶,与时俱新的潮流,恰如一哲人所说,潮流对于愿意的人领着走,对于不愿意的拖着走。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中信重工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