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在新课程理念下。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过程相冲突的时候,教师该如何取舍呢?就笔者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案例]那是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鱼我所欲》这一课时,在疏通完字词教学后,围绕着“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进行讨论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插曲:
师:“孟子指出,‘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应当‘舍生取义’。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生1:“我认为,这位廉者为了‘义’,不愿接受侮辱性的施舍,我觉得做得应当,人要为了自尊而生。”
生2:“我也认为他做得对,他这样宁愿死也不受辱的节气值得我们学习。义,就是气节,就是坚持正义……”
生3:“如果这样说,那韩信受‘胯下之辱’就不应当了,那就该拿刀同那个侮辱者相拼,但如果这样历史上岂不少了个英雄?又怎会有韩信能忍的美谈?”
这一石立刻在班内引起千层浪,学生意见不同,群情涌动,大有争论之势。
生3:“是呀,小不忍则乱大谋又该怎么解释呀?”
生4:“宁死不屈方为大丈夫,文天祥正是因为宁死不屈才成为千古不朽的民族英雄!”
生5:“革命战争年代,不少仁人志士忍辱负重打入敌人内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我们能说他们不是君子吗?司马迁忍受奇耻大辱,含泪完成《史记》,我们能认为他不伟大吗?”……
学生的争先发言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我知道,如果不让争论停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如果强制学生停止讨论,肯定会浇灭学生自主求知创新的思维火花。这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闪现:“这不正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讨学习的有效契机吗?学生在主动探讨中既进行了思维训练,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呀!何必为了教学形式而放弃良好的教学契机呢?”于是,我干脆脱离教案,顺势引导: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舍生取义,而在什么情况下则可以不这么做呢?”学生参与的热情愈加高涨,在反复争论中,学生渐渐明白:
“当义等同于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时,义大于生命:当把义狭隘地理解为个人私利、为了所谓的面子、哥们义气时,则小于生命。因而当义与生命冲突时。应当视具体情况分清是非,而不是随意践踏生命”。最后,我用司马迁的话作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学们在齐声诵读中结束了本堂课的学习。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这个节外生枝打乱了我的教学设想,但认真反思本节课的得失,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可取之处,却正是这“节外生枝”完全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看着同学们那真情涌动、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热情,我感受到,虽没有完成这节所谓的教学目标,但我相信,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到的,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
面对学生的多无理解和独特感受。面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面对这种无预设的“生成”,我觉得教师不能只关注课堂环节是否完整,更要关注课文潜在的认识价值。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教材价值取向的核心与灵魂,教师要始终把握住和引导好学生,在珍惜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循循善诱,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认真备课,把握教材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相反,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面对学生的“胡思乱想”、“节外生枝”,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自由,束缚学生表达的欲望。要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积极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或顺水推舟。让学生对话,引导动态生成的流向,以判断是否值得生成:或将错就错,顺势利导,妙用学生的“出错”以求思维的广度:或乘思追问,巧妙延伸,巧用学生的“怪问”,以求思维的深度。让学生在充分自由与平等的对话交流中,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彰显学生的个性,生成精彩的瞬间。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实现四个“走向”:一是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走向实践,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三是走向综合。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才能成为一种综合素养。四是走向智慧,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为了整个大语文活动的开展,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把握学生在理性的碰撞中产生的精彩瞬间!
[案例]那是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鱼我所欲》这一课时,在疏通完字词教学后,围绕着“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进行讨论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插曲:
师:“孟子指出,‘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应当‘舍生取义’。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生1:“我认为,这位廉者为了‘义’,不愿接受侮辱性的施舍,我觉得做得应当,人要为了自尊而生。”
生2:“我也认为他做得对,他这样宁愿死也不受辱的节气值得我们学习。义,就是气节,就是坚持正义……”
生3:“如果这样说,那韩信受‘胯下之辱’就不应当了,那就该拿刀同那个侮辱者相拼,但如果这样历史上岂不少了个英雄?又怎会有韩信能忍的美谈?”
这一石立刻在班内引起千层浪,学生意见不同,群情涌动,大有争论之势。
生3:“是呀,小不忍则乱大谋又该怎么解释呀?”
生4:“宁死不屈方为大丈夫,文天祥正是因为宁死不屈才成为千古不朽的民族英雄!”
生5:“革命战争年代,不少仁人志士忍辱负重打入敌人内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我们能说他们不是君子吗?司马迁忍受奇耻大辱,含泪完成《史记》,我们能认为他不伟大吗?”……
学生的争先发言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我知道,如果不让争论停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如果强制学生停止讨论,肯定会浇灭学生自主求知创新的思维火花。这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闪现:“这不正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讨学习的有效契机吗?学生在主动探讨中既进行了思维训练,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呀!何必为了教学形式而放弃良好的教学契机呢?”于是,我干脆脱离教案,顺势引导: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舍生取义,而在什么情况下则可以不这么做呢?”学生参与的热情愈加高涨,在反复争论中,学生渐渐明白:
“当义等同于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时,义大于生命:当把义狭隘地理解为个人私利、为了所谓的面子、哥们义气时,则小于生命。因而当义与生命冲突时。应当视具体情况分清是非,而不是随意践踏生命”。最后,我用司马迁的话作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学们在齐声诵读中结束了本堂课的学习。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这个节外生枝打乱了我的教学设想,但认真反思本节课的得失,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可取之处,却正是这“节外生枝”完全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看着同学们那真情涌动、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热情,我感受到,虽没有完成这节所谓的教学目标,但我相信,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到的,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想。
面对学生的多无理解和独特感受。面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面对这种无预设的“生成”,我觉得教师不能只关注课堂环节是否完整,更要关注课文潜在的认识价值。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教材价值取向的核心与灵魂,教师要始终把握住和引导好学生,在珍惜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循循善诱,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认真备课,把握教材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相反,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面对学生的“胡思乱想”、“节外生枝”,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自由,束缚学生表达的欲望。要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积极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或顺水推舟。让学生对话,引导动态生成的流向,以判断是否值得生成:或将错就错,顺势利导,妙用学生的“出错”以求思维的广度:或乘思追问,巧妙延伸,巧用学生的“怪问”,以求思维的深度。让学生在充分自由与平等的对话交流中,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彰显学生的个性,生成精彩的瞬间。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大语文活动,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应实现四个“走向”:一是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走向实践,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三是走向综合。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才能成为一种综合素养。四是走向智慧,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为了整个大语文活动的开展,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把握学生在理性的碰撞中产生的精彩瞬间!